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0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结合深度神经网络优化刺五加果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
作者 苏适 董立强 +3 位作者 黎莉 王双侠 王喜庆 张金凤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4,共9页
为提高刺五加果多糖的提取率,提出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eep neural network,DNN)协同优化的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设计,筛选微波功率、离子液体浓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等参数,并构建二次回归模型... 为提高刺五加果多糖的提取率,提出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eep neural network,DNN)协同优化的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设计,筛选微波功率、离子液体浓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等参数,并构建二次回归模型;利用DNN模型解析多因素间非线性关系,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NN模型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50 W、离子液体浓度0.6 mol/L、提取时间35 min、料液比1∶24(g/mL),多糖提取率为16.71%,高于响应面法优化的提取工艺结果。体外抗氧化试验显示,刺五加果多糖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2.36,2.05,2.47 mg/mL。研究为刺五加果在功能性食品及抗衰老保健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 多糖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深度神经网络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
2
作者 李博通 孙铭阳 +5 位作者 张婧 陈发辉 陈晓龙 王永祺 武娇雯 魏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辨识判据。然后,针对量测信息缺失时的多环拓扑辨识问题,研究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判据的拓扑辨识方法。最后,在Matlab中利用MatPower搭建32节点“蜂巢”电网模型,在缺失不同比例的量测数据情况下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缺失大量量测数据时,所提方法仍有较高的拓扑辨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氏距离 多环配电网 深度神经网络 拓扑辨识 量测信息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经济-环保随机调度方法
3
作者 陈远扬 谭益 李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3-2003,共11页
通过优化调度改善电网有功潮流分布、减小火电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电力系统环保、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途径。针对含碳捕集电厂、风力发电、常规火电等多种电源的电力系统,该文综合考虑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风电出力... 通过优化调度改善电网有功潮流分布、减小火电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电力系统环保、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途径。针对含碳捕集电厂、风力发电、常规火电等多种电源的电力系统,该文综合考虑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风电出力随机性、N-1故障等多类型因素,建立了面向环保、安全、经济运行的电力系统有功随机调度模型。在该模型中,目标函数考虑了火电的环保与燃料成本、风电成本、N-1故障后校正控制成本等因素,约束条件包括正常运行约束、N-1故障后计及校正控制的电网安全约束等。针对所提有功随机调度模型的特点,该文提出了融合全连接型深度神经网络的快速高效求解方法。该方法通过全连接型深度神经网络构建用于优化软件寻优搜索的初始点,进而加速所提模型的求解过程。最后,该文通过3个修改后的IEEE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经济调度 碳捕集电厂 风电 随机优化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异质数据下深度神经网络的整合分析及其应用
4
作者 王小燕 冮建伟 +1 位作者 王洁丹 王德青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4,共13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累积和存储了丰富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具有来源差异性、高维性特点,基于这些特征的多源数据建模是统计学的热点问题。针对多源异质数据,本文提出深度神经网络整合分析模型(IADNN)。该模型建立了L_(1)-CMC...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累积和存储了丰富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具有来源差异性、高维性特点,基于这些特征的多源数据建模是统计学的热点问题。针对多源异质数据,本文提出深度神经网络整合分析模型(IADNN)。该模型建立了L_(1)-CMCP惩罚,以识别重要特征以及处理数据的异质性,其中外层MCP识别对多源数据集整体显著的特征;中层MCP识别特征在数据集层面的异质性;内层Lasso识别DNN节点的异质性。这种嵌套设计旨在促进数据集间的信息共享。本文对L_(1)-CMCP进行局部线性近似,再采用近端梯度下降算法进行模型估计。模拟分析表明,IADNN在特征选择和分类预测方面均有良好表现。当多源数据部分异质时,所提方法的F_(1)分数、FPR等评估指标均优于各数据集独立建模和合并建模的方法;在多源数据完全异质或完全同质时,所提方法取得了与理论最佳模型相近的效果。