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细菌Flammeovirga pacifica降解龙须菜产寡糖反应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万玮 高超 +1 位作者 产竹华 曾润颖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84-590,共7页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深海细菌太平洋火色杆菌(Flammeovirga pacifica)降解龙须菜产海藻寡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发酵条件:龙须菜含量为3.0%(m/m),龙须菜颗粒大小为60目,NaCl含量为1.0%(m/m),接种量为5.0%(V/V),pH值为6.5,...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深海细菌太平洋火色杆菌(Flammeovirga pacifica)降解龙须菜产海藻寡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发酵条件:龙须菜含量为3.0%(m/m),龙须菜颗粒大小为60目,NaCl含量为1.0%(m/m),接种量为5.0%(V/V),pH值为6.5,温度为37℃,培养时间为42 h.优化后发酵液寡糖含量达到3.83 g/dm3,提高了52.3%,优化效果显著.采用优化后的条件进一步进行5 dm3发酵罐分批发酵,寡糖的含量达到3.53 g/dm3.优化后的发酵条件明显提高了寡糖的产量,由于此发酵条件只需在培养基中添加龙须菜和NaCl等营养物,该条件下生产寡糖比现有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利用深海菌株Flammeovirga pacifica降解龙须菜的机制,为龙须菜寡糖的生产提供了简单低廉的酶解工艺,为海藻寡糖的工业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深海细菌 龙须菜 寡糖 降解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细菌及其适压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敏 李越中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34,44,共4页
深海是以高压为主要特征的极端环境。在深海中适压生活的细菌在分类上多属于蛋白细菌(Pro-teobacteria)类群的γ分支。深海细菌对高压的适应可表现为嗜压或耐压,其适压的机制包括细胞膜脂成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增加,此外,细菌细胞的呼吸... 深海是以高压为主要特征的极端环境。在深海中适压生活的细菌在分类上多属于蛋白细菌(Pro-teobacteria)类群的γ分支。深海细菌对高压的适应可表现为嗜压或耐压,其适压的机制包括细胞膜脂成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增加,此外,细菌细胞的呼吸链系统也与耐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细菌 适压机制 细菌细胞 呼吸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深海细菌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3
作者 侯兆君 张明 +1 位作者 蒋富清 张宝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6,共6页
从西菲律宾海底4954m深的沉积物中分离到一批深海细菌,对其中编号为B2、B5、B6的3株细菌进行了生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且进行了分子水平鉴定。菌落呈圆球形,光滑,3株菌均带有颜色,B6菌呈乳白色,B2和B5菌分别呈现鲜艳... 从西菲律宾海底4954m深的沉积物中分离到一批深海细菌,对其中编号为B2、B5、B6的3株细菌进行了生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且进行了分子水平鉴定。菌落呈圆球形,光滑,3株菌均带有颜色,B6菌呈乳白色,B2和B5菌分别呈现鲜艳的橙色和红色。扫描电镜观察表明B2和B6呈杆状,但B6菌外面覆有鞘膜,B5菌呈球状。生理实验表明,3株菌温度生长范围在37℃以下,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0、28、28℃,属于耐冷菌范畴。pH耐受范围为6~14,最适pH分别为8、8、12。3株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们分属于芽孢杆菌(Bacillus)、节杆菌似rthrobacter)、蛋白菌似cinetobacter)3个不同的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细菌 电镜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细菌可以帮助人类寻找海底石油
4
《广西科学》 CAS 2010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深海细菌 海底石油 人类 沉积物 北冰洋 科学家 嗜热菌 加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细菌可减缓全球变暖
5
《地理教学》 2007年第10期46-46,共1页
地球越来越热,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事件之一。近来,微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以甲烷为食的深海细菌,他们认为这些小小的微生物可以为减缓全球变暖作贡献。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深海细菌 全球气候变暖 生物学家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抗锰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9
6
作者 田美娟 邵宗泽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272-276,共5页
从太平洋深海底泥样品中富集、筛选得到50株锰抗性细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这50株细菌中含有40株芽孢杆菌、3株短杆菌、1株短状杆菌、1株考克氏菌、4株副球菌和1株食烷菌.50株中80%是芽孢杆菌,有6个种.90%以上为革兰氏阳性菌.短小芽... 从太平洋深海底泥样品中富集、筛选得到50株锰抗性细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这50株细菌中含有40株芽孢杆菌、3株短杆菌、1株短状杆菌、1株考克氏菌、4株副球菌和1株食烷菌.50株中80%是芽孢杆菌,有6个种.90%以上为革兰氏阳性菌.短小芽孢杆菌(B.pum ilus)Mn12对Mn2+的耐受能力最好,最高的Mn2+耐受浓度是130 mmol/L.该菌在28℃以200 r/m in培养24 h后,能去除含锰(Ⅱ)10 mmol/L培养基中90%的锰(Ⅱ)(锰含量由高碘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而Mn59在同样条件下,可耐受30 mmol/L锰(Ⅱ),可去除99%的锰(Ⅱ),具有抗性高、去除率高、速度快的优点,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细菌 锰抗性 重金属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深海嗜低温萘降解细菌Nah-1的分离及降解基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新新 党宏月 +1 位作者 王春艳 唐学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0-34,共5页
以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从南冲绳海槽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降解萘的海洋噜低温细菌Nah-1,测定了该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及生长曲线。16S rRNA基因(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菌属于解环菌属(Cycloclasticus)。PCR扩增萘降解基因得... 以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从南冲绳海槽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降解萘的海洋噜低温细菌Nah-1,测定了该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及生长曲线。16S rRNA基因(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菌属于解环菌属(Cycloclasticus)。PCR扩增萘降解基因得到目标片段,比对结果表明,相似度最高的基因phnA1来自Cy- cloclasticus sp.A5,为99%,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是萘双加氧酶大亚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生物降解 双加氧酶 深海嗜低温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平洋环流区底层水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昭 乔延路 +2 位作者 范晓阳 史晓翀 张晓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9,共8页
为研究南太平洋环流区底层海水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通过IODP 329航次获得了该区域7个站点的底层海水样品,利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法获得菌株后,进行16SrDNA测序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从南太平洋环流区7个站点的底层水中分离出174株深海... 为研究南太平洋环流区底层海水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通过IODP 329航次获得了该区域7个站点的底层海水样品,利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法获得菌株后,进行16SrDNA测序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从南太平洋环流区7个站点的底层水中分离出174株深海细菌,这些菌株属于4个门,30个属,78个种。其中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有143株,在数量和种类方面均占主导地位;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7株,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2株,厚壁菌门(Firmicutes)11株,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6株,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5株。优势属有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弧菌属(Vibrio)、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等10个属;优势种有居珊瑚假交替单胞杆菌(Pseudoalteromonas paragorgicola)、子午盐单胞菌(Halomonas meridiana)、坎氏弧菌(Vibrio campbellii)、西班牙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hispanica)、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tetraodonis)、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等12个。在7个站点中,位于环流边缘的U1371站点分离出的菌株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站点,且是7个站点中唯一1个包含了分离出的所有6个门类的站点,多样性最高;而U1369和U1370站点都只分离出γ-变形菌纲1个门类。此外,9株细菌可能为海洋细菌新属或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环流区 底层水 深海细菌 可培养细菌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环境的微生物
9
作者 高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74,共1页
1减缓全球变暖 在努力解决全球变暖的课题中,微生物学家发现一种以甲烷为食的深海细菌,可以为此做出贡献。作为一种温室气体,甲烷对气温升高的影响程度是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的21倍。
关键词 保护环境 微生物 全球变暖 深海细菌 生物学家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影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