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牛地气田水平井水平段虚拟井位深度域反演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秦雪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0-285,共6页
针对非均质性强烈的复杂储层水平井开发,将水平段测井资料进行采样离散化,并以虚拟直井的方式提取测井曲线,进而从深度域开展岩性随机模拟反演。该方法不仅可以将水平段测井资料有效应用,而且可以根据水平段随钻测井的逐步更新实现水平... 针对非均质性强烈的复杂储层水平井开发,将水平段测井资料进行采样离散化,并以虚拟直井的方式提取测井曲线,进而从深度域开展岩性随机模拟反演。该方法不仅可以将水平段测井资料有效应用,而且可以根据水平段随钻测井的逐步更新实现水平段动态定量预测。通过大牛地气田试验分析认为,该技术可明显提高单砂体顶底构造及储层内部隔夹层预测精度,对于提高水平井储层钻遇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域反演 虚拟直井 水平段 水平井 大牛地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深度域速度反演的方法
2
作者 李继伟 李光鹏 +2 位作者 杜佳骏 冯荣昌 段晓旭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山前带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剩余速度场拾取困难,深度域速度场难以迭代收敛到最优,是山前带地震资料无法实现偏移准确归位的主要原因。利用五维数据规则化中的数据插值技术对偏移前的原始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数据重构,通过改变观测系统,改善... 山前带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剩余速度场拾取困难,深度域速度场难以迭代收敛到最优,是山前带地震资料无法实现偏移准确归位的主要原因。利用五维数据规则化中的数据插值技术对偏移前的原始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数据重构,通过改变观测系统,改善其面元属性,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以满足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场迭代的需求。同时为了保证偏移数据的保真性,数据插值得到的高信噪比共中心点道集仅作为深度域速度场迭代反演的输入道集,原始共中心点道集作为最终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输入道集,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深度域速度场迭代的快速准确收敛。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可行性强,迭代更新求取的最终偏移速度场准确,偏移剖面反射归位合理,可为山前带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地震资料处理 五维数据规则化 数据插值 共中心点道集 深度速度反演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水平井轨迹设计的深度域随机模拟反演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宝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8,共6页
大牛地气田储层横向岩性变化剧烈、纵向砂泥叠置,具有非常强烈的非均质性,为典型低渗特低渗油气田。为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率,2012年针对大牛地气田实施水平井规模化整体部署。水平井整体部署成功率的提高所面临的难题是在单砂体精细刻... 大牛地气田储层横向岩性变化剧烈、纵向砂泥叠置,具有非常强烈的非均质性,为典型低渗特低渗油气田。为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率,2012年针对大牛地气田实施水平井规模化整体部署。水平井整体部署成功率的提高所面临的难题是在单砂体精细刻画的基础上进行水平井轨迹设计。通过攻关研究,形成了适用于水平井轨迹设计的深度域随机模拟反演技术,通过利用测井资料的准确深度信息,有效解决了A靶点及导眼井测井数据测深不够,无法准确标定的难题。经数百口水平井部署及跟踪证实,该技术不仅极大提高了目标砂体埋深预测精度,同时有效降低了井间合成记录标定的误差,地层对比关系正确可靠,反演外推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大牛地气田2012年10×108 m3及2013年9×108 m3天然气产能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水平井轨迹设计 合成记录 深度域反演 随机模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组深度域地质统计学反演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旭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6-449,共4页
常规时间域地质统计学反演虽有着较高的纵向分辨能力,但与构造匹配上仍存在较大问题。由于时间域模型所带来的误差,其成果应用到实际井位部署当中仍存在一定困难。针对低孔、低渗薄互层碎屑砂岩储层,采用深度域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把构... 常规时间域地质统计学反演虽有着较高的纵向分辨能力,但与构造匹配上仍存在较大问题。由于时间域模型所带来的误差,其成果应用到实际井位部署当中仍存在一定困难。针对低孔、低渗薄互层碎屑砂岩储层,采用深度域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把构造特征与反演成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成功地预测出小层砂岩的顶底界面与砂体横向边界。砂体的纵向识别能力与时间域反演成果相当,但对砂体的空间展布预测精度要高于时间域反演。借助基于深度域砂岩概率模型的反演成果,为朝阳沟油田水平井方案实施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支撑,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域反演 地质统计学 高分辨率 水平井 朝阳沟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褶积理论的深度域地震资料反演 被引量:8
5
作者 彭军 周家雄 +2 位作者 王宇 隋波 李海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0-45,共6页
近年来随着深度域地震资料的普及,为更好地利用这些地震资料来解决地下地质问题,提出了基于褶积理论的深度域地震资料反演。基于褶积理论的地震资料反演,子波与低频模型对反演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制作人工合成记录与数值模拟研... 近年来随着深度域地震资料的普及,为更好地利用这些地震资料来解决地下地质问题,提出了基于褶积理论的深度域地震资料反演。基于褶积理论的地震资料反演,子波与低频模型对反演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制作人工合成记录与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深度域子波与时间域子波的关系,为基于褶积理论的深度域反演奠定了基础。将深度域反演应用于南海西部某油田,通过与该区的时间域地震资料反演对比,发现两种反演方法子波与低频模型都有差异。当时间域地震资料的采样间隔约为深度域地震资料采样间隔与层速度之比的两倍时,深度域地震资料的反演结果将优于时间域地震资料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地震 深度子波 深度褶积 深度低频模型 深度地震反演 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地震反演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成禹 姚振岸 +1 位作者 伍敦仕 喻志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04-618,共15页
随着地震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面向地质目标的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透射损失、层间多次波、波模式转换以及随机噪声等的影响,观测地震数据和待反演的地下介质属性之间呈现出很强的非线性.考虑到这些非线性,本文基于积... 随着地震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面向地质目标的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透射损失、层间多次波、波模式转换以及随机噪声等的影响,观测地震数据和待反演的地下介质属性之间呈现出很强的非线性.考虑到这些非线性,本文基于积分波动方程开展叠前地震反演,从观测地震数据中恢复出介质属性和整体波场,其中反演参数是波动方程中的压缩系数、剪切柔度和密度的对比度,相比于常规线性AVO反演的波阻抗弹性参数,它们对流体指示有更强的敏感性.在反演过程中,从平滑的低频背景场出发,交替迭代求解数据方程和目标方程.采用乘性正则化方法于共轭梯度框架下求解反演参数,采用优化的散射级数Neumann序列获得整体波场,这种方法不易陷入局部极值,能收敛到正确解.测井资料和典型山前带模型测试表明,利用上述反演方法能获得高分辨率的深度域地下介质属性,可直接进行储层预测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理论 积分波动方程 非线性 深度叠前反演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资料处理及解释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录明 罗省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3-671,共9页
笔者认为,当前多波勘探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多波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问题。文中在常规多波资料处理的基础[1]上,展示了笔者近几年在多波资料处理及解释方面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内容包括以各向异性介质为基础的裂缝预测成果、速度... 笔者认为,当前多波勘探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多波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问题。文中在常规多波资料处理的基础[1]上,展示了笔者近几年在多波资料处理及解释方面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内容包括以各向异性介质为基础的裂缝预测成果、速度分析、动校叠加、AVA叠前参数反演成果,以及以深度域成像为基础的深度域多波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及声阻抗、横波速度等参数反演的成果等。以上成果提高了多波处理及参数反演的精度,开辟了多波解释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解释 各向异性介质 裂缝预测 深度域反演 弹性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