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被引量:1
1
作者 游隆信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5,共2页
本文介绍了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深海生物的构造。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是一个以化学能和地热能为基础存在的特殊的生态系统 ,深海生物通过形成特殊的身体结构适应深海特殊的环境。对于深海生命的探索 ,将为人类揭开生命起源之迷提供更... 本文介绍了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深海生物的构造。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是一个以化学能和地热能为基础存在的特殊的生态系统 ,深海生物通过形成特殊的身体结构适应深海特殊的环境。对于深海生命的探索 ,将为人类揭开生命起源之迷提供更多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生物 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国际研究态势与热点分析
2
作者 张灿影 徐奎栋 +3 位作者 焦英毅 张均龙 冯志纲 陈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8-136,共9页
南海是西太平洋边缘海,有陆架、陆坡、岛礁、深海平原、海山、冷泉等多种生境,近10年来南海逐渐成为世界深海研究的热点。南海是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与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印太珊瑚大三角区具有一定的环境与生物连通性,... 南海是西太平洋边缘海,有陆架、陆坡、岛礁、深海平原、海山、冷泉等多种生境,近10年来南海逐渐成为世界深海研究的热点。南海是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与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印太珊瑚大三角区具有一定的环境与生物连通性,对南海的深海生物探测研究可丰富对西太平洋及印太交汇区生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的认知。目前有关南海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北部陆架浅海及岛礁,对于深海生物多样性认知明显不足。本研究梳理了全球深海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国际战略布局,并对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SCIE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态势,对未来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提出了研究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深海生物多样性 战略布局 研究进展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深海生物看矿物成因
3
作者 蒋志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09-210,共2页
受大洋中脊火山喷气孔附近有深海生物生存现象的启发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理论得出了矿物晶胞体积与温度、压力和组分相关的热力学公式 ,该公式可用于矿物成因的研究。
关键词 吉布斯自由能 体积 温度压力 组成 标型特征 矿物成因 深海生物 矿物晶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深海生物体形硕大,形态奇特
4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9-79,共1页
据2008年2月20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悉尼2月19日,刚刚结束了南极考察的澳大利亚科学家马丁·里德尔说:“南极水下生物最常见的特征就是体积庞大。我们采集了大号的虫子、甲壳类动物和跟西餐盘子那么大的海蜘蛛……这些生物很... 据2008年2月20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悉尼2月19日,刚刚结束了南极考察的澳大利亚科学家马丁·里德尔说:“南极水下生物最常见的特征就是体积庞大。我们采集了大号的虫子、甲壳类动物和跟西餐盘子那么大的海蜘蛛……这些生物很多生活在黑暗中,眼睛特别大,外形奇特。”他还说:在海底有些地方,简直每一寸都覆盖着各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生物 南极考察 体形 形态 甲壳类动物 澳大利亚 蜘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令人恐怖的深海生物(一)
5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1期252-252,共1页
毒蛇鱼。毒蛇鱼一般在海面下80~1600米的水层出没,是这个深度的海洋中看上去最面目可憎的鱼类之一。毒蛇鱼有一些全身黑色,在身体的某些地方长有发光的器官,包括一个用来作捕食诱饵的长长背鳍。另一些并不含有任何的色素成分,所以... 毒蛇鱼。毒蛇鱼一般在海面下80~1600米的水层出没,是这个深度的海洋中看上去最面目可憎的鱼类之一。毒蛇鱼有一些全身黑色,在身体的某些地方长有发光的器官,包括一个用来作捕食诱饵的长长背鳍。另一些并不含有任何的色素成分,所以他们看起来是透明的。这种鱼还有大大的眼睛,为了在黑暗的海底收集到更多的光线,而发光器官是通过一些化学过程实现放出光芒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生物 色素成分 化学过程 鱼类 毒蛇 长背鳍 器官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令人恐怖的深海生物(二)
6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1期253-253,共1页
吞噬鳗。吞噬鳗是大洋深处外貌最奇怪的生物之一,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他的大嘴。当他们张开大嘴后,可以轻易的吞下比他们还大的生物。吞噬鳗的体长为0.6—1.8米不等,多分布于914~1828米的深海地带。
关键词 深海生物 吞噬 外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法联合调查深海生物以预测地震
7
作者 叶学洋(摘) 《海洋地质动态》 1989年第5期23-23,共1页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和法国的地球物理、生物和地球化学人员约30人,将于1989年8月起在日本静罔县御前崎海域,使用法国的先进深海潜水艇,对生活在海底4000米深处的双叶贝进行调查,以推测地震能量,预报将要发生的东海大地震...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和法国的地球物理、生物和地球化学人员约30人,将于1989年8月起在日本静罔县御前崎海域,使用法国的先进深海潜水艇,对生活在海底4000米深处的双叶贝进行调查,以推测地震能量,预报将要发生的东海大地震。海底板块碰撞挤压产生无数的断层,从断层中涌出含有甲烷和硫黄成份的暖海水。这些暖海水使水域的水温比邻近地区水温高出摄氏一度左右,并供双叶贝生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生物 地震预测 法国 日本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令人恐怖的深海生物(三)
