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无线电引信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常仁 朱玉鹏 +1 位作者 周辉 刘金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5,共9页
针对多方向不同弹药来袭场景下产生的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无线电引信信号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时域混叠引信信号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低信噪比下多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的精确识别。采用DnCNN编码解码结构对时频域... 针对多方向不同弹药来袭场景下产生的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无线电引信信号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时域混叠引信信号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低信噪比下多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的精确识别。采用DnCNN编码解码结构对时频域混沌信号进行降噪,为低信噪比下多标签信号有效识别奠定基础;对于可匹配目标信号,建立多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多标签分类模型,构建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引信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信号识别模型;对于不匹配目标信号,建立增量式小样本学习方法,在不影响原有模型参数条件下,通过增加额外的增量学习结构,实现对新出现的不匹配引信信号的增量学习与在线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下实现不同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的精确识别,-10 dB信噪比下平均识别率可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引信 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信号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不匹配目标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拉姆角场和迁移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21
2
作者 古莹奎 吴宽 李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28-237,共10页
针对应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时存在的过拟合现象及传统灰度图编码存在的时间信息损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格拉姆角场图像编码和迁移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依据格拉姆角场图像编码方法对时间序列编... 针对应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时存在的过拟合现象及传统灰度图编码存在的时间信息损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格拉姆角场图像编码和迁移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依据格拉姆角场图像编码方法对时间序列编码映射的唯一性,将原始振动信号转化为格拉姆角差场图和格拉姆角和场图,并将在ImageNet上预训练好的ResNet18模型参数,迁移到以格拉姆角场图作为输入的ResNet18中,进行不同故障模式下格拉姆角场图的特征提取和分类,从而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灰度图编码,更能突出不同故障模式的内在特征,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达到99.30%,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姆角场 图像编码 迁移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GNSS接收机干扰抑制方案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国梅 张欣 +1 位作者 尹佳文 王华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303,共11页
在各种压制式和欺骗式干扰随机存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复杂应用环境下,传统先估计干扰信号参数再抵消的干扰抑制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扰设计专门的参数估计和抵消算法,设计工作量大且缺... 在各种压制式和欺骗式干扰随机存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复杂应用环境下,传统先估计干扰信号参数再抵消的干扰抑制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扰设计专门的参数估计和抵消算法,设计工作量大且缺乏通用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干扰抑制方案。首先,针对典型的GNSS干扰类型搭建和训练了相应的残差神经网络,实现从受扰接收信号中直接提取有用卫星信号。然后,结合干扰分类识别结果,将对一维接收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预处理后的时频谱二维信号送入与干扰类型相对应的残差网络,网络输出消除了干扰信号影响的有用卫星信号的时频二维谱。该方案无需对不同类型的干扰采用不同的参数估计和干扰抵消方法,对各类压制干扰和欺骗信号均采用相同的处理流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先估计干扰信号参数再进行抵消的干扰抑制方案,所提方案对各种GNSS干扰类型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具备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压制式干扰 欺骗式干扰 干扰抑制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马里亚纳海沟地形反演
4
作者 王永康 张薇 +2 位作者 黄令勇 刘鑫仓 杨磊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5,20,共5页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马里亚纳海沟地形的精度,基于残差深度神经网络(residual deep neural network,RDNN)方法和重力异常等数据反演了马里亚纳海沟的1′×1′海底地形,通过实测检核点水深对RDNN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估,并和重力...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马里亚纳海沟地形的精度,基于残差深度神经网络(residual deep neural network,RDNN)方法和重力异常等数据反演了马里亚纳海沟的1′×1′海底地形,通过实测检核点水深对RDNN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估,并和重力地质法(gravity-geology method,GGM)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DNN较GGM对马里亚纳海沟地形反演更为精细,实测水深检核表明RDNN模型均方根误差为128.98 m,优于GGM模型的150.14 m,且RDNN与船测检核水深也有更好一致性,RDNN深度学习模型为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高精度海底地形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残差深度神经网络 马里亚纳海沟 短波重力异常 地形特征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神经网络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彭彬森 夏虹 +3 位作者 王志超 朱少民 杨波 张汲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162,共8页
为了对滚动轴承发生的故障类型进行诊断,从而提升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并使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对深度残差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使得诊断模型的识别精度和鲁棒性得到进一步提高.首先,通过多传... 为了对滚动轴承发生的故障类型进行诊断,从而提升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并使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对深度残差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使得诊断模型的识别精度和鲁棒性得到进一步提高.首先,通过多传感器技术来获取丰富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然后利用时频分析方法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原始振动信号的初级特征信息,最后利用深度残差网络的强大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取初级特征信息中的高级特征信息,并识别设备的故障类型,从而实现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使用滚动轴承实验数据对方法进行了测试,同时与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单传感器故障诊断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智能方法不仅能对故障进行准确识别,而且具有相当良好的泛化能力和抗噪能力,其故障精度达到了100%,在单传感器或多传感器受到强噪声干扰时,分别实现诊断精度至少为93.78%和82.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多传感器技术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DRNN) 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时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课堂教学视频中多人课堂行为识别 被引量:23
