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热层对深季节冻土区涵底冻深的影响及其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蔚 汪江红 +2 位作者 李先明 江聪 牛永红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6-105,共10页
在深季节冻土区,涵洞的存在使其基础的冻结深度大于天然场地冻结深度,前者约为后者的2倍,工程中一般将铺设隔热层作为解决方法。本文通过等效厚度换算法比较现阶段3种常用隔热材料的优缺点;以哈大高速铁路上的试验涵洞为原型,运用有限... 在深季节冻土区,涵洞的存在使其基础的冻结深度大于天然场地冻结深度,前者约为后者的2倍,工程中一般将铺设隔热层作为解决方法。本文通过等效厚度换算法比较现阶段3种常用隔热材料的优缺点;以哈大高速铁路上的试验涵洞为原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深季节冻土区涵底有隔热层涵洞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为检验隔热层效果,改变隔热层铺设的位置、方式和厚度,分别进行数值计算,了解各因素对涵底冻深的影响,得到适合涵洞基础的最佳隔热层铺设方案。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是涵底隔热层的理想材料,针对试验涵洞,应在基础最上端铺设厚度38cm、比基础宽10cm的泡沫混凝土作为隔热层,这样可以减少涵底最大冻结深度,满足寒区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季节冻土 涵洞 隔热层 材料 铺设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季节冻土区涵洞热状况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江红 牛永红 +2 位作者 慕青松 牛富俊 李蒙蒙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分析深季节冻土区涵洞对路基及其下地基热状况的影响,建立了涵洞温度场计算模型,基于已有的试验涵洞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再在该模型基础上,通过改变材料参数和模型尺寸,进行不同情况下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季... 为分析深季节冻土区涵洞对路基及其下地基热状况的影响,建立了涵洞温度场计算模型,基于已有的试验涵洞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再在该模型基础上,通过改变材料参数和模型尺寸,进行不同情况下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季节冻土区涵洞温度场时,需要充分考虑热对流效果,忽略填土热对流效果是不合适的,考虑热对流效果的模型在定性和定量上均与现场监测情况一致;在季节性冻土区涵洞设计工作中,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措施避免或减少对流传热对涵底冻深发展的影响;涵底最大冻结深度随着含水量呈三段式的变化规律:随其增大先减小,后减小速度变缓甚至冻深略有增加,最后又趋于减小;寒区涵洞内径的尺寸对涵底冻结深度方面的影响较大,而净高对涵底冻结深度方面的影响很小,可以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季节冻土 涵洞 温度分布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季节冻土区涵洞温度场分布规律测试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叶朝良 张梓鸿 王月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20,26,共6页
以深季节冻土区在建火渤铁路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涵洞温度场的现场监测,分析总结涵洞外侧和洞内温度场分布规律,测试结果表明:(1)涵洞外侧温度场分布曲线随季节变化呈近似正弦分布。(2)冬季低温时,涵洞顶部路基本体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逐... 以深季节冻土区在建火渤铁路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涵洞温度场的现场监测,分析总结涵洞外侧和洞内温度场分布规律,测试结果表明:(1)涵洞外侧温度场分布曲线随季节变化呈近似正弦分布。(2)冬季低温时,涵洞顶部路基本体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均为负温,内外温差较小。(3)涵洞外壁温度场呈现出明显的阴阳坡效应,阳坡测点温度较阴坡大1.9℃左右。(4)涵洞洞内各测点温度相差不大,由于风流场作用,涵洞各截面较高温度测点均出现在涵洞涵角处,涵角温度高于其他测点1.2℃左右。测试分析结果可为深季节冻土区涵洞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季节冻土区 涵洞 温度场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抗冻胀基床结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亓守臣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77-1186,共10页
为揭示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抗冻胀基床结构的效果和稳定性,确保高速列车在冬季的安全运营,以我国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典型抗冻胀基床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深季节冻土区抗冻胀基床结构水热力学行为... 为揭示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抗冻胀基床结构的效果和稳定性,确保高速列车在冬季的安全运营,以我国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典型抗冻胀基床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深季节冻土区抗冻胀基床结构水热力学行为演变的内在机理,分析深季节冻土区高铁路基工程温度场非对称的一般特征,讨论影响寒区路基工程阴阳坡效应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季节冻融层和非冻结层的地温和横向温差随时间推移均呈现正弦规律变化。2)当基床表层和底层温度接近0℃时,对应土层内的未冻水含量迅速减小或增加。3)冻胀主要发生在冻结初期和冻融交替期。同时,融沉的结束时间滞后于冻结层的消失时间。4)不同深度处阴阳肩的温差在全年均大于0℃,影响寒区路基工程阴阳坡效应的主要因素是线路走向和主风向。综上所述,建议深季节冻土区的高速列车在冻结初期和冻融交替期减速行驶。同时,为减弱路基阴阳坡效应引起的横向非均匀变形,路基两侧应采取非对称设计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季节冻土 高速铁路 路基工程 冻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变化对列车行驶路基动应力的影响及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琼林 凌贤长 +1 位作者 张锋 王立娜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2-788,共7页
