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融合3D与2D卷积网络的步态识别方法
1
作者 王晓路 李晓婷 谭永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9-115,共7页
为了提取更加丰富的步态特征信息,提出一种融合3D和2D卷积神经网络的步态识别方法。利用3D卷积在时空域提取视频数据中的动态特征,2D卷积在帧级空间域提取静态数据。设计有特殊结构的并行卷积层实现对局部细粒度与整体全局特征的同步提... 为了提取更加丰富的步态特征信息,提出一种融合3D和2D卷积神经网络的步态识别方法。利用3D卷积在时空域提取视频数据中的动态特征,2D卷积在帧级空间域提取静态数据。设计有特殊结构的并行卷积层实现对局部细粒度与整体全局特征的同步提取;引入残差密集模块缓解深层网络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梯度消失问题;同时,在帧级特征提取中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进一步增强模型对关键信息的感知能力;最后,设计特征映射模块解决序列长度变化问题以及自适应的整合空间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CASIA-B数据集上的3组不同行走条件下,所提方法的平均步态识别率为92.3%,均高于GaitPart等方法,表明所提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步态轮廓图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时空特征融合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聪聪 袁子龙 滕桂法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29,共8页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增多,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也越来越重要.目前多数研究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网络入侵检测,但未充分从多个角度利用流量的特征,同时存在实验数据集过于陈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行结构的DSC-Inception-Bi...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增多,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也越来越重要.目前多数研究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网络入侵检测,但未充分从多个角度利用流量的特征,同时存在实验数据集过于陈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行结构的DSC-Inception-BiLSTM网络,使用最新的数据集评估所设计的网络模型.该模型包括网络流量图像和文本异常流量检测2个分支,分别通过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提取流量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最后通过融合时空特征实现网络入侵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CIC-IDS2017,CSE-CIC-IDS2018,CIC-DDoS2019这3个数据集上,该模型分别达到了99.96%,99.19%,99.95%的准确率,能够对异常流量进行高精度分类,满足入侵检测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入侵检测 深度学习 特征融合 深度可分离卷积 INCE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预处理与深度稀疏网络的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
3
作者 薛磊 段继忠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2-1095,共14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但过长的扫描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不适或产生运动伪影。并行成像技术和压缩感知理论表明,可通过对k空间数据进行欠采样从而提高扫描速度,其中并行MRI是一种通过利...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但过长的扫描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不适或产生运动伪影。并行成像技术和压缩感知理论表明,可通过对k空间数据进行欠采样从而提高扫描速度,其中并行MRI是一种通过利用多个接收线圈同时采集多个数据通道来加速成像过程的技术。深度学习凭借其强大的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能力,在欠采样MRI重建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如需要自动校准信号、重建不稳定等),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重建方法,旨在从欠采样的k空间数据中高效、准确地重建高质量的并行磁共振图像。该方法的核心骨架为深度稀疏网络,该网络通过将求解稀疏模型的迭代收缩阈值算法的迭代过程展开,转化为深度神经网络框架内的一系列可训练层。另外,还引入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自适应预处理模块,通过融合普通卷积与异型卷积核,进一步提升网络的稀疏表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先进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均表现出更优的重建性能,包括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数,以及更低的高频误差范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稀疏网络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库多源数据资源融合理论模型初探
4
作者 程豪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5,共8页
[目的/意义]在数据资源急速膨胀和变革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库多源数据资源融合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实践路径,为智库数字化转型和范式跃迁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首先提出智库多源数据资源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 [目的/意义]在数据资源急速膨胀和变革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库多源数据资源融合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实践路径,为智库数字化转型和范式跃迁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首先提出智库多源数据资源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在系统梳理不同类型多源数据资源融合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库多源数据资源融合理论模型,并初步探索建立工作流程机制和实践路径。[结果/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库多源数据资源融合理论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数据资源碎片化、时滞性强等问题,对解决数据资源整合优化、价值信息深入萃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数字化转型 多源数据资源 融合理论 深度神经网络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度搜索和深度Q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宗刚 韩森 +1 位作者 陈引娟 宁小刚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4,共15页