6
作者 黄勇康 梁美玉 +2 位作者 王笑笑 陈徵 曹晓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6-742,共7页
针对课堂教学场景遮挡严重、学生众多,以及目前的视频行为识别算法并不适用于课堂教学场景,且尚无学生课堂行为的公开数据集的问题,构建了课堂教学视频库以及学生课堂行为库,提出了基于深度时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课堂教学视频中实时多... 针对课堂教学场景遮挡严重、学生众多,以及目前的视频行为识别算法并不适用于课堂教学场景,且尚无学生课堂行为的公开数据集的问题,构建了课堂教学视频库以及学生课堂行为库,提出了基于深度时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课堂教学视频中实时多人学生课堂行为识别算法。首先,结合实时目标检测和跟踪,得到每个学生的实时图片流;接着,利用深度时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对每个学生行为的时空特征进行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场景中面向多学生目标的课堂行为的实时识别;此外,构建了智能教学评估模型,并设计实现了基于学生课堂行为识别的智能教学评估系统,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实现智慧教育。通过在课堂教学视频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对比与分析,验证了提出的课堂教学视频中实时多人学生课堂行为识别模型能够达到88.5%的准确率,且所构建的基于课堂行为识别的智能教学评估系统在课堂教学视频数据集上也已取得较好的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时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 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多人课堂行为识别 智能教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网络架构的页岩气水平井机械钻速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彭炽 任书江 杨赟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0,共8页
构建准确的机械钻速预测模型是优化钻井参数的前提。在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因素繁多、钻压传递困难,采用传统方法难以准确预测机械钻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和子网络架构的机械钻... 构建准确的机械钻速预测模型是优化钻井参数的前提。在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因素繁多、钻压传递困难,采用传统方法难以准确预测机械钻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和子网络架构的机械钻速预测模型。首先,对实钻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随后,构建了基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的井下约束条件井深序列特征提取器,将井下约束条件添加到钻速模型中。最后,考虑到不同类型特征参数对机械钻速的影响机理不同,基于子网络架构建立了机械钻速智能预测模型。利用四川盆地泸州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实钻数据对构建的机械钻速预测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并通过消融试验分析了井下约束条件井深序列特征提取、子网络架构和深度残差神经网络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平均绝对误差为0.41 m/h,平均相对误差为6.87%,子网络架构对模型性能的贡献程度最大。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页岩气水平井的机械钻速,为钻井提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页岩气水平井 机械钻速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SN-CW-LSTM网络的锂电池荷电状态预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小聪 郝正航 陈卓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4,共9页
由于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无法直接测量,且传统的SOC估算方法精度低。为了提升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精度,对比了不同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应用于SOC估算的效果,并提出了一种基于DRSN-CW-LSTM网络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该方法... 由于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无法直接测量,且传统的SOC估算方法精度低。为了提升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精度,对比了不同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应用于SOC估算的效果,并提出了一种基于DRSN-CW-LSTM网络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该方法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short-term memory,LSTM)和逐通道不同阈值的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s with channel-wise thresholds,DRSN-CW),利用锂离子电池电压、电流、温度、容量等数据信息在深度残差收缩网路中进行特征提取,通过LSTM进一步拟合时间序列数据趋势,实现锂离子电池在使用周期内SOC的预测。在DRSN-CW网络的残差收缩模块中可以实现自适应噪声数据处理功能,消除锂离子电池数据流质量对SOC预测的负面影响。利用锂电池公共数据集训练所提出的网络,对比了3种神经网络模型在该两组数据集上的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在两组公开数据集上的MAE和RMSE均值都控制在5%以内,相比其他3种深度学习模型有更好的抗噪性能和预测性能,且估算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预测 噪声处理 深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深度残差收缩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与ResDN的火焰检测算法
9
作者 王文标 时启衡 郝友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0-1586,共7页
针对火焰检测算法在复杂场景下误检率高、算法适应性差、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轻量高效的两阶段视频火焰检测算法。第一阶段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adaptive gaussian mixture model, AGMM)对视频图像序列进行快速背景建模,利... 针对火焰检测算法在复杂场景下误检率高、算法适应性差、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轻量高效的两阶段视频火焰检测算法。第一阶段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adaptive gaussian mixture model, AGMM)对视频图像序列进行快速背景建模,利用火焰的闪烁和涌动特性,提取出序列中的可疑候选区域。第二阶段使用残差深度归一化卷积神经网络(residual deep normalization an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esDN)对可疑候选区域进行判别,并引入简化的残差块替换原有的卷积层进行轻量化设计,实现对火焰的检测与定位。相比于传统分类算法,所设计的两阶段视频火焰检测算法能够有效克服复杂场景下的环境干扰,准确快速地识别火焰,具有更高的检测率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检测 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AGMM) 残差深度归一化卷积神经网络(ResDN)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信息深度融合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仁祥 黄鑫 +3 位作者 胡小林 徐向阳 黄钰 朱孙科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4-1102,共9页
