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综合指标的深度学习框架评测方法
1
作者 白玲玲 赵珊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18,共9页
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中,深度学习框架具有关键地位,它们承担了算法封装、数据管理和计算资源利用的核心任务。然而,由于深度学习领域的应用场景、数据集、模型、工具集、库、系统和平台的多样性以及硬件和软件的复杂性,选择和评估一个合... 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中,深度学习框架具有关键地位,它们承担了算法封装、数据管理和计算资源利用的核心任务。然而,由于深度学习领域的应用场景、数据集、模型、工具集、库、系统和平台的多样性以及硬件和软件的复杂性,选择和评估一个合适的深度学习框架变得非常困难。针对这一挑战,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指标的深度学习框架评测方法。该方法涵盖生态建设、易用性、性能和可靠性等多个维度,优化和扩展现有的评测指标,从而提升评测方法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此外,引入量化评测标准来优化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流程,从而增强评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可比性。实际案例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展现了良好的适用性,为框架选择提供了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框架 评测方法 多样性 复杂性 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学习引导模型生成的深度学习框架漏洞挖掘
2
作者 潘丽敏 刘力源 +1 位作者 罗森林 张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529,共9页
现有基于应用模型挖掘漏洞的方法随机生成模型的结构信息,容易造成大量低质测试用例的生成,严重影响漏洞挖掘的效率和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强化学习引导模型生成的深度学习框架漏洞挖掘方法.提取模型运行时的框架状态信息,包括Soft... 现有基于应用模型挖掘漏洞的方法随机生成模型的结构信息,容易造成大量低质测试用例的生成,严重影响漏洞挖掘的效率和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强化学习引导模型生成的深度学习框架漏洞挖掘方法.提取模型运行时的框架状态信息,包括Softmax距离、程序执行结果等,再将框架运行状态信息作为奖励变量指导模型结构与超参数的生成,进而提升测试用例的生成质量与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生成测试用例数量相同的条件下该方法能够发现更多深度学习框架的漏洞,实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框架 漏洞挖掘 生成模型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框架测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祥跃 杜晓婷 +3 位作者 采青 郑阳 胡崝 郑征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52-3784,共33页
随着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并迅速成为一个具有众多实际应用场景和活跃研究课题的领域.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深度学习任务开发需求,深度学习框架应运而生.深度学习框架作为连接应用场景和硬件平台的中间部... 随着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并迅速成为一个具有众多实际应用场景和活跃研究课题的领域.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深度学习任务开发需求,深度学习框架应运而生.深度学习框架作为连接应用场景和硬件平台的中间部件,向上支撑深度学习应用的开发,帮助用户快速构造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向下深度适配各类计算硬件,满足不同算力架构和环境下的计算需求.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基础软件,深度学习框架中一旦存在问题,即使是一个只有几行代码的缺陷都可能导致在其基础上构造的模型发生大规模失效,严重威胁深度学习系统安全.作为以深度学习框架测试为主题的研究性综述,首先对深度学习框架发展历程和基本架构进行介绍;其次,通过对55篇与深度学习框架测试研究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对深度学习框架缺陷特性、测试关键技术和基于不同测试输入形式的测试方法这3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针对不同测试输入形式的特点,重点探究如何结合测试关键技术来解决研究问题;最后对深度学习框架测试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进行总结以及对未来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可以为深度学习框架测试研究领域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推动深度学习框架的不断发展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框架 测试 缺陷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uxBoot固件深度学习框架移植
4
作者 李玲 赫俊民 +1 位作者 李珮玄 孟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6-1921,共6页
为使依赖深度学习框架的应用在LinuxBoot固件环境下发挥应有效能,提出一种在LinuxBoot固件环境中植入深度学习框架的技术方案。通过对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中正常运行深度学习框架所需依赖进行分析,设计一种将深度学习框架移植入LinuxBoot... 为使依赖深度学习框架的应用在LinuxBoot固件环境下发挥应有效能,提出一种在LinuxBoot固件环境中植入深度学习框架的技术方案。通过对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中正常运行深度学习框架所需依赖进行分析,设计一种将深度学习框架移植入LinuxBoot固件环境的技术路线,构建将二者合二为一的系统结构及交互流程,提出借助USB闪存驱动器存储移植内容的技术方案,给出具体的移植操作指令及初始化脚本。在Thinkpad固件中进行真机实验,展示移植后的深度学习框架在图像分类、自然语言处理、恶意代码检测、恶意代码分类等多种任务上均能正常运行,在各项评估指标上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系统 开源固件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框架移植 图像分类 自然语言处理 恶意代码检测 恶意代码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算子的深度学习框架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谷典典 石屹宁 +4 位作者 刘譞哲 吴格 姜海鸥 赵耀帅 马郓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0-255,共16页