针对深度Q网络(Deep Q Network,DQN)算法在求解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学习时间长、收敛速度慢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角度搜索(Angle Searching,AS)和DQN相结合的算法(Angle Searching-Deep Q Network,AS-DQN),通过规划搜索域,控制移动机器人的... 针对深度Q网络(Deep Q Network,DQN)算法在求解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学习时间长、收敛速度慢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角度搜索(Angle Searching,AS)和DQN相结合的算法(Angle Searching-Deep Q Network,AS-DQN),通过规划搜索域,控制移动机器人的搜索方向,减少栅格节点的遍历,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为加强移动机器人之间的协作能力,提出一种物联网信息融合技术(Internet Information Fusion Technology,IIFT)模型,能够将多个分散的局部环境信息整合为全局信息,指导移动机器人规划路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DQN算法相比,AS-DQN算法可以缩短移动机器人寻得到达目标点最优路径的时间,将IIFT模型与AS-DQN算法相结合路径规划效率更加显著。实体实验结果表明:AS-DQN算法能够应用于Turtlebot3无人车,并成功找到起点至目标点的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深度Q网络 角度搜索策略 物联网信息融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融合的密集连接卷积网络识别鸟鸣声
6
作者 陈晓 颜灏 曾昭优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1-250,共10页
针对目前鸟鸣声识别的深度学习方法提取深层特征单一导致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密集连接卷积网络的鸟鸣声识别方法。从鸟鸣声信号中提取梅尔语谱图作为输入,在所有密集块的标准卷积层之后添加卷积块注意力模块,卷积块注意力模... 针对目前鸟鸣声识别的深度学习方法提取深层特征单一导致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密集连接卷积网络的鸟鸣声识别方法。从鸟鸣声信号中提取梅尔语谱图作为输入,在所有密集块的标准卷积层之后添加卷积块注意力模块,卷积块注意力模块通过学习训练集的特征表示,判断不同层次鸟鸣声特征信息的重要性和关联性,并按照通道维度和空间维度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加权融合,使网络更加关注鸟鸣声特征中重要的特征通道和空间位置,从而提高网络学习鸟鸣声特征的能力;在密集块的标准卷积层之后添加丢弃块算法,促使网络对于不同区域的特征进行更加均衡的学习,提高网络对于新鸟鸣声数据的适应能力,使网络能够更好地捕获数据中的共性特征;再利用Transformer编码器为网络建立一条深层特征提取分支,以提高对于鸟鸣声特征中全局信息和长距离依赖信息的捕捉能力。最后将两个分支提取的深层特征融合以提升深层特征的信息丰富度。该方法在Xeno-Canto数据集进行了7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对鸟鸣声识别的平均准确率为88.65%。相较于EMSCNN(ensemble 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方法高10.83%,AlexNet方法高20.14%,VGGNet方法高16.3%,DenseNet方法高4.28%。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提出的方法对鸟鸣声识别更准确,可用于实际鸟鸣声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识别 鸟声识别 密集连接卷积网络 特征融合 TRANSFORMER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融合多尺度双域网络的图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
7
作者 林乐平 廖心竹 欧阳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05-1911,共7页
针对图像在细节丰富和结构复杂区域重建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对称融合多尺度双域网络(SFMD-Net),通过融合频域和空间域信息,提高图像重建质量。在频域增强支路,利用二维离散余弦变换获取频域信息,通过双残差注意模块深化频域关键特... 针对图像在细节丰富和结构复杂区域重建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对称融合多尺度双域网络(SFMD-Net),通过融合频域和空间域信息,提高图像重建质量。在频域增强支路,利用二维离散余弦变换获取频域信息,通过双残差注意模块深化频域关键特征的学习。在空域多尺度重建支路,设计多尺度深度细化模块,加强对空间域内不同层次和尺度特征的提取与增强。引入对称融合策略确保频域与空间域特征的有效融合,提高重建图像的细节表现和整体视觉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主流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性能和效果上均有改进,尤其是在重建边缘明显和纹理丰富的图像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多尺度特征 离散余弦变换 图像重建 对称融合 深度学习 双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近邻算法的数据融合与改进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
8
作者 孙丽玲 唐李昱 许伯强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8,共7页
为了解决单一类型数据对电机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不高和图卷积神经网络具有过平滑现象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数据融合和改进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电机轴承的振动信号和电机电流信号分别转换为频... 为了解决单一类型数据对电机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不高和图卷积神经网络具有过平滑现象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数据融合和改进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电机轴承的振动信号和电机电流信号分别转换为频域信号;然后,将每一个频率视为一个结点,对应的振动和电流信号视为节点特征,根据K近邻图构造法,将振动信号和电流信号融合成图结构数据;进而,将图数据输入通过添加初始残差连接模块而改进的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得到诊断结果。在帕德博恩数据集上,将所提方法和多种模型进行电机轴承故障诊断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故障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8.6%,优于对比方法,证明所提数据融合方法与改进图卷积神经网络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故障诊断 图卷积神经网络 电机轴承 快速傅里叶变换 数据融合 电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星地融合网络可拆分任务卸载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晓勤 吴志豪 +4 位作者 赖海光 雷磊 张莉涓 吕丹阳 郑成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8,共13页
