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残差生成对抗网络的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防御方法
1
作者 席磊 曹利锋 +3 位作者 宋浩杰 和昀 王仁明 李宗泽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27-3936,I0136,共11页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通过篡改电网测量数据,使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发生偏离,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而对被攻击后的量测数据进行高精度状态重构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措施。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状态重构方法鲜有考虑深度网络...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通过篡改电网测量数据,使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发生偏离,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而对被攻击后的量测数据进行高精度状态重构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措施。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状态重构方法鲜有考虑深度网络因冗余退化导致生成数据质量下降的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生成对抗网络的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防御方法。所提方法利用残差网络解决深度网络因冗余退化导致生成数据质量下降问题的同时,通过捕捉电网测量数据的时空相关性,生成器生成近似正常数据的互补测量数据,替代被攻击的测量数据,以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重构,进而有效防御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在IEEE 14、IEEE57、IEEE118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了所提算法能有效缓解深度网络的退化问题,提高电力系统重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状态估计 状态重构 生成对抗网络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密集融合对抗生成网络的PET-MRI图像融合
2
作者 刘尚旺 杨荔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3,I0005,共11页
为了增强核磁共振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图像融合的纹理细节,摆脱人工设计融合规则对先验知识的依赖.提出了自适应的残差密集生成对抗网络(adaptive dense residu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ADRGAN)来融合两种模态的医学图像.ADR... 为了增强核磁共振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图像融合的纹理细节,摆脱人工设计融合规则对先验知识的依赖.提出了自适应的残差密集生成对抗网络(adaptive dense residu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ADRGAN)来融合两种模态的医学图像.ADRGAN设计了区域残差学习模块与输出级联生成器,在加深网络结构的同时避免特征丢失;然后,设计了基于自适应模块的内容损失函数,强化输出融合图像的内容信息;最后,通过源图像的联合梯度图与融合图像的梯度图构建对抗性博弈来高效训练生成器与鉴别器.实验结果表明,ADRGAN在哈佛医学院MRI/PET数据集的测试中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分别达到55.2124和0.4697,均优于目前最先进的算法;所构建的模型具有端对端和无监督两特性,无需人工干预,也不需要真实数据作为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对抗生成网络 多模态图像融合 密集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多尺度密集残差雨滴去除网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越 柴秋月 +2 位作者 刘芳 张佳乐 王天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7-283,共7页
现有的图像去雨算法存在雨滴去除不彻底和除雨后的图片因过度平滑导致图像模糊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多尺度密集残差去雨网络(MDRGAN)。首先,将卷积门控循环单元(CGRU)引入生成网络,构建雨滴检测网络框... 现有的图像去雨算法存在雨滴去除不彻底和除雨后的图片因过度平滑导致图像模糊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多尺度密集残差去雨网络(MDRGAN)。首先,将卷积门控循环单元(CGRU)引入生成网络,构建雨滴检测网络框架,实现对不同大小的雨滴位置、透明度等空间信息的学习;其次,利用CGRU的门控机制,使构建的框架更关注雨滴特征,确保检测目标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再次,设计多尺度密集残差网络(MDRN),在密集网络中引入残差模块用于传递和去除雨滴的特征信息;进一步,在密集残差网络的最后一层、倒数第3层和倒数第5层分别设置3个尺度的输出,使网络能够同时学习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彻底去除检测的雨滴;最后,引入Lipschitz约束改进判别网络架构中的损失函数,以生成更清晰的无雨图像,提高GAN的训练稳定性。在公开数据集Raindrop、RainDS上进行实验与测试,并与现有的6种主流网络对比。在Raindrop的测试集的Test A上,MDRGAN的结构相似度(SSIM)比ATT(ATTention raindrop network)高1.20%;在Raindrop的测试集的Test B上,MDRGAN的SSIM比DURN(DUal Residual Network)高4.74%,峰值信噪比(PSNR)比A2Net(Adjacent Aggregation Networks)高1.80%。在RainDS的测试集上,MDRGAN的SSIM和PSNR分别比A2Net高0.95%和1.82%。MDRGAN可以有效去除检测的雨滴信息,获得更清晰稳定的去雨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密集残差网络 雨滴去除 图像恢复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集残差和质量评估引导的频率分离生成对抗超分辨率重构网络
