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准深度算法的多值测试诊断策略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羚 吕晓峰 +1 位作者 曲晓燕 叶文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6,51,共5页
针对复杂系统中多值测试的诊断策略优化问题,根据准深度算法可改善信息熵算法的特点,用准深度算法对基于信息熵的多值测试诊断策略进行优化,提出一种新的多值测试诊断策略优化方法。案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准深度算法设计的诊断树优于信... 针对复杂系统中多值测试的诊断策略优化问题,根据准深度算法可改善信息熵算法的特点,用准深度算法对基于信息熵的多值测试诊断策略进行优化,提出一种新的多值测试诊断策略优化方法。案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准深度算法设计的诊断树优于信息熵算法,可用于复杂多值测试的最优诊断策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性设计 信息熵算法 深度算法 多值测试 诊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准深度算法的诊断策略优化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志龙 史贤俊 秦玉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29-732,共4页
针对现有诊断策略优化方法中对多值系统不可靠测试的研究较少,且难以充分考虑多值测试和不可靠测试对诊断策略优化的双重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禁忌搜索的准深度算法。首先对故障与多值测试不确定相关性矩阵和多值不可靠诊断策略问... 针对现有诊断策略优化方法中对多值系统不可靠测试的研究较少,且难以充分考虑多值测试和不可靠测试对诊断策略优化的双重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禁忌搜索的准深度算法。首先对故障与多值测试不确定相关性矩阵和多值不可靠诊断策略问题进行了描述;然后针对该问题,阐述禁忌搜索改进的准深度算法步骤;最后通过案例对所提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在保证故障检测和隔离效果的基础上降低算法复杂度,使得诊断策略优化过程更加准确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性设计 禁忌搜索 深度算法 多值不可靠测试 诊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的电抗器声纹聚类方法
3
作者 闵永智 郝大宇 +2 位作者 王果 何怡刚 贺建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共13页
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信号监测系统中,长时海量无标签声纹的高维非平稳性导致特征提取困难、无监督聚类适应性差。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deep adaptive K-means++clustering algorithm,DAKCA)的750 kV电抗器声纹... 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信号监测系统中,长时海量无标签声纹的高维非平稳性导致特征提取困难、无监督聚类适应性差。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deep adaptive K-means++clustering algorithm,DAKCA)的750 kV电抗器声纹聚类方法。首先通过采用两阶段无监督策略微调的改进堆叠稀疏自编码器(stacked sparse autoencoder,SSAE),对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归一化频域数据提取电抗器原始声纹32维深度特征。进一步提出了依据最近邻聚类有效性指标(clustering validation index based on nearest neighbors,CVNN)的自适应K-means++聚类算法,构建了能自适应确定最优聚类个数的电抗器声纹聚类模型。最后通过西北地区某750 kV电抗器实测声纹数据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AKCA算法对无标签声纹数据在不同样本均衡程度下能够稳定提取32维深度特征,并实现最优聚类,为直接高效利用电抗器无标签声纹数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0 kV电抗器 声纹聚类 自适应聚类算法 稀疏自编码器 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算法下舰船导航设备状态检验方法设计
4
作者 李永俊 孙静宇 谢红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4-168,共5页
为自动提取数据中的复杂特征,提升状态检验的鲁棒性,设计深度学习算法下舰船导航设备状态检验方法。通过建立包含陀螺仪漂移误差、加速度计随机误差及GPS接收机定位误差的多源误差模型,系统量化姿态角、速度及位置等关键状态指标;在深... 为自动提取数据中的复杂特征,提升状态检验的鲁棒性,设计深度学习算法下舰船导航设备状态检验方法。通过建立包含陀螺仪漂移误差、加速度计随机误差及GPS接收机定位误差的多源误差模型,系统量化姿态角、速度及位置等关键状态指标;在深度信念网络内,输入关键指标数据,自动提取数据中反映舰船导航设备状态的复杂特征;以极限学习机为深度信念网络的回归层,结合提取的复杂特征,输出导航设备状态检验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自动提取检查导航设备状态的复杂特征,完成设备状态检验;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导航设备状态检验的决定系数达0.93以上,即状态检验的鲁棒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算法 舰船导航设备 状态检验 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算法的舰船用电数据挖掘研究
5
作者 王晓辉 高鹏翔 孙守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0-174,共5页
