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深层致密气藏高温压裂液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韩松 张浩 +2 位作者 张凤娟 冯程滨 张永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8,共5页
针对深层致密气藏储层埋藏深、岩性复杂且微裂缝发育、压裂施工规模大的特点,研制了深层致密气藏压裂液体系(CHTG),改变了传统压裂液受热、剪切快速降解的特点,研究了该压裂液体系性能.室内评价及现场应用表明:CHTG压裂液在170℃高温环... 针对深层致密气藏储层埋藏深、岩性复杂且微裂缝发育、压裂施工规模大的特点,研制了深层致密气藏压裂液体系(CHTG),改变了传统压裂液受热、剪切快速降解的特点,研究了该压裂液体系性能.室内评价及现场应用表明:CHTG压裂液在170℃高温环境中性能稳定,在150℃条件下,压裂液抗剪切可达到4.0 h,同时可根据需要控制压裂液的流变性,降低压裂液摩阻,并当排量为7 m3/min时,CHTG压裂液的摩阻是清水的16.7%;采用的降滤剂能显著降低双重介质下的压裂液滤失,压裂后表皮因数为-5.92,2口井压后无阻流量超过100×104m3/d,其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致密气藏 压裂液 耐温耐剪切性能 破胶性 滤失性 压裂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超高压压裂装备配套及在深层致密气藏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山 黄禹忠 +1 位作者 刘林 刘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48,共3页
XC气田须二段深层致密气藏,埋深为4500~5500m,探明储量为1211.2×10 9m3,属于深一超深、致密一超致密砂岩气藏,具有破裂压力高、延伸压力高的特点,通过研究,配套了适合140MPa压裂施工的全套国产超高压施工装备、地面管汇、... XC气田须二段深层致密气藏,埋深为4500~5500m,探明储量为1211.2×10 9m3,属于深一超深、致密一超致密砂岩气藏,具有破裂压力高、延伸压力高的特点,通过研究,配套了适合140MPa压裂施工的全套国产超高压施工装备、地面管汇、压裂管串、井下工具,采用了压裂裂缝识别技术、多级粒径降滤技术、优化射孔等技术,在X11井等5口井中应用成功,施工最高压力达到113MPa,最大加砂量达到83m3,施工成功率为100%,对同类深层致密气藏勘探开发超高压压裂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致密气藏 超高压 装备 大型压裂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迪北区块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氮气钻完井技术应用及认识
3
作者 王春生 冯少波 +5 位作者 龙敏 李宁 梁红军 张权 秦宏德 滕志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针对塔里木油田迪北区块目的层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岩性致密、地层压力高、煤层发育,应用常规液体介质的钻完井技术对储层损害严重,为此特引入氮气钻完井技术,并在DX1井开展现场试验,获得日产气量82.39×104m3,日产油量100.8 m3的高... 针对塔里木油田迪北区块目的层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岩性致密、地层压力高、煤层发育,应用常规液体介质的钻完井技术对储层损害严重,为此特引入氮气钻完井技术,并在DX1井开展现场试验,获得日产气量82.39×104m3,日产油量100.8 m3的高产。但由于地层岩性的复杂性,氮气钻完井过程中,出现了井壁垮塌严重、内防喷工具失效、井控装备冲蚀等问题,制约了氮气钻完井技术在该区块的推广应用。通过对井身结构、钻具组合、井口装备、排砂管线、内防喷工具以及配套工艺流程等关键工艺、装备的改进优化,形成适用于高压高产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的氮气钻完井配套工艺技术,并在DB104井开展了现场试验,试验效果显著。与同区块液体介质钻井的钻完井方式相比,DB104井日产气增加了400余倍,日产油量增加了6倍。通过DX1井和DB104井证明,只要工艺、装备、措施得当,氮气钻完井技术在迪北区块这类高温高压深层致密砂岩气藏中对储层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为塔里木油田乃至全国高压高产致密砂岩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北区块 高压高产 深层致密气藏 钻完井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板桥凹陷深层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充注特征及成藏过程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贤正 曾溅辉 +7 位作者 韩国猛 冯森 石倩茹 刘亚洲 付东立 王亚奴 宗杰 卢异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3-927,共15页