4
作者 韩玉兰 崔玉杰 +1 位作者 罗轶宏 兰朝凤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63-4574,共12页
生成对抗网络因其为盲超分辨率重构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备受关注。针对现有方法未充分考虑图像退化过程中的低频保留特性而对高低频成分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缺乏对频率细节有效利用,难以获得较好重构效果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密集残差... 生成对抗网络因其为盲超分辨率重构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备受关注。针对现有方法未充分考虑图像退化过程中的低频保留特性而对高低频成分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缺乏对频率细节有效利用,难以获得较好重构效果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密集残差和质量评估引导的频率分离生成对抗超分辨率重构网络。该网络采用频率分离思想,对图像的高频和低频信息分开处理,从而提高高频信息捕捉能力,简化低频特征处理。该文对生成器中的基础块进行设计,将空间特征变换层融入密集宽激活残差中,增强深层特征表征能力的同时对局部信息差异化处理。此外,利用视觉几何组网络(VGG)设计了专门针对超分辨率重构图像的无参考质量评估网络,为重构网络提供全新的质量评估损失,进一步提高重构图像的视觉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同当前先进的同类方法比,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具有更佳的重构效果。由此表明,采用频率分离思想的生成对抗网络进行超分辨率重构,可以有效利用图像频率成分,提高重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 生成对抗网络 频率分离 质量评估 密集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集残差生成对抗网络的红外图像去模糊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立 易诗 +2 位作者 刘茜 程兴豪 王铖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3-671,共9页
红外图像拍摄过程中,由于摄像设备抖动或目标快速移动会导致图像出现运动模糊,极大影响了有效信息的提取和识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DeblurGAN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密集残差生成对抗网络的红外图像去模糊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多尺度卷积... 红外图像拍摄过程中,由于摄像设备抖动或目标快速移动会导致图像出现运动模糊,极大影响了有效信息的提取和识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DeblurGAN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密集残差生成对抗网络的红外图像去模糊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多尺度卷积核,提取红外图像不同尺度和层次的特征。其次,采用密集残差块(residual-in-residual dense block,RRDB)代替原生成网络中的残差单元,改善恢复红外图像的细节信息。通过本课题组自制的红外图像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DeblurGAN相比PSNR提高3.60 dB,SSIM提高0.09,主观视觉去模糊效果较好,恢复后的红外图像边缘轮廓清晰且细节信息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密集残差 红外图像 去运动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驱动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沉积微相模型构建
6
作者 刘昕 孙胜 +3 位作者 张立强 蔡明俊 鲁玉 卢文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由于地层结构的复杂性和强非均质性,同时受到测井、岩心、试油等数据不足的影响,现有沉积微相建模方法难以实现精确建模。提出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沉积微相建模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计算各地震属性与砂地比的灰色关联度,... 由于地层结构的复杂性和强非均质性,同时受到测井、岩心、试油等数据不足的影响,现有沉积微相建模方法难以实现精确建模。提出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沉积微相建模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计算各地震属性与砂地比的灰色关联度,挖掘对砂地比参数关联性较强的参数;将优选地震属性图像作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构建砂地比预测模型,可视化砂地比预测结果,与井相图作为联合约束条件,训练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构建沉积微相生成模型,实现沉积微相的精确建模。应用本方法对东部某油田进行沉积微相建模研究。结果表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沉积微相模型能精确刻画复杂地质模式,井点吻合率达到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深度学习 沉积微相 砂地比 灰色关联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和Swin Transformer的样本不均衡轴承故障诊断
7
作者 马良玉 黄日灏 +3 位作者 段晓冲 胡景琛 高海天 马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8-537,共10页
