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谱矩方法在磁源体深度反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付丽华 杨文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044-3054,共11页
谱矩方法可以对数据的表面形貌做较为细致的描述.它以随机过程为理论基础,用各阶谱矩及统计不变量等具体的参数表征表面的几何形态,算术平均顶点曲率是一种基于四阶谱矩的统计不变量.通常,埋深不同的场源所引起的磁异常尺度不同,从曲率... 谱矩方法可以对数据的表面形貌做较为细致的描述.它以随机过程为理论基础,用各阶谱矩及统计不变量等具体的参数表征表面的几何形态,算术平均顶点曲率是一种基于四阶谱矩的统计不变量.通常,埋深不同的场源所引起的磁异常尺度不同,从曲率的角度来理解即为磁异常曲面的弯曲程度不同.因此,本文应用算术平均顶点曲率提取磁异常的几何信息,并将所提取的信息用于场源深度的反演.理论上推导了基于谱矩的球状磁源体和板状磁源体的反演公式,得到了场源深度与磁异常、曲率之间的关系式.结合理论模型计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与欧拉反褶积方法进行对比.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快速简单,无需调节参数,且有较好的反演精度.最后,将该方法用于塔里木盆地航磁异常的反演和解释中,反演出的磁源体深度可满足区域磁异常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要求,为克拉通沉积盆地磁异常源的深度划分提供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矩 曲率 区域磁异常 深度反演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磁异常的奇性分析与深度反演 被引量:1
2
作者 汤井田 宋守根 何继善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利用小波变换对重磁异常的奇性作了分析,提出了能刻划三维重磁异常特征的奇性指标.作为新的解释参数,利用它对异常作了深度反演的研究.
关键词 重磁异常 奇性 深度反演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拟MT深度反演方法精细解释煤矿岩层富水性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范涛 李文刚 +1 位作者 王鹏 安绍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29-135,共7页
采用瞬变电磁方法探测煤矿水害问题时,经常发现对异常的深度解释不准,很难与实际情况吻合,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瞬变电磁(TEM)延迟时间与大地电磁(MT)周期的对应关系,将实测的TEM数据转化为MT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用MT"正演改正法... 采用瞬变电磁方法探测煤矿水害问题时,经常发现对异常的深度解释不准,很难与实际情况吻合,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瞬变电磁(TEM)延迟时间与大地电磁(MT)周期的对应关系,将实测的TEM数据转化为MT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用MT"正演改正法"反演深度的方法。在反演计算的过程中,利用Bostick反演构造初始模型,通过比较初始模型视电阻率与实测视电阻率曲线,依次改正每一个电性层的电阻率和厚度。因为将地下介质划分成与观测时间道数一样多的电性层,在纵向上它能最大限度地反映观测资料所能反映电性层的分辨能力。在MT固有的等值性范围内,"正演改正法"能正确恢复各电性层的电阻率和厚度。通过对理论模型计算和煤矿水害实测资料处理,证明该方法是一种较为精确快速、稳定收敛和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拟大地电磁(MT) 正演改正 深度反演 煤矿水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深度反演软件包研制成功
4
作者 戴勤奋 《海洋地质动态》 1993年第8期24-25,共2页
英国Scott Pickford公司新近推出了一个先进的深度反演软件包名为CUBIT,该产品的诞生为地震工作站和绘图系统架起了桥梁.CUBIT可与GeoQuest、Landmark和Charisma等工作站兼容,据称能用于高精度的多层深度反演.CUBIT具有质量控制功能,能... 英国Scott Pickford公司新近推出了一个先进的深度反演软件包名为CUBIT,该产品的诞生为地震工作站和绘图系统架起了桥梁.CUBIT可与GeoQuest、Landmark和Charisma等工作站兼容,据称能用于高精度的多层深度反演.CUBIT具有质量控制功能,能发现地震地层模型中的信息错误及解释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深度域速度反演的方法
5
