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羌塘盆地南部地区布曲组砂糖状白云岩埋藏成因的新证据 被引量:43
1
作者 伊海生 陈志勇 +3 位作者 季长军 杨晓萍 夏国清 吴驰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7-746,共10页
羌塘盆地南部中侏罗统布曲组广泛发育东西向延伸长达100余千米的层状白云岩,它们具有典型的晶粒镶嵌结构,孔隙度最高达17.48%,且有油浸显示,是目前寻找优质储层的主要勘探目标。本文采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碳氧同位素等... 羌塘盆地南部中侏罗统布曲组广泛发育东西向延伸长达100余千米的层状白云岩,它们具有典型的晶粒镶嵌结构,孔隙度最高达17.48%,且有油浸显示,是目前寻找优质储层的主要勘探目标。本文采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手段对这套含油白云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白云岩为高温埋藏成因。白云岩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100~175℃之间,这一温度范围超过了近地表和浅埋藏阶段混合水成因白云岩范围,且雾心亮边结构的白云石在高温深埋藏阶段白云岩化过程中也可以形成,且亮边与核心光性方位一致,是空隙流体直接沉淀形成的共轴增生加大边。根据包裹体盐度的测量计算结果表明白云石化流体具有高盐度卤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糖状白云岩 流体包裹体 碳氧同位素 深埋藏白云岩化 中侏罗统 羌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