在用于构建深度学习模型的深度学习框架中,算子的正确计算对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正确预测至关重要.然而,已有的深度学习框架缺陷检测方法只能通过比较和推测的方式找到不同深度学习框架之间计算结果相差较大的算子,而且无法检测深度学习模... 在用于构建深度学习模型的深度学习框架中,算子的正确计算对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正确预测至关重要.然而,已有的深度学习框架缺陷检测方法只能通过比较和推测的方式找到不同深度学习框架之间计算结果相差较大的算子,而且无法检测深度学习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计算错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元算子的深度学习框架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将不同深度学习框架中算子的共性计算逻辑抽象为“元算子”,支持在不改变模型代码的前提下绑定元算子的具体实现,从而可以细粒度地对比同一模型使用不同深度学习框架的运算结果,进而发现缺陷.本文的方法同时支持训练过程和推断过程的缺陷检测,还可以对计算错误的定位进行验证.本文验证了元算子计算的准确性,并评估其运算性能;收集了深度学习框架中已知有错误计算的算子,并将本文方法应用在包含这些算子的深度学习模型上,验证了本文缺陷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框架 元算子 缺陷检测 深度学习 软件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框架对城市日供水量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牟天蔚 蒋白懿 +1 位作者 沈丹玉 赵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8-62,共5页
供水量预测是建立管网水力模型的前提,为提高供水管网模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小波深度信念网络(SW-DBN)时间序列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Symlets小波对日供水量数据进行分解,然后将各分解项分别导入SW-DBN时间序列模型中进行... 供水量预测是建立管网水力模型的前提,为提高供水管网模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小波深度信念网络(SW-DBN)时间序列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Symlets小波对日供水量数据进行分解,然后将各分解项分别导入SW-DBN时间序列模型中进行训练,最后利用训练的模型进行预测。以新开河2014—2015年日供水量为训练数据,2016年1月1—7日供水量为测试数据,导入该模型进行预测。依据该测试方法对其后200 d的供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日供水量预测比深度信念网络模型及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高,相对误差均小于5%,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信念网络模型 深度学习框架 Symlets小波 日供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参数优化的并行深度学习光伏功率预测 被引量:8
7
作者 董坤 冉鹏 +4 位作者 刘旭 樊钦洋 李政 曾庆华 李伟起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光伏数据波动模式差异较大时,现有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存在精度及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权参数自适应性的并行深度学习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框架。该框架包含2种可以并行预测的深度学习算法单元(Attention-S...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光伏数据波动模式差异较大时,现有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存在精度及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权参数自适应性的并行深度学习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框架。该框架包含2种可以并行预测的深度学习算法单元(Attention-Seq2Seq单元、Transformer单元)以及一个权参数自适应优化单元。基于所提出的并行深度学习框架,对光伏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并分别与Attention-Seq2Seq、Transformer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权参数优化的并行深度学习光伏功率预测框架弥补了不同数据波动模式下单一算法预测精度和适应性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有效解决时间序列预测中的长距离依赖问题,较单一算法预测精度更高,其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在夏季典型日最大降幅分别是41.18%和45.59%,在冬季典型日最大降幅分别是81.13%和8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权参数优化 并行深度学习框架 量子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稠油蒸汽驱汽窜时间预测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崔传智 陆水青山 +2 位作者 吴忠维 盖平原 刘廷峰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2-630,共9页
