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含水上升机理及优化注水技术——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苑志旺 杨宝泉 +5 位作者 杨莉 顾文欢 陈筱 康博韬 李晨曦 张会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7-296,共10页
通过对AKPO高挥发性油田储集层连通关系与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规律的分析,建立新型含水上升模型,确定优化注水时机和策略。可将含水上升形态划分为3种类型,其油井含水上升机理主要受储集层连通关系控制,单期水道或朵叶体内单期砂体直接连... 通过对AKPO高挥发性油田储集层连通关系与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规律的分析,建立新型含水上升模型,确定优化注水时机和策略。可将含水上升形态划分为3种类型,其油井含水上升机理主要受储集层连通关系控制,单期水道或朵叶体内单期砂体直接连通,储集层发育及层内连通性好,直接注采受效,含水上升曲线呈"亚凸型";多期砂体搭接连通,层内连通性好,但搭接部位储集层物性、连通性较差,注水受效较慢,含水上升曲线呈"亚凹形";多期砂体复合连通,具有直接连通与搭接连通两种类型的特点,储集层物性与连通性介于两者之间,注水受效稍慢,含水上升曲线呈"亚S型"。以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关系式为基础,建立了新型含水上升规律模型;通过对实际油井生产数据的拟合分析,提出了油井见水后实施优化注水的最佳时机与相应技术,水道储集层可采用"提高纵向波及"为核心、朵叶体储集层可采用"改善平面波及"为核心的优化注水技术;经AKPO油田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指导同类油田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田开发 挥发性油藏 含水上升类型 储集层连通关系 含水上升机理 优化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浊积水道砂体内部渗流屏障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晨曦 苑志旺 +2 位作者 杨希濮 卜范青 赵晓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4,共10页
深水浊积砂体受成因影响,侧向变化往往十分迅速,使得储层内部的连通性较为复杂。在深水油田的开发实践中,发现影响连通性的主要因素中,渗流屏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井间的注水受效模式。对于深水浊积水道砂体沉积而言,如何... 深水浊积砂体受成因影响,侧向变化往往十分迅速,使得储层内部的连通性较为复杂。在深水油田的开发实践中,发现影响连通性的主要因素中,渗流屏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井间的注水受效模式。对于深水浊积水道砂体沉积而言,如何刻画储层内部即单一水道间的渗流屏障,表征砂体连通性,用以指导后续的井位优化、提高注入水波及效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综合应用甘南地区重力流沉积露头、尼日利亚AKPO油田某Z油组测井、地震及生产数据,分析渗流屏障的成因机制,对复合水道砂体内部渗流屏障的分布进行刻画,并分析其对注水受效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井下的注采井对,影响砂体连通的渗流屏障主要呈现散点式、线段式和复合点段式,受渗流屏障的影响,注采受效呈现直线式、波动式和散射式,不同的样式下,采油井的含水上升规律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田开发 浊积砂体 渗流屏障 连通性 连通模式 甘南地区露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