作者 李继伟 李光鹏 +2 位作者 杜佳骏 冯荣昌 段晓旭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山前带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剩余速度场拾取困难,深度域速度场难以迭代收敛到最优,是山前带地震资料无法实现偏移准确归位的主要原因。利用五维数据规则化中的数据插值技术对偏移前的原始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数据重构,通过改变观测系统,改善... 山前带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剩余速度场拾取困难,深度域速度场难以迭代收敛到最优,是山前带地震资料无法实现偏移准确归位的主要原因。利用五维数据规则化中的数据插值技术对偏移前的原始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数据重构,通过改变观测系统,改善其面元属性,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以满足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场迭代的需求。同时为了保证偏移数据的保真性,数据插值得到的高信噪比共中心点道集仅作为深度域速度场迭代反演的输入道集,原始共中心点道集作为最终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输入道集,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深度域速度场迭代的快速准确收敛。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可行性强,迭代更新求取的最终偏移速度场准确,偏移剖面反射归位合理,可为山前带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地震资料处理 五维数据规则化 数据插值 共中心点道集 深度域速度反演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地电磁二维反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凯军 卢炎 +1 位作者 王大勇 石双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4-1183,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反演由于层数过多而影响准确度的问题,开展了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大地电磁二维反演研究。通过大地电磁二维正演建立大量数据集,以TE和TM模式下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作为四通道网络输入,以对应的地电模型作为标... 为了解决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反演由于层数过多而影响准确度的问题,开展了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大地电磁二维反演研究。通过大地电磁二维正演建立大量数据集,以TE和TM模式下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作为四通道网络输入,以对应的地电模型作为标签及输出进行有监督的学习,利用残差神经网络实现二维大地电磁反演。不同噪声水平的地电模型反演结果表明残差网络不仅可以很好地消除层数过多带来的准确度下降问题,还具有很强的抗噪作用。对冀中坳陷实测电磁资料进行反演,获得深部碳酸盐岩电阻率分布,据此分析了工区热储构造特征。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抗噪性能,反演效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测深法 残差网络 深度学习反演 地热勘探 冀中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nSAR升降轨形变数据反演滑坡深度——以桃坪乡古滑坡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杨超 杨莹辉 +4 位作者 王继燕 许强 陈强 陶鑫鑫 胡植庆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8-879,共12页
传统滑坡深度探测方法只能确定坡体部分稀疏单点的深度,无法准确反应整个滑坡体的深度分布情况,且探测成本高昂。针对该问题,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升降轨InSAR形变的滑坡深度反演方法,其基本流程是:首先利用时序InSAR技术分别获取升轨和... 传统滑坡深度探测方法只能确定坡体部分稀疏单点的深度,无法准确反应整个滑坡体的深度分布情况,且探测成本高昂。针对该问题,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升降轨InSAR形变的滑坡深度反演方法,其基本流程是:首先利用时序InSAR技术分别获取升轨和降轨卫星视线向形变速度场,再根据卫星视线向与滑坡的空间几何关系,解算获得滑坡表面沿坡向和法向的二维形变场,进一步在质量守恒准则下构建基于坡面二维形变的滑坡深度反演模型,实现滑坡深度的反演计算。本文以四川省理县桃坪乡古滑坡体为研究对象,InSAR成果显示该滑坡运动面积~2.9 km^(2),流变参数取0.7时,反演滑坡深度集中分布在9~33 m,滑坡体积约3.49×10^(7)m^(3),结果与已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证明了本文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可靠性。且本文提出方法可获得滑坡体连续的深度数据,能更为直观地反映滑坡危险区域,可为滑坡灾害影响分析及灾害防治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坡体二维形变场 滑坡深度反演 流变系数 滑坡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水平井轨迹设计的深度域随机模拟反演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宝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8,共6页