实时可靠的汽窜时间预测方法可以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支持.结合深度学习算法以及油井自身动态数据的约束,提出一种预测稠油井汽窜时间的新方法.针对单一指标波动频繁,噪声大,以及无法准确表征汽窜时间等问题,根据油田实际注采数据,... 实时可靠的汽窜时间预测方法可以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支持.结合深度学习算法以及油井自身动态数据的约束,提出一种预测稠油井汽窜时间的新方法.针对单一指标波动频繁,噪声大,以及无法准确表征汽窜时间等问题,根据油田实际注采数据,以参数组合的方式构建表征蒸汽窜流通道形成时间的指标参数,并结合变异系数-G1混合交叉赋权法融合成汽窜综合判识曲线.基于标准互信息的相似性度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输入特征,以相应的汽窜综合判识曲线作为输出时间序列构建学习样本.采用序列到序列深度学习框架建立汽窜时间的预测模型进行实际预测,并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该方法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模拟了注采时间序列特征与汽窜判识曲线之间的映射关系,可有效提高汽窜时间预测的效率和精度,对汽窜智能预警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工程 稠油油藏 汽窜判识 汽窜时间预测 自然语言处理 序列到序列深度学习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核处理器的机器学习推理框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潇 支天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77-1987,共11页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由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尺寸和计算量的不断增加,为了能够高效迅速地完成神经网络的计算,包括GPU和专用加速器在内的很多新型硬件处理器被用于深度学习的计算.尽管如此,通用处...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由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尺寸和计算量的不断增加,为了能够高效迅速地完成神经网络的计算,包括GPU和专用加速器在内的很多新型硬件处理器被用于深度学习的计算.尽管如此,通用处理器作为目前最为常见和易于获得的计算平台,探究如何高效地在其上运行神经网络算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多核处理器在训练阶段可以采用数据并行的方式来提高数据吞吐量,加快训练速度.然而在推理阶段,相比吞吐量场景,端到端的时延往往更加重要,因为这决定了处理器在某个场景下的可用性.传统的数据并行方案不能满足推理场景下对处理器小数据、低延迟的要求.因此,对于多核的处理器结构,需要在算子内部对计算进行拆分,才能够充分利用多核结构的硬件资源.考虑到处理器的计算特点,需要一种精细的方法来对计算图中的算子进行合理的拆分,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出多核处理器的计算潜能.提出一种基于算子拆分的并行框架,可以用较小的开销实现处理器由单核向多核结构上的扩展,并且能够针对给定的网络和底层处理器特点给出一种高效的拆分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各种网络在多核处理器上的端到端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框架 多核处理器 低延迟推理 算子拆分 循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马铃薯机械损伤检测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成龙 陈均泳 +2 位作者 陈国壮 姚启晨 钟智威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20期118-122,共5页
针对人工难以区分的的马铃薯机械损伤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马铃薯机械损伤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caffe的神经网络CaffeNet、GoogLeNet、AlexNet的马铃薯机械损伤识别,准确率的对比;2)... 针对人工难以区分的的马铃薯机械损伤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马铃薯机械损伤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caffe的神经网络CaffeNet、GoogLeNet、AlexNet的马铃薯机械损伤识别,准确率的对比;2)研究基于MATLAB的caffe模型函数封装,将马铃薯分类模型整合到用MATLAB做的界面壳中,生成应用程序。根据以上研究,使用AlexNet、CaffeNet、GoogLeNet 3个经典的物体识别卷积神经网络对108张马铃薯图片进行识别,识别的准确率都达到了100%,表明该方法具有识别准确率高、识别速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框架caffe 马铃薯 机械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物探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午阳 魏新建 李海山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8,共19页
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物探)领域中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总结了智能物探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物探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2次浪潮中开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 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物探)领域中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总结了智能物探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物探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2次浪潮中开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得益于物探领域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硬件算力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深度学习框架,智能物探技术从早期的机器学习发展为目前的深度学习,在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等方面的应用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2)目前智能物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标签集的构建、去噪、断裂检测、层位与层序解释、地震相分类和异常体检测、岩性识别与油气藏开发、地震反演成像等方面,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克服了人工交互操作和人工经验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助力打破传统物探技术瓶颈。