渤海湾盆地深层发育大量的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但是有关深层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的充注特征和成藏过程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以板桥凹陷为例,综合利用测井、岩心、地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从油气的来源入手,分析天然气的充注通道、动力... 渤海湾盆地深层发育大量的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但是有关深层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的充注特征和成藏过程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以板桥凹陷为例,综合利用测井、岩心、地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从油气的来源入手,分析天然气的充注通道、动力和阻力的关系,探讨充注方式,同时结合流体包裹体的系统测试分析,探讨了板桥凹陷深层低渗透(致密)砂岩气充注特征及成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板桥凹陷深层天然气主要为凝析油伴生气和煤型气的混合气,来自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的沙三段烃源岩。依据烃源岩和储层的空间配置关系,深层天然气的源储结构主要为源储一体型、源储相邻型和源储分离型3种类型。深部砂层中的孔隙和裂隙以及断裂均可以构成深层天然气充注的通道,天然气的充注动力比较大,其中源储一体型在7.80~7.95 MPa,源储相邻型和源储分离型在4.80~9.55 MPa。断裂带的排替压力分布在3.14~7.05 MPa,砂层排替压力分布在0.01~0.29 MPa,充注动力均大于断层的排替压力和砂层的排替压力。源储一体型中的深层天然气第一种充注方式为由烃源岩直接向砂层充注,第二种充注方式为首先通过断层垂向运移,然后再向相连的砂层侧向充注成藏,但以第一种充注方式为主,而源储相邻型和源储分离型的深层天然气主要为第二种充注方式。结合流体包裹体和埋藏史分析,研究区存在沙一上至东营组早期和明化镇组中后期至现今两次主要的油气充注过程。板桥凹陷深层天然气藏具有"两期油气充注,早油晚气,晚期为主"的多阶段、动态成藏过程,从而总体上呈现出"上油下气,断层带富集"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注特征 过程 深层低渗透(致密)砂岩 板桥凹陷 黄骅坳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富集规律 被引量:64
5
作者 刘忠群 徐士林 +5 位作者 刘君龙 马立元 刘四兵 范鑫 金武军 李王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40,共10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有效井比例低、储量动用率低、天然气规模有效开发难度大。为了弄清该气藏的成藏过程和富集规律、明确天然气高产的主控因素,以该盆地新场构造带须家河组二段(以下简称须二段)气藏为研究对象,...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有效井比例低、储量动用率低、天然气规模有效开发难度大。为了弄清该气藏的成藏过程和富集规律、明确天然气高产的主控因素,以该盆地新场构造带须家河组二段(以下简称须二段)气藏为研究对象,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恢复、古构造恢复、孔隙度演化历史分析等方法,厘定油气成藏关键要素的时间序列,结合构造演化分析,建立气藏的成藏模式,剖析了该区天然气的富集规律;然后基于对单井产能与断裂、裂缝、岩石相等地质参数关系的统计分析,确定了气井高产稳产的主控因素,进而提出了高效勘探开发该类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气藏圈闭形成关键期早于气藏主要成藏期、主要成藏期早于储层致密化关键期;(2)须二段气藏具有“先成藏、后致密、晚期调整”的成藏模式和“早期定型、中间致密、晚期控产”的富集规律;(3)气井初期产气量主要受构造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气井稳产期产量主要受有利岩石相厚度的控制,高角度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决定气藏是否高产的关键因素。结论认为,古今构造均为隆起的部位及南北向断裂发育区是该构造带寻找天然气高产区的首选对象;南北向构造裂缝欠发育或不发育的Ⅲ型储层,需要通过储层改造提高单井产能才有可能实现天然气的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晚三叠世 深层致密砂岩 储集层致密 天然模式 富集规律 有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爆诱导酸化压裂在川西气井中的先导试验 被引量:9
6
作者 吴飞鹏 蒲春生 +1 位作者 任山 王香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103,108,共4页
针对在川西深层致密气藏压裂过程中出现的破裂压力异常高、措施效果不明显、有效期短等问题,提出了燃爆诱导酸化压裂技术。为确定燃爆压裂合理火药量,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燃爆压裂设计中高加压速率下岩层破坏强度分析模型和非均匀地应力... 针对在川西深层致密气藏压裂过程中出现的破裂压力异常高、措施效果不明显、有效期短等问题,提出了燃爆诱导酸化压裂技术。为确定燃爆压裂合理火药量,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燃爆压裂设计中高加压速率下岩层破坏强度分析模型和非均匀地应力条件下套管极限抗内压计算模型,并对川高561井进行了燃爆诱导酸化压裂的方案设计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燃爆诱导压裂可有效降低地层破裂压力,酸预处理可进一步改善近井地带渗流通道;燃爆诱导酸化压裂复合技术可有效解决深层致密气藏无法压裂投产的问题,并能大幅度提高此类气藏的单井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致密气藏 破裂压力 燃爆压裂 酸化压裂 诱导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化学技术在川西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7
作者 路芳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2期80-80,86,共2页
通过对国际、国内油田化学技术发展现状回顾及发展前景的展望 ,从储层保护、中深层致密气藏储层改造、泡沫排水采气、气井解堵。
关键词 油田化学技术 川西田开发 应用前景 储层保护 深层致密气藏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