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森林联合模型:一种新的复杂医学影像数据的策略
1
作者 周屹 邵方 +2 位作者 尤东方 陆梦依 赵杨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0-515,共6页
目的比较深度森林联合模型、深度森林以及随机森林在医学影像数据分类中的预测性能。方法本研究提出深度森林联合模型,通过Sobol-MDA(Sobol-mean decrease accuracy)结合深度森林级联结构和随机森林的特征提取能力,对模拟实验和真实医... 目的比较深度森林联合模型、深度森林以及随机森林在医学影像数据分类中的预测性能。方法本研究提出深度森林联合模型,通过Sobol-MDA(Sobol-mean decrease accuracy)结合深度森林级联结构和随机森林的特征提取能力,对模拟实验和真实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模拟实验涵盖结局变量不均衡、变量间非线性关系、噪声变量、多重共线性及交互作用等场景。实例分析基于腮腺MRI数据,比较各模型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等指标上的表现。结果在模拟实验以及实例分析中,深度森林联合模型表现优越,特别是在复杂交互作用场景下,其预测性能显著优于深度森林或随机森林模型。结论深度森林联合模型在应对复杂医学影像数据分类任务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处理变量间存在高阶交互作用时,其预测性能优于深度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森林联合模型 Sobol-MDA 高阶交互作用 复杂医学影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MFS特征选择算法的煤层气压裂效果预测
2
作者 闵超 郭星 +2 位作者 华青 张娜 张馨慧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4,共10页
煤层气压裂效果与特征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难以从机理层面进行分析,针对该问题,开展煤层气压裂效果特征内在联系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FCMFS特征选择算法的煤层气压裂效果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标签标定,并采用遗传编程和... 煤层气压裂效果与特征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难以从机理层面进行分析,针对该问题,开展煤层气压裂效果特征内在联系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FCMFS特征选择算法的煤层气压裂效果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标签标定,并采用遗传编程和XGBoost算法进行影响因素特征构造和筛选,包括2个新构造特征(应力比和地质施工遗传因素)以及射孔段厚度、渗透率、破裂压力、煤体结构、含气饱和度和加砂强度等6个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CMFS特征选择算法所构造和筛选的8个特征,结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煤层气压裂效果预测时,在准确率、召回率、F1分类评价指标上提高了约5%~10%,其中,深度森林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具有最优的预测分类效果,在3项分类评价指标上均达到95%和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压裂效果 主控因素 遗传编程 深度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S-PCA-深度森林架构对牛皮纸袋的分类研究
3
作者 姜红 杨棋驭 张馨艺 《包装工程》 2025年第17期265-270,共6页
目的解决普通拉曼光谱对牛皮纸袋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存在的荧光干扰强、数据维度高、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等问题。方法建立一种基于“差分拉曼光谱-主成分分析-深度森林”(DRS-PCA-深度森林)三级联合分类框架。结果利用差分拉曼光谱采集54个... 目的解决普通拉曼光谱对牛皮纸袋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存在的荧光干扰强、数据维度高、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等问题。方法建立一种基于“差分拉曼光谱-主成分分析-深度森林”(DRS-PCA-深度森林)三级联合分类框架。结果利用差分拉曼光谱采集54个牛皮纸袋样品的光谱数据,根据样品填料成分将其分为六大类,主成分分析将原始的1912维光谱数据降至13维,有效降低了数据复杂度,深度森林模型在分层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条件下,其准确率达到93.2%,加权F1为0.932,显著优于SVM、随机森林等传统方法。同时,通过噪声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在噪声干扰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较高的准确率。结论该方法为牛皮纸袋样品分类提供了高效、无损的解决方案,也可用于物证溯源及废纸回收等领域,还可为公安机关实际办案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拉曼光谱 牛皮纸袋 主成分分析 深度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资源开发区域大气CO_(2)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慧 范怀伟 +8 位作者 徐晓 张云惠 王文峰 闫兆进 王成 王俊辉 刘蕾 王冉 慈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64,共18页
分析能源资源开发区域大气碳浓度的时空变化和影响因素,对于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资源开发高质量发展路径至关重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本文面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能源资源开发现状,采集... 分析能源资源开发区域大气碳浓度的时空变化和影响因素,对于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资源开发高质量发展路径至关重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本文面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能源资源开发现状,采集并预处理了2015—2021年轨道碳观测卫星-2(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2,OCO-2)二氧化碳L3数据产品,分析研究区大气碳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格局,构建深度森林回归模型,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碳浓度时空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和塔里木盆地XCO_(2)浓度在2015—2021年均呈周期性上升趋势,增长率呈“先减后增”,且季节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春季高冬季低”;(2)在春、秋和冬季,新疆XCO_(2)浓度空间格局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在盆地区域及能源资源开发区域出现XCO_(2)高浓度积聚现象,夏季则呈现“北低南高”趋势;(3)地形起伏、风场流速、NDVI、地表温度、降水量、10 mV风、10 mU风和能源开发强度对区域XCO_(2)浓度时空分布有显著影响,各因素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能源资源开采区域的大气碳浓度时空演变机制,在国家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指导碳中和策略、追踪碳减排效果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资源开发 XCO_(2)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深度森林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可靠性区间智能识别方法
5
作者 张光政 李兆军 +2 位作者 刘福秀 毛息军 丁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6-964,共9页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出力的频繁变化导致其可靠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的问题,为了掌握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森林模型的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可靠性区间智能识别方法。首先,综合应用振动理论和可靠性理...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出力的频繁变化导致其可靠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的问题,为了掌握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森林模型的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可靠性区间智能识别方法。首先,综合应用振动理论和可靠性理论对多失效模式下机组的振动可靠性进行分析,并划分机组的振动可靠性区间,建立机组运行状态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所划分的振动可靠性区间并结合深度森林模型,提出了一种机组振动可靠性区间智能识别方法;最后,通过变负荷试验获取机组不同状态下的振动数据来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可靠性区间智能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可靠性 水轮发电机组 深度森林模型 运行区间 智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