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力推广深松耕法有利于我镇农业生产的发展
1
作者 关艳 肖明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3年第4期3-3,共1页
根据多年从事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得到的结论是:大力推广深松耕法有利于我镇农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深松耕法 农业生产 发展 科技含量 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对农机双深松耕法的应用
2
作者 霍玉生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7期116-117,共2页
农机双深松耕法是一种技术比较先进的农业机械整地方法,是根据农作物生产的实际情况而实施的一种增产技术。农机双深松耕法属于一种旱作农业技术,比如在玉米等一些大垄伸腕农作物的种植地中,上年秋季对玉米种植地进行深松整地以及起瓜... 农机双深松耕法是一种技术比较先进的农业机械整地方法,是根据农作物生产的实际情况而实施的一种增产技术。农机双深松耕法属于一种旱作农业技术,比如在玉米等一些大垄伸腕农作物的种植地中,上年秋季对玉米种植地进行深松整地以及起瓜垄等农耕作业,到玉米期再对玉米种植地进行一次深松,这就是所谓的农机双深松耕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机双深松耕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东南旱地麦田深松蓄墒耕作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风彬 刘丙申 刘秀峰 《山西农业科学》 1985年第1期2-4,共3页
深松耕法是以深松机具进行深松,打破犁底层,创造纵向的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协调和改善耕层中水、热、气状况的一种耕作方法。七十年代开始,东北三省深松耕法协作组经过10余年的生产验证,在当地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 深松耕法是以深松机具进行深松,打破犁底层,创造纵向的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协调和改善耕层中水、热、气状况的一种耕作方法。七十年代开始,东北三省深松耕法协作组经过10余年的生产验证,在当地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甘肃、宁夏等省(区)也有少量试验。外国一些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用无壁犁、凿形铲进行深耕和深松也较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留县 层构造 深松耕法 土壤 犁底层 亚表土层 腐殖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法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化旱田改良利用效果试验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长江 李取生 李秀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6,共4页
在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土区(大安市)高梁田上,进行了不同深松耕法对苏打盐碱化旱田土壤容重、作物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松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苏打盐碱化土壤容重,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显著提高作物(... 在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土区(大安市)高梁田上,进行了不同深松耕法对苏打盐碱化旱田土壤容重、作物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松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苏打盐碱化土壤容重,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显著提高作物(高梁)产量;深松措施可作为土壤紧实、容重较高的苏打盐碱土改良与高效利用的有效耕作方式加以实施。深松方法以效果极为显著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理1(垄沟深松40cm,中耕深松30cm)为佳,实施程序为原垄垄沟深松40cm—→撒施底肥—→破开原垄合成新垄—→中耕时垄沟深松3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化旱田 土壤改良 深松耕法 高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深松在土壤耕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5
作者 赵艳艳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3期55-56,共2页
该文阐述了深松耕法能深松土壤耕层,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水、肥、气、热状况,为农作物生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深松耕法 土壤 作用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浅翻深松耕作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6
作者 娄英志 张良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年第3期135-135,共1页
关键词 深松耕法 作技术 浅翻 发展前景 机械 土壤疏 应用 作物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山县浅翻深松整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平 崔宝冬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年第2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深松耕法 整地技术 浅翻 克山县 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土壤疏 应用 作物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盐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试验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建敏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74-74,82,共2页
在乐陵市盐碱土区(铁营乡)高粱田上,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高粱产量及其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深松40 cm,中耕深松30 cm的耕作方法效果较好,能够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显著提高高粱的产量。建议耕作方式采用:原垄垄沟深松40 cm→撒... 在乐陵市盐碱土区(铁营乡)高粱田上,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高粱产量及其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深松40 cm,中耕深松30 cm的耕作方法效果较好,能够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显著提高高粱的产量。建议耕作方式采用:原垄垄沟深松40 cm→撒施基肥→破开原垄合成新垄→中耕时垄沟深松3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化土壤 深松耕法 高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