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
被引量:
72
1
作者
李相博
卫平生
+1 位作者
刘化清
王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7-614,共8页
从浊流理论创立到现在的60余年时间里,深水沉积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水下过程的复杂性,对沉积物重力流及沉积模式的认识存在颇多分歧。本文在对深水沉积研究历史与进展进行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对重力流各种分类方案及相应...
从浊流理论创立到现在的60余年时间里,深水沉积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水下过程的复杂性,对沉积物重力流及沉积模式的认识存在颇多分歧。本文在对深水沉积研究历史与进展进行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对重力流各种分类方案及相应沉积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①人们对深水沉积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旋回;Bouma序列成因存在多种解释;砂质碎屑流概念是对Bouma序列、扇模式的发展。②沉积物重力流分类必须遵循流变学和沉积物搬运机制的重力流分类方法。③Shanmugam新近建立的碎屑流主导斜坡模式解决了斜坡区的砂体成因分布问题(原来认为此处"过路不停"无砂质沉积)。④地震沉积学的发展与应用必将促进人们对深水沉积的认识,从而建立更合理的深水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流
砂质碎屑流
沉积
物重力流
深水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非鲁武马盆地陆坡深水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
14
2
作者
孙辉
唐鹏程
+2 位作者
陈宇航
鲁银涛
刘少治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8,共10页
东非鲁武马盆地陆坡深水区发育了挤压冲断带和伸展断陷两种类型的构造,这种特殊构造背景下的深水沉积特征尚无研究报道。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详细描述了鲁武马盆地陆坡第四系深水沉积特征,并探讨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鲁武马盆地...
东非鲁武马盆地陆坡深水区发育了挤压冲断带和伸展断陷两种类型的构造,这种特殊构造背景下的深水沉积特征尚无研究报道。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详细描述了鲁武马盆地陆坡第四系深水沉积特征,并探讨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鲁武马盆地陆坡深水区主要发育5种深水沉积类型:陆坡峡谷-水道充填沉积、正断层改造的朵体、沉积物波、海底滑坡和等深流沉积。深水沉积主要受构造活动和地形地貌控制,西部挤压剥蚀区主要发育带状的峡谷-水道体系、丘状的等深流漂积体以及波状的沉积物波,东部拉张沉积区主要发育海底滑坡沉积及深水朵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沉积
类型
深水
沉积
主控因素
深水沉积模式
鲁武马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北部陵水陆坡重力流沉积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冯湘子
朱友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35,共11页
深水沉积环境复杂、浅层沉积物土质差异明显、重力流沉积多样,对深水海洋工程水下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二维/三维数字地震等方式能够识别出数百米的滑坡体,但是对于海洋工程上所关注的浅层海底的重力流沉积体...
深水沉积环境复杂、浅层沉积物土质差异明显、重力流沉积多样,对深水海洋工程水下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二维/三维数字地震等方式能够识别出数百米的滑坡体,但是对于海洋工程上所关注的浅层海底的重力流沉积体系,其分析能力有限。以南海北部陵水区块为例,通过船载多波束的后向散射成果、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搭载的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重力活塞取样器(JPC)取样和碳14测年(AMS14C)等资料综合分析,对深水海底浅层重力流沉积的形成和分布模式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船载多波束后向散射图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区域性重力流沉积区域,以及表层沉积物的变化,AUV搭载的浅地层剖面能够精确地识别地层的纵向差异,JPC取样能够获取重力流沉积样品及其物理力学参数,以上资料的综合分析,是准确识别、研究和认识现代重力流沉积体系的重要方法。研究区内最近的2期重力流沉积分别发生于5.5 kaBP左右和45 kaBP前,重力流的发生一般都是由上陆坡区海底峡谷的活动引起的。最近的一期重力流事件中,先后发生了浊流沉积和块状搬运体(MTDs)沉积,MTDs沉积过程中会对下伏地层产生明显的冲蚀现象。在重力流沉积区进行水下结构物设计和施工时,应特别关注重力流沉积引起的地形坡度变化,以及地层中土质成分的差异,可能对水下结构物的安装和维护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散射
重力流
浊流
深水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
被引量:
72
1
作者
李相博
卫平生
刘化清
