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前节OCT对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后植片形态学特征的评价(英文)
1
作者 冀建平 黄挺 +2 位作者 王玉娟 刘红 廉丽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9-603,634,共6页
【目的】探讨眼前节OCT对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后植片形态学改变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眼前节OCT)分别于术后1周和1、3、6、12月对植片和植... 【目的】探讨眼前节OCT对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后植片形态学改变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眼前节OCT)分别于术后1周和1、3、6、12月对植片和植床厚度、上皮下大泡形成、内皮植片皱褶、内皮植片脱离等形态学特征进行动态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术后1周角膜内皮植片平均厚度为(173±56)μm,与术后1、3、6、12月内皮厚度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1);术后1周角膜植床平均厚度为(412±57)μm,与术后1、3、6、12月植床厚度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33);术后1周9眼(34.62%)出现边缘区域植片-植床裂隙,术后6月全部愈合消失,7眼(26.92%)出现上皮下大泡,并于术后1~3月消失;术后1周6眼(23.08%)出现内皮植片皱褶,术后12月时内皮皱褶消失;术后1周2眼(7.69%)出现局限性内皮植片脱离并伴有相应区域的上皮下大泡形成,分别于术后1月和3月时愈合。【结论】眼前节OCT对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后植片形态学特征的评价安全、有效,并能提供动态观察和定量分析,对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后疗效评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大泡性角膜病变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组织工程角膜偏中心深板层移植治疗猫角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胥辉豪 李启卷 +8 位作者 邓航 杜昕悦 彭韵颖 杨恒 张德志 曹礼静 甘玲 郑小波 易华山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28-3539,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型生物组织工程角膜——脱细胞生物工程角膜(acellular bioengineering cornea,ABC)偏中心深板层移植对猫角膜深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愈合过程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对36只成年健康本地猫建立角膜偏中心碱烧...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型生物组织工程角膜——脱细胞生物工程角膜(acellular bioengineering cornea,ABC)偏中心深板层移植对猫角膜深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愈合过程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对36只成年健康本地猫建立角膜偏中心碱烧伤模型并随机平均分为3组:ABC移植组(ABCTs组)、角巩膜缘结膜瓣遮盖术组(CLCTs组)和模型组。通过裂隙灯检查、眼内压和泪液量的测量、角膜混浊度和荧光素染色评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以及组织病理学评价ABC偏中心深板层移植的临床效果和作用。结果显示:ABCTs组角膜透明度在各时间点均优于其他组,且角膜混浊度评分差异极显著(P<0.01)。术后3组试验猫眼内压及泪液量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且荧光素染色评分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ABCTs组角膜再上皮化时间显著早于其他组(P<0.01)。OCT检查表明ABCTs组中移植物较CLCTs组更早地与宿主角膜基质融合,ABCTs组术后90 d时角膜厚度与正常角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LCTs组角膜厚度极显著降低(P<0.01)。组织学观察发现ABCTs组角膜组织中炎性细胞相比于CLCTs组较少,角膜胶原排列更规则。综上,ABC移植可有效治疗猫偏中心角膜损伤并提供卓越的角膜透光度,ABC可能通过减少胶原纤维和瘢痕的生成,促进角膜的修复和透明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脱细胞生物工程角膜 角膜偏中心损伤 板层角膜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深板层内皮移植术后植片与植床愈合的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夏宁 洪晶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兔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深板层内皮移植(DSEK)术后不同时间植片与植床的愈合情况。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供体组10只(20只眼),受体组20只(20只眼),右眼为实验组,行同种异体DSEK手术,左眼为正常对照组。术后裂隙灯定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兔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深板层内皮移植(DSEK)术后不同时间植片与植床的愈合情况。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供体组10只(20只眼),受体组20只(20只眼),右眼为实验组,行同种异体DSEK手术,左眼为正常对照组。术后裂隙灯定期观察角膜透明度;应用SL-OCT观察植片与植床的贴附情况及角膜厚度;分别于术后1、2、3、4、8周各取兔4只,制作角膜组织病理学切片,光镜下观察植片与植床的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中1只眼由于植片严重卷曲未与植床贴附导致角膜持续混浊水肿,其余19只眼全部恢复透明。裂隙灯下见术后第1d角膜水肿严重,以后逐渐减轻,术后4周角膜完全透明。SL-OCT见各个时间点植片与植床均紧密贴附,术后第1d角膜明显增厚,以后逐渐变薄,至第4周角膜恢复到正常的厚度和形态。光镜下组织学观察,术后早期植片与植床界面清晰易辨,胶原纤维间缝隙增宽,排列紊乱。术后4周植片与植床的界面辨认不清,胶原纤维结构和排列基本恢复正常,角膜中央光学区无瘢痕形成。结论DSEK术后,植片与植床能迅速达到无瘢痕的组织学愈合,该愈合对角膜透明度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创口愈合 组织修复 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板层内皮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与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施节亮 冯一帆 +1 位作者 郁继国 王勤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6-931,共6页