(3)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面临着缺少公开的标签数据集、缺少解决地球物理领域问题的智能化框架及尚未形成适用于地球物理领域共享的智能化开发平台等难题,可以从解决数据基础、构建智能平台、开展网络架构基础性研究及与应用场景结合等方面着手解决;此外,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还包含智能地震成像方法研究,储层成像方法研究,油气大数据挖掘、智能风险评估与智能决策以及超算软件装备研发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物探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标签数据集 深度学习框架 智能处理与解释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矿工安全帽佩戴识别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毕林 谢伟 崔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4期73-80,共8页
为了解决矿山安全监控监测主要靠人工对视频数据进行识别而存在的诸多人为因素限制的问题,通过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计算机智能识别矿工安全帽的佩戴,在不增加任何辅助装置的条件下实现矿工安全着装智能识别。从视频数据中提取图像,通... 为了解决矿山安全监控监测主要靠人工对视频数据进行识别而存在的诸多人为因素限制的问题,通过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计算机智能识别矿工安全帽的佩戴,在不增加任何辅助装置的条件下实现矿工安全着装智能识别。从视频数据中提取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旋转、偏移、剪切等预处理,将图像分为矿山背景、戴安全帽的矿工和不戴安全帽的矿工3类。通过构建3种不同深度层次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实验对比,"4个卷积层+3个池化层+3个全连接层"组成的深层网络识别准确率较高,达到91.2%。实验表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较好地实现对矿工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的智能识别。研究方法为人工智能应用于矿山的安全监控、安全行为及安全状态的智能识别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 卷积神经网络 智能识别 安全帽 安全生产 Caffe深度学习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耦合特性的充电站运行状态预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苏粟 李玉璟 +3 位作者 夏明超 汤小康 韦存昊 梁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2,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耦合特性和深度学习模型的充电站运行状态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充电站历史运行数据和所在区域的交通通行速度数据集,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将充电站划分为不同类型,分析充电站运行状态在时间上的特性;建立单个充电站的&qu... 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耦合特性和深度学习模型的充电站运行状态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充电站历史运行数据和所在区域的交通通行速度数据集,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将充电站划分为不同类型,分析充电站运行状态在时间上的特性;建立单个充电站的"偏移量-交通-时间"三维矩阵模型,深度挖掘充电站运行状态与周边交通状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耦合相关性。其次,将充电站状态与交通状况的时间滞后相关特性进行空间重构,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时间序列预测,构建基于Keras深度学习框架的充电站运行状态多步预测模型。最后,以20个充电站的真实运行数据进行验证,并与多种预测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站 运行状态 交通状况 多步预测 Keras深度学习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微观因素的概率级别的车辆事故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力天 孔嘉漪 +2 位作者 樊一航 范灵俊 包尔固德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52-2061,共10页
车辆事故预测是避免道路车辆事故发生的重要研究课题.以往的研究使用的事故数据集只包含地理情况、环境情况、交通情况等宏观因素,或者只包含车辆行为和驾驶员行为等微观因素.因为很难收集到同时包含2类因素的事故数据集,很少有研究将这... 车辆事故预测是避免道路车辆事故发生的重要研究课题.以往的研究使用的事故数据集只包含地理情况、环境情况、交通情况等宏观因素,或者只包含车辆行为和驾驶员行为等微观因素.因为很难收集到同时包含2类因素的事故数据集,很少有研究将这2类因素结合起来,然而车辆事故往往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在收集到的数据中没有可以用于预测的事故发生概率标签,所以目前多数的研究关注点只是在于事故是否发生而不能得到准确的概率值.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下,驾驶员需要的是不同级别的危险预警信号,而这种信号正是应该由事故概率值决定的.2019年发布的事故宏观因素数据集OSU(Ohio State University)与宏观因素数据集FARS(fatality analysis reporting system)和微观因素数据集SHRP2(strategic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 2)都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为它们的融合提供了机遇.因此,首先得到了一个同时包含宏观和微观因素的数据集,其中事故数据(正样本)融合自OSU、FARS数据集,以及与SHRP2分布相同的数据集Sim-SHRP2(simulated strategic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 2),而安全驾驶数据(负样本)则由自己驾驶汽车获得.然后,针对收集到的数据中没有概率标签的问题,还设计了一个概率级别的无监督深度学习框架来预测准确的概率值,该框架使用迭代的方式为数据集生成准确的概率标签,并使用这些概率标签来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可以使用所得到的数据集来灵敏而准确地预测车辆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事故 事故预测 宏微观因素 深度学习框架 deep-SVD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D图像的移动端点云分割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方洁 王斌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6-134,共9页