行星齿轮箱运行工况复杂,振动激励源多,仅依靠单一征兆域会导致故障诊断结果不确定性高。为此,对行星齿轮箱多通道多征兆域深层特征信息进行融合,提出基于多源信息深度融合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构建多个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 行星齿轮箱运行工况复杂,振动激励源多,仅依靠单一征兆域会导致故障诊断结果不确定性高。为此,对行星齿轮箱多通道多征兆域深层特征信息进行融合,提出基于多源信息深度融合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构建多个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Deep Residual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DRCNN)分别对行星齿轮箱多通道多征兆域信息进行特征学习以建立局部特征空间与故障空间的映射;其次提取各子DRCNN所学习到的各征兆域深层故障特征以构建全局特征空间的证据体集;最后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对证据体集进行融合以从不同角度充分利用多源故障特征信息,建立起全局特征空间与故障空间的映射,得到诊断结果。所提方法将特征自动提取与信息融合有效统一为整体,增强了方法的智能化与自适应能力。多工况下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诊断不确定度小、精确度高,能够有效对行星齿轮箱故障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行星齿轮箱 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 多源信息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图与时序成像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克新 王小宇 +3 位作者 徐斌 琚佳彬 童力 诸葛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2,共9页
针对在多种电器设备同时运行的场景下,当前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存在分解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频谱图与时序成像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首先进行负荷分解,利用频谱图变换原理将多种电器设备的聚合电流转换成频谱图矩阵,并通过词... 针对在多种电器设备同时运行的场景下,当前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存在分解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频谱图与时序成像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首先进行负荷分解,利用频谱图变换原理将多种电器设备的聚合电流转换成频谱图矩阵,并通过词嵌入将频谱图矩阵变换到高维;然后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得到单个电器设备的频谱图矩阵并反变换为相应的时序电流;其次,进行负荷分类,将负荷分解得到的各类电器设备的时序电流转换为图像进行分类,分类模型为训练完成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利用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分解和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频谱图 时序成像 深度学习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空间和通道激励注意力机制优化ResNet-50的CFRP/TC4叠层材料钻削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鹏 杨程越 +2 位作者 彭新月 于家鹤 潘五九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3-1801,共9页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与钛合金组成的叠层材料在制备装配孔时存在刀具磨损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和通道激励注意力机制(scSE)优化深度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开展钻削实验,采集钻削过程中的力和温度信...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与钛合金组成的叠层材料在制备装配孔时存在刀具磨损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和通道激励注意力机制(scSE)优化深度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开展钻削实验,采集钻削过程中的力和温度信号,信号经连续小波变换转换为小波尺度谱。搭建ResNet-50网络结构,从空间和通道双维度对卷积提取的特征图进行权重标定。研究结果表明,scSE可以从空间和通道两个维度做到增强有用特征,抑制无用特征,经scSE优化的网络结构识别准确度达到9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连续小波变换 空间和通道激励注意力机制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L与DC-ResNet的非侵入式多标签负荷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国兵 王振涛 +3 位作者 欧阳静 王杰 高亚栋 尹康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7期781-789,共9页
针对目前负荷识别中存在的人工挖掘特征困难的问题,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转换学习(DTL)与双通道深度残差神经网络(DC-ResNet)的非侵入式多标签负荷识别方法。首先运用改进的DTL从原始的负荷数据中自动提取有... 针对目前负荷识别中存在的人工挖掘特征困难的问题,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转换学习(DTL)与双通道深度残差神经网络(DC-ResNet)的非侵入式多标签负荷识别方法。首先运用改进的DTL从原始的负荷数据中自动提取有效的负荷特征,可以达到降维的效果。然后将负荷数据按时间滑窗生成特征图作为DC-ResNet的输入,利用卷积核自动提取时间尺度上的有效特征。DC-ResNet的一条通道用于提取大类特征预测负荷的开关状态,另一条通道用于提取小类特征预测负荷的运行模式,综合两条通道的输出可以得到最后的多标签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经DTL提取后的负荷数据更易被识别,DC-ResNet在总体和单一设备的识别上都具有更好的效果,而且模型所需的训练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深度残差神经网络(DC-ResNet) 深度转换学习(DTL)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 多标签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移学习支持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海雷 胡小娟 +1 位作者 郭杭 吴文瑾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0-54,73,共6页
针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中小规模数据集无法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自动分类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精简深度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进行迁移学习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自动分类算法。首先,使用Sentinel-1卫星提供的遥感数据制作数据集;然后,对Re... 针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中小规模数据集无法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自动分类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精简深度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进行迁移学习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自动分类算法。首先,使用Sentinel-1卫星提供的遥感数据制作数据集;然后,对Resnet-50中每层的卷积模板数量进行压缩并在其后级联自适应网络得到精简残差网络;最后,利用Image Net数据集预训练精简残差网络,并将网络模型迁移到Sentinel-1数据集对网络参数进行微调,最终实现小数据集上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高精度自动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SAR数据集上的分类精度高达95.15%,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 Sentinel-1卫星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