为捕捉序列中相隔较远信息之间的联系,设计了基于门控循环单元深度学习算法的舰船用电数据挖掘方法。利用采集终端实时采集发电机组、甲板机械等设备的原始舰船用电数据;将原始用电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根据舰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分析与... 为捕捉序列中相隔较远信息之间的联系,设计了基于门控循环单元深度学习算法的舰船用电数据挖掘方法。利用采集终端实时采集发电机组、甲板机械等设备的原始舰船用电数据;将原始用电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根据舰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分析与故障诊断等需求,运用深度学习算法中的门控循环单元,在原始用电数据内捕捉序列中相隔较远信息之间的联系,挖掘舰船用电数据规律特征,为舰船用电管理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实时采集原始舰船用电数据,并有效挖掘舰船用电数据规律特征;应用该方法后,可有效提升舰船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算法 舰船用电数据 数据挖掘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深度Q网络算法的无人机辅助密集网络资源优化策略
6
作者 陈佳美 孙慧雯 +2 位作者 李玉峰 王宇鹏 别玉霞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21-2629,共9页
为顺应未来网络向密集化与空间化方向的发展趋势,该文提出构建一种多基站共存的空地结合超密集复杂网络,并开发半分布式方案以优化网络资源。首先,建立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和无人机(UAV)空中基站在内的多种基站共存的超密集复杂网络构架... 为顺应未来网络向密集化与空间化方向的发展趋势,该文提出构建一种多基站共存的空地结合超密集复杂网络,并开发半分布式方案以优化网络资源。首先,建立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和无人机(UAV)空中基站在内的多种基站共存的超密集复杂网络构架。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完全集中式方案存在的计算负担重、响应速度慢以及分布式方案缺乏全局优化视角等问题,提出一种半分布式的双深度Q网络(DDQN)功率控制方案。该方案旨在优化网络能效,通过分布式决策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平衡了计算复杂度和性能优化。具体而言,半分布式方案利用DDQN算法在基站侧进行分布式决策,同时引入集中式网络训练器以确保整体网络的能效最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半分布式DDQN方案能够很好地适应密集复杂网络结构,与传统深度Q网络(DQN)相比,在能效和总吞吐量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密集网络 半分布式 深度Q网络算法 资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农业机器人路径规划
7
作者 赵威 张万枝 +4 位作者 侯加林 侯瑞 李玉华 赵乐俊 程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2-1503,共12页
农业机器人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时存在难以找到目标点、稀疏奖励、收敛缓慢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多目标点导航融合改进深度Q网络算法(MPN-DQN)的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激光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扫描全局环境以构建先验地图,划... 农业机器人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时存在难以找到目标点、稀疏奖励、收敛缓慢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多目标点导航融合改进深度Q网络算法(MPN-DQN)的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激光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扫描全局环境以构建先验地图,划分行走行和作物行区域;对地图边界进行膨胀拟合处理,形成前向弓字形作业走廊.利用中间目标点分割全局环境,将复杂环境划分为多阶段短程导航环境以简化目标点搜索过程.从动作空间、探索策略和奖励函数3个方面改进深度Q网络算法以改善奖励稀疏问题,加快算法收敛速度,提高导航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搭载MPN-DQN的农业机器人自主行驶的总碰撞次数为1,平均导航时间为104.27 s,平均导航路程为16.58 m,平均导航成功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农业机器人 中间目标点 多目标点导航融合改进深度Q网络算法(MPN-DQN)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学习算法的炉内燃烧温度场分布在线重建
8
作者 任世鹏 安元 +3 位作者 娄春 梅晟东 刘凯 陈新建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3-1933,共11页
在锅炉恶劣测量环境下,为了保证热辐射成像技术对炉内燃烧温度场分布在线检测的持续有效性及可靠性,融合使用深度学习算法以获取炉内温度场分布。在对某电厂350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进行数据提取及计算后,获取包含机组运行参数和炉内燃烧... 在锅炉恶劣测量环境下,为了保证热辐射成像技术对炉内燃烧温度场分布在线检测的持续有效性及可靠性,融合使用深度学习算法以获取炉内温度场分布。在对某电厂350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进行数据提取及计算后,获取包含机组运行参数和炉内燃烧温度场分布的数据集并进行划分及预处理,进而分别建立并训练基于多层感知器(MLP)、长短时记忆(LSTM)和转置卷积神经网络(TCNN)的燃烧温度场预测模型。使用3种模型对不同负荷工况进行了炉内温度场预测及误差分析,并使用测试集对3种模型进行了评价指标计算及对比。结果表明:在变负荷运行范围内,TCNN模型对炉内温度场的泛化能力在3种模型中最佳,能够更准确预测炉内燃烧温度场分布;在3种模型中,TCNN模型对测试集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降低至45.51K和59.73K,并且平均预测相对误差小于3.6%,满足工程应用需求,论证了该模型可用于弥补图像探头清洁期间不能获得炉内温度场的不足,进而确保其在炉内恶劣测量环境下在线检测炉内温度场的连续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燃烧温度场 深度学习算法 转置卷积神经网络 热辐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自动电压调节器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阮柏松 刘利 +3 位作者 顾阳 刘琦 王涵 赵晶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158,共9页