深度学习由于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故障诊断领域,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故障样本数量通常远低于正常样本,从而导致故障诊断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下降.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循环生成对抗网络和Swin Transformer的样本不均衡... 深度学习由于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故障诊断领域,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故障样本数量通常远低于正常样本,从而导致故障诊断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下降.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循环生成对抗网络和Swin Transformer的样本不均衡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并以旋转机械滚动轴承振动故障诊断为例对方法进行验证.首先,将原始振动信号的时频图作为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输入;然后,为克服训练不稳定、模型不能及时收敛等问题,引入谱归一化和权值衰减,利用改进的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生成更多的故障样本;最后,采用Swin Transformer模型来进行故障诊断,并与随机森林(RF)、堆叠自编码器(SAE)、支持向量机(SVM)、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对比.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WRU)轴承故障数据集进行多组不同的故障样本生成与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在训练样本数量较少时生成质量较高的合成样本,与其他方法相比,Swin Transformer模型故障诊断精度更高,在不平衡数据的故障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不平衡样本 循环生成对抗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与模型迁移策略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
8
作者 李兴东 向星 +3 位作者 马诗浩 郭雨萱 潘宏鑫 宋明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34,共14页
液压轴向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核心动力元件,对轴向柱塞泵进行故障诊断对于保证液压装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运行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与模型迁移策略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构建了故障诊断框架,并采用预训练-微调... 液压轴向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核心动力元件,对轴向柱塞泵进行故障诊断对于保证液压装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运行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与模型迁移策略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构建了故障诊断框架,并采用预训练-微调策略提高了模型在目标域任务中的泛化能力,解决了传统深度学习诊断方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正常数据与故障数据数量因数据不平衡导致效果不佳甚至失效的问题。试验证明,该方法在样本不均衡时,其结构相似性值提高了20.4%,峰值信噪比值提高了5.4%,三种数据集在F1分数评估指标上分别可以达到96.3%、94.4%、92.5%,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样本的质量和轴向柱塞泵的故障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不平衡 生成对抗网络 残差网络 轴向柱塞泵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拉姆角场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 被引量:9
9
作者 古莹奎 石昌武 陈家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针对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中样本分布不均衡所引起的模型泛化能力差及诊断精度低等问题,采用格拉姆角场图像编码技术和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进行数据增强,融合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将采集到的一维振动信号转化为格拉... 针对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中样本分布不均衡所引起的模型泛化能力差及诊断精度低等问题,采用格拉姆角场图像编码技术和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进行数据增强,融合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将采集到的一维振动信号转化为格拉姆角场图,按比例划分训练集与测试集,将训练集样本与随机向量输入到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中,交替训练生成器与判别器,达到纳什平衡,生成与原始样本类似的生成样本,从而实现故障样本的增广。用原始样本与生成的增广样本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完成行星齿轮箱的故障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样本不均衡条件下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精度,使之达到99.15%,且能使收敛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格拉姆角场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行星齿轮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人脸属性合成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健强 张珂 李培杰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0-662,共13页
