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松覆盖对土壤性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黄明 李友军 +2 位作者 吴金芝 陈明灿 孙敬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深松覆盖、一次深翻、免耕覆盖、传统耕作对土壤性状和洛阳9769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覆盖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有效打破耕作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土壤有机质和氮...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深松覆盖、一次深翻、免耕覆盖、传统耕作对土壤性状和洛阳9769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覆盖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有效打破耕作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特别是对上层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和深层土壤的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影响更为明显,并能显著提高灌浆中后期叶面积指数,有效延缓植株衰老,促进植株和籽粒干物质积累。与传统耕作相比,成熟期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提高7.35%,千粒重提高4.37%,产量提高 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深松覆盖 土壤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松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姚宇卿 吕军杰 +7 位作者 张洁 李俊红 丁志强 吴剑锋 杨妮娜 蔡典雄 吴会军 于新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24,共5页
1999-2009年在洛阳孟津试验场内,设置深松覆盖、传统耕作(对照)2个处理,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及气象观测设备,研究深松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豫西地区干旱程度正在加剧,年平均降雨量546.7mm,与常年平均相比... 1999-2009年在洛阳孟津试验场内,设置深松覆盖、传统耕作(对照)2个处理,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及气象观测设备,研究深松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豫西地区干旱程度正在加剧,年平均降雨量546.7mm,与常年平均相比减少了7.95%。(2)深松覆盖在所有年份均表现增产,10a间平均增产8.67%,增产幅度为4.9%~20.87%,干旱年份增产幅度更大。(3)深松覆盖能显著提高降水贮蓄率,10a间深松覆盖降水贮蓄率在37.5%~75.0%,平均54.9%,传统耕作降水贮藏率在22.9%~64.8%,平均46.2%,深松覆盖较传统耕作平均提高22.13%。(4)深松覆盖可有效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干旱年份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提高的幅度更大,10a间降水利用效率平均提高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覆盖 旱地冬小麦 产量 降水贮蓄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本增效农业机械化技术──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上)
3
作者 李其昀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1996年第10期19-20,共2页
节本增效农业机械化技术─—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上)山东工程学院李其昀一、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的原理1.与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比较(1)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工艺流程玉米套播→小麦收获→中耕灭茬→根侧施肥→除草→玉米收获→... 节本增效农业机械化技术─—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上)山东工程学院李其昀一、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的原理1.与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比较(1)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工艺流程玉米套播→小麦收获→中耕灭茬→根侧施肥→除草→玉米收获→灭茬耙地→耕翻→耙整地→沟播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播 深松覆盖 免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松覆盖对旱地土壤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楠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期58-60,共3页
该研究针对宁南旱作区土壤有效耕层浅、降水不足、水分蒸发严重等问题,全面阐述了深松结合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以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通气性,改变土壤环境,有效打破犁底耕层结构,对降低土壤容重的效果显著,进一步增加土壤降雨入渗,... 该研究针对宁南旱作区土壤有效耕层浅、降水不足、水分蒸发严重等问题,全面阐述了深松结合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以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通气性,改变土壤环境,有效打破犁底耕层结构,对降低土壤容重的效果显著,进一步增加土壤降雨入渗,提高土壤有效蓄积雨水及其土壤增温保墒能力,进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为宁南旱作马铃薯高产种植模式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覆盖 旱地土壤性状 马铃薯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行间深松覆盖机械化技术及推广的可行性
5
作者 崔广涵 《中国农机化》 1991年第10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玉米 行间 深松覆盖 机械化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松条件下不同地表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4