为适应大容量同步发电机组并网点母线电压波动增加对自动电压调节器(automatic voltage regulator,AVR)系统响应能力的更高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含探索网络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wi... 为适应大容量同步发电机组并网点母线电压波动增加对自动电压调节器(automatic voltage regulator,AVR)系统响应能力的更高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含探索网络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with Explorer network,TD3EN)算法的同步发电机励磁电压控制方法。首先,通过传递函数对同步发电机励磁调压子系统进行建模;然后建立TD3EN算法探索网络、动作网络和评价网络,并设置相应参数;接着利用TD3EN算法训练智能体,通过探索网络探索动作空间,并根据评价网络更新动作网络参数,使其为AVR提供控制信号;将训练完成的智能体接入AVR系统,实现对发电机机端电压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AVR系统响应调节指令和应对电压暂降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探索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同步发电机 自动电压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森林算法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浩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9,共9页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预测对于实行动态交通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为探究影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准确预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森林算法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预测模型。首先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预测对于实行动态交通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为探究影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准确预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森林算法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预测模型。首先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交通流数据、天气数据、道路条件和特殊时间段数据为基础,选取了能够表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的特征变量,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特征变量的重要度进行了计算,筛选出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影响较大的重要特征变量,以解决后面计算过程中的维度灾难问题;然后运用基于决策树的LightGBM和XGBoost算法对深度森林模型的级联森林结构进行了改进;最后将改进深度森林算法应用于高速公路事故风险预测。结果表明:与现有的SVM、随机森林和深度森林算法相比,改进深度森林算法具有更优的预测性能,其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8.84%,预测结果能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更为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 风险预测 改进深度森林算法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和NRSCA策略的并行深度森林算法
11
作者 毛伊敏 刘绍芬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针对并行深度森林在大数据环境下存在冗余及无关特征过多、两端特征利用率过低、模型收敛速度慢以及级联森林并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Spark和NRSCA策略的并行深度森林算法——PDF-SNRSCA。首先,该算法提出了基于邻域粗糙集和Fisher ... 针对并行深度森林在大数据环境下存在冗余及无关特征过多、两端特征利用率过低、模型收敛速度慢以及级联森林并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Spark和NRSCA策略的并行深度森林算法——PDF-SNRSCA。首先,该算法提出了基于邻域粗糙集和Fisher score的特征选择策略(FS-NRS),通过衡量特征的相关性和冗余度,对特征进行过滤,有效减少了冗余及无关特征的数量;其次,提出了一种随机选择和等距提取的扫描策略(S-RSEE),保证了所有特征能够同概率被利用,解决了多粒度扫描两端特征利用率低的问题;最后,结合Spark框架,实现级联森林并行化训练,提出了基于重要性指数的特征筛选机制(FFM-II),筛选出非关键性特征,平衡增强类向量与原始类向量维度,从而加快模型收敛速度,同时设计了基于SCA的任务调度机制(TSM-SCA),将任务重新分配,保证集群负载均衡,解决了级联森林并行效率低的问题。实验表明,PDF-SNRSCA算法能有效提高深度森林的分类效果,且对深度森林并行化训练的效率也有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深度森林算法 Spark框架 邻域粗糙集 正弦余弦算法 多粒度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下动脉CTA应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竞颐 刘义军 +5 位作者 王诗耕 童小雨 范勇 陈安良 胡梦婷 程启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621,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等级的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对低剂量肠系膜下动脉(IMA)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并获得IMACTA图像最佳DL等级。