最后,将IADNN应用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信用违约数据,发现该模型在风险指标选择和违约预测方面具备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整合分析 深度神经网络 信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风力机疲劳载荷代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国庆 刘伟杰 +3 位作者 王彬滨 彭留留 杨庆山 谭舒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5,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风力机疲劳载荷代理模型,旨在解决风力机场址评估效率低下的问题。开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风力机疲劳载荷代理模型研究。首先,根据平均风速、湍流强度、风切变、偏航误差、入流角和空气密度6维环境变量...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风力机疲劳载荷代理模型,旨在解决风力机场址评估效率低下的问题。开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风力机疲劳载荷代理模型研究。首先,根据平均风速、湍流强度、风切变、偏航误差、入流角和空气密度6维环境变量的分布和相关性进行准蒙特卡洛抽样,获得10000个环境变量样本。然后,采用TurbSim和OpenFAST对NREL 5 MW参考风力机进行仿真得到载荷时程,并通过MLife计算得到1 Hz的等效疲劳载荷(DEL)数据库。最后,运用DNN方法建立DEL的代理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详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DNN的DEL代理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计算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疲劳载荷 OpenFAST 深度神经网络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数字水表识别与应用
6
作者 包霞 褚燕华 +3 位作者 何月 王丽颖 王月明 张晓琳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56,75,共6页
为提高水务公司对居民用水量的管理,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数字式水表读数检测和识别方法。在原始DBNet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对特征提取网络进行改进,将特征提取网络ResNet网络替换成DPN双路径特征提取网络;使用透视变换算法对倾... 为提高水务公司对居民用水量的管理,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数字式水表读数检测和识别方法。在原始DBNet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对特征提取网络进行改进,将特征提取网络ResNet网络替换成DPN双路径特征提取网络;使用透视变换算法对倾斜的读数区域图像进行校正;采用YOLOv5s网络模型对读数区域中的若干个数字进行识别;通过水表识别应用系统将读数结果进行显示,完成水表图像实时检测与识别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YOLOv5s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准确识别出遮挡、模糊以及双半字符数字,识别准确率高达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数识别 深度神经网络 DBNet 透视变换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超声速民机机翼结构设计
7
作者 牛芳淦 马文圆 +2 位作者 杨超 王宇 尹海莲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30,共9页
目前对超声速民机机翼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低声爆设计技术和超声速减阻技术,针对机翼结构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超声速民机初步设计阶段机翼结构设计的多级优化方法,包括机翼结构布局参数化建模、结构尺寸优化有限元模... 目前对超声速民机机翼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低声爆设计技术和超声速减阻技术,针对机翼结构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超声速民机初步设计阶段机翼结构设计的多级优化方法,包括机翼结构布局参数化建模、结构尺寸优化有限元模型的自动生成、深度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搭建与训练,以及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代理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策略能够对超声速民机机翼结构进行良好的快速设计,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相比于传统代理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提高了机翼结构初步设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民机 参数化 深度神经网络 代理模型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深度神经网络管路抓举车伸缩臂的可靠性分析
8
作者 袁国秩 刘伟 +3 位作者 闫子龙 张睿琳 赵明轩 桑建兵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7,共9页
伸缩臂作为管路抓举车的关键部件,连接着升降台和机械爪并承担着大部分载荷,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十分必要。由于传统的可靠性方法对于多维度不确定性问题存在计算成本高且精度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Adams动力学仿真、半监督... 伸缩臂作为管路抓举车的关键部件,连接着升降台和机械爪并承担着大部分载荷,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十分必要。由于传统的可靠性方法对于多维度不确定性问题存在计算成本高且精度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Adams动力学仿真、半监督学习、深度神经网络并结合蒙特卡洛(Monte Carlo,MC)方法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工程机械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管路抓举车的虚拟样机模型,确定了其危险工况,并结合伸缩臂模型的几何参数和其总体结构确定了影响最大的von Mises应力的不确定因素,并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使用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Optimal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OLHS),依据不确定参数的分布情况进行采样,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建立有限元模型,得到样本量对应的输出结果,并引入半监督学习对有限元模拟数据进行处理,提高深度神经网络训练的准确度;最后根据第四强度理论确定了伸缩臂部件的破坏准则,并结合深度神经网络和MC方法预测了伸缩臂部件的可靠度和失效概率。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远高于实际工程要求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臂 可靠性分析 半监督学习 深度神经网络 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高铁沿线风速风向联合预测研究
