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段春节 魏旭光 +1 位作者 李小冬 苏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4-99,共6页
利用X-衍射、扫描电镜、敏感性流动实验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沙三中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储层敏感性,主要分析了敏感性类型、敏感性伤害程度及储层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具有弱速敏、中等偏强水敏、弱酸敏、弱... 利用X-衍射、扫描电镜、敏感性流动实验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沙三中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储层敏感性,主要分析了敏感性类型、敏感性伤害程度及储层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具有弱速敏、中等偏强水敏、弱酸敏、弱-无盐敏特征。在油藏储层常规流动敏感性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积流量敏感性,研究区储层体积敏感为中等偏弱。影响储层敏感性最直接的因素是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结构及黏土矿物等。注水开发中后期,地层压力下降明显,储层物性变差,储层敏感程度增强,注水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深层压低透渗油藏 黏土矿物 孔隙结构 储层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应力敏感性模型及开发指标变化规律——以文东油田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许寻 李中超 +4 位作者 刘广英 王瑞飞 李群星 刘云利 杨胜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29,共8页
针对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地质特征复杂、应力敏感性严重的特点,开展储层应力敏感性模型及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及现场数据分析注水开发过程中因储层孔隙流体压力降低而产生的应力敏感性对采油指数、采液指数、吸... 针对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地质特征复杂、应力敏感性严重的特点,开展储层应力敏感性模型及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及现场数据分析注水开发过程中因储层孔隙流体压力降低而产生的应力敏感性对采油指数、采液指数、吸水指数的影响;建立渗透率、孔隙度、采油指数、采液指数、吸水指数的应力敏感性模型,归纳采油指数、采液指数、吸水指数应力敏感性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文东油田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中,采油指数、采液指数逐渐减小,且采油指数递减速率大于采液指数递减速率,吸水指数逐渐增大;影响采油指数、采液指数变化的因素主要有油水黏度比、启动压力梯度和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压低渗透砂岩油藏 应力敏感性评价模型 采油指数 采液指数 吸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压低渗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以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沙三中段油藏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瑞飞 吕新华 +1 位作者 国殿斌 苏道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2-768,共7页
为深入探讨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开展了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结果表明,储层孔道大小及分布性质差异不大,孔隙半径呈正态分布,主峰分布在100~300μm;喉道半径是控制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渗透率与喉道半径的相关... 为深入探讨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开展了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结果表明,储层孔道大小及分布性质差异不大,孔隙半径呈正态分布,主峰分布在100~300μm;喉道半径是控制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渗透率与喉道半径的相关性好于其与孔隙半径的相关性。储层有效喉道半径、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喉道体积、有效孔隙体积、有效孔喉半径比等孔喉特征参数与物性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高渗透率岩样的有效孔喉半径比较低,且有效孔喉半径比分布频率较高。渗透性越好,孔喉半径比越低,且其分布越集中。分析认为,恒速压汞的孔喉特征参数中排驱压力(pT)、中值压力(pc50)、最大进汞饱和度(SHgmax)小于常规压汞的,最大连通孔喉半径(Rmax)、中值半径(r50)大于常规压汞的。相对于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获得的孔喉特征参数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储层 微观孔喉特征 孔喉半径比 恒速压汞 孔喉参数 储层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压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聂法健 田巍 +1 位作者 国殿斌 李中超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792,共5页