方法:前瞻性收集行IMACTA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n=30)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剂量调制等级3... 目的:探究不同等级的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对低剂量肠系膜下动脉(IMA)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并获得IMACTA图像最佳DL等级。方法:前瞻性收集行IMACTA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n=30)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剂量调制等级3,重建Karl5图像;B组(n=30)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剂量调制等级2,重建DL(1~4)等级图像,记为B1~B4组,并记录2组的辐射剂量。在轴位图像上测量IMA主干、同层腹主动脉和竖脊肌的CT值和噪声(SD)值,计算各血管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和质量因数(FOM)。重组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由2名诊断医师对二维和三维图像进行5分制评分。结果:B组有效辐射剂量(ED)与A组相比降低了42.08%(P<0.05)。随着DL等级的提高,B1~B4组SD值逐渐降低,SNR,CNR和FOM逐渐提高(P<0.05)。B3、B4组腹主动脉的SNR、CNR、FOM优于A组(P<0.05)。2名诊断医师对图像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95~0.891,P<0.05)。B2、B3组与A组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在保证IMACTA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降低辐射剂量的目的。在满足诊断需求的情况下,DL3为临床推荐的最优重建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深度学习算法 肠系膜下动脉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环境下基于突变定位SAC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13
作者 胡立坤 韦春有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461,共7页
针对缺乏完整环境信息的条件下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性能提升及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训练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突变定位算法和改进的soft actor-critic(SAC)算法,并将两者结合为突变定位SAC算法。突变定位算法能够在缺乏完备环境信... 针对缺乏完整环境信息的条件下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性能提升及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训练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突变定位算法和改进的soft actor-critic(SAC)算法,并将两者结合为突变定位SAC算法。突变定位算法能够在缺乏完备环境信息的情况下计算子目标点位置,减少移动机器人规划路径的长度。同时,通过引入基于虚拟势场的critic网络改进损失函数和多阶段训练方法,提高SAC智能体的训练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DDPG、SAC、PER-SAC和HER-TD3相比,突变定位SAC算法在训练时间上分别减少了46.68%、39.50%、20.18%和27.79%。此外,突变定位SAC算法在不同环境下规划路径的长度平均减少了13.71%、10.26%、10.90%和1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 SAC算法 激光雷达 未知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深度森林算法的S700K转辙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小晨 郭宁 +1 位作者 沈拓 董德存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针对目前转辙机故障诊断准确性不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深度森林(gcForest)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于S700K转辙机11种故障模式下的电流、功率曲线,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电流特征值特征简约,然后使用嵌入简约... 针对目前转辙机故障诊断准确性不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深度森林(gcForest)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于S700K转辙机11种故障模式下的电流、功率曲线,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电流特征值特征简约,然后使用嵌入简约特征值的改进深度森林模型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增强模型内在特征代表性。结果表明,改进深度森林模型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7.62%,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S700K转辙机 主成分分析(PCA) 深度森林(gcFore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和集成深度置信神经网络算法用于密云水库水质参数反演 被引量:5
15
作者 乔智 姜群鸥 +1 位作者 律可心 高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66-2074,共9页