背景临床上正在广泛开展各种角膜移植术以治疗圆锥角膜,其中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P)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备受关注。目的探讨临床研究中DLKP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 背景临床上正在广泛开展各种角膜移植术以治疗圆锥角膜,其中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P)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备受关注。目的探讨临床研究中DLKP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library)、荷兰医学与文摘(EMbase)和中国知网(CNKI),对有关DLKP和PKP治疗圆锥角膜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与非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和质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已发表的关于DLKP和PKP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11篇,样本量2950眼,其中RCT3篇,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8篇。结果显示,DLKP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0.5的眼数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91,95%CI:0.84~0.99,P=0.030);两组BCVA≥1.0者差异不明显。DLKP组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度数较PKP组更偏向于近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0,95%CI:-1.43~0.23,P=0.150),而术后散光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权平均数(WMD)=0.21,95%CI:-0.48~0.91,P=0.550];在保护角膜内皮方面,DLKP组术后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多于PKP组;在移植排斥反应方面,DLKP组术后总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较PKP低(RR=0.47,95%CI:0.27~0.80,P=0.006),尤其是内皮型移植排斥反应,DLKP组基本不发生(RR=0.06,95%CI:0.01~0.31,P=0.001)。结论PKP在术后BCVA和屈光力方面有一定优势,但DLKP术后发生内皮型排斥反应和内皮衰竭的概率低,安全性更好。因此,DLKP为治疗轻度、中度圆锥角膜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板层角膜移植术 穿透角膜移植术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患者术后屈光状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曲利军 谢立信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5-84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DLKP)治疗圆锥角膜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改变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改良DLKP治疗圆锥角膜患者45例(45眼)。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完全拆除缝线后6个月)... 目的探讨改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DLKP)治疗圆锥角膜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改变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改良DLKP治疗圆锥角膜患者45例(45眼)。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完全拆除缝线后6个月)的视力情况,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时的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散光、角膜曲率和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前裸眼矫正视力均小于0.30,其中0.05以下者占26.7%;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患眼最佳矫正视力均在0.30以上,0.60以上者占24.4%。与术后1个月相比,术后12个月时SE增加了-2.25D(P=0.012),而散光减小了2.45D(P=0.015)。与术后1个月相比,术后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平均角膜曲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平均角膜曲率(>60D或≤60D)对患者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的SE、散光和角膜曲率均无显著影响(P=0.110,P=0.322,P=0.466)。术后1a内CCT有变薄趋势;术后18个月时CCT为(571.9±27.8)μm,与术后12个月时CCT(577.0±31.7)μ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3)。结论改良DLKP可以有效地改善圆锥角膜患者术后屈光状态,提高术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板层角膜移植术 屈光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6
作者 雷英 姜晶 李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7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角膜组病房收治角膜边缘变性、蚕蚀性角膜溃疡21例共25只眼。患眼视力为指数~0.4不等,均行深板层角膜移植,并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 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角膜组病房收治角膜边缘变性、蚕蚀性角膜溃疡21例共25只眼。患眼视力为指数~0.4不等,均行深板层角膜移植,并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刺激症状明显改善,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可以控制角膜边缘变性、蚕蚀性角膜溃疡的病情发展,及时的手术治疗,配合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有效的术后护理,可使角膜变性、溃疡患者视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层角膜移植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疾病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唐静 邓应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7期556-558,共3页
近年来,深板层角膜移植在严重角膜病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适应证逐渐明确,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术后效果有所改善。本文综述近年来该手术的发展和进步,从深板层角膜移植的发展、适应证、技术进展和术后效果的研究,为该手术的进一步... 近年来,深板层角膜移植在严重角膜病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适应证逐渐明确,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术后效果有所改善。本文综述近年来该手术的发展和进步,从深板层角膜移植的发展、适应证、技术进展和术后效果的研究,为该手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层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术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板层及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术后屈光状态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韩莎莎 王婷 +1 位作者 孟丽丽 史伟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6-838,850,共4页