为解决低轨卫星网络中星地链路任务卸载时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的星地融合网络可拆分任务卸载算法。针对不同地区用户建立了星地融合网络的多接入边缘计算结构模型,通过应用多智能体DDPG算法,将系统总服... 为解决低轨卫星网络中星地链路任务卸载时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的星地融合网络可拆分任务卸载算法。针对不同地区用户建立了星地融合网络的多接入边缘计算结构模型,通过应用多智能体DDPG算法,将系统总服务时延最小化的目标转化为智能体奖励收益最大化。在满足子任务卸载约束、服务时延约束等任务卸载约束条件下,优化用户任务拆分比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用户服务时延和受益用户数量等方面优于基线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融合网络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资源分配 多接入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特征的在线社交网络用户人格预测研究
10
作者 赵敬华 李澳 张景彦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29,共9页
在线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与其行为模式、需求偏好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特征的在线社交网络用户人格预测方法.该方法构建了一个在线社交网络用户人格特征体系,通过提取数字信息中的文本特征、行为特征、语言特征和情... 在线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与其行为模式、需求偏好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特征的在线社交网络用户人格预测方法.该方法构建了一个在线社交网络用户人格特征体系,通过提取数字信息中的文本特征、行为特征、语言特征和情感特征,采用早期特征融合策略,使用微博平台数据,对用户的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人格类型进行预测.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融合多特征的方法相较于简单基于文本特征的方法在分类的效果上更为出色,准确率和F1值分别提升了2.44%、2.59%.同时也表明,CNN在融合多特征的在线社交网络用户人格预测任务上展现出卓越的性能,而BERT结合BiLSTM在人格的信息收集方式和决策方式维度上表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预测 在线社交网络 多特征融合 MBTI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融合神经网络的同频同调制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
11
作者 付卫红 张鑫钰 刘乃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1-649,共9页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首先,编码模块提取出混合通信信号的编码特征;然后,分离模块采用不同尺度大小的卷积块以进一步提取信号的特征信息,再利用1×1卷积块捕获信号的局部和全局信息,估计出每个源信号的掩码;最后,解码模块利用掩码与混合信号的编码特征恢复源信号波形。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多尺度融合RCNN不仅可以分离出仅有少量参数区别的混合通信信号,而且相较于U型网络(U-Net)降低了约62%的参数量和41%的计算量,同时网络也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可以高效面对复杂通信环境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盲源分离 深度学习 同频同调制信号分离 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 通信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特征融合的轻量级人体姿态估计网络
12
作者 施昕昕 张昊亮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为了提高轻量化人体姿态估计网络对不同阶段特征图的信息提取和特征融合能力和关键点热力图与分类特征图的后处理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阶段多层级特征融合的人体姿态估计网络。首先设计了多层级特征融合模块,以提高神经网络模型对特征... 为了提高轻量化人体姿态估计网络对不同阶段特征图的信息提取和特征融合能力和关键点热力图与分类特征图的后处理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阶段多层级特征融合的人体姿态估计网络。首先设计了多层级特征融合模块,以提高神经网络模型对特征图的信息提取和归纳总结能力;接着设计了结合特征融合模块设计了特征融合分支,以达到保留模型不同阶段的信息不会随长期卷积运算而丢失的效果;最后对模型输出的关键点分类图进行后处理操作,对分类部分使用分类损失增强模块进行进一步增强,使其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关键点分类任务,以提高模型输出的准确性。在CrowdPose数据集进行性能测试,本文算法和LitePose算法在XS结构下的AP值分别为50.7%和48.4%;在S结构下,AP值分别为59.1%和58.3%。在MS COCO val2017数据集进行性能测试,本文算法和LitePose算法在XS结构下的AP值分别为41.9%和40.6%;在S结构下,AP值分别为57.0%和56.8%。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提出的多层级特征融合模块和高分辨率融合分支以及后处理操作对人体姿态估计网络检测性能提升具有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姿态估计 轻量级网络 多尺度特征融合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和网络采样的点云配准
13
作者 陆军 王文豪 杜宏劲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1-630,共10页