8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1期271-271,共1页
琵琶鱼。琵琶鱼生活在极深的海底,他们圆滚滚的身体犹如篮球一般,大大的嘴巴里长有长长的尖牙。琵琶鱼虽然面目可憎,但它们最多也只有12.7厘米长。多分布于914米的海域。
关键词 养殖技术 养殖业 深海生物 琵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古生代海洋中连续15Ma期间深海生物硅质沉积的证据
9
作者 Tolmacheva T J 文凤英 《海洋地质动态》 2001年第1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早古生代 海洋 放射虫 深海生物硅质沉积 沉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科学研究的新焦点——深海生物圈
10
作者 房殿勇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4期11-12,24,共3页
关键词 有氧呼吸 海底沉积物 有机质 生物 大洋钻探科学 深海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宏生物培养釜初始密封性能分析及实验研究
11
作者 张兵 彭佑多 刘广平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深海宏生物培养釜是用于培养深海宏生物样品的装置,为了实现海底生物样品在生物采样器与深海宏生物培养釜之间的保压转移并培养,提出一种带有驱动机构的翻板密封阀机构,可满足高压转移和密封等功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翻板密封阀... 深海宏生物培养釜是用于培养深海宏生物样品的装置,为了实现海底生物样品在生物采样器与深海宏生物培养釜之间的保压转移并培养,提出一种带有驱动机构的翻板密封阀机构,可满足高压转移和密封等功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翻板密封阀二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翻板密封阀初始密封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密封圈等效应力和接触应力来表征翻板密封阀的密封性能,并对翻板密封阀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密封圈材料硬度和沟槽深度对初始密封性能的影响较显著;当氟橡胶密封圈材料硬度为HA85,沟槽深度为2.75 mm、沟槽宽度为5 mm,沟槽形状选择矩形沟槽时,翻板密封阀机构可获得较好的密封效果。对深海宏生物培养釜进行保压性能和样品转移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翻板密封阀机构的保压实验压降率为1%,其在96 MPa的压力下能够实现可靠的密封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生物培养釜 密封性能 翻板密封阀 保压转移培养 生物采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对底栖生物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
作者 吴海燕 罗阳 +3 位作者 傅世锋 何雪宝 王磊 袁征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494,共10页
深海矿产是满足全球金属需求的重要潜在来源。然而深海生态系统脆弱,大规模的深海采矿将对底层生态系统施加巨大压力,可能导致整个深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很长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深海采矿的底栖生物影响评价是开展深海采矿活... 深海矿产是满足全球金属需求的重要潜在来源。然而深海生态系统脆弱,大规模的深海采矿将对底层生态系统施加巨大压力,可能导致整个深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很长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深海采矿的底栖生物影响评价是开展深海采矿活动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何有效识别受扰动影响显著的底栖生物类群及其表征指标,是提升深海采矿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科学性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多金属结核矿区底栖生物调查和评价的125个指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专家评判法,构建了包含36个指标的深海采矿对底栖生物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了深海底栖生物的7个物种类别(其中巨型底栖动物、大型底栖动物和小型底栖动物的指标数量占所有指标数量的66.7%),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群落-种群-多样性-连通性”4个层面,选取了传统的物种分类学方法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指标,突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词汇“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群落”“丰度”和“底栖有孔虫”,也强调了指示生物对评价的意义,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可以为深海采矿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兼顾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影响评价 指标体系 深海底栖生物类群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秀兰 张玉忠 高培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6,共6页
关键词 深海生物 生态环境 研究方法 生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微生物的研究开发 被引量:13
14
作者 肖湘 王风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7-89,118,共4页
深海微生物是地球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海微生物由于其在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深海微生物研究开发的历史和进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 深海生物 研究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盐单胞菌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HBF-3对刚果红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娟 赵妮 +3 位作者 张吉斌 邵宗泽 刘子铎 喻子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以深海盐单胞菌V3a′(Halomonas sp.V3a′)合成的新型微生物絮凝剂HBF-3对刚果红模拟染料废水进行脱色试验,探讨HBF-3加入量、溶液pH、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与活性炭和壳聚糖对刚果红染料的脱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增加HBF-3的... 