人脸属性合成技术旨在保留人脸面部图像身份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指定目标重建人脸属性,从而在源图像上合成具有全新属性的人脸。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为人脸属性合成技术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为此,从人脸属性合成数据集、传统和生成对... 人脸属性合成技术旨在保留人脸面部图像身份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指定目标重建人脸属性,从而在源图像上合成具有全新属性的人脸。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为人脸属性合成技术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为此,从人脸属性合成数据集、传统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合成网络以及人脸语义方面综述了人脸属性合成技术的发展。首先分析了人脸属性合成领域中传统方法和主流的深度学习方法,探讨基于GAN方法的发展现状,将基于GAN的人脸属性合成模型划分为有监督、无监督以及半监督三种,将人脸属性划分年龄、表情和妆容三大类语义,并对多种合成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其次,对典型的损失函数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介绍了常用人脸属性数据集以及评价指标。最后介绍现有人脸属性合成方法面临的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人脸属性生成 人脸图像数据集 年龄 表情 妆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海上落水人员红外图像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妍 尹勇 邵泽远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3,136,共8页
为解决当前海上落水人员红外数据集稀缺以及基于红外图像的海上小目标特征提取难、检测精度低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扩充数据集并优化算法。利用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ycleGAN)扩充、构建海... 为解决当前海上落水人员红外数据集稀缺以及基于红外图像的海上小目标特征提取难、检测精度低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扩充数据集并优化算法。利用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ycleGAN)扩充、构建海上落水人员红外数据集,利用可见光和红外数据集实现域迁移,为后续目标检测提供数据支撑。对YOLOv5模型进行改进,通过设计增强型路径聚合网络(path aggregation network,PANet)结构,新增小目标检测层,并在特征融合部分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提升海上红外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显示,CycleGAN数据增强方法能够有效增强海上落水人员红外数据集的多样性,且改进后模型的平均检测精度为81.2%,较YOLOv5模型的提高了13.2个百分点。改进后的模型有效提升了检测精度,可以应用于无人机的海上落水人员搜救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检测技术 海上落水人员 生成对抗网络(GAN)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生成对抗网络地震数据重建算法
12
作者 李跃 罗倩 段中钰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2-493,共12页
针对现有地震数据重建技术存在的空间连续性不足和重建细节偏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多维对抗的生成对抗网络(MSF-GAN)地震数据重建算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生成器,确保模型完整地提取地震数据特征并实现多... 针对现有地震数据重建技术存在的空间连续性不足和重建细节偏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多维对抗的生成对抗网络(MSF-GAN)地震数据重建算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生成器,确保模型完整地提取地震数据特征并实现多个尺度特征融合,在生成器部分设计了特征拼接模块,自适应地为地震数据添加掩膜,提高模型计算效率。然后,在算法的判别器部分,设计了多维对抗的判别器,分别从时间维度和测线维度对生成数据进行判别以提高重建精度。最后,使用Smooth L1损失函数作为重建损失,与对抗损失共同构成损失函数以更新生成器,提高地震数据重建精度。利用公开数据集和实测数据,验证了MSF-GAN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对不同数据缺失情况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凸集投影算法和频谱归一化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相比,MSF-GAN算法重建结果的结构相似性(SSIM)和峰值信噪比(PSNR)更高,能够更有效地恢复缺失数据,并且在地震数据随机缺失、连续缺失和规则缺失的情况下,MSF-GAN算法重建结果的细节信息更为完整,空间连续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重建 生成对抗网络 多尺度特征融合 特征拼接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两阶段探地雷达图像反演方法
13
作者 武铭泽 刘庆华 欧阳缮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4,共14页