我国众多铁路干线分布于深季节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土层的冻融状态随着季节的交替变化而改变,相应的列车行驶时引起的路基动应力分布也有所不同。考虑路基土体的参振效应,通过改进车辆-轨道-路基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不同季节列车行驶... 我国众多铁路干线分布于深季节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土层的冻融状态随着季节的交替变化而改变,相应的列车行驶时引起的路基动应力分布也有所不同。考虑路基土体的参振效应,通过改进车辆-轨道-路基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不同季节列车行驶振动荷载时程,进而通过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季节变化对列车行驶引起的路基动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路基土中的动应力幅值及其沿路基深度的分布规律与该时期路基土的冻融状态密切相关,基于此结论,提出深季节冻土地区不同季节铁路冻土下限范围内路基动应力的简化计算方法。该研究对于优化季节性冻土地区铁路路基设计方法,完善路基长期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方法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季节冻土地区 季节变化 车辆-轨道-路基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 动应力比 当量最大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冻融条件下土体的融沉性质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天亮 卜建清 +2 位作者 王扬 徐磊 严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5-632,共8页
以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站场路基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压实度、荷载以及冻融次数对土体融沉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第1次冻融过程中压实度大的试样的冻胀融沉量小,而经历多次冻融后压实度大的试样的冻胀... 以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站场路基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压实度、荷载以及冻融次数对土体融沉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第1次冻融过程中压实度大的试样的冻胀融沉量小,而经历多次冻融后压实度大的试样的冻胀融沉量则变大;多次冻融后较大压实度的试样表现为隆起变形,而较小压实度的试样则表现为压密变形,即不同压实度试样在经历多次冻融后压实度趋于某一定值;存在一临界压实度值,该值下多次冻融后试样高度不发生变化;荷载的压密作用在抑制冻胀变形的同时也加剧了试样的融沉变形,总体变形量随荷载的施加和增大而增大;补水条件下多次冻融后试样的含水率远远大于初始含水率,因此应做好防排水措施;外界水源补给量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并在经历3次冻融后达到稳定,且冻结过程中的补水量远远大于融化过程中的补水量;融沉系数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先增大而后减小并在经历5次冻融后趋于稳定,因此可将5次冻融后的融沉系数作为评价土体融沉性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季节冻土 单向冻结 开敞系统 反复冻胀融沉 融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路基冻胀变形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高志华 石坚 罗丽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6,129,共4页
在青藏铁路路基230处断面中随机选取621组土样,并对土样组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和深季节冻土区内填土完全是由粗颗粒填料组成,一般情况下冻胀量很小;根据深季节冻土区基底填料与毛细水上升高度,部分深季节冻土... 在青藏铁路路基230处断面中随机选取621组土样,并对土样组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和深季节冻土区内填土完全是由粗颗粒填料组成,一般情况下冻胀量很小;根据深季节冻土区基底填料与毛细水上升高度,部分深季节冻土区段路基会出现冻胀,为青藏铁路路基后续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冻胀模式 多年冻土区 深季节冻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冻融区高速铁路路堑工程温度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亓守臣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9-103,108,共6页
以高寒冻融区牡丹江—佳木斯高速铁路沿线典型的路堑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寒区高速铁路路堑工程温度场随时间演化的一般特性,分析了积雪覆盖对基床水热状态的影响,讨论了影响路堑边坡失... 以高寒冻融区牡丹江—佳木斯高速铁路沿线典型的路堑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寒区高速铁路路堑工程温度场随时间演化的一般特性,分析了积雪覆盖对基床水热状态的影响,讨论了影响路堑边坡失稳的因素。结果表明:路堑的冻结过程为自上向下的单向冻结,而融化过程分别为自上向下和从下向上的双向融化;厚积雪覆盖会对基床起到保温作用,有利于降低最大冻结深度,但融雪水的入渗将导致基床产生峰值冻胀或翻浆冒泥病害;寒区边坡的失稳滑塌主要发生在冻融交界面处。为保证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的长期服役性能,建议在基床表层铺设防渗吸热材料(沥青混凝土封闭层)来控制基床的总冻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温度场 现场试验 路堑工程 深季节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