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株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蓝莓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杨威平 李思 侯瑞 《中国果树》 2025年第3期74-81,共8页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是蓝莓根部重要的内生真菌,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蓝莓根系生长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通过形态学结构、ITS系统发育树分析及回接定殖特征,鉴定两株蓝莓根部内生真菌菌株MJY11、GA38分别为深色有隔内生真菌Sordariomycetes ...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是蓝莓根部重要的内生真菌,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蓝莓根系生长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通过形态学结构、ITS系统发育树分析及回接定殖特征,鉴定两株蓝莓根部内生真菌菌株MJY11、GA38分别为深色有隔内生真菌Sordariomycetes sp.和Phialocephala bamuru。利用钼锑抗比色法对MJY11、GA38菌株的溶磷特性进行评价,测量接种MJY11、GA38菌株后蓝莓组培苗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两株真菌固液态溶磷效果显著,MJY11菌株有效磷含量随着天数的增加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GA38菌株有效磷含量随着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与未接菌的蓝莓组培苗相比,接种MJY11菌株的苗高、地径、叶片数分别提高了36.56%、51.85%、103.70%,地上部分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地下部分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72.88%、33.66%和427.08%、65.54%,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分叉数、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39.57%、158.41%、328.57%、89.35%、16.90%、13.74%;接种GA38菌株的苗高、叶片数分别提高了103.98%、110.00%,地上部分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地下部分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70.25%、116.17%和129.17%。综上,蓝莓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MJY11、GA38对蓝莓组培苗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生理指标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功能和重金属耐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闫巧芝 李晴 +6 位作者 苗志加 胡紫如 李硕阳 呼庆 张乐 申雪青 赵志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3,共12页
重金属污染具有滞留时间久、难恢复和难治理等特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备受关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可与多种植物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其在促进植物生长、与植物联合共生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机制及修复... 重金属污染具有滞留时间久、难恢复和难治理等特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备受关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可与多种植物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其在促进植物生长、与植物联合共生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机制及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系统阐述DSE功能及其对重金属耐性机制,本文综述了DSE的结构特征及定植规律,其促进宿主植物生长的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重金属胁迫下DSE的应答机制(吸附螯合、调控基因表达、抗氧化应激和“区室化”作用等),总结了DSE-植物共生体系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以期为DSE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 DSE功能 重金属耐性机制 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S12菌株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GFP标记菌株的获得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楠 闫思远 +1 位作者 裴瑞瑞 顾沛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5,145,共10页
【目的】建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DSE转化子,为研究DSE在植物根系的侵染定殖行为和侵染定殖规律奠定基础。【方法】以前期从健康枸杞根系分离的1株DSE菌株枝状枝孢... 【目的】建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DSE转化子,为研究DSE在植物根系的侵染定殖行为和侵染定殖规律奠定基础。【方法】以前期从健康枸杞根系分离的1株DSE菌株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S12菌株为供试材料,确定潮霉素B对其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然后研究菌龄(13,15,17,19和21 h)、酶解时间(1.0,1.5,2.0,2.5,3.0和3.5 h)、崩溃酶质量浓度(10,15,20,25,30和35 mg/mL)和渗透压稳定剂种类(NaCl、KCl、CaCl_(2)和MgSO_(4))对S12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采用聚乙二醇(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将PDL2质粒(含hph和gfp基因)转入S12菌株,对所获转化子进行表型、GFP荧光、PCR及拮抗活性(以尖孢镰刀菌枸杞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ium barbarum LR-1菌株为靶标菌)检测,筛选与野生型S12菌株无明显差异且带有GFP标记的转化子。