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快速成像的观测系统评价方法及应用
1
作者
王昀
孙敏傲
+5 位作者
陈浩
王雅如
肖云飞
向晨
严泽宇
刘文龙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7-481,共15页
利用传统的基于偏移成像技术的地震数据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式得到的成像结果比较准确,对靶区的分析也较为直观,但传统的偏移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波场模拟,因而需要高性能的计算设备以及大量的时间,因此必须要考虑地震采集观测系统方案设...
利用传统的基于偏移成像技术的地震数据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式得到的成像结果比较准确,对靶区的分析也较为直观,但传统的偏移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波场模拟,因而需要高性能的计算设备以及大量的时间,因此必须要考虑地震采集观测系统方案设计阶段的时效性。为了给复杂地区采集观测系统方案设计提供更精确、更快捷的论证手段,开展了基于快速偏移成像的地震数据采集观测系统评价技术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作者关于观测系统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快速偏移成像的观测系统评价方法,采用的快速偏移成像方法的主要步骤为点扩散函数计算和高维空间褶积,利用给定模型和观测系统高效获取Hessian近似算子,再和模型反射率(高波数信息)进行高维空间卷积,最终实现对地下目标体的高效成像。对比分析了不同覆盖次数、不同面元尺寸、不同横纵比和不同炮道密度对成像效果的影响。该方法在西南高陡构造、西北缝洞体、南海复杂断块工区观测系统评价的应用中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域偏移成像
观测系统设计
快速
偏移
成像
正演模拟
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照明补偿的变“子波”模拟成像方法
被引量:
5
2
作者
焦峻峰
赵爱国
+3 位作者
廉西猛
崔庆辉
孙成禹
吴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3-892,共10页
叠前深度偏移是目前高精度地震成像的关键技术。对于给定的速度模型,传统方法是先利用波动方程做波场正演,再对正演波场进行叠前偏移成像。但该方法计算效率低,对硬件要求高。基于成像算子的模拟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无需波场正演和偏移处理...
叠前深度偏移是目前高精度地震成像的关键技术。对于给定的速度模型,传统方法是先利用波动方程做波场正演,再对正演波场进行叠前偏移成像。但该方法计算效率低,对硬件要求高。基于成像算子的模拟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无需波场正演和偏移处理,计算效率高,但存在能量分布与实际不符、分区重构分界严重及成像波形不正确等问题。为改善模拟叠前偏移成像算法的效果,文中提出基于照明补偿的变“子波”模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首先根据观测系统计算射线路径,使用单位脉冲代替点扩散函数在波数域构建直接成像算子,并将成像算子作用于反射系数模型;然后在空间域通过非稳态褶积运算得到模拟深度域成像结果,解决模拟深度成像时波形不能空变的问题;通过单位脉冲作用下多点模拟成像结果的叠加,空间能量差异及个别区域无法照明的问题得以解决。该方法不仅保留了原算法计算速度快的优势,同时还解决了能量分配和“子波”空变的问题。模型试算证明该方法成像结果准确,可为观测系统选择和地震成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算子
深度域偏移成像
射线追踪
散射层析
非稳态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快速成像的观测系统评价方法及应用
1
作者
王昀
孙敏傲
陈浩
王雅如
肖云飞
向晨
严泽宇
刘文龙
机构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东营同邦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7-481,共15页
文摘
利用传统的基于偏移成像技术的地震数据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式得到的成像结果比较准确,对靶区的分析也较为直观,但传统的偏移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波场模拟,因而需要高性能的计算设备以及大量的时间,因此必须要考虑地震采集观测系统方案设计阶段的时效性。为了给复杂地区采集观测系统方案设计提供更精确、更快捷的论证手段,开展了基于快速偏移成像的地震数据采集观测系统评价技术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作者关于观测系统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快速偏移成像的观测系统评价方法,采用的快速偏移成像方法的主要步骤为点扩散函数计算和高维空间褶积,利用给定模型和观测系统高效获取Hessian近似算子,再和模型反射率(高波数信息)进行高维空间卷积,最终实现对地下目标体的高效成像。对比分析了不同覆盖次数、不同面元尺寸、不同横纵比和不同炮道密度对成像效果的影响。该方法在西南高陡构造、西北缝洞体、南海复杂断块工区观测系统评价的应用中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深度域偏移成像
观测系统设计
快速
偏移
成像
正演模拟
点扩散函数
Keywords
depth-domain migration
geometry design
fast migration
forward modeling
point spread function
分类号
TE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照明补偿的变“子波”模拟成像方法
被引量:
5
2
作者
焦峻峰
赵爱国
廉西猛
崔庆辉
孙成禹
吴涵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3-89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石油勘探面波与P‑导波的近地表纵横波速度一体化反演”(42174140)
“深度偏移地震数据特征剖析与深度域直接反演方法研究”(41874153)联合资助。
文摘
叠前深度偏移是目前高精度地震成像的关键技术。对于给定的速度模型,传统方法是先利用波动方程做波场正演,再对正演波场进行叠前偏移成像。但该方法计算效率低,对硬件要求高。基于成像算子的模拟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无需波场正演和偏移处理,计算效率高,但存在能量分布与实际不符、分区重构分界严重及成像波形不正确等问题。为改善模拟叠前偏移成像算法的效果,文中提出基于照明补偿的变“子波”模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首先根据观测系统计算射线路径,使用单位脉冲代替点扩散函数在波数域构建直接成像算子,并将成像算子作用于反射系数模型;然后在空间域通过非稳态褶积运算得到模拟深度域成像结果,解决模拟深度成像时波形不能空变的问题;通过单位脉冲作用下多点模拟成像结果的叠加,空间能量差异及个别区域无法照明的问题得以解决。该方法不仅保留了原算法计算速度快的优势,同时还解决了能量分配和“子波”空变的问题。模型试算证明该方法成像结果准确,可为观测系统选择和地震成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成像
算子
深度域偏移成像
射线追踪
散射层析
非稳态褶积
Keywords
imaging operator
depth domain migration imaging
ray tracing
scattering tomography
unsteady convolu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快速成像的观测系统评价方法及应用
王昀
孙敏傲
陈浩
王雅如
肖云飞
向晨
严泽宇
刘文龙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照明补偿的变“子波”模拟成像方法
焦峻峰
赵爱国
廉西猛
崔庆辉
孙成禹
吴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