大牛地气田储层横向岩性变化剧烈、纵向砂泥叠置,具有非常强烈的非均质性,为典型低渗特低渗油气田。为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率,2012年针对大牛地气田实施水平井规模化整体部署。水平井整体部署成功率的提高所面临的难题是在单砂体精细刻... 大牛地气田储层横向岩性变化剧烈、纵向砂泥叠置,具有非常强烈的非均质性,为典型低渗特低渗油气田。为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率,2012年针对大牛地气田实施水平井规模化整体部署。水平井整体部署成功率的提高所面临的难题是在单砂体精细刻画的基础上进行水平井轨迹设计。通过攻关研究,形成了适用于水平井轨迹设计的深度域随机模拟反演技术,通过利用测井资料的准确深度信息,有效解决了A靶点及导眼井测井数据测深不够,无法准确标定的难题。经数百口水平井部署及跟踪证实,该技术不仅极大提高了目标砂体埋深预测精度,同时有效降低了井间合成记录标定的误差,地层对比关系正确可靠,反演外推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大牛地气田2012年10×108 m3及2013年9×108 m3天然气产能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水平井轨迹设计 合成记录 深度反演 随机模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组深度域地质统计学反演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旭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6-449,共4页
常规时间域地质统计学反演虽有着较高的纵向分辨能力,但与构造匹配上仍存在较大问题。由于时间域模型所带来的误差,其成果应用到实际井位部署当中仍存在一定困难。针对低孔、低渗薄互层碎屑砂岩储层,采用深度域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把构... 常规时间域地质统计学反演虽有着较高的纵向分辨能力,但与构造匹配上仍存在较大问题。由于时间域模型所带来的误差,其成果应用到实际井位部署当中仍存在一定困难。针对低孔、低渗薄互层碎屑砂岩储层,采用深度域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把构造特征与反演成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成功地预测出小层砂岩的顶底界面与砂体横向边界。砂体的纵向识别能力与时间域反演成果相当,但对砂体的空间展布预测精度要高于时间域反演。借助基于深度域砂岩概率模型的反演成果,为朝阳沟油田水平井方案实施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支撑,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反演 地质统计学 高分辨率 水平井 朝阳沟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水平井水平段虚拟井位深度域反演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雪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0-285,共6页
针对非均质性强烈的复杂储层水平井开发,将水平段测井资料进行采样离散化,并以虚拟直井的方式提取测井曲线,进而从深度域开展岩性随机模拟反演。该方法不仅可以将水平段测井资料有效应用,而且可以根据水平段随钻测井的逐步更新实现水平... 针对非均质性强烈的复杂储层水平井开发,将水平段测井资料进行采样离散化,并以虚拟直井的方式提取测井曲线,进而从深度域开展岩性随机模拟反演。该方法不仅可以将水平段测井资料有效应用,而且可以根据水平段随钻测井的逐步更新实现水平段动态定量预测。通过大牛地气田试验分析认为,该技术可明显提高单砂体顶底构造及储层内部隔夹层预测精度,对于提高水平井储层钻遇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反演 虚拟直井 水平段 水平井 大牛地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褶积理论的深度域地震资料反演 被引量:8
11
作者 彭军 周家雄 +2 位作者 王宇 隋波 李海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0-45,共6页
近年来随着深度域地震资料的普及,为更好地利用这些地震资料来解决地下地质问题,提出了基于褶积理论的深度域地震资料反演。基于褶积理论的地震资料反演,子波与低频模型对反演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制作人工合成记录与数值模拟研... 近年来随着深度域地震资料的普及,为更好地利用这些地震资料来解决地下地质问题,提出了基于褶积理论的深度域地震资料反演。基于褶积理论的地震资料反演,子波与低频模型对反演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制作人工合成记录与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深度域子波与时间域子波的关系,为基于褶积理论的深度域反演奠定了基础。将深度域反演应用于南海西部某油田,通过与该区的时间域地震资料反演对比,发现两种反演方法子波与低频模型都有差异。当时间域地震资料的采样间隔约为深度域地震资料采样间隔与层速度之比的两倍时,深度域地震资料的反演结果将优于时间域地震资料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域地震 深度域子波 深度域褶积 深度域低频模型 深度域地震反演 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光谱分析的HJ-1B数据浅层雪深反演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廷旭 蒋洪波 +1 位作者 陈超 秦其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84-2788,共5页