【结果】S12菌株在YPD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7 h,以0.7 mol/L NaCl为稳渗剂,用30 mg/mL的崩溃酶酶解2.5 h,原生质体制备数量最多,为4.53×10^(6)mL^(-1)。通过PEG介导,将PDL2质粒(含hph和gfp基因)转入S12菌株,可得47株转化子,转化效率2.35株/μg,从中筛选出10株生长速度和产孢量与野生型S12菌株无明显差异的转化子。荧光观察、PCR和拮抗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成功整合到S12菌株中,成功建立了S12菌株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GFP标记菌株,有6株转化子对LR-1菌株的抑菌率与野生型S12菌株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建立了遗传稳定性良好的S12菌株遗传转化体系,筛选出了6株抑菌效果与野生型菌株相当的转化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枝状枝孢菌S12菌株 原生质体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联合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
4
作者 邓宇欣 李铭怡 +5 位作者 王冉 郭士维 刘黎明 许文年 夏栋 李奇修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4,共9页
现代工业以及采矿等行业的发展使得大量重金属进入土壤,各种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壤中超标的重金属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使其达到人地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现代工业以及采矿等行业的发展使得大量重金属进入土壤,各种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壤中超标的重金属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使其达到人地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是一类广泛生存于植物根系中的内生真菌,本文探讨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分布特点和生态功能,分析归纳了重金属胁迫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与植物协同调控土壤重金属的作用机制:吸附与螯合作用;抗氧化应激机制;重金属形态变化与分布.最后总结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联合植物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现状、前景以及新模式,为后期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联合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真菌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互作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赛 李丽丽 杨洪一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9期1-3,共3页
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是植物根部两类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其可与植物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同时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也可发生互作,如二者可能竞争植物根际及组织内的养分,影响其它真菌在植物根部定殖,并影响植物生长。本文综... 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是植物根部两类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其可与植物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同时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也可发生互作,如二者可能竞争植物根际及组织内的养分,影响其它真菌在植物根部定殖,并影响植物生长。本文综述了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互作关系,包括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植物根际微环境的调控、改变土壤养分的可利用性等,为未来揭示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互作机制,探索如何调控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互作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及抵御逆境胁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真菌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NaCl胁迫下白皮松幼苗生长、光合荧光及离子吸收的影响
6