9
作者 肖图刚 王涵玉 +2 位作者 文旭光 洪彧 蒲黔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78,94,共7页
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高铁沿线的大风风速和风向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及时地对列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预警。目前高铁大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速的预测,尚未考虑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 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高铁沿线的大风风速和风向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及时地对列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预警。目前高铁大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速的预测,尚未考虑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长短记忆(LSTM)模型,提出独立预测法、分量预测法和多变量预测法等3种风速与风向联合预测方法,并利用兰新高铁大风监测实测数据对沿线多个基站的短期风速和风向进行同步联合预测。首先,通过归一化预处理原始风向和风速序列,并运用控制变量法确定最优时间步长和模型参数。其次,采用BPTT(Backpropagation Through Time)和Adam算法进行迭代训练,并结合早停法控制收敛,得到优化后的网络结构。最后,利用训练好的LSTM网络,采用3种方法对风速和风向进行联合预测。4个基站的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LSTM模型可以有效提取风速风向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特征,结合联合预测方法能够实现对风速和风向的高精度同步预测;3种联合预测方法都能在较小范围内准确预测风速和风向,除5520基站外,风速预测误差在15%以内,风向预测误差在20%以内,其中多变量预测法表现出最优的整体预测精度,独立预测法次之。本研究为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保障高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风速风向联合预测 大风监测 控制变量法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隐私保护基因检测
10
作者 黄颖 唐敏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5,共11页
深度神经网络(DNN)功能强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中的基因检测。构建可靠的DNN模型需要大量有效医疗样本,而现实中生物数据通常分散存储且具有高度隐私。现有方案在处理此类分布式大规模的复杂学习任务时,难以在实现数据安全的同时保证... 深度神经网络(DNN)功能强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中的基因检测。构建可靠的DNN模型需要大量有效医疗样本,而现实中生物数据通常分散存储且具有高度隐私。现有方案在处理此类分布式大规模的复杂学习任务时,难以在实现数据安全的同时保证DNN模型的高精度。为此,提出一个基于DNN的隐私保护方案,联合多方数据快速构建起精确的基因检测模型。首先,使用盲化矩阵结合内积函数加密消除全同态、秘密共享等方案中需要的近似替换策略,确保在隐私保护的同时,实现与明文集中式训练一致的效果。其次,构造非交互式训练模式抵抗全局模型参数泄漏造成的推断攻击,保证数据安全。在真实医疗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有效性和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基因检测 隐私保护 盲化矩阵 内积函数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elberg博弈与改进深度神经网络的多源调频协调策略研究
11
作者 王永文 赵雪锋 +5 位作者 李夏叶 詹巍 单怡琳 闫启明 赵泽宇 杨锡运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6,共11页
随着电网中新能源渗透率的增加,传统火电机组调频已无法满足电能质量需求。针对多源场景中传统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区域控制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ackelberg博弈与改进深度神经网络(Stackelberg game and improved deep neural net... 随着电网中新能源渗透率的增加,传统火电机组调频已无法满足电能质量需求。针对多源场景中传统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区域控制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ackelberg博弈与改进深度神经网络(Stackelberg game and improved deep neural network,S-DNN)的多源调频协调策略。首先,设计一种改进多层次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由DNN层、自然梯度提升层、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层顺序递进完成预测、评价、执行动作,输出总调频功率指令。该多层次总调频功率输出模型考虑新能源渗透率对调频系统的动态影响,充分学习历史信息与实时状态中更多的特征,提高了时序调频指令精度。然后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考虑多源调频特征与协同作用,优化各调频源间的功率分配,提高系统二次调频的经济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提出的多源调频协调策略的有效性。与传统调频方法相比,所提出的S-DNN多源调频协调策略可有效降低区域控制误差与频率偏差,并降低调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系统 二次调频 STACKELBERG博弈 深度神经网络 自然梯度提升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异常识别方法