为了深入研究深层高压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文中采用了回压应力敏感评价测试方法对储层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回压降低,渗透率先是急剧降低而后降低幅度越来越缓;应力敏感曲线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 为了深入研究深层高压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文中采用了回压应力敏感评价测试方法对储层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回压降低,渗透率先是急剧降低而后降低幅度越来越缓;应力敏感曲线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渗透率下降幅度较大,超过了45.00%,以微裂缝受压闭合和大孔隙被压缩的拟塑性变形为主,第2阶段渗透率下降幅度低于15.00%,以岩石骨架颗粒本体被压缩的弹性形变为主;应用整个应力敏感曲线来评价储层会夸大储层敏感性,应用第2阶段来评价储层的应力敏感性更符合实际情况。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较大,研究区日产量下降率达到了4.57%,因此,油田现场要适时地采取措施防止应力敏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低储层 回压应力敏感 净应力 渗透率保持率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压低渗砂岩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控制因素——以东濮凹陷文东沙三中油藏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瑞飞 齐宏新 +1 位作者 吕新华 国殿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东濮凹陷文东沙三中深层高压低渗砂岩储层样品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可动流体百分数、可动流体孔隙度参数分析了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离心力的T2谱形态表现为4种类型,T2截止值与物性呈正相...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东濮凹陷文东沙三中深层高压低渗砂岩储层样品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可动流体百分数、可动流体孔隙度参数分析了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离心力的T2谱形态表现为4种类型,T2截止值与物性呈正相关关系。可动流体含量低且其分布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渗透率越高,主流喉道半径越大,可动流体参数值越大,可动流体参数与渗透率的相关关系越好;渗透率越低,可动流体参数衰减越快。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可动流体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应用喉道半径区间分布表征微观孔隙结构对可动流体分布的控制,效果较好。物性越好,大喉道控制的可动流体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可动流体 控制因素 深层压低砂岩储层 文东油田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邓瑞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8-50,共3页
文东沙三段中亚段油藏是我国典型的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 ,储层以砂层薄、粒度细、非均质性显著为特征。油田开发中后期地层压力下降明显 ,储层物性及注水效果差。为此 ,开展了细致的微观非均质研究 ,指出主力产层呈大孔较粗喉及中孔、中... 文东沙三段中亚段油藏是我国典型的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 ,储层以砂层薄、粒度细、非均质性显著为特征。油田开发中后期地层压力下降明显 ,储层物性及注水效果差。为此 ,开展了细致的微观非均质研究 ,指出主力产层呈大孔较粗喉及中孔、中细喉型孔隙结构 ;大多数储层为中小孔、细喉型孔隙结构 ,表面积大 ,储层非均质性强。另外 ,还首次进行了净覆压对储层性质的影响和真实砂岩微观水驱油模型研究 ,建立了净覆压与储层物性的定量关系模型 ,阐明了高压低渗透油藏驱油规律 ;指出储集岩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是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 ,增加注入压力与注入水推进速度对降低剩余油饱和度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压低渗透油藏 储层 微观非均质性 驱油效率 净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压低渗砂岩油藏应力敏感性实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瑞飞 段雨安 +1 位作者 吕新华 邓瑞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4,共5页