6
作者 李荣 侯贤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15-123,共9页
水分不足是限制旱区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覆盖耕作能够改善土壤的微环境,从而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探讨深松结合地表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3-2015年在宁南旱区采用深松覆盖秸秆... 水分不足是限制旱区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覆盖耕作能够改善土壤的微环境,从而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探讨深松结合地表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3-2015年在宁南旱区采用深松覆盖秸秆、深松覆盖地膜、深松不覆盖3种覆盖耕作模式,以传统耕作不覆盖为对照,对土壤体积质量、团聚体、水分、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结合地表覆盖可有效降低耕层土壤体积质量,改善土壤孔隙状况,以深松覆盖秸秆处理效果最佳,深松覆盖秸秆处理0~40 cm平均土壤体积质量较传统耕作降低17.1%。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覆盖地膜和深松覆盖秸秆处理可使0~40 cm土层〉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数量显著增加30.7%和17.4%。深松结合不同覆盖方式能有效改善马铃薯生育期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状况,深松覆盖地膜对作物生育前期土壤水分保蓄效果较好,深松覆盖秸秆对生育中后期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效果最佳。深松结合不同覆盖方式下马铃薯植株株高、茎粗及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传统耕作。作物生育前期以深松覆盖地膜处理效果最佳,中后期以深松覆盖秸秆处理促进作用明显。深松结合地表覆盖能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深松覆秸秆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传统耕作处理平均提高37.3%、93.3%和41.2%。通过两年试验研究,在宁南旱区采用深松结合地表覆盖措施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效果,对马铃薯生长有利,以深松覆盖秸秆处理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产量 水分 结合地表覆盖 土壤蓄水量 马铃薯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麦田覆盖深松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建明 周建方 王云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7,共2页
研究结果表明 ,地膜、秸秆周年覆盖和垄间深松技术 (简称覆盖深松 )对旱地麦田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产作用。其中 ,水分生产率比对照提高 86 .9% ,每公顷穗数比对照多 13.5万 ,单株茎数提高 10 5 % ,增产6 6 .7%。
关键词 覆盖技术 旱地麦田 生长发育 地温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金轲 蔡典雄 +5 位作者 吕军杰 张杰 吴会军 荣向农 Donald Gabriels Wouter Schiettecatte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49,共6页
在模拟降雨和自然降雨条件下研究长期(6年)定位耕作措施对豫西旱区坡耕地水分保持、土壤流失以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耕作措施包括少耕、免耕覆盖、深松覆盖和常规耕作。田间模拟降雨试验用来测定不同耕作措施对径流和土壤流失的影响,自... 在模拟降雨和自然降雨条件下研究长期(6年)定位耕作措施对豫西旱区坡耕地水分保持、土壤流失以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耕作措施包括少耕、免耕覆盖、深松覆盖和常规耕作。田间模拟降雨试验用来测定不同耕作措施对径流和土壤流失的影响,自然降雨小区主要用来验证模拟试验结果,同时测定不同耕作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没有明显差异,雨前土壤含水量和降雨强度均显著影响地表径流。在试验条件下,免耕覆盖处理未产生径流和土壤流失,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与常规耕作比较,深松覆盖处理分别减少径流和土壤流失50%和90%。尽管少耕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流失,但其产生的径流量和常规耕作相近。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的水土保持效果从第3年开始显著。深松覆盖在任何年型均能够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相比较常规耕作,深松覆盖平均增产9.4%。免耕覆盖除丰水年也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但增产效果不如深松覆盖显著。少耕无明显增产效果。由于产量对农民来说是评判一个耕作措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同时考虑到深松覆盖显著的水土保持效果,我们认为深松覆盖是适合当地旱作农业的一个有效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区坡耕地 侵蚀 径流 深松覆盖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介绍(上)
9
作者 隋军 《山东农机化》 1995年第11期12-12,共1页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就是通过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改变土壤的理化状况,增强土壤的抗旱蓄水能力,促进作物增产增收。具体地说,就是利用机械措施,对山丘旱地整平深耕、沟播镇压、深松覆盖,结合运用测土配方施肥和选育优良抗旱作...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就是通过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改变土壤的理化状况,增强土壤的抗旱蓄水能力,促进作物增产增收。具体地说,就是利用机械措施,对山丘旱地整平深耕、沟播镇压、深松覆盖,结合运用测土配方施肥和选育优良抗旱作物品种等先进农业技术,从而达到蓄水保墒,有效利用自然降水,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 沟播 沟麦 山丘旱地 整平 普通播种机 深松覆盖 机械措施 抗旱作物 测土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