12
作者 毛华彬 熊志文 傅彦铭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1-1498,共8页
在识别异常数据时,若存在数据丢失,后续会因时空变化而影响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影响识别效果。为此,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设计了新的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在常规OptSpace算法中引入节点协作机制,根据利用节点间的协作关... 在识别异常数据时,若存在数据丢失,后续会因时空变化而影响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影响识别效果。为此,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设计了新的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在常规OptSpace算法中引入节点协作机制,根据利用节点间的协作关系填补数据中的空缺值;采用相关性自适应处理算法和Kriging插值法重构、修正数据,降低时空变化的影响;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深度神经网络中,通过卷积、池化与分类处理,输出识别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存在识别盲区,识别通信受阻、连接异常、非法入侵、信息丢失4种异常时未出现错误。将数据采集量和数据量的差值与平均绝对误差的乘积作为分析指标,反映预测值误差与数据量间的关系,所提方法的指标值仅为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通信工程 数据异常识别 深度神经网络 OptSpace算法 数据填补 相关性自适应处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模型修正中的贝叶斯深度神经网络构架优化设计
13
作者 何宇轩 尹涛 王曦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190,共7页
贝叶斯神经网络(Bayesian neural network,BNN)相较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在结构系统识别与健康监测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单隐含层BNN的应用及其构架设计。具有一定深度的多隐含层构架相... 贝叶斯神经网络(Bayesian neural network,BNN)相较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在结构系统识别与健康监测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单隐含层BNN的应用及其构架设计。具有一定深度的多隐含层构架相比于单隐含层在复杂高维数据拟合上通常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但针对多隐含层BNN构架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针对多隐含层BNN并结合有限元模型修正问题开展构架优化设计研究,发展基于证据对数的多隐含层BNN网络性能定量量度,并提出一种实现多隐含层BNN各隐含层神经元数量同步优化的高效算法,获得针对具体模型修正问题的多隐含层BNN构架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基于现场实测模态参数的某大跨度钢结构人行桥模型修正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系统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有限元模型修正 贝叶斯深度神经网络 构架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神经网络在人体姿态估计中的应用综述
14
作者 郝鹤菲 张龙豪 +3 位作者 崔洪振 朱宵月 彭云峰 李向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60,共20页
人体姿态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教育教学、临床诊断、人机交互等多场景均有重要应用。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提出及发展,其以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大规模并行处理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人体姿态估计,并大幅提高了估计结果准确度... 人体姿态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教育教学、临床诊断、人机交互等多场景均有重要应用。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提出及发展,其以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大规模并行处理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人体姿态估计,并大幅提高了估计结果准确度和识别效率。以人体姿态估计为研究对象,梳理近5年相关领域100篇包含RNN、CNN、GAN、前沿网络模型等深度神经网络及其变体架构的代表性文献;此外,汇总梳理近5年常用数据集,并阐释了模型常用评估指标。最后,总结现阶段人体姿态估计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研究,以进一步探讨深度神经网络在人体姿态估计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姿态估计 计算机视觉 深度神经网络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资源轻量化需求下深度神经网络双角度并行剪枝方法
15
作者 张云翔 高圣溥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7,共8页