为探讨深层高压低渗砂岩油藏储层的应力敏感问题,将取自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的深层低渗油藏样品进行了液体、气体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中以渗透率损害系数、渗透率损害率、不可逆渗透率损害率作为应力敏感性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 为探讨深层高压低渗砂岩油藏储层的应力敏感问题,将取自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的深层低渗油藏样品进行了液体、气体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中以渗透率损害系数、渗透率损害率、不可逆渗透率损害率作为应力敏感性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深层高压低渗砂岩油藏储层为弱应力敏感,沙三段样品渗透率损害系数、渗透率损害率均高于沙二段样品,沙三段储层应力敏感性高于沙二段储层应力敏感性。气体应力敏感性实验的渗透率损害率整体高于液体应力敏感性实验的渗透率损害率,气体、液体应力敏感性实验所测得的不可逆渗透率损害率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压低砂岩油藏 应力敏感性 渗透率损害系数 渗透率损害率 不可逆渗透率损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低渗砂岩油藏储层驱替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瑞飞 吕新华 国殿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72-1079,共8页
利用室内水驱油、氮气驱油驱替实验,对东濮凹陷深层高压低渗砂岩油藏驱替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物性变好,两相共渗区变宽,驱替效果变好。水驱中相对渗透率曲线交叉点分布相对集中,气驱中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发散。气... 利用室内水驱油、氮气驱油驱替实验,对东濮凹陷深层高压低渗砂岩油藏驱替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物性变好,两相共渗区变宽,驱替效果变好。水驱中相对渗透率曲线交叉点分布相对集中,气驱中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发散。气驱与水驱效果对比,特低渗储层气驱效果好,低渗及低渗以上储层水驱效果好。影响驱替特征的主要因素有驱替速度、净覆压力、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储层物性。特低渗储层存在一最佳驱替速度,驱替时要求净覆压力尽可能小。水驱或气驱中驱油效率不会大幅度提高。气驱与水驱相比,其驱替特征的差异在于流度比、润湿性、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气、液渗流规律等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压低渗透砂岩油藏 驱替特征 驱油效率 微观孔隙结构 两相启动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刻画低渗透砂岩储层的相对高渗透条带 被引量:6
9
作者 田淼 董春梅 +1 位作者 于永朋 宋雪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1,共6页
随着低渗透砂岩油藏进入开发中后期,长期注水开发使井间易形成相对高渗透条带,增强了储层非均质性,导致生产井水窜,开发效果差。相对高渗透条带内部经过水洗,储层物性得以改善,而其外部储层动用程度低,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因此准确刻画... 随着低渗透砂岩油藏进入开发中后期,长期注水开发使井间易形成相对高渗透条带,增强了储层非均质性,导致生产井水窜,开发效果差。相对高渗透条带内部经过水洗,储层物性得以改善,而其外部储层动用程度低,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因此准确刻画相对高渗透条带形态与展布是低渗透砂岩储层剩余油分布预测与挖潜的关键。为此,利用开发井的动、静态资料,结合随机模拟得到的储层参数模型,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针对地质属性模型与油藏数值模拟的迭代与更新,使储层参数模型不断吸收并融合油藏内开发井动态生产数据,最终得到能够反映不同开发阶段储层真实地下地质情况的属性模型。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计算得到的储层渗透率模型可指示储层物性在平面上的差异,从而刻画低渗透砂岩储层相对高渗透条带的发育位置及展布形态,为剩余油分布预测与挖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砂岩储层 油藏数值模拟 模型更新 集合卡尔曼滤波渗透条带刻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层储层砂岩中火山碎屑物质在成岩阶段的变化与孔隙发育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万洙 庞彦明 +3 位作者 吴河勇 高有峰 门广田 任延广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8-702,共5页