随工业化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水源地面临的水体污染、恶化不断加剧,开展有效的水质监测是水源保护的重要前提。密云水库是北京重要的地表水源地,在保护首都水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精准的监测密云水库水质参数及污染程度,采用... 随工业化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水源地面临的水体污染、恶化不断加剧,开展有效的水质监测是水源保护的重要前提。密云水库是北京重要的地表水源地,在保护首都水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精准的监测密云水库水质参数及污染程度,采用4期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数据,基于随机子空间的集成深度置信神经网络算法(EDBN),构建密云水库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对密云水库总氮(TN)、总磷(TP)两项水质参数进行反演。首先,采用基于递归特征消除法对高光谱影像降维处理,将光谱数据与地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叠加,通过最小化训练过程中误差来确定隐藏层数、神经节点数等网络结构参数;然后采用由知识源域向网络迁移方式逐步拓展网络,对密云水库总氮和总磷两个水质参数进行训练并对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反演密云水库潮河大坝和白河大坝区域水质参数,揭示其主要水质参数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构建总氮、总磷反演模型R^(2)分别为0.8355、0.7703,MSE分别为0.0153、0.0008,这表明基于随机子空间的集成深度置信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对密云水库水质参数反演效果较好;(2)密云水库总氮浓度变化随季节发生一定波动,在夏季浓度较低,秋季相对较高。总磷浓度变化相对平稳,表明密云水库周边区域对磷污染控制效果良好;(3)白河大坝区域水质优于潮河大坝区域,总氮浓度相对偏高,整体处于Ⅲ类水平。而总磷浓度较低,整体处于Ⅱ类水平,较好时可以达到Ⅰ类水平。整体水质可以满足饮用水源的标准,但仍需加强对氮、磷污染物有效监管。研究结果将为密云水库水质高效监测与水源保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高光谱 深度神经网络算法 水质反演 密云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WO的并行DCNN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伊敏 刘映兴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59,共7页
针对并行DCNN算法在大数据环境下存在特征差异性较小、模型性能不足、参数更新慢和集群并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BWO的并行DCNN优化算法PDCNN-ABWO。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密度峰值聚类的特征选择策略FS-ADPC划分原始特征,筛选差异... 针对并行DCNN算法在大数据环境下存在特征差异性较小、模型性能不足、参数更新慢和集群并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BWO的并行DCNN优化算法PDCNN-ABWO。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密度峰值聚类的特征选择策略FS-ADPC划分原始特征,筛选差异性较大的特征;设计一种ResNet-CBAMDW模型,提升模型性能;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黑寡妇优化算法的并行训练策略PT-ABWO优化初始参数,加快参数更新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基准测试的动态负载均衡策略DLB-BDB,合理分配任务负载,提升集群并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升DCNN在大数据环境下的训练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并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密度峰值聚类 自适应黑寡妇优化算法 并行训练 基准测试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智能充填深度神经网络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忠斌 梁卫国 +1 位作者 郭凤岐 阎雾龙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0,共8页
【目的】采空区智能充填是煤炭资源绿色安全智能高效开采的重要方向,其关键在于对井下采空区矸石充填过程进行智能决策与控制。【方法】为实现该目标,以采空区充填后围岩应力及变形作为监测指标,建立了一种采空区智能充填深度神经网络算... 【目的】采空区智能充填是煤炭资源绿色安全智能高效开采的重要方向,其关键在于对井下采空区矸石充填过程进行智能决策与控制。【方法】为实现该目标,以采空区充填后围岩应力及变形作为监测指标,建立了一种采空区智能充填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可以通过输入煤层埋深、厚度、工作面长度、直接顶厚度等关键基本参数,进行相应条件下不同充填方案的采场应力及围岩变形计算分析。将FLAC3D模拟400种不同条件下的充填开采结果作为数据集,对建立的智能充填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训练测试,并和其余3种不同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建立的智能充填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总体优于随机森林、决策树和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每组数据运算平均速度仅为0.013 s;智能充填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计算的顶板最大变形、工作面煤壁压力峰值、巷道超前支护距离等关键参数误差均值介于2%~8%之间;应用该算法针对现场实际条件进行测试,结果与现场实际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该算法科学可行。【结论】本研究对煤矿绿色智能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充填 绿色开采 智能充填 深度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3深度学习算法的桑椹菌核病严重度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朱志贤 邱盼 +4 位作者 张成 董朝霞 张凤 胡兴明 于翠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91-198,共8页