【目的】深度神经网络的应用面临庞大的计算需求和存储开销,这已成为限制其在边缘设备上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边缘设备因受限于有限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难以高效运行复杂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因此,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深... 【目的】深度神经网络的应用面临庞大的计算需求和存储开销,这已成为限制其在边缘设备上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边缘设备因受限于有限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难以高效运行复杂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因此,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深度神经网络的复杂度和计算量以适应边缘设备对资源轻量化的需求,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提出了一种结合蚁群算法与双角度并行剪枝的深度神经网络优化方法,以提升深度神经网络在边缘设备中的性能。【方法】分析了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特点,并构建了包含多个隐藏层的模型。通过蚁群算法模拟蚂蚁觅食过程中的信息素传递机制,在复杂空间中寻找近似最优解,对隐藏层中的相似节点进行聚类,识别并归类高度相似的神经元节点,从而缩减网络规模并降低复杂性。在聚类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聚类后的冗余节点及游离节点双角度并行剪枝策略:一方面,从权重矩阵的稀疏性出发,裁剪权重较小的节点,以减少计算开销;另一方面,从节点贡献度角度评估每个节点对整体输出的影响,裁剪贡献度较低的节点,从而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剪枝的原始模型相比,在相同的计算时间内,本文方法剪枝后的深度神经网络在保持较高精度的同时,其数据量高达120 MB、网络复杂度平均值为88.32%、可拓展性为99%。这一结果表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该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运行效率,更好地满足边缘设备的应用需求。实验结果不仅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也为深度神经网络在边缘设备上的部署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结论】提出的优化方法通过在剪枝过程中应用蚁群算法,实现了隐藏层相似节点的精准聚类,为后续的剪枝处理提供了明确目标。同时,双角度并行剪枝策略提升了剪枝的效率和效果,确保剪枝后模型在精度和可拓展性方面的平衡。该方法不仅能够促进深度神经网络在边缘设备上的广泛应用,也为复杂网络优化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资源 轻量化需求 深度神经网络 双角度并行 剪枝方法 蚁群算法 冗余节点 游离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实例分割与深度神经网络温度拟合的电力设备热故障诊断研究
16
作者 郑含博 胡钧浩 +2 位作者 李金恒 梁炎燊 黄俊杰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故障设备在故障位置存在温度异常,带来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对电力设备的热状态做出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实例分割与温度拟合的电力设备热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变电站现场采集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构建数据集,... 故障设备在故障位置存在温度异常,带来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对电力设备的热状态做出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实例分割与温度拟合的电力设备热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变电站现场采集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构建数据集,提出一种改进的实例分割模型。经优化后,模型的掩码和检测框的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3.6%和2.5%,模型仅需12.1 GFLOPs的浮点运算量。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设备温度值拟合方法。该方法拟合精度优于传统方法,R-square达到0.999 7,拟合温度误差约为3%。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设备温度参量提取方法,并依据行业应用规范制定一套热故障自动诊断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准确识别和预警电力设备热状态,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红外成像 实例分割 深度神经网络 核密度估计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神经网络预测硅胶泡沫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17
作者 刘博 宫花 +2 位作者 张馨 梁文昊 丁东杰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9-815,821,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的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SRF)阻燃性能预测方法。制备SRF样品并通过试验表征测试获得初始数据集,优化DNN预测模型并与其他4种基础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含氢硅油和铂催化剂的质量分数分别增加到...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的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SRF)阻燃性能预测方法。制备SRF样品并通过试验表征测试获得初始数据集,优化DNN预测模型并与其他4种基础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含氢硅油和铂催化剂的质量分数分别增加到7.24%和1.16%时,极限氧指数值提高到28.6%,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分别降低了24.83%和24.7%。所搭建的最佳DNN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25,设置验证集分析DNN模型预测精度,其相对误差不超过10.8%。最后通过部分依赖图对DNN预测结果和输入变量之间进行可解释性分析。利用模型可预测SRF的极限氧指数、热释放速率等阻燃性能试验参数,能够有效指导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性能的快速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泡沫 机器学习 深度神经网络 氧指数 热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的高效光学对抗攻击
