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时不变褶积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可洋 赵宝山 李永臣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1,共7页
目前地震资料合成记录的制作和标定工作主要是在时间域进行,而随着深度域地震成像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应用,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与标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不变褶积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计... 目前地震资料合成记录的制作和标定工作主要是在时间域进行,而随着深度域地震成像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应用,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与标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不变褶积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即基于线性时不变假设,先将深度域数据转换到伪深度域,与伪深度域地震子波进行褶积,然后再转换到深度域,解决深度域非线性时变褶积问题。采用层状介质模型和逆时偏移模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有效性,并成功应用于标定实际深度域地震成像数据,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易实现,制作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准确可靠,可以为深度域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提供重要的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合成地震记录 制作方法 计算步骤 模型试验 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域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赏 汪关妹 +3 位作者 张万福 张宏伟 方海飞 封若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92-98,共7页
深度域地震资料与时间域资料存在诸多不同,其解释方法与时间域也存在差异。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的深度域特色解释功能,探索了深度域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和流程:通过深度域合成记录直接标定,明确井震间的对应关系;应用井震差异建场方法进... 深度域地震资料与时间域资料存在诸多不同,其解释方法与时间域也存在差异。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的深度域特色解释功能,探索了深度域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和流程:通过深度域合成记录直接标定,明确井震间的对应关系;应用井震差异建场方法进行构造图校正,使构造解释成果更加精细;运用几何类和动力学类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其空间位置更加准确;非线性的BP神经网络反演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在速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利用波数类属性进行含油气性检测。应用该方法完成了冀中探区深度域地震资料解释,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结果精度能够满足地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ast解释系统 深度 深度域合成记录 井震误差建场 非线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国权 王永刚 +2 位作者 朱兆林 刘磊 曹丹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3期217-219,共3页
制作高精度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是实现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的关键。介绍了采用深度域不对称子波算子求取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即对已有的测井曲线,利用有效地震地质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据由波动方程导出的反射... 制作高精度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是实现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的关键。介绍了采用深度域不对称子波算子求取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即对已有的测井曲线,利用有效地震地质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据由波动方程导出的反射系数计算公式,求取频率域的反射系数;把井旁道记录转换到时间域.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提取实际资料的地震子波,进而得到频率域的子波谱;利用频率域褶积模型计算合成记录,经傅里叶反变换、时深转换和重采样后得到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实际应用表明,采用深度域方法制作的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吻合程度较高,可以用于井间地震资料的层位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深度域合成记录 不对称子波算子 有效地震地质模型 反射系数 地震子波 深时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