通过对5种不同发病级别的1万张桑椹果实图像进行训练,基于YOLOv3深度学习算法并结合迁移学习法,获得桑椹菌核病严重度目标检测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的鲁棒性,与同样采用迁移学习的EfficientDet、Faster R-CNN和YOLOv4原始模型进行了对... 通过对5种不同发病级别的1万张桑椹果实图像进行训练,基于YOLOv3深度学习算法并结合迁移学习法,获得桑椹菌核病严重度目标检测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的鲁棒性,与同样采用迁移学习的EfficientDet、Faster R-CNN和YOLOv4原始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YOLOv3模型对健康果实和菌核病果实检测的平均精确率均值为0.79,比其他模型提高6.76%~54.90%,其对不同发病级别菌核病果实检测的平均精确率比其他模型提高7.04%~80.95%,查准率和查全率为最优或者次优。采用Flask+Vue技术构建的检测识别系统可在1 s内获取病害严重度、果实大小、置信度信息,也能实现对视频的动态识别,为桑椹种植中自动化病害监测和快速高效精准施药提供了可靠的软件处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菌核病 深度学习算法 迁移学习法 YOLOv3 病害严重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停机位分配
19
作者 向征 吴秋玥 +1 位作者 储同 岳伊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977-6984,共8页
针对停机位分配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目标是最小化远机位分配数量以及近机位空闲时间,针对其多目标多约束特性,提出以最小远机位分配数量和最小近机位空闲时间为目标的多目标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航班进出港实际时间、机型类别及停机位间... 针对停机位分配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目标是最小化远机位分配数量以及近机位空闲时间,针对其多目标多约束特性,提出以最小远机位分配数量和最小近机位空闲时间为目标的多目标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航班进出港实际时间、机型类别及停机位间相互关系等参数。结合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特别是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对停机位分配过程进行优化。为提升算法的寻优能力与性能,设计了改进后的DDPG算法,融入优先级经验回放和多策略融合探索机制。通过对比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更优,显著减少了最小远机位分配数量并优化了近机位空闲时间,且收敛更快、全局寻优能力更强,充分证实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机位分配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联合低剂量增强CT对肝脏低对比度病灶显示的影响
20
作者 魏巍 杨旭 +4 位作者 童小雨 王诗耕 范勇 张竞颐 刘义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通过门静脉期肝脏图像质量评价,探究不同级别深度学习(DL)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增强对肝脏低对比度病变显示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4月—2022年8月行全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n=27)为常规辐射剂量组,... 目的:通过门静脉期肝脏图像质量评价,探究不同级别深度学习(DL)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增强对肝脏低对比度病变显示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4月—2022年8月行全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n=27)为常规辐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剂量调制3级),重建Karl 5级图像;B组(n=35)为低辐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剂量调制2级),重建DL(1~4)4个等级图像,记为B1~B4。记录A、B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在轴位图像上测量肝实质、门静脉、病灶以及同层面竖脊肌的CT值和SD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统计A、B组病灶检出数量并测量病灶的最大直径。2名观察者采用5分法评估A、B组图像质量以及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A、B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ED相较于A组降低了33.96%(P<0.05);A、B各组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组内肝实质、门静脉SNR、CNR随着DL等级升高逐渐升高(P<0.05);A、B两组比较,仅B3组肝实质、门静脉的SD值、SNR及CNR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仅B4组病灶CNR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名观察者对图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24~0.878,P<0.05),B3组与A组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低于A组(P<0.05)。结论:DL算法可显著减少低剂量图像噪声,保证肝脏低对比度病灶的清晰显示,DL 3为推荐的最佳重建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肝脏疾病 深度学习算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