作者 徐朗 赵梓彭 +3 位作者 谢冰 郭畅 张睿捷 王晓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株对白皮松的生长、光合荧光参数和矿质离子含量的影响。【方法】进行NaCl胁迫和接种处理,NaCl胁迫设置4个浓度水平:0%、0.1%、0.2%、0.3%;设置接种Paraphoma radicina(Pr),Phialophora m...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株对白皮松的生长、光合荧光参数和矿质离子含量的影响。【方法】进行NaCl胁迫和接种处理,NaCl胁迫设置4个浓度水平:0%、0.1%、0.2%、0.3%;设置接种Paraphoma radicina(Pr),Phialophora mustea(Pm),Alternaria tenuissima(At),Acrocalymma vagum(Av)和未接种对照(CK)组。NaCl胁迫处理30 d,测定侵染率、植株生物量、光合荧光参数以及K+、Na+含量等。【结果】Pr、Pm、At、Av菌株的侵染率分别在0.3%、0.2%、0.1%、0.2%NaCl浓度达到最高。相比于0%NaCl胁迫,0.3%NaCl胁迫下的接菌白皮松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均显著提高。接菌处理提高了白皮松总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降低叶绿素荧光ABS/RC、DIo/RC值,提高TRo/RC、ETo/RC值。此外,在0.3%NaCl浓度下,接种Pm、At、Av菌株的白皮松地上部分Na+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34.0%、26.6%、26.3%;接种Pm、Av菌株的白皮松地下部分Na+含量显著低于未接菌白皮松,分别下降24.4%和26.6%;在0.2%NaCl浓度下,接种Pr、Pm、At、Av菌株的白皮松地下部分K+含量分别显著增加42.9%、58.99%、56.96%、55.92%,从而提高了植株K+/Na+比。【结论】适度的NaCl胁迫可提高DSE侵染率,接种DSE能降低NaCl胁迫对白皮松光合的影响,调节体内K+、Na+离子含量,缓解白皮松受到的胁迫伤害,以维持逆境下白皮松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白皮松 NACL胁迫 生长 光合荧光 离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铅锌污染区丛枝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侵染特征 被引量:17
7
作者 班宜辉 徐舟影 +2 位作者 杨玉荣 刘洪光 唐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36-2343,共8页
对陕西凤县铅硐山铅锌矿区4个不同程度铅锌污染样地植物根系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进行了资源和分布调查。结果表明:(1)无铅锌污染的矿山上调查的15种植物中除黄连木没有检测到AMF侵染、栓皮栎和酸模不能被DSE侵染... 对陕西凤县铅硐山铅锌矿区4个不同程度铅锌污染样地植物根系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进行了资源和分布调查。结果表明:(1)无铅锌污染的矿山上调查的15种植物中除黄连木没有检测到AMF侵染、栓皮栎和酸模不能被DSE侵染外,其他植物均能与AMF和DSE共生,但平均侵染率较低,仅分别为32.3%和25.9%;铅锌轻度污染的尾矿荒地和铅中度污染、锌重度污染的尾矿坝植物根系内AMF和DSE侵染率明显提高,AMF的平均侵染率分别为53.3%和68.3%,DSE的平均侵染率分别为38.6%和54.2%;铅锌重度污染的废弃冶炼厂样地植物AMF侵染率明显下降,平均只有17.6%,而DSE的侵染没有受重金属污染的抑制,仍达到60.3%。(2)4个样地植物根际土壤中AMF孢子分布不均匀,每克土的孢子密度在0.08~6.84个,平均为1.5个。对4个样地均有分布的狼牙刺、博落回、山蒿和秦岭风毛菊的AMF、DSE侵染状况调查发现,轻度和中度的铅锌污染能促进AMF与宿主共生关系的建立,而重度污染则显著抑制AMF侵染;AMF孢子密度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且与AMF侵染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DSE侵染率与土壤锌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505,P<0.05),而与土壤铅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可见,AMF和DSE能够广泛存在于铅硐山铅锌矿区,尤其是DSE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硐山 丛枝菌根真菌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侵染率 孢子密度 菌根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对甘蔗苗生长影响初探 被引量:11
8
作者 谢玲 张雯龙 +5 位作者 覃丽萍 蓝桃菊 成泽才彦 李松 邓心 廖仕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27-1830,共4页
【目的】筛选出对甘蔗苗具有显著促生功能的菌株,为实现甘蔗生产节肥减耗、促进蔗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从日本引进的6个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株分别接种甘蔗组培苗和盆栽苗,评价其对甘蔗苗生长的影响。【结果... 【目的】筛选出对甘蔗苗具有显著促生功能的菌株,为实现甘蔗生产节肥减耗、促进蔗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从日本引进的6个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株分别接种甘蔗组培苗和盆栽苗,评价其对甘蔗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供试菌株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甘蔗组培苗的株高和盆栽苗的干重,其中菌株LtVB3(Meliniomyces variabilis)的促生作用较为突出,接种该菌株后甘蔗组培苗株高和干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68.69%和56.66%,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甘蔗盆栽苗干重较对照提高40.00%,促生效果较为稳定。【结论】DSE中存在对甘蔗具有较好促生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LtVB3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 甘蔗 株高 干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引进菌株对铁皮石斛的接种效应 被引量:9
9
作者 谢玲 张雯龙 +3 位作者 覃丽萍 蓝桃菊 NARISAWA Kazuhiko 苏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是一类与植物共生的内生真菌,研究DSE对铁皮石斛苗生长的影响,可为铁皮石斛专用菌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分为7个DSE菌株分别与铁皮石斛组培苗和盆栽苗共生培养两个阶段,按不同DSE菌株接... 【目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是一类与植物共生的内生真菌,研究DSE对铁皮石斛苗生长的影响,可为铁皮石斛专用菌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分为7个DSE菌株分别与铁皮石斛组培苗和盆栽苗共生培养两个阶段,按不同DSE菌株接种铁皮石斛组培苗设7个处理,另以不接种菌株为对照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指标;按不同DSE菌株制成的菌液浇灌盆栽苗设7个处理,以未浇菌液为对照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铁皮石斛盆栽苗生长指标。