积雪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积雪所带来的危害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积雪深度遥感监测研究主要集中在微波遥感,少量的利用光学遥感进行的积雪深度研究也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数据以及MODIS数据等。我国自主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 积雪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积雪所带来的危害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积雪深度遥感监测研究主要集中在微波遥感,少量的利用光学遥感进行的积雪深度研究也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数据以及MODIS数据等。我国自主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无论是在光谱分辨率还是在空间分辨率上,都与气象卫星数据以及MODIS数据有较大区别,对利用HJ-1B卫星数据进行积雪深度反演的研究较少。该文主要利用HJ-1B卫星数据,研究常规降雪深度状况下的积雪深度遥感监测方法。利用野外不同下垫面及深度状况的积雪光谱,在积雪覆盖信息提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积雪覆盖指数以及HJ-1B卫星不同波段(绿光波段、近红外波段、短波红外波段)反射率与积雪深度的相关关系,建立了适用于HJ-1B星的积雪深度反演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满足较浅降雪深度状况下的遥感实时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HJ-1B 积雪 深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面长度对大地电磁二维TM模式反演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静 陈小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2-381,共10页
对于大地电磁有效探测深度的研究,以往主要从频率的角度进行讨论。通过大量二维直立断层模型的反演对比研究表明,剖面长度对有效探测深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设计了一组不同断距的直立断层模型,对TM极化模式下反演剖面长度对有效探... 对于大地电磁有效探测深度的研究,以往主要从频率的角度进行讨论。通过大量二维直立断层模型的反演对比研究表明,剖面长度对有效探测深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设计了一组不同断距的直立断层模型,对TM极化模式下反演剖面长度对有效探测深度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频带足够宽、测点足够密集的情况下,对一定深度的目标区,剖面长度的选取直接影响着反演结果。当反演剖面长度较短时,反演结果不可靠,不能正确地反映目标层深度,而当反演剖面长度增加到一定长度后,反演结果就很好且几乎不再随长度的增加而变化。对直立断层而言,若要得到同样好的反演结果,随着断距的增加,反演剖面长度也需增长。通过对模型的大量反演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一组量化的数据,对于文中所设定的模型,通过数据拟合,发现断距与所需反演剖面长度满足线性关系。该研究可在野外观测的剖面长度设计、反演结果的有效深度评价等方面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二维反演 TM极化模式 反演剖面长度 有效反演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地震反演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成禹 姚振岸 +1 位作者 伍敦仕 喻志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04-618,共15页
随着地震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面向地质目标的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透射损失、层间多次波、波模式转换以及随机噪声等的影响,观测地震数据和待反演的地下介质属性之间呈现出很强的非线性.考虑到这些非线性,本文基于积... 随着地震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面向地质目标的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透射损失、层间多次波、波模式转换以及随机噪声等的影响,观测地震数据和待反演的地下介质属性之间呈现出很强的非线性.考虑到这些非线性,本文基于积分波动方程开展叠前地震反演,从观测地震数据中恢复出介质属性和整体波场,其中反演参数是波动方程中的压缩系数、剪切柔度和密度的对比度,相比于常规线性AVO反演的波阻抗弹性参数,它们对流体指示有更强的敏感性.在反演过程中,从平滑的低频背景场出发,交替迭代求解数据方程和目标方程.采用乘性正则化方法于共轭梯度框架下求解反演参数,采用优化的散射级数Neumann序列获得整体波场,这种方法不易陷入局部极值,能收敛到正确解.测井资料和典型山前带模型测试表明,利用上述反演方法能获得高分辨率的深度域地下介质属性,可直接进行储层预测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理论 积分波动方程 非线性 深度域叠前反演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漏磁信号深度特性的缺陷深度轮廓迭代优化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缪立恒 潘峰 +1 位作者 彭丽莎 黄松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77-3085,共9页