以深海盐单胞菌V3a′(Halomonas sp.V3a′)合成的新型微生物絮凝剂HBF-3对刚果红模拟染料废水进行脱色试验,探讨HBF-3加入量、溶液pH、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与活性炭和壳聚糖对刚果红染料的脱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增加HBF-3的加入量可以提高对刚果红溶液的脱色效果,HBF-3质量浓度为100mg/L时对200mg/L刚果红的去除率达83.7%;HBF-3对染料废水脱色效果受pH值的影响大,pH值在5.0~6.0时,HBF-3对刚果红溶液的脱色效果较弱,为41.1%左右;pH值在7.0~9.0之间变化时,脱色率稳定在88.7%左右;在10~70℃范围内絮凝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幅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生物 盐单胞菌 生物絮凝剂 刚果红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微生物培养模拟平台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世伦 张建文 +1 位作者 叶树明 陈鹰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2-96,共5页
针对深海微生物培养系统对温度条件的苛刻要求,在分析系统构成及建模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对系统的两级滞后环节采用了PI控制和双Smith预估反馈的方法,通过内环和外环Smith预估控制,精确的消除了温度控制系统中滞后延迟环节的影响,提高... 针对深海微生物培养系统对温度条件的苛刻要求,在分析系统构成及建模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对系统的两级滞后环节采用了PI控制和双Smith预估反馈的方法,通过内环和外环Smith预估控制,精确的消除了温度控制系统中滞后延迟环节的影响,提高了PI控制强度,减少了超调,提高了系统动态响应和稳态精度。在系统Matlab仿真和实际实验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满足系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生物 温度控制 Smith预估 模拟平台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深海微生物的若干生理生态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骆祝华 裴耀文 +1 位作者 黄翔玲 叶德赞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0-137,共8页
从2001年春、秋季于热带太平洋区采集到的深海样品中共分离到110株微生物,从中挑取31株进行形态特征和对环境理化因子适应特征的研究,同时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碳源代谢分析.结果表明:31株微生物中2株为酵母,21... 从2001年春、秋季于热带太平洋区采集到的深海样品中共分离到110株微生物,从中挑取31株进行形态特征和对环境理化因子适应特征的研究,同时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碳源代谢分析.结果表明:31株微生物中2株为酵母,21株为革兰氏阳性细菌,8株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来自底质的细菌菌株阳性菌占优势,而海水、蓝藻中阴性菌居多;温度、盐度、pH适应性试验表明,严格意义上的狭适性微生物不到总数的1/3,而具有较宽生态幅的广适性微生物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另一方面,耐冷菌、中度嗜盐菌和抗碱菌在这些微生物中的比例很高,同时,来自蓝藻的菌株大多数在4℃下不生长,而来自上覆水和底质的菌株可在4℃生长,这些都体现了微生物对生存环境的响应.31株微生物经Biolog鉴定12株得出鉴定结果.15株革兰氏阳性细菌对95种碳源的利用能力分析表明,不同菌株可利用碳源的数目从3种到46种不等,差异很大,体现了深海微生物营养类型的极大多样性;同时,发现有8种碳源可被一半以上的受试菌株所利用,这些碳源均是微生物各类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深海生物 生理生态特征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深海微生物多级膜取样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玮 顾临怡 +1 位作者 吴新然 陈家旺 《机电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663-667,共5页
针对现有微生物取样系统存在的样品杂质含量高、微生物纯度低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深海微生物多级膜取样系统,设计了一种多级膜过滤系统,能有效剔除杂质。使用三柱塞海水泵抽取水样,可伸缩的采集头设计能够实现对精确位置的采样,温度... 针对现有微生物取样系统存在的样品杂质含量高、微生物纯度低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深海微生物多级膜取样系统,设计了一种多级膜过滤系统,能有效剔除杂质。使用三柱塞海水泵抽取水样,可伸缩的采集头设计能够实现对精确位置的采样,温度测量头可以获取采样点的温度信息。整个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特别适宜于科考实验中水下运载器的搭载运输。在2010年10月南海实验中,整套系统运行正常,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提高样品纯度的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生物 保压取样 蓄能器 压力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学向深海进军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皓文 孙丕喜 高爱国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0,共7页
论述全球的深海概念,包括深于1 000 m的各种海域,如大洋、远海、一些海湾、海峡、海沟、海槽、深渊、超深渊等。认为深海环境包括3个单元:深海海平面上的空气、海洋表层至海底间的深水体和表层沉积物/岩石及以下部分。在此环境繁衍了深... 论述全球的深海概念,包括深于1 000 m的各种海域,如大洋、远海、一些海湾、海峡、海沟、海槽、深渊、超深渊等。认为深海环境包括3个单元:深海海平面上的空气、海洋表层至海底间的深水体和表层沉积物/岩石及以下部分。在此环境繁衍了深海上空气微生物、深水微生物及深海地微生物,对这三者的研究构成了深海微生物学,而其中的嗜极微生物则十分重要。尤其关注深海地微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环境 深海空气微生物 深水微生物 深海地微生物 嗜极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微生物极端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升康 王玉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102,共5页
关键词 深海生物 海洋生物资源 生物基因资源 极端酶 生物种类 开发利用 生物基因组 生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