在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应用中,反演成像是解译GPR数据信息的关键技术。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GPR图像反演技术大多应用于地下均匀介质的理想环境,然而真实环境中采集到的数据通常包含复杂的噪声与杂波信号,对反演精度... 在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应用中,反演成像是解译GPR数据信息的关键技术。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GPR图像反演技术大多应用于地下均匀介质的理想环境,然而真实环境中采集到的数据通常包含复杂的噪声与杂波信号,对反演精度有很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两阶段GPR图像反演网络TSInvNet,以重构真实环境中地下目标的位置分布。该方法先将GPR B-scan图像使用改进的空间自适应归一化(spatially-adaptive normalization,SPADE)生成器的去噪网络TSInvNet1进行处理后,接着送入引入置换注意力(shuffle attention,SA)模型的反演网络TSInvNet2进行反演。在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TSInvNet能够根据GPR B-scan图像准确反演出地下目标的位置,在具有复杂噪声与多目标情况下的反演应用中具有强鲁棒性和精确反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GPR) 反演成像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GAN) 注意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不平衡数据下轴承故障诊断
14
作者 周建民 夏晓枫 李家辉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9-1048,共10页
针对滚动轴承实际运行中的故障数据远少于正常数据,从而影响故障诊断模型诊断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不平衡情况下的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基于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 针对滚动轴承实际运行中的故障数据远少于正常数据,从而影响故障诊断模型诊断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不平衡情况下的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基于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as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based on gradient penalty,WGAN-GP)。首先,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ewavelettransform,CWT)将振动信号集转化为二维图像数据集。然后,用Wasserstein距离替代GAN的Jensen-Shannon(JS)散度,再使用梯度惩罚策略在WGAN权值裁剪过程中优化模型,使生成器损失函数的权值在区间中取得均衡,实现故障数据的自动生成,扩充故障数据集。最后,设置了不平衡数据集和数据增强对比实验,结果表明,WGAN-GP在所设置的不同不平衡比例实验下的模型诊断率分别提高了2.29%、1%、2.85%,在数据增强对比实验中的诊断率也高于几何变换增强后的数据和原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深度残差网络 迁移学习 不平衡数据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御对抗攻击的生成对抗网络IWSN入侵检测模型
15
作者 刘悦文 孙子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2-569,共8页
针对对抗样本易引发基于深度学习的IWSN入侵检测系统误判并导致检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构建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IWSN入侵检测模型,以抵御对抗攻击并提升检测精度.采用FGSM、BIM、PGD这3种对抗算法快速构造对抗样本,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对3类... 针对对抗样本易引发基于深度学习的IWSN入侵检测系统误判并导致检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构建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IWSN入侵检测模型,以抵御对抗攻击并提升检测精度.采用FGSM、BIM、PGD这3种对抗算法快速构造对抗样本,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对3类对抗样本进行集成式训练,以生成新的对抗样本;引入Wasserstein距离和梯度惩罚约束,解决生成对抗网络模式崩坏的问题;进一步通过多层感知器实现攻击检测.采用工业天然气管道数据集,运用TensorFlow 2框架以及Pycharm软件工具,验证检测模型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对对抗样本的检测率高于FGSM、BIM、PGD、集合的对抗训练防御方法,能有效防御对抗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 入侵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 深度学习 对抗攻击 对抗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高空侦察图像补全算法
16
作者 冯伟冬 王建国 +2 位作者 侯麒麟 冀慧君 蓝志豪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160,167,共8页
针对高空侦察图像有遮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补全算法。通过引入多个局部判别器和正则化项来更好地补全缺失图像的信息,提高图像补全的质量和真实性;通过引入Wasserstein距离和梯度惩罚项来提高训练的稳定性... 针对高空侦察图像有遮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补全算法。通过引入多个局部判别器和正则化项来更好地补全缺失图像的信息,提高图像补全的质量和真实性;通过引入Wasserstein距离和梯度惩罚项来提高训练的稳定性。提出的算法在有缺失的高空侦察图像的数据集上进行测试,数值结果显示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补全 生成对抗网络 高空侦察 Wasserstein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和曲率的点云生成对抗网络
17
作者 申超凡 熊风光 +2 位作者 孔煜 张志强 胡明月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0-1897,共8页