漏磁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钢结构件缺陷检测与评估中的无损检测方法。缺陷漏磁信号反演是漏磁检测的关键环节,其中有效的缺陷深度轮廓优化对于提高反演效率至关重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漏磁信号深度特性的缺陷深度轮廓迭代优化方法,该方... 漏磁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钢结构件缺陷检测与评估中的无损检测方法。缺陷漏磁信号反演是漏磁检测的关键环节,其中有效的缺陷深度轮廓优化对于提高反演效率至关重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漏磁信号深度特性的缺陷深度轮廓迭代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缺陷区域漏磁信号平均值与深度间的近似线性关系,对缺陷初始深度序列进行估计,并进一步根据缺陷计算漏磁信号与检测漏磁信号间的误差分析对缺陷深度序列进行优化更新,最终实现缺陷深度轮廓的反演重构。通过仿真与试验分别对不同类型缺陷的漏磁检测信号进行反演,仿真与试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检测信号 深度特性 优化算法 缺陷深度轮廓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的田块尺度下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监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文瀚 杜克明 +4 位作者 孙彦坤 刘布春 孙忠富 马浚诚 郑飞翔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2年第1期84-96,共13页
为确定田块尺度下探地雷达对不同深度及相邻反射层间土壤含水量的反演精度、有效反演深度、最佳反演深度及最优反演模型,本研究采用1000 MHz中心频率探地雷达设备,分别在无降雨偏干旱土壤和降雨后湿润土壤两种条件下,在选定农田区域基... 为确定田块尺度下探地雷达对不同深度及相邻反射层间土壤含水量的反演精度、有效反演深度、最佳反演深度及最优反演模型,本研究采用1000 MHz中心频率探地雷达设备,分别在无降雨偏干旱土壤和降雨后湿润土壤两种条件下,在选定农田区域基于共中心点法采集雷达波数据,提取有效地表波与反射波数据,通过双曲线拟合法分别获取不同深度反射层雷达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得出土壤的相对介电常数,最后根据土壤体积含水量和介电常数之间的经验模型计算获得不同深度的土壤体积含水量。通过Topp、Roth、Herkelrath和Ferre四种经验模型分别进行土壤体积含水量反演测定,同时以利用烘干法获取的代表性测定土壤含水量实测值为指标进行精度验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00 MHz探地雷达的有效反演深度范围为0~50 cm;土壤偏干旱和偏湿润条件的最佳反演深度分别为50 cm和40 cm;Roth模型相关性最好,决定系数R2最高为0.750,且Roth模型反演土壤含水量值最稳定,在土壤偏干旱和偏湿润条件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值分别为0.0401 m;/m;和0.0335 m;/m;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E)最低为3.0%。探地雷达具备对定量深度田间土壤含水量快速、精准监测的能力,但其反演模型需根据不同土壤类型等条件进行相应参数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土壤含水量监测 共中心点法 最佳反演深度 最优反演模型 Rot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伊通-大屯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52
17
作者 张辉煌 徐义刚 +1 位作者 葛文春 马金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79-1596,共18页
吉林伊通-大屯地区有长达80Ma的火山喷发历史,为探讨该区深部地质演化提供了条件。从晚白垩长春大屯火山(92.5±0.5Ma)到伊舒地堑内第三纪伊通火山群(31Ma、9~15Ma),玄武岩碱性逐渐增强,Dy/Yb比值逐渐升高,根据地幔动态熔融模型... 吉林伊通-大屯地区有长达80Ma的火山喷发历史,为探讨该区深部地质演化提供了条件。从晚白垩长春大屯火山(92.5±0.5Ma)到伊舒地堑内第三纪伊通火山群(31Ma、9~15Ma),玄武岩碱性逐渐增强,Dy/Yb比值逐渐升高,根据地幔动态熔融模型计算获得的玄武岩最终形成深度由约50km变深至110km。根据岩石圈盖效应推测该区晚白垩纪以来岩石圈厚度逐渐增厚。伊通第三纪碱性玄武岩显示了均一的地球化学组成;类似洋岛玄武岩(OIB)的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和Nb/U比值,以及低(^(87)Sr/^(86)Sr)_i、正ε_(Nd)(t)同位素特征暗示它主要来源于软流圈。与第三纪碱性玄武岩相比,晚白垩大屯拉斑玄武岩具有相对偏高的Ni、Cr和Sc,高Ba/Th、Rb/Nb、Ba/Nb比值,高(^(87)Sr/^(86)Sr)_i和低(^(143)Nd/^(144)Nd)_i。这些特征可能与软流圈熔体与古老富集地幔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关。伊通-大屯玄武岩的演化特征反映了岩石圈在板内岩浆作用中所担当的不同角色:第三纪时,岩石圈并没有在物质上直接参与岩浆作用,但岩石圈对上涌软流圈起到了机械阻挡作用;而在晚白垩岩浆作用中,岩石圈的间接和直接作用都得到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圈演化 熔体-岩石圈相互反应 地幔动态熔融模型 玄武岩深度反演 伊通 大屯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赣地区中生代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圈厚度变化