【结果】供试菌株均能与铁皮石斛苗共生,其中菌株24L-4处理的促生作用较为突出;接种该菌株后,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株高、叶宽、茎径和干重分别较对照处理显著增长33.3%、65.7%、27.3%和45.1%;铁皮石斛盆栽苗的茎径、鲜重和干重分别较对照显著增长104.0%、83.9%和114.7%;显微镜观察发现该菌株的深色有隔菌丝和类似微菌核的定殖结构分布于铁皮石斛根部皮层的细胞内。【结论】DSE真菌能明显提高铁皮石斛的生产能力,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 铁皮石斛 接种 组培苗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甘瓶霉对番茄抗枯萎病的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晓蓉 李涛 +3 位作者 王超君 朱玲玲 徐露娟 赵之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400,共7页
本文以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甘瓶霉Phialophora mustea不同来源的2氧化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与不接种DSE的对照相比,DSE接种可以显著缓解尖孢镰刀菌抑制番茄生长的症状,接种菌株K36和Z48后,... 本文以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甘瓶霉Phialophora mustea不同来源的2氧化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与不接种DSE的对照相比,DSE接种可以显著缓解尖孢镰刀菌抑制番茄生长的症状,接种菌株K36和Z48后,植物株高分别增长了46.4%、53.2%,地上、地下部分干重分别增长了60.6%、50%和63.7%、65.9%,明显促进番茄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DSE接种显著激活番茄叶片SOD、POD等抗氧化酶活性进而降低尖孢镰刀菌导致的细胞脂质过氧化胁迫,发现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与不接种DSE的对照相比,接种菌株K36和Z48后番茄叶片SOD的酶活性分别增加19.3%和8.1%,POD的酶活性分别增加14.0%和4.4%,而MDA含量则显著减少了22.3%和9.1%。DSE接种增强了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缓解由尖孢镰刀菌导致的脂膜过氧化胁迫,从而提高植物对真菌病害的抗性,促进宿主植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甘瓶霉 番茄 抗病性 尖孢镰刀菌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根围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的分离及接种效应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谢玲 刘斌 +5 位作者 覃丽萍 张雯龙 李松 秦碧霞 史国英 邓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5-640,共6页
从广西8个甘蔗主产区分离得到10个DSE菌株。这些菌株的核糖体DNA的28S基因D1/D2区序列与Genbank中最相似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0个菌株在系统树上聚为3个大分支。其中4个菌株以68%的支持率与枝孢属Cladosporium、茎点霉属Phoma... 从广西8个甘蔗主产区分离得到10个DSE菌株。这些菌株的核糖体DNA的28S基因D1/D2区序列与Genbank中最相似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0个菌株在系统树上聚为3个大分支。其中4个菌株以68%的支持率与枝孢属Cladosporium、茎点霉属Phoma、Lophiostoma sp.和Emericella sp.聚为一大类;5个菌株在84%的支持率上与Conlarium sp.、Cercophora sp.和Schizothecium sp.聚为一大类;1个菌株与Phialocephala fortinii聚为一类,支持率为100%。10个菌株均能与甘蔗共生而无致病性,其中7个菌株接种甘蔗组培苗平均干重高于对照,选取干重最高的2个菌株接种甘蔗盆栽苗,接种处理的平均株高、茎宽、鲜重和干重均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 甘蔗 NJ系统发育树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2株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生长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邓勋 宋小双 +1 位作者 尹大川 宋瑞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共8页
采用菌物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对樟子松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D011和D014的分类地位进行分子验证,并从菌株生长和营养代谢的角度研究了DSE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菌株D011和D014的ITS序列分别与Phialocephala.fortinii(D011)和P... 采用菌物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对樟子松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D011和D014的分类地位进行分子验证,并从菌株生长和营养代谢的角度研究了DSE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菌株D011和D014的ITS序列分别与Phialocephala.fortinii(D011)和P.helvetica(D014)相似度达到95%,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KF973 196和KF973192;2)在Na Cl和Na2SO4胁迫条件下,DSE菌株D011和D014的生长和营养代谢与盐浓度呈明显的相关性,不同盐浓度条件下差异显著(p<0.05),在CNa C l≤0.4 mol/L和CNa2SO4≤0.2 mol/L的低中浓度盐胁迫条件下,D011和D014菌丝生长和对碳、磷相对利用率受抑制程度均较低,生长速率同对照相比相差不大,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高(CNa C l≥0.5 mol/L和CNa2SO4≥0.3 mol/L),菌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代谢缓慢。菌株间比较,DSE菌株D014的耐盐性好于菌株D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樟子松 盐胁迫 菌丝生长 营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石围天坑群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群落组成及其对先锋植物抗旱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蓝桃菊 陈艳露 +6 位作者 黄诚梅 张雯龙 谢玲 史国英 覃丽萍 张艳 农倩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6-34,共9页
