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线索效用理论的用户虚假信息感知与互动行为研究——面向深度伪造信息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春年
陈梦秋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6-104,19,共10页
[研究目的]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虚假信息,深度伪造信息有着更难以辨别真假的特点,影响着网络安全空间的发展。该文将从用户感知和行为角度来探索深度伪造类虚假信息的影响和对抗策略。[研究方法]根据线索效用理论,发掘并整合了三个外部线索...
[研究目的]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虚假信息,深度伪造信息有着更难以辨别真假的特点,影响着网络安全空间的发展。该文将从用户感知和行为角度来探索深度伪造类虚假信息的影响和对抗策略。[研究方法]根据线索效用理论,发掘并整合了三个外部线索:分享者信任度、分享者观点、附加提示,并设计了两个组间实验。[研究结论]310个实验样本的数据通过MANCOVA方法进行分析后验证了8个假设,分享者信任度、分享者观点、附加提示都会影响用户对深度伪造信息的感知真实性和互动行为(点赞、评论、转发),这表明用户判断深度伪造信息时会综合效用三个外部线索,同时附加提示的有效性也证明了干预手段在多线索集聚情景下的有效性,为提高用户识别深度伪造信息的能力,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可实践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
信息
信息
感知
互动行为
深度伪造信息
线索效用理论
附加提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行为不法类型的犯罪参与——兼论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的行为不法
被引量:
10
2
作者
敬力嘉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87,共15页
传统犯罪参与理论中,犯罪参与常被视为在经验层面当然区分的归责类型,其规范地位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受到深度伪造技术的挑战。以归责理由、对象、标准区分为视角,通过对刑法中行为论的批判性考察,可以明确刑法中应采纳两阶层意图行为论,...
传统犯罪参与理论中,犯罪参与常被视为在经验层面当然区分的归责类型,其规范地位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受到深度伪造技术的挑战。以归责理由、对象、标准区分为视角,通过对刑法中行为论的批判性考察,可以明确刑法中应采纳两阶层意图行为论,即“参与行为”是受行为人自我意图支配的身体举止,是归责对象;“犯罪参与行为”是行为人自我意图支配下,通过将他人意图支配下的构成要件实现纳入自己的行为计划,共同完成或支持构成要件实现,是归责结果,是行为不法类型;具体构成要件则是归责标准。以此为理论基础,可以明确“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正犯与共犯行为的不法内涵,实现刑法对深度伪造技术的理性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参与
两阶层意图行为论
非法发布
深度伪造信息
行为不法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播学视阈下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刑事治理逻辑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文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7-104,共8页
随着图像自动化识别、捕捉以及合成等技术的发展,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失范行为入罪面临对象认定概括化、样态评价粗疏化、构罪标准机械化等诸多刑事治理弊端。为化解利用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失范行为实施下游黑灰产业犯罪的高发态势,...
随着图像自动化识别、捕捉以及合成等技术的发展,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失范行为入罪面临对象认定概括化、样态评价粗疏化、构罪标准机械化等诸多刑事治理弊端。为化解利用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失范行为实施下游黑灰产业犯罪的高发态势,应该在厘清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失范行为对象认定特殊化、明确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失范行为样态评价区别化、调整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失范行为构罪标准规范化等方面优化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信息
法益侵害程度
入罪标准
深度伪造信息
刑罚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线索效用理论的用户虚假信息感知与互动行为研究——面向深度伪造信息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春年
陈梦秋
机构
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6-104,19,共10页
基金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农民数字素养、电子商务采纳与乡村振兴绩效推进路径:基于门槛异质性及空间差序溢出的实证”(编号:22SKJD05)研究成果。
文摘
[研究目的]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虚假信息,深度伪造信息有着更难以辨别真假的特点,影响着网络安全空间的发展。该文将从用户感知和行为角度来探索深度伪造类虚假信息的影响和对抗策略。[研究方法]根据线索效用理论,发掘并整合了三个外部线索:分享者信任度、分享者观点、附加提示,并设计了两个组间实验。[研究结论]310个实验样本的数据通过MANCOVA方法进行分析后验证了8个假设,分享者信任度、分享者观点、附加提示都会影响用户对深度伪造信息的感知真实性和互动行为(点赞、评论、转发),这表明用户判断深度伪造信息时会综合效用三个外部线索,同时附加提示的有效性也证明了干预手段在多线索集聚情景下的有效性,为提高用户识别深度伪造信息的能力,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可实践化的参考。
关键词
虚假
信息
信息
感知
互动行为
深度伪造信息
线索效用理论
附加提示
Keywords
mis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erception
interaction
deepfake information
cue utility theory
attaching tips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行为不法类型的犯罪参与——兼论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的行为不法
被引量:
10
2
作者
敬力嘉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87,共15页
基金
2019年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青年调研项目[项目号CLS(2019)Y04]
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治研究院网络法治理论研究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0AI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传统犯罪参与理论中,犯罪参与常被视为在经验层面当然区分的归责类型,其规范地位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受到深度伪造技术的挑战。以归责理由、对象、标准区分为视角,通过对刑法中行为论的批判性考察,可以明确刑法中应采纳两阶层意图行为论,即“参与行为”是受行为人自我意图支配的身体举止,是归责对象;“犯罪参与行为”是行为人自我意图支配下,通过将他人意图支配下的构成要件实现纳入自己的行为计划,共同完成或支持构成要件实现,是归责结果,是行为不法类型;具体构成要件则是归责标准。以此为理论基础,可以明确“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正犯与共犯行为的不法内涵,实现刑法对深度伪造技术的理性回应。
关键词
犯罪参与
两阶层意图行为论
非法发布
深度伪造信息
行为不法类型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播学视阈下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刑事治理逻辑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文娟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7-104,共8页
基金
司法部2021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科研项目“数据犯罪治理的‘民行刑’衔接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SFB3009)
四川省社会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公共安全的风险防控和法律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R21A06)
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民行刑衔接立法与实践”(项目编号:FZFK21-10)。
文摘
随着图像自动化识别、捕捉以及合成等技术的发展,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失范行为入罪面临对象认定概括化、样态评价粗疏化、构罪标准机械化等诸多刑事治理弊端。为化解利用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失范行为实施下游黑灰产业犯罪的高发态势,应该在厘清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失范行为对象认定特殊化、明确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失范行为样态评价区别化、调整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失范行为构罪标准规范化等方面优化治理对策。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信息
法益侵害程度
入罪标准
深度伪造信息
刑罚配置
Keywords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degree of legal interest infringement
criminalization standards
deep forgery information
penalty configuration
分类号
D923.8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线索效用理论的用户虚假信息感知与互动行为研究——面向深度伪造信息
刘春年
陈梦秋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作为行为不法类型的犯罪参与——兼论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的行为不法
敬力嘉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传播学视阈下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刑事治理逻辑研究
王文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