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淬火工艺参数对40Cr钢淬硬层深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奎 杨蕴林 +2 位作者 王长生 张柯柯 刘志颖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2-263,289,共3页
用 5kWCWCO2 激光器对 40Cr钢进行了激光淬火试验 ,探讨激光工艺参数对淬硬层深的影响。结果表明 ,激光功率增大、扫描速度降低、激光束重叠尺寸增大 ,则淬硬层深增大 ,且扫描速度比激光功率的影响更大。40Cr钢在功率 10 0 0~ 12 0 0W ... 用 5kWCWCO2 激光器对 40Cr钢进行了激光淬火试验 ,探讨激光工艺参数对淬硬层深的影响。结果表明 ,激光功率增大、扫描速度降低、激光束重叠尺寸增大 ,则淬硬层深增大 ,且扫描速度比激光功率的影响更大。40Cr钢在功率 10 0 0~ 12 0 0W ,扫描速度 15~ 30mm/s,激光束重叠尺寸 1.0~ 1.5mm的工艺条件下淬火 ,可获得不小于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火工艺 40CR钢 40铬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淬火工艺参数对T10钢淬硬层深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奎 杨蕴林 +2 位作者 王长生 张柯柯 赵宁 《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1-13,共3页
为探讨钢的激光淬火工艺参数对淬硬层深的影响 ,本文对T10钢进行了激光淬火试验。结果表明 :淬硬层深随激光功率的增大、扫描速度的降低、激光束重叠尺寸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扫描速度对淬硬层深的影响相对较大 ;在功率 (0 .9~ 1)kW ,扫... 为探讨钢的激光淬火工艺参数对淬硬层深的影响 ,本文对T10钢进行了激光淬火试验。结果表明 :淬硬层深随激光功率的增大、扫描速度的降低、激光束重叠尺寸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扫描速度对淬硬层深的影响相对较大 ;在功率 (0 .9~ 1)kW ,扫描速度 2 0~ 30mm s ,光斑直径 3mm ,激光束重叠 1.0~ 1.5mm的工艺参数范围内 ,可获得不小于 0 .5mm的淬硬层深 ,表面硬度达HV10 95左右 ;此外还发现 ,激光淬火前用碳黑进行黑化处理 ,有可能在T10钢表层形成亚共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表面热处理 工艺参数 T10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工作辊辊身淬硬层的制造方法
3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38-38,共1页
本发明涉及冷轧工作辊辊身淬硬层的制造方法.所述轧辊由钢制成,使用感应器对轧辊辊身进行感应加热处理。其方法是使轧辊辊身依次通过第一低频感应器、第二低频感应器和中频感应器而被加热。并向轧辊辊身表面喷水对其进行喷水淬火处理... 本发明涉及冷轧工作辊辊身淬硬层的制造方法.所述轧辊由钢制成,使用感应器对轧辊辊身进行感应加热处理。其方法是使轧辊辊身依次通过第一低频感应器、第二低频感应器和中频感应器而被加热。并向轧辊辊身表面喷水对其进行喷水淬火处理,从而使轧辊辊身获得淬硬层。本方法可以提高有效淬硬层的深度。对于适合的材质。可以制得深50mm以上的有效淬硬层。用本方法制得的具有较深淬硬层的轧辊在使用中能延缓轧辊磨损、延长换辊时间、提高轧机生产率、提高产量、降低消耗。从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淬硬层 冷轧工作辊 制造方法 辊身 中频感应器 轧辊磨损 加热处理 火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层流等离子体表面淬火对QT450微观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4
作者 帅帆 范洪远 +1 位作者 王均 苏武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6-139,143,共5页
利用大气层流等离子体对QT450铸铁进行表面淬火,研究了不同扫面速率下大气层流等离子体淬火对铸铁表面去石墨化及石墨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等离子体扫描速率的增加,淬透深度逐渐下降。金相和SEM图片显示:QT450在等离子体淬火后基... 利用大气层流等离子体对QT450铸铁进行表面淬火,研究了不同扫面速率下大气层流等离子体淬火对铸铁表面去石墨化及石墨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等离子体扫描速率的增加,淬透深度逐渐下降。金相和SEM图片显示:QT450在等离子体淬火后基体组织无明显变化;淬火层与基体的过渡区域中石墨边缘形貌模糊化,并且有共晶渗碳体和针状马氏体生成;淬火区域的石墨相完全消失,并出现了隐针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及渗碳体等新相,材料表层硬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铁 表面 等离子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架中频感应淬火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军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71-173,共3页
针对行星架感应淬火过程中出现的内齿圈淬硬层深不等和表面硬度分布不均的现象,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感应加热的热传递方式,以及调整感应淬火设备的功率、频率等工艺参数,使行星架感应区的淬硬层深度接近、表面硬度分... 针对行星架感应淬火过程中出现的内齿圈淬硬层深不等和表面硬度分布不均的现象,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感应加热的热传递方式,以及调整感应淬火设备的功率、频率等工艺参数,使行星架感应区的淬硬层深度接近、表面硬度分布均匀,金相组织符合国标标准。本研究结论可为行业内类似行星架的淬火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架 感应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轴的开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向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54-156,共3页
对驱动轴的断口进行了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驱动轴显微组织、硬度、化学成分均符合技术要求,裂纹起源于法兰盘的R圆角部位,断口上有波浪状的疲劳扩展纹。淬火感应器在R角处加热时间过长,该处淬硬层过深以及法兰盘区域的淬火直径过大,... 对驱动轴的断口进行了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驱动轴显微组织、硬度、化学成分均符合技术要求,裂纹起源于法兰盘的R圆角部位,断口上有波浪状的疲劳扩展纹。淬火感应器在R角处加热时间过长,该处淬硬层过深以及法兰盘区域的淬火直径过大,是造成开裂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减少感应器在该位置的加热时间和提高中频机床的淬火频率。经实际验证,改进后的驱动轴服役21万km至今完好,说明失效问题得到了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轴 加热时间 内应力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驱动轴结构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曹艳花 蔡鲁锋 +1 位作者 张新风 魏磊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4年第4期67-69,共3页
针对拖拉机驱动轴的结构及热处理要求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对驱动轴的结构及热处理要求进行改进,解决了驱动轴断裂的故障,为进一步对拖拉机行走系设计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驱动轴 断裂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