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深海工程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应用前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浩
巴好亮
叶聪
王豪
沈永春
李国瑞
李艳青
-
机构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深海载人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
青岛船研深海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71,共1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CF0300600)。
-
文摘
随着“三深”(深空、深海、深地)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存在诸多技术联系,研究深海工程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将有利于助力“三深”技术发展。本文从对比深空与深海环境特征角度出发,揭示了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技术在压力、温度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相似性,进一步分别从结构安全性、复杂作业技术与装备、无人智能化与载荷小型化、试验场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前瞻性探索。分析发现,地外空间物理特征的多样性十分突出,部分热点星球的空间环境与深海环境存在较强的相似性,具体体现在压力及腐蚀环境等方面,这使得深海结构物的设计与防腐技术具备向深空探测领域的移植性;同时深空探测对于装备的复杂控制、无人自动化程度需求与深海装备的目标是一致的,具体的装备研制技术具备互换基础;海底火山区以及南极冰下湖存在非常明显的类地外空间特征,面向深空探测具备建立试验场的环境条件,可作为未来深海试验场以及深空探测新型试验技术的研究方向。综上所述,随着深海与深空技术的不断发展,两者之间的技术互换以及跨域应用已经显现出较高的可能性,将深海工程技术充分地应用于深空探测领域,将助力我国深空探测装备更快发展。
-
关键词
深海工程
深空探测
结构安全性
作业装备
智能化与小型化
深海试验场
-
Keywords
deep-sea engineering
deep-space exploration
structural safety
operation equipment
intelligence and miniaturization
deep-sea test site
-
分类号
P751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深海科学实验装备发展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梁健臻
冯景春
张卉
张偲
-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7,共15页
-
基金
广东省六大产业专项(GDNRC[2023]30)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深海装备技术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2023-XZ-06)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0609,GML20230921)。
-
文摘
深海孕育了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深海相关演变规律的深刻认知将支撑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海极端环境条件决定了开展原位实验作业非常困难,也对深海科学实验装备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本文从深海科学实验研究的视角出发,按照深海试验装备及试验场、深海原位探测与实验装备、深海环境模拟实验装备的主要划分,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深海科学实验装备的发展态势和面临的问题。我国在深海科学实验装备领域已形成了一批自主研发的装备技术,推动了深海科学研究进步,部分优势方向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但在高精尖装备及其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未能构建成熟的产业链,导致部分装备发展受限、一些技术薄弱环节凸显。需要加强顶层谋划、协调技术攻关,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创新转化,建设示范平台、形成标准体系,突破传感技术、加快国产进程,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创新能力,以深海科学实验装备高质量发展推动深海科学研究和海洋强国建设。
-
关键词
深海
科学实验装备
原位实验
原位观测
环境模拟
深海试验场
-
Keywords
deep sea
scientific experiment equipment
in-situ experiment
in-situ observation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deep-sea test site
-
分类号
P7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