18
作者 刘勇 李廷栋 +4 位作者 肖庆辉 邢光福 王涛 寇彩化 段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19-2232,共14页
湘赣地区中生代是多金属矿产的集中地区,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最终制约因素来自地球深部,岩石圈厚度是探索地球深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湘南宁远玄武岩、长城岭辉绿岩和赣西北基性岩的研究,运... 湘赣地区中生代是多金属矿产的集中地区,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最终制约因素来自地球深部,岩石圈厚度是探索地球深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湘南宁远玄武岩、长城岭辉绿岩和赣西北基性岩的研究,运用玄武岩主量元素对玄武岩的形成深度进行了定量模拟,初步探讨了湘赣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厚度随时间的演化关系。研究表明,湘西南宁远地区晚三叠世岩石圈厚度约为53km,湘中南长城岭晚三叠世岩石圈厚度约为81~84km,赣西北早白垩世岩石圈厚度的形成深度约60~63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深度反演 中生代 岩石圈厚度 深部地质过程 美国科迪勒拉 地幔动态熔融模型 软流圈上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岩溶区浅部结构CSAMT探测解译方法探索——以桂林兴安县谢必湾村—上界富坪村段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永亮 吕勇 +3 位作者 甘伏平 邬健强 张伟 何长响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6-452,共7页
利用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对桂林市兴安西部地区的岩溶地质结构进行了探测研究。为了获得更多的岩溶地质信息,通过设定不同深度的反演参数,对比分析了网格剖分大小对反演结果分辨率的影响,以此获得较高分辨率的数据反演方法。利... 利用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对桂林市兴安西部地区的岩溶地质结构进行了探测研究。为了获得更多的岩溶地质信息,通过设定不同深度的反演参数,对比分析了网格剖分大小对反演结果分辨率的影响,以此获得较高分辨率的数据反演方法。利用小网格剖分反演获得的浅部地质结构,比利用大网格反演获得的浅部地质结构的分辨率高,通过小网格可相对有效地探测浅部岩溶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网格剖分的大小会影响对浅部岩溶地质结构反演的分辨率;随深度的增加,岩溶发育强度越来越弱;广西兴安地区可能存在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地热。研究对CSAMT数据隐含信息的高效挖掘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如何提高电磁法反演分辨率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网格剖分 不同深度反演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资料处理及解释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录明 罗省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3-671,共9页
笔者认为,当前多波勘探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多波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问题。文中在常规多波资料处理的基础[1]上,展示了笔者近几年在多波资料处理及解释方面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内容包括以各向异性介质为基础的裂缝预测成果、速度... 笔者认为,当前多波勘探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多波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问题。文中在常规多波资料处理的基础[1]上,展示了笔者近几年在多波资料处理及解释方面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内容包括以各向异性介质为基础的裂缝预测成果、速度分析、动校叠加、AVA叠前参数反演成果,以及以深度域成像为基础的深度域多波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及声阻抗、横波速度等参数反演的成果等。以上成果提高了多波处理及参数反演的精度,开辟了多波解释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解释 各向异性介质 裂缝预测 深度反演 弹性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