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析南谯区土壤深松现状与发展途径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金堂
《农业装备技术》
2005年第4期28-29,共2页
土壤的深松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方法,有深耕改土、提高地力和增加产量的效果.深松一般系指深度在18cm以上的松土作业,它能破坏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耐涝能力.深松能使土壤孔隙增多,三相(固、气、...
土壤的深松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方法,有深耕改土、提高地力和增加产量的效果.深松一般系指深度在18cm以上的松土作业,它能破坏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耐涝能力.深松能使土壤孔隙增多,三相(固、气、液)比例得到适当的调整,具有增温放寒和减缓水土流失与风蚀作用,同时也是改良一些耕层瘠薄不宜深翻的土壤的主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深松
现状
耕层结构
耕作方法
深耕改土
增加产量
提高地力
蓄水保墒
土壤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薯垄作增产技术
2
作者
张云如
《农村新技术》
2013年第8期5-6,共2页
1.深耕改土。深耕使活土层加厚,土质疏松通气,利于红薯根系下扎和块根肥大。一般田块耕作深度25厘米,高产田块深耕35厘米。深耕时结合改土,黏土中掺沙,沙土中加泥,以改良土壤结构,为块根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
增产技术
红薯
深耕改土
垄作
土质疏松
耕作深度
土壤结构
根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南谯区土壤深松现状与发展途径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金堂
机构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农机局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05年第4期28-29,共2页
文摘
土壤的深松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方法,有深耕改土、提高地力和增加产量的效果.深松一般系指深度在18cm以上的松土作业,它能破坏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耐涝能力.深松能使土壤孔隙增多,三相(固、气、液)比例得到适当的调整,具有增温放寒和减缓水土流失与风蚀作用,同时也是改良一些耕层瘠薄不宜深翻的土壤的主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
土壤深松
现状
耕层结构
耕作方法
深耕改土
增加产量
提高地力
蓄水保墒
土壤孔隙
分类号
S34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薯垄作增产技术
2
作者
张云如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13年第8期5-6,共2页
文摘
1.深耕改土。深耕使活土层加厚,土质疏松通气,利于红薯根系下扎和块根肥大。一般田块耕作深度25厘米,高产田块深耕35厘米。深耕时结合改土,黏土中掺沙,沙土中加泥,以改良土壤结构,为块根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
增产技术
红薯
深耕改土
垄作
土质疏松
耕作深度
土壤结构
根发育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析南谯区土壤深松现状与发展途径
郭金堂
《农业装备技术》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薯垄作增产技术
张云如
《农村新技术》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