为探究大石围天坑群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资源并发掘其生态功能,采用白菜为诱饵植物对广西大石围天坑群原始森林土样中的DSE菌株进行诱捕分离,并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和ITS1-5.8S-ITS4-2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从中选择4株DSE菌株... 为探究大石围天坑群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资源并发掘其生态功能,采用白菜为诱饵植物对广西大石围天坑群原始森林土样中的DSE菌株进行诱捕分离,并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和ITS1-5.8S-ITS4-2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从中选择4株DSE菌株接种当地先锋植物,进行自然干旱胁迫实验,并测定植株萎蔫指数、恢复浇水后的萎蔫率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共从土样中分离筛选获得22个DSE菌株,分属Exophiala、Chaetothyriales、Aspergillus、Oidiodendron、Tetracladium、Schizothecium、Camarops、Chaetomium等13个属,呈现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干旱胁迫下,菌株TK566和TK731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任豆(Zenia insignis)和苏木(Caesalpinia sappan)这两种当地石漠化修复先锋树种幼苗的抗旱和生长能力。由于内生真菌-植物互作方式非常复杂,DSE是否从酶系统调控层面来影响植物的抗旱性则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DSE资源丰富,且部分菌株对提高植物抗旱性和生长具有正向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 天坑 ITS rDNA 先锋植物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4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宋瑛瑛 黄丽 唐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1-187,共7页
【目的】明确不同碳源及氮源对4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生长的影响,确定4种DSE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为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沙门外瓶柄霉(Exophiala salmonis)、甘瓶霉(Phialoph... 【目的】明确不同碳源及氮源对4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生长的影响,确定4种DSE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为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沙门外瓶柄霉(Exophiala salmonis)、甘瓶霉(Phialophora mustea)、菊异茎点霉(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和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4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为材料,在固体和液体条件下培养,研究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果糖、乳糖、可溶性淀粉和山梨醇)和氮源(磷酸氢二铵、草酸铵、硫酸铵、氯化铵、尿素、硝酸铵、硝酸钠、酸水解酪蛋白、胰蛋白胨和蛋白胨)对其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和菌丝干质量的影响。【结果】固体培养条件下,沙门外瓶柄霉、甘瓶霉和菊异茎点霉的最佳碳源均是葡萄糖,枝状枝孢菌的最佳碳源是乳糖;沙门外瓶柄霉、甘瓶霉和枝状枝孢菌的最佳氮源均是硝酸钠,菊异茎点霉的最佳氮源是胰蛋白胨。液体培养条件下,甘瓶霉、菊异茎点霉和枝状枝孢菌的最佳碳源均是可溶性淀粉,沙门外瓶柄霉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沙门外瓶柄霉、甘瓶霉、菊异茎点霉和枝状枝孢菌的最佳氮源分别是磷酸氢二铵、草酸铵、蛋白胨和硝酸铵。【结论】初步确定了4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生长的最佳碳源和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沙冬青根围丛枝菌根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浩博 贺学礼 +1 位作者 许伟 韩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5-109,114,共6页
为探明蒙古沙冬青根围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septateendophytes,DSE)的空间分布,有效利用AM和DSE真菌资源,促进沙漠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选取内蒙古磴口、乌拉特后旗、阿拉善左旗和乌海4个... 为探明蒙古沙冬青根围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septateendophytes,DSE)的空间分布,有效利用AM和DSE真菌资源,促进沙漠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选取内蒙古磴口、乌拉特后旗、阿拉善左旗和乌海4个样地,分别从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Tl-golicus)根围0~10cm、10~20cm、20~30cm、30~40cm和40~50em5个土层采集土样,研究了AM和DSE真菌的定殖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沙冬青根系能被AM真菌高度侵染成I一型(Intermediatetype)丛枝菌根,并与DSE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样地问AM真菌定殖率普遍高于DSE。