松辽盆地深层储层砂岩中岩屑成分主要为火山岩岩屑,体积分数最高可达60%。填隙物主要为凝灰质杂基和成岩期后的钙质及硅质胶结物,体积分数在11%~19%。其形成环境主要为陆相断陷盆地的河流、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岩石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 松辽盆地深层储层砂岩中岩屑成分主要为火山岩岩屑,体积分数最高可达60%。填隙物主要为凝灰质杂基和成岩期后的钙质及硅质胶结物,体积分数在11%~19%。其形成环境主要为陆相断陷盆地的河流、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岩石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普遍低,而储层物性通常却很好。孔隙铸体、岩石薄片和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富火山岩岩屑储层岩石的物性受碎屑成分、填隙物和成岩流体3个因素影响,其中火山岩碎屑在埋藏成岩作用中易于形成的次生孔隙是改善储层物性的主要原因。岩屑砂岩与储层物性相关的主要成岩后生变化有:(1)埋藏压实作用使碎屑岩原生孔隙大量减少;(2)溶蚀、脱玻化、次生矿物的生成和重结晶等成岩作用的总效应导致孔隙增加;(3)成岩流体改造和蚀变作用使火山碎屑物质形成大量次生孔隙,从而改善了砂岩储层的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深层 岩屑砂岩储层 火山岩碎屑 成岩作用 孔隙度渗透 储集空间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pH值对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建 康毅力 +2 位作者 兰林 胡永东 陈家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3-35,共3页
地层流体pH值一般分布在4~9范围,一旦侵入储层的流体pH值过高或过低,将引发外来流体与储层流体、储层矿物不配伍的问题,必然造成储层损害。文章以川中香溪群致密砂岩气层为例,开展流体pH值逐级升高和pH值逐级降低对储层渗透率改变的综... 地层流体pH值一般分布在4~9范围,一旦侵入储层的流体pH值过高或过低,将引发外来流体与储层流体、储层矿物不配伍的问题,必然造成储层损害。文章以川中香溪群致密砂岩气层为例,开展流体pH值逐级升高和pH值逐级降低对储层渗透率改变的综合评价实验。实验表明,储层具有强碱敏、强的HCl酸敏感性。研究指出,高pH值流体条件诱发粘土矿物微结构的破坏,导致伊利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溶解、脱落、分散(运移),渗透率大幅度下降;低pH值流体破坏绿泥石的晶体结构,使结构中的Fe2+、Fe3+、Mg2+等离子析出,产生Fe(OH)3以及Mg(OH)2沉淀,堵塞喉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致密砂岩 储集层 保护 粘土矿物 四川盆地 中部 储层渗透 地层流体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油藏单砂体内部相对高渗透段定量识别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建 马德胜 杨思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8,共6页
通过吉林英东油田岩心数据分析,对低渗透储层单砂体内部高渗透段开展定量研究,建立渗透率级差法和累积渗透率贡献值法来定量求取低渗透储层单砂体内部高渗透段下限值,采用贝叶斯判别分析法建立不同渗透层段的判别函数,进行非取心井高渗... 通过吉林英东油田岩心数据分析,对低渗透储层单砂体内部高渗透段开展定量研究,建立渗透率级差法和累积渗透率贡献值法来定量求取低渗透储层单砂体内部高渗透段下限值,采用贝叶斯判别分析法建立不同渗透层段的判别函数,进行非取心井高渗透段的定量识别。结果表明:强水动力条件是其沉积成因,后期次生溶蚀孔是微观成因;河口坝微相的高渗透段主要分布在中部,长条状分布,长宽比4∶1,席状砂微相的高渗透段主要发育在单砂体内的中下部,连通性好,分布面积大,长宽比3∶2,水下分流河道的高渗透段分布在下部,顺着河道中心呈豆荚状零散分布,分布面积较小;可以采用泡沫气驱方式封堵高渗透段,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高渗透段的剩余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砂岩储层 渗透 定量识别 空间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东萨尔图低渗透砂岩油藏单砂体内部相对高渗透段定量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建 马德胜 +1 位作者 杨思玉 张祖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9,114,共7页
通过对岩心分析化验数据分析整理,总结出渗透率极差法、累计渗透率贡献值法、驱动压力梯度法定量求取低渗透储层单砂体内部高渗透段的下限值,3种方法相互验证.强水动力条件是低渗透砂岩油藏单砂体内部高渗透段的沉积成因,后期次生溶蚀... 通过对岩心分析化验数据分析整理,总结出渗透率极差法、累计渗透率贡献值法、驱动压力梯度法定量求取低渗透储层单砂体内部高渗透段的下限值,3种方法相互验证.强水动力条件是低渗透砂岩油藏单砂体内部高渗透段的沉积成因,后期次生溶蚀孔是其微观成因.高渗透段相渗曲线具有驼背型特点,初期稳定高产,后期水窜.采用贝叶斯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不同渗透层段的判别函数,进行了非取心井的高渗透段的定量识别,在此基础上,详细描述了高渗透段的空间分布规律,席状砂微相的高渗透段主要发育在单砂体内的中下部,连通性好,分布面积大,长宽比为3∶2;河口坝微相的高渗透段主要分布在中部,长条状分布,长宽比4∶1.结合高渗透段的生产特征,提出封堵高渗透段,扩大波及面积,采用泡沫气驱方式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砂岩储层 单砂体 渗透 定量识别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