王菁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7-614,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课题编号:2008ZX050442-8-2)研究成果
文摘
从浊流理论创立到现在的60余年时间里,深水沉积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水下过程的复杂性,对沉积物重力流及沉积模式的认识存在颇多分歧。本文在对深水沉积研究历史与进展进行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对重力流各种分类方案及相应沉积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①人们对深水沉积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旋回;Bouma序列成因存在多种解释;砂质碎屑流概念是对Bouma序列、扇模式的发展。②沉积物重力流分类必须遵循流变学和沉积物搬运机制的重力流分类方法。③Shanmugam新近建立的碎屑流主导斜坡模式解决了斜坡区的砂体成因分布问题(原来认为此处"过路不停"无砂质沉积)。④地震沉积学的发展与应用必将促进人们对深水沉积的认识,从而建立更合理的深水沉积模式。
关键词
浊流
砂质碎屑流
沉积
物重力流
深水沉积模式
Keywords
turbidity currents
sandy debris flow
sediment gravity flow
deep-water sedimentary model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非鲁武马盆地陆坡深水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
14
2
作者
孙辉
唐鹏程
陈宇航
鲁银涛
刘少治
机构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8,共10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4D-0908)
文摘
东非鲁武马盆地陆坡深水区发育了挤压冲断带和伸展断陷两种类型的构造,这种特殊构造背景下的深水沉积特征尚无研究报道。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详细描述了鲁武马盆地陆坡第四系深水沉积特征,并探讨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鲁武马盆地陆坡深水区主要发育5种深水沉积类型:陆坡峡谷-水道充填沉积、正断层改造的朵体、沉积物波、海底滑坡和等深流沉积。深水沉积主要受构造活动和地形地貌控制,西部挤压剥蚀区主要发育带状的峡谷-水道体系、丘状的等深流漂积体以及波状的沉积物波,东部拉张沉积区主要发育海底滑坡沉积及深水朵体。
关键词
深水
沉积
类型
深水
沉积
主控因素
深水沉积模式
鲁武马盆地
Keywords
Rovuma basin
deepwater depositional type
deepwater depositional controlling factor
deepwater depositional mode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陵水陆坡重力流沉积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冯湘子
朱友生
机构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物探事业部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35,共11页
基金
陵水17-2气田群开发工程场地详细勘察。
文摘
深水沉积环境复杂、浅层沉积物土质差异明显、重力流沉积多样,对深水海洋工程水下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二维/三维数字地震等方式能够识别出数百米的滑坡体,但是对于海洋工程上所关注的浅层海底的重力流沉积体系,其分析能力有限。以南海北部陵水区块为例,通过船载多波束的后向散射成果、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搭载的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重力活塞取样器(JPC)取样和碳14测年(AMS14C)等资料综合分析,对深水海底浅层重力流沉积的形成和分布模式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船载多波束后向散射图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区域性重力流沉积区域,以及表层沉积物的变化,AUV搭载的浅地层剖面能够精确地识别地层的纵向差异,JPC取样能够获取重力流沉积样品及其物理力学参数,以上资料的综合分析,是准确识别、研究和认识现代重力流沉积体系的重要方法。研究区内最近的2期重力流沉积分别发生于5.5 kaBP左右和45 kaBP前,重力流的发生一般都是由上陆坡区海底峡谷的活动引起的。最近的一期重力流事件中,先后发生了浊流沉积和块状搬运体(MTDs)沉积,MTDs沉积过程中会对下伏地层产生明显的冲蚀现象。在重力流沉积区进行水下结构物设计和施工时,应特别关注重力流沉积引起的地形坡度变化,以及地层中土质成分的差异,可能对水下结构物的安装和维护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后向散射
重力流
浊流
深水沉积模式
Keywords
backscatter
gravity flow deposition
turbidity
deep-water sedimentary model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
李相博
卫平生
刘化清
王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非鲁武马盆地陆坡深水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
孙辉
唐鹏程
陈宇航
鲁银涛
刘少治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海北部陵水陆坡重力流沉积调查与分析
冯湘子
朱友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