乌拉特后旗DSE定殖率和孢子密度高于其他样地,孢子密度在4个样地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最大值均在0~10cm土层,AM真菌泡囊最高定殖率出现在0~20em土层。DSE定殖率除磴口10~20em土层显著高于40~50cm土层外,其他样地土层间均无显著差异。AM真菌孢子密度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脲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极显著正相关;AM真菌泡囊定殖率与碱性磷酸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显著负相关;AM真菌丛枝定殖率与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显著负相关;AM真菌菌丝定殖率除与速效磷呈正相关外,AM真菌菌丝和DSE定殖率与其他土壤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经通径分析,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DSE定殖率,碱解氮、速效磷间接影响DSE定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土壤因子 空间分布 蒙古沙冬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旱荒漠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定殖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葛佳丽 张琳琳 +2 位作者 李欣玫 强薇 贺学礼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2,共10页
为了探明荒漠环境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生态分布和定殖状况,于2016年7月从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ii)、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泡泡刺(N... 为了探明荒漠环境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生态分布和定殖状况,于2016年7月从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ii)、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等5种植物根际和根围0~30cm土层土壤样品和根样,研究了不同荒漠植物DSE定殖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发现:5种荒漠植物根系均能被DSE侵染,DSE分布和定殖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并与土壤因子密切相关;不同根系来源样品DSE定殖率与土壤湿度、脲酶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土壤湿度、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显著影响DSE定殖强度;植物种类对DSE菌丝定殖率和总定殖率具有显著直接影响,并通过土壤温湿度、脲酶、酸性磷酸酶间接影响DSE定殖.可见,植物种类和土壤因子是影响DSE定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生态分布 植物种类 极旱荒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根腐病黄连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及定殖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伍晓丽 韩娟 +4 位作者 刘飞 莫让瑜 潘媛 陈大霞 王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55-63,共9页
近几年来黄连根腐病日益严重,对黄连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前期研究表明,黄连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定殖率与根腐病发生有明显关系,拟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从健康的和患有根腐病的黄连根部分离DSE,通过对ITS... 近几年来黄连根腐病日益严重,对黄连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前期研究表明,黄连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定殖率与根腐病发生有明显关系,拟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从健康的和患有根腐病的黄连根部分离DSE,通过对ITS序列进行测序和比对进行分子鉴定,比较其分离频率,并对不同产地的黄连根部DSE定殖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从黄连根部分离得到DSE 10株,健康黄连根部DSE分离频率明显高于患有根腐病黄连,且其优势菌种不同,健康根条的优势DSE为Cadophora orchidicola,根腐病根条优势DSE为Ceratobasidium sp.G3。不同产地、年生的黄连DSE定殖情况有明显差别。结果表明,DSE定殖率和黄连根腐病具有显著关系。DSE的定殖受土壤肥力、耕作措施、气候环境等多种生态、人为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多样性 定殖情况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分条件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对芦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舟影 肖宗 +3 位作者 何聪 林云 李静 班宜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0期48-53,共6页