目的比较圆锥角膜患者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的屈光状态,从而探讨DALK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角... 目的比较圆锥角膜患者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的屈光状态,从而探讨DALK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角膜移植的圆锥角膜患者85例(90眼),其中行DALK者45例(48眼),行PKP者40例(42眼),记录观察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情况,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散光,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的最大角膜曲率,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前BCVA均未超过0.3。术后1个月、6个月、36个月,PKP组BCVA明显好于DAL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个月、24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S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ALK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最大角膜曲率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KP组术后最大角膜曲率有逐渐增大趋势,术后6个月、12个月最大角膜曲率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24个月、36个月、48个月较术后1个月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DALK组术后6眼发生植片哆开,5眼术后3个月内发生后弹力层皱褶;PKP组术后9眼发生排斥反应,1眼移植失败,5眼发生植片哆开,2眼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结论 DALK治疗圆锥角膜术后视力良好,并发症少,且不需要新鲜角膜供体,是一种临床效果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板层角膜移植术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屈光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后视觉质量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霞 袁牧之 +1 位作者 刘曼丽 林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治疗圆锥角膜的视觉质量。方法使用自身对照观察法,纳入30例(50眼)圆锥角膜患者,均行飞秒激光下大气泡法DALK治疗,随访1 a观察疗效。结果30...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治疗圆锥角膜的视觉质量。方法使用自身对照观察法,纳入30例(50眼)圆锥角膜患者,均行飞秒激光下大气泡法DALK治疗,随访1 a观察疗效。结果30例(50眼)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早期术眼角膜植片均透明,角膜生理厚度恢复,植片与植床后弹力层贴合较好;术后7 d、1个月、6个月、1 a患眼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术前(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角膜最薄点厚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均为P<0.05),术后7 d、1个月、6个月、1 a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内皮细胞密度为(2989.34±294.52)个·mm^(-2),术后1 a为(2821.19±325.51)个·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5.62±0.56)%,术后7 d、1个月、6个月、1 a间差异不显著(均为P>0.05)。术中未见并发症发生;术后1眼伤口哆开,1眼缝线松弛,1眼发生基质层免疫排斥反应,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圆锥角膜行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DALK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中晚期患者较佳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大气泡法 板层角膜移植术 圆锥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泡技术辅助下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犬角膜损伤的术式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然 胥辉豪 朱慧媛 《四川畜牧兽医》 2020年第8期29-33,共5页
本试验对大泡技术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治疗犬角膜高危损伤的术式进行初步探讨。随机选择6只健康本地犬构建角膜重度碱烧伤模型,进行大泡技术辅助下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并详细记录手术过程。分别于术后第3d、7d、14d、21d、28d、35... 本试验对大泡技术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治疗犬角膜高危损伤的术式进行初步探讨。随机选择6只健康本地犬构建角膜重度碱烧伤模型,进行大泡技术辅助下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并详细记录手术过程。分别于术后第3d、7d、14d、21d、28d、35d、42d、49d、56d、63d对术眼角膜移植片的透明度、角膜新生血管情况、角膜水肿情况、角膜浑浊度、角膜上皮缺损程度以及眼压、泪液量等进行观察、测量,并记录结果。结果表明,术后42 d,6只试验犬的RI指数<5,角膜上皮缺损情况分值处于较低水平,角膜上皮爬行良好,植片保持透明,眼压值及泪液值稳定。采用大泡技术辅助下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犬高危角膜损伤,其临床效果理想,术后排斥反应率低,可作为犬角膜溃疡等严重角膜损伤疾病的理想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技术 板层角膜移植术 角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早期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陆燕 余婷 +5 位作者 段娴艺 曹茜 杨丽萍 陈祥菲 王春红 黄振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5,共2页
圆锥角膜是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变薄且呈锥形向前凸起,造成高度近视和不规则散光的角膜病变。以往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keratoplasty,PKP)是治疗圆锥角膜的主要术式,但可导致散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及内皮型排斥反应,最终导致... 圆锥角膜是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变薄且呈锥形向前凸起,造成高度近视和不规则散光的角膜病变。以往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keratoplasty,PKP)是治疗圆锥角膜的主要术式,但可导致散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及内皮型排斥反应,最终导致植片失代偿…。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deepanteriorlamellarkeratoplasty,DALK)可避免上述缺点。DALK是用供体的角膜板层代替病变角膜整个基质层(DeseemetieDALK)或75%以上的基质层(pre—DescemeticDALK),大气泡技术则是分离角膜基质层与后弹力层的主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层角膜移植术 圆锥角膜 移植治疗 气泡法 飞秒激光 角膜基质层 穿透性角膜移植 不规则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双前房的手术处理
12
作者 苏书 方永亮 曹志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67-567,共1页
关键词 板层角膜移植术 前房形成 手术处理 移植术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并发症 DL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黏弹剂分离至后弹力层行大植片深板层角膜移植的疗效
13
作者 张文佳 胡竹林 王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8-619,共2页
关键词 板层角膜移植术 后弹力层 黏弹剂 大植片 疗效 分离 手术并发症 角膜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坏死性角膜炎的组织工程角膜深板层移植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胥辉豪 郑小波 +5 位作者 李启卷 刘江渝 慎晓军 金艺鹏 林珈好 林德贵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5-139,共5页