18
作者 戚富琪 高海昌 +1 位作者 李博凌 邹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随着对抗攻击算法的不断更新,深度神经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愈加严峻。由于光学现象在真实世界中出现频繁,对光学对抗攻击的抗干扰能力直观反应了深度神经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然而,目前光学对抗攻击方面的研究普遍存在光学对抗扰... 随着对抗攻击算法的不断更新,深度神经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愈加严峻。由于光学现象在真实世界中出现频繁,对光学对抗攻击的抗干扰能力直观反应了深度神经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然而,目前光学对抗攻击方面的研究普遍存在光学对抗扰动失真和优化不稳定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光学攻击方法AdvFlare,以便于探究眩光扰动对深度神经网络安全性的影响。AdvFlare构造了一种参数化的眩光仿真模型,该模型对眩光的形状和颜色等多个属性进行建模,仿真效果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参数空间限制、随机初始化和分步优化的策略,解决了对抗扰动失真与收敛困难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AdvFlare能够以极高的成功率让深度神经网络误分类,具有稳定和扰动逼真度高的优点。此外,还发现,无论在数字域还是物理域,利用AdvFlare进行对抗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深度神经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对提高公共交通场景下的模型鲁棒性有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对抗攻击 眩光效应 模型鲁棒性 对抗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特征向量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产品推荐算法
19
作者 李克潮 张继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2-1749,共8页
为充分利用用户和产品的信息,缓解数据稀疏、冷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阶特征向量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产品推荐(MFVF)。引入预训练模型(BERT)提升对产品描述文档、评论文本的语义理解。根据产品类别、社交关系,挖掘基于类别与社交关系的... 为充分利用用户和产品的信息,缓解数据稀疏、冷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阶特征向量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产品推荐(MFVF)。引入预训练模型(BERT)提升对产品描述文档、评论文本的语义理解。根据产品类别、社交关系,挖掘基于类别与社交关系的用户、产品潜在一阶特征向量。连同用户和产品评分的潜在一阶特征向量,经过广义矩阵分解(GMF)层构建二阶特征向量,作为深度神经网络隐藏层的输入。对深度神经网络隐藏层输出的高阶特征向量进行拼接,得到用户对产品的预测偏好。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推荐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描述文档 评论文本 社交网络 深度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推荐算法 预训练模型 多阶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可视化探究跳跃连接结构对深度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的影响
20
作者 郭佩林 张德 王怀秀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7,共9页
由于没有跳跃连接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在超过一定深度后难以训练,因此现有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大都采用跳跃连接结构来解决优化问题并提高泛化性能。然而,人们对于跳跃连接结构如何影响深度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的研究还较少,在大多数情况下,... 由于没有跳跃连接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在超过一定深度后难以训练,因此现有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大都采用跳跃连接结构来解决优化问题并提高泛化性能。然而,人们对于跳跃连接结构如何影响深度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的研究还较少,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模型仍然被认为是黑盒。为了分析跳跃连接结构对深度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的影响,从特征可视化的角度,以基于扰动的方法为切入点,提出一种在保持图像总体颜色分布和轮廓特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弱化图像细节特征的扰动方法,并将其命名为网格乱序模糊(GSB)方法。同时,研究结合特征可视化中的激活最大化(AM)方法和所提出的GSB扰动方法,分析了拥有不同程度跳跃连接结构的经典图像分类深度神经网络模型VGG 19, ResNet 50和DenseNet 201。实验结果表明,没有跳跃连接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只提取了图像中较强的特征,提取的特征数量比较少,而拥有跳跃连接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提取了图像中更多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相对较弱;跳跃连接结构使模型更关注图像的局部颜色分布和全局总体轮廓,而不过多依赖图像细节特征,并且跳跃连接结构越密集,这种趋势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跳跃连接结构 特征可视化 激活最大化 扰动方法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