为生成更精细的三维点云数据,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研究生成对抗网络在三维领域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和曲率的点云生成对抗网络。该模型能够更好捕捉点云数据的全局和局部特征,提高生成器生成真实点云数据的能力。通过对比实验验... 为生成更精细的三维点云数据,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研究生成对抗网络在三维领域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和曲率的点云生成对抗网络。该模型能够更好捕捉点云数据的全局和局部特征,提高生成器生成真实点云数据的能力。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相比目前最优的几个GAN模型,JSD、MMD和COV这3类指标均得到了改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点云生成任务中取得了明显改进,为点云数据生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生成模型 注意力机制 曲率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former和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的图像修复
18
作者 林旭 王永雄 +3 位作者 陈俊帆 张凌樾 谢鑫宇 朱珺怡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1-1319,共9页
现有图像修复模型无法高质量地修复大面积缺损的图像。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Transformer和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的图像修复模型。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掩码自适应输入模块,用于从输入图像中提取未被掩码遮蔽的图像块;其次,利用Transforme... 现有图像修复模型无法高质量地修复大面积缺损的图像。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Transformer和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的图像修复模型。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掩码自适应输入模块,用于从输入图像中提取未被掩码遮蔽的图像块;其次,利用Transformer从有效图像块中提取全局上下文信息,增强模型对缺损区域的补全能力;再次,使用快速傅里叶卷积(fast Fourier convolution,FFC)模块增强模型的细节修复能力,并消除输出图像中的伪影;最后,利用判别器网络对抗训练以提升整体网络的性能。利用所提模型对Place2数据集进行图像修复,测试结果表明:当掩码比例为50%~60%时,修复结果的峰值信噪比达到了19.7482 dB,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达到了0.7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修复 TRANSFORMER 生成对抗网络 快速傅里叶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滤波的生成对抗网络素描人脸合成方法
19
作者 员一南 曹林 +3 位作者 康峻 郭亚男 杜康宁 丰明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7,共7页
素描人脸合成技术在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素描人脸合成方法生成的人脸轮廓清晰度不足,纹理模糊,轮廓内的面部特征细节有所缺失,同时,图像中还存在着明显的粗糙像素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 素描人脸合成技术在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素描人脸合成方法生成的人脸轮廓清晰度不足,纹理模糊,轮廓内的面部特征细节有所缺失,同时,图像中还存在着明显的粗糙像素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滤波的网络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提取多层级面部特征丰富了人脸特征细节,然后通过外观滤波与纹理处理模块改善了人脸的外观轮廓与纹理表现,最后通过全变差损失函数减少了图像中的粗糙像素点,提高了图像整体清晰度。通过在CUFS和CUFSF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在丰富人脸特征、改善纹理细节、减少图像粗糙像素点等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描人脸合成 生成对抗网络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在电成像测井裂缝空白条带填充中的应用
20
作者 康正明 武辰升 +4 位作者 杨国栋 武迪生 王瑞飞 杨湘雨 甘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7-207,共11页
【目的】电成像测井仪器极板之间存在间隔,测得的井壁电阻率图像存在空白条带,对井壁附近裂缝参数评价影响较大。针对裂缝空白条带填充没有全井眼图像,填充质量评价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相结合构造数据集,基于生成对抗... 【目的】电成像测井仪器极板之间存在间隔,测得的井壁电阻率图像存在空白条带,对井壁附近裂缝参数评价影响较大。针对裂缝空白条带填充没有全井眼图像,填充质量评价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相结合构造数据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电成像测井裂缝空白条带填充方法。【方法】首先,基于三维有限元法对裂缝地层的电阻率测井响应进行模拟。采用过渡边界条件代替实体裂缝的方法提升了多尺度模型的计算效率,满足了深度学习对样本的需求。其次,将模拟得到的裂缝与实际测井图像相结合构建了全井眼图像,用电成像测井图像制作的掩码作为空白条带。通过图像填充指标评价裂缝空白条带填充能力的方式优选超参数,获得最佳空白条带填充效果。最后,采用不同占比的掩码进行裂缝空白条带填充,并评价裂缝填充质量。【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在不同占比的空白条带情况下进行填充,对粗糙裂缝有较好的填充效果且裂缝形态平滑,能更准确地恢复边缘轮廓与细节。在真实测井数据上的填充进一步验证了其适用性,填充后的图像自然且能有效恢复裂缝特征,有助于裂缝提取及定量计算,为裂缝储层的精准评价提供基础,支撑油气产能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成像测井 空白条带填充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有限元法 井壁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