1例波斯猫左眼出现眼睑痉挛、泪溢以及眼部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基础眼科检查显示左眼患有坏死性角膜炎并伴随角膜糜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坏死灶深度超过1/2角膜厚度。经角膜清创术联合新型生物组织工程角膜深板层移植术治疗后,植片存... 1例波斯猫左眼出现眼睑痉挛、泪溢以及眼部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基础眼科检查显示左眼患有坏死性角膜炎并伴随角膜糜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坏死灶深度超过1/2角膜厚度。经角膜清创术联合新型生物组织工程角膜深板层移植术治疗后,植片存活良好,未见明显感染与免疫排斥反应,术后患眼角膜长期保持透明且未见坏死性角膜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角膜 生物组织工程角膜 板层角膜移植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灯适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在角膜移植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乐琦骅 徐建江 +1 位作者 张朝然 洪佳旭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利用裂隙灯适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SL-OCT)观察角膜移植术后植片与植床的对合及愈合情况。方法使用SL-OCT对16例16眼穿透角膜移植术(PKP)和10例10眼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LEK)后进行扫描检查,记录扫描图像并使用仪器自... 目的利用裂隙灯适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SL-OCT)观察角膜移植术后植片与植床的对合及愈合情况。方法使用SL-OCT对16例16眼穿透角膜移植术(PKP)和10例10眼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LEK)后进行扫描检查,记录扫描图像并使用仪器自带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PKP术后,植片与植床对合良好者9例,对合欠佳者7例,其中4例发生虹膜前粘连。DLEK术后,9眼植片与植床贴合良好,其中4例植片边缘略突出于植床外,1例植片边缘向内卷曲。对侧正常眼角膜厚度与PKP和DLEK术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6.379,P=0.000);对侧正常眼中央前房深度与PKP和DLEK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OCT对于判断术后植片与植床的愈合情况以及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 穿透角膜移植术 板层角膜内皮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的DLK治疗角膜碱烧伤后角膜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文静 胡裕坤 +3 位作者 高晓唯 赵旭东 董晶 郭云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76-880,共5页
背景眼表结构与功能的正常与稳定是维持角膜透明及视功能的重要保证,在眼化学烧伤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对早期眼化学烧伤提出新的治疗理念、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和娴熟的手术技巧可减少碱性物质对角膜及眼内组织的进一步损害。目的观察飞秒... 背景眼表结构与功能的正常与稳定是维持角膜透明及视功能的重要保证,在眼化学烧伤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对早期眼化学烧伤提出新的治疗理念、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和娴熟的手术技巧可减少碱性物质对角膜及眼内组织的进一步损害。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治疗角膜急性碱烧伤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探讨角膜碱烧伤早期DLK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12只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将浸有1mol/LNaOH溶液30斗l的直径6mm无菌滤纸片置于中央角膜30s,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模型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组,飞秒激光辅助的DLK治疗组(治疗组)于角膜碱烧伤后24h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的DLK将家兔角膜植片移植到新西兰白兔模型眼,模型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和治疗。分别于术后第1、2、4周各组各处死2只实验兔,将获取的角膜组织进行常规固定和包埋,然后制作切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造模后可见烧伤区域角膜立刻变为瓷白色,结膜充血。术后4周,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治疗组兔眼角膜植片透明,而模型对照组兔眼角膜水肿,可见角巩膜缘结膜充血和少量新生血管。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模型对照组角膜基质层水肿,胶原纤维排列疏松,纤维间可见大量空泡和少量新生血管,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治疗组仅见角膜植片轻度水肿、透明,组织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术后第1周治疗组兔角膜上皮细胞层中细胞间桥粒连接较多,细胞核完整;术后第4周角膜中央透明,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可见成纤维细胞;而模型对照组术后第4周可见角膜上皮表层扁平细胞的存在,部分上皮细胞脱落,形成角膜溃疡。结论角膜碱烧伤早期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的DLK进行治疗可有效阻止局部的炎症反应,防止碱性物质向角膜深层组织渗透而损伤角膜内皮及眼内组织,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板层角膜移植术 角膜 超微结构 角膜外伤/化学 角膜碱烧伤/治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英文缩略语名词解释
17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9-949,共1页
LECs:晶状体上皮细胞(1ens epithelial cells)DLK: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CECs: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EAU: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DLBCL:弥... LECs:晶状体上皮细胞(1ens epithelial cells)DLK: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CECs: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EAU: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DLBC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RB: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Cx43: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EBM: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解释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缩略语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板层角膜移植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晶状体上皮细胞 视网膜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