针对点云配准过程中,下采样时容易丢失关键点、影响配准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网络采样的配准方法,提高了配准的精度和速度。在PointNet分类网络基础上,引入小型注意力机制,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关键点提取方法,... 针对点云配准过程中,下采样时容易丢失关键点、影响配准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网络采样的配准方法,提高了配准的精度和速度。在PointNet分类网络基础上,引入小型注意力机制,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关键点提取方法,将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融合,得到混合特征的特征矩阵。通过深度学习实现对应矩阵求解中相关参数的自动优化,最后利用加权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得到变换矩阵,完成配准。在ModelNet40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和最远点采样相比,所提算法耗时减少45.36%;而配准结果和基于特征学习的鲁棒点匹配(robust point matching using learned features,RPM-Net)相比,平移矩阵均方误差降低5.67%,旋转矩阵均方误差降低13.1%。在自制点云数据上的实验,证实了算法在真实物体上配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特征融合 深度学习 网络采样 三维视觉 局部特征 全局特征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和空域多特征融合的深度伪造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佳乐 邓正杰 +1 位作者 李喜艳 王诗韵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在当今社会,面部伪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安全构成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在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成逼真的伪造视频的背景下。这些高质量的伪造内容不仅威胁到个人隐私,还可能被用于不法活动。面对这一挑战,传统的基于单一特征的伪造... 在当今社会,面部伪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安全构成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在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成逼真的伪造视频的背景下。这些高质量的伪造内容不仅威胁到个人隐私,还可能被用于不法活动。面对这一挑战,传统的基于单一特征的伪造检测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检测需求。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和空域多特征融合的深度伪造检测方法,以提高面部伪造内容的检测准确率和泛化能力。并将频域动态划分为3个频带来提取在空域中无法挖掘的伪造伪影;对空域使用EfficientNet_b4网络和Transformer架构多尺度划分图像块来计算不同块的差异、根据上下图像块之间的一致性信息来进行检测以及捕获更精细的伪造特征信息;最后使用查询-键-值机制的融合块,将上述中的频域和空域的方法进行融合,从而更全面地挖掘到2个域中的特征信息,提升伪造检测的准确性和迁移性。大量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效,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深度伪造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伪造检测 EfficientNet_b4网络 频域特征 空域特征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域信息融合与深度分离卷积的轴承故障诊断网络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同 许昕 潘宏侠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共11页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故障识别准确率不高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信息融合结合深度分离卷积(MDIDSC)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算法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了...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故障识别准确率不高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信息融合结合深度分离卷积(MDIDSC)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算法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了分解;然后,利用分解出的本征模态函数(IMF)的各个分量构建了多空间状态矩阵,并将该多空间状态矩阵输入该深度分离卷积模型中,进行了卷积训练;同时,在该深度分离卷积模型中添加了残差结构,对数据特征进行了复利用,并对卷积核进行了深度分离,解决了深度模型的网络退化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种空间特征提取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修剪,采用一种自适应学习率退火方法进行了梯度优化,以避免模型陷入局部最优。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多个轴承故障数据集进行对比分析可知,MDIDSC在轴承故障诊断方面的准确率和稳定性明显优于其他方法,MDIDSC的最高测试准确率为100%,平均测试准确率为99.07%;同时,在测试集中的最大损失和平均损失分别为0.1345和0.0841;该结果表明MDIDSC在轴承故障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分离卷积 信息融合 参数修剪 残差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函数 多域信息融合结合深度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生成对抗网络地震数据重建算法
16
作者 李跃 罗倩 段中钰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2-493,共12页
针对现有地震数据重建技术存在的空间连续性不足和重建细节偏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多维对抗的生成对抗网络(MSF-GAN)地震数据重建算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生成器,确保模型完整地提取地震数据特征并实现多... 针对现有地震数据重建技术存在的空间连续性不足和重建细节偏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多维对抗的生成对抗网络(MSF-GAN)地震数据重建算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生成器,确保模型完整地提取地震数据特征并实现多个尺度特征融合,在生成器部分设计了特征拼接模块,自适应地为地震数据添加掩膜,提高模型计算效率。然后,在算法的判别器部分,设计了多维对抗的判别器,分别从时间维度和测线维度对生成数据进行判别以提高重建精度。最后,使用Smooth L1损失函数作为重建损失,与对抗损失共同构成损失函数以更新生成器,提高地震数据重建精度。利用公开数据集和实测数据,验证了MSF-GAN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对不同数据缺失情况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凸集投影算法和频谱归一化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相比,MSF-GAN算法重建结果的结构相似性(SSIM)和峰值信噪比(PSNR)更高,能够更有效地恢复缺失数据,并且在地震数据随机缺失、连续缺失和规则缺失的情况下,MSF-GAN算法重建结果的细节信息更为完整,空间连续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重建 生成对抗网络 多尺度特征融合 特征拼接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图像复原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伟伟 王丽妍 +2 位作者 傅博 王娟 黄虹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1-398,共8页