[目的]研究在3种水分条件下接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株沙门外瓶柄霉(Exophiala salmonis)对芦苇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从芦苇生长指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研究DSE对芦苇幼... [目的]研究在3种水分条件下接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株沙门外瓶柄霉(Exophiala salmonis)对芦苇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从芦苇生长指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研究DSE对芦苇幼苗的接种效应。[结果]在水分正常条件下,接种DSE的芦苇幼苗生物量增加21.8%,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9.1%,脯氨酸大幅增加70.2%,SOD活性提高27.7%,CAT活性提高18.4%(P<0.05);水淹胁迫下,接种DSE后芦苇与对照相比在生物量、地径、叶绿素含量方面差异显著(P<0.05),分别增加了42.8%、14.3%和34.4%,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则分别降低20.7%和11.0%;干旱胁迫下,接种DSE后芦苇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减少13.3%和23.2%,可溶性糖、SOD和CAT分别降低17.7%、73.7%和10.8%,MDA含量反而提高40.3%(P<0.05)。[结论]在正常水分下,接种DSE对宿主生长和光合作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都有显著提高;水淹胁迫下,接种DSE对芦苇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可通过渗透调节作用降低水淹环境对植物的伤害;干旱胁迫下,芦苇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作用和抗氧化能力均有所降低,抗旱性与抗逆性也都有所下降,此条件下DSE对芦苇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接种DSE和不同水分条件均对芦苇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其中水分条件对芦苇的苗高、地径、鲜重和MDA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01),接种DSE对芦苇根系活力、可溶性糖、SOD和CAT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芦苇 水分胁迫 生长指标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Ochroconis guangxiensis X22诱导子对香蕉的促生和抗枯萎病效果 被引量:9
19
作者 邱美莎 张艳 +4 位作者 曾凤花 林珊宇 龙艳艳 孙正祥 谢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28-2936,共9页
【目的】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Ochroconis guangxiensis X22中提取和筛选对香蕉具有促生和抗枯萎病作用的诱导子,为香蕉枯萎病的诱抗剂开发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组培苗接种,评价菌株X22对香蕉枯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采用匀浆、热解... 【目的】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Ochroconis guangxiensis X22中提取和筛选对香蕉具有促生和抗枯萎病作用的诱导子,为香蕉枯萎病的诱抗剂开发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组培苗接种,评价菌株X22对香蕉枯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采用匀浆、热解和浸提等方法从菌株X22菌丝体中提取多糖、寡聚糖和激活蛋白3种物质,通过水培试验评价3种提取物对香蕉苗生长和生长激素含量的影响,测定3种提取物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香蕉苗抗病防御酶活的影响。【结果】在无菌条件下菌株X22处理香蕉组培苗后再接种病原菌Foc4,枯萎病发生较轻,叶片颜色正常且植株相对健康粗壮,其防治效果为58.9%;多糖、寡聚糖和激活蛋白3种提取物处理香蕉苗后,多糖处理的香蕉苗株高、根长及鲜重与对照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6.9%、57.8%和3.9%(P<0.05,下同),香蕉叶片IAA和GA3含量显著提高39.6%、11.8%;寡聚糖处理的香蕉苗对枯萎病防治效果最明显,对地上部分和地下球茎的防效分别为46.24%和54.73%;多糖处理香蕉苗后20 d再接种Foc4,香蕉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含量在9 d内显著高于对照。【结论】菌株X22及其多糖和寡聚糖提取物对香蕉苗具有促生与抗病作用,可作为研制香蕉抗病诱抗剂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诱导子 诱导抗病性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与褐环乳牛肝菌双接种对樟子松生长及抗立枯病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邓勋 宋小双 +1 位作者 尹大川 宋瑞清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5,共5页
通过测定樟子松苗木生物量、抗逆生理指标及立枯病发生率,探讨单接种与双接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Phialocephala fortinii D575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N94后对樟子松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接种处理对樟子松苗木促生效果最... 通过测定樟子松苗木生物量、抗逆生理指标及立枯病发生率,探讨单接种与双接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Phialocephala fortinii D575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N94后对樟子松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接种处理对樟子松苗木促生效果最好,苗高、地径、鲜重和干重比对照分别提高11.18%,14.11%,24.13%,41.09%。接种内生真菌和外生菌根菌可提高樟子松苗木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在接种立枯丝核菌后,双接种处理的樟子松苗木保护酶CAT、POD和SOD酶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32.65%,10.96%和19.39%,丙二醛含量降低23.42%,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分别提高33.97%和36.92%,内生真菌和外生菌根菌的存在可以降低苗木立枯病的发生率,提高苗木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外生菌根菌 促生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