近年来,深度传感器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普及推动了三维点云处理方法的快速发展。针对传统的前后端分离的点云分割模式,提出了一种使用移动端设备进行三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一体化技术方案。基于谷歌的AR Core开发平台,进行了安卓设备上的... 近年来,深度传感器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普及推动了三维点云处理方法的快速发展。针对传统的前后端分离的点云分割模式,提出了一种使用移动端设备进行三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一体化技术方案。基于谷歌的AR Core开发平台,进行了安卓设备上的深度图获取实验,深度图可进一步转换为点云数据;通过对模型轻量化方法的研究,改进了PointNet网络,使模型参数量减少为原来的1/5,同时具有约73%的分割精度;最后利用TensorFlow Lite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将改进的PointNet网络成功部署到了安卓智能手机上,量化后的tflite模型仅268 kB大小,在启用GPU加速后,对单幅场景点云数据的推断速度约为0.7 s。实验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分割 深度图获取 深度学习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改进LSTM-BP神经网络的智慧楼宇用能行为预测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江世雄 黄鸿标 +1 位作者 陈苏芳 肖荣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6-371,共6页
针对大部分预测方法难以适用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处理,且存在能源类型考虑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基于GA改进LSTM-BP神经网络的智慧楼宇用能行为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分析用能行为并减少用能数据规模,利用遗传算法优化长短时记... 针对大部分预测方法难以适用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处理,且存在能源类型考虑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基于GA改进LSTM-BP神经网络的智慧楼宇用能行为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分析用能行为并减少用能数据规模,利用遗传算法优化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的预测模型,实现对智慧楼宇的能耗预测.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12 h及120 h内预测结果的MAE值分别为1.79 J和2.11 J,预测效果稳定并优于其他对比方法,故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楼宇 用能行为预测 LSTM-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K-MEANS聚类算法 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 多源异构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梯度的数据增广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之瑜 张淑芬 +2 位作者 刘洋 罗长银 李敏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卷积神经网络用于图像识别的分类任务,需要大规模的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因需要采集目标图像数量和设备条件的限制,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获取足够多的图像样本,且耗时耗力耗财。目前已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样本增广方法来解决图像样本不足的问题... 卷积神经网络用于图像识别的分类任务,需要大规模的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因需要采集目标图像数量和设备条件的限制,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获取足够多的图像样本,且耗时耗力耗财。目前已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样本增广方法来解决图像样本不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数据增广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的准确率为目的,针对图像数据增广提出了基于图像梯度的数据增广方法。选取最大图像梯度值,通过精准裁剪方法增加图像样本,扩增图像数据集,使用增广后的数据集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应用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和VGG16网络模型,选取PlantVillage的部分数据集,将训练集数据增广至原来的6倍,对扩增前后的训练集进行训练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数据增广后训练集训练的模型的准确率提升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增广 图像梯度 卷积神经网络 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 PlantVillage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