针对水下图像成像环境复杂常受偏色等因素干扰而影响后续图像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与三重注意力多模态融合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复原方法.首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抽取图像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图像多尺度变换特征;其次... 针对水下图像成像环境复杂常受偏色等因素干扰而影响后续图像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与三重注意力多模态融合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复原方法.首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抽取图像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图像多尺度变换特征;其次,通过通道注意力、监督注意力和非局部注意力,挖掘图像特征的尺度间相关性、特征间相关性;最后,通过设计多模态特征融合机制,将上述两类特征有效融合.在公开的水下图像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并与当前主流方法进行对比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等定量对比以及颜色、细节等定性对比上都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融合 深度神经网络 三重注意力 图像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低频特征分解的深度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网络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欣雨 刘慧 +2 位作者 朱积成 盛玉瑞 张彩明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7,共13页
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旨在利用跨模态图像的相关性和信息互补性,以增强医学图像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读性和适用性。然而,现有手工设计的模型无法有效地提取关键目标特征,从而导致融合图像模糊、纹理细节丢失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 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旨在利用跨模态图像的相关性和信息互补性,以增强医学图像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读性和适用性。然而,现有手工设计的模型无法有效地提取关键目标特征,从而导致融合图像模糊、纹理细节丢失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高低频特征分解的深度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网络,将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引入融合过程,在保持全局结构的基础上保留了局部纹理细节信息,实现了更加细致的融合。首先,通过预训练模型VGG-19提取两种模态图像的高频特征,并通过下采样提取其低频特征,形成高低频中间特征图。其次,在特征融合模块嵌入残差注意力网络,依次从通道和空间维度推断注意力图,并将其用来指导输入特征图的自适应特征优化过程。最后,重构模块形成高质量特征表示并输出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Harvard公开数据集和自建腹部数据集峰值信噪比提升8.29%,结构相似性提升85.07%,相关系数提升65.67%,特征互信息提升46.76%,视觉保真度提升8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 预训练模型 深度学习 高低频特征提取 残差注意力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增强图像对的红外可见光深度展开图像融合网络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天蕙 干宗良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1-319,共9页
受到采集环境的影响,红外可见光融合图像有时会存在亮度不足、细节信息不够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增强图像对的红外可见光深度展开图像融合网络,同时将原始红外-可见光图像对和红外-可见光图像增强对作为输入,提高网络信息融... 受到采集环境的影响,红外可见光融合图像有时会存在亮度不足、细节信息不够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增强图像对的红外可见光深度展开图像融合网络,同时将原始红外-可见光图像对和红外-可见光图像增强对作为输入,提高网络信息融合能力。文中首先提出了一种残差展开模块,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迭代的残差展开卷积网络用于特征提取,使其根据不同的初始化参数提取对应图像的背景和细节信息。此外,在特征融合卷积融合网络中引入了维度拼接操作和上下采样卷积块,实现联合红外-可见光图像增强对的特性汇聚,最大限度地保留源图像的差异特征。同时,优化了损失函数权重设计,以获得最佳的融合结果。在多个数据库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典型的融合方法相比,所提算法的融合图像在主观视觉和客观指标评价上均具有较好性能,在暗照度环境下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深度算法展开网络 图像增强 特征提取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分支网络结构的典型电气设备多源图像融合算法
20
作者 聂启新 肖志云 +3 位作者 鲍腾飞 靳旭 高文强 郭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5,共8页
随着智能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为提升热故障的准确定位,图像融合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中以变电站电气设备可见光和红外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设计网络模型,以自动编码器为主干网络,其中编码器采用设计的密集连接分支和加... 随着智能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为提升热故障的准确定位,图像融合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中以变电站电气设备可见光和红外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设计网络模型,以自动编码器为主干网络,其中编码器采用设计的密集连接分支和加强分支双分支网络结构,一个分支为密集连接分支,使用密集块连接和自注意力机制来提取边缘和细节特征,另一个分支为加强分支,采用改进的特征金字塔结构(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增强全局信息。文中通过双分支结构得到两组相应特征,采用L1-范数融合策略将特征进行融合后输入解码器重建融合图像。经过与多种方法对比,文中方法从主观视觉评价、客观图像融合评价指标两方面验证了该算法的先进性,其中客观评价指标Q MI、SSIM、FMI pixel分别为0.56726、0.59347、0.88760,达到最高值,证明融合图像质量得到提升,适用于电气设备多源图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技术 双分支网络 电气设备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 图像配准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