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蒙陕深埋煤层首采工作面顶板富水性和涌水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马国逢
刘洋
杨建
王强民
-
机构
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1,共5页
-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SF-046)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顶层设计项目(2018XAYMS03)。
-
文摘
针对蒙陕接壤区存在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水害问题多发、水资源漏失严重等问题,通过分析区内呼吉尔特矿区4个矿井首采工作面顶板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回采过程中涌水量变化及差异性,查清了矿区煤炭开采初期扰动下的水文地质条件,结果表明:四个矿井首采工作面涌水量,均随着工作面回采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葫芦素和巴彦高勒矿井首采工作面最大涌水量分别为645.0 m^(3)/h和494.0 m^(3)/h,且七里镇砂岩含水层不同区域存在富水性差异,导致涌水量的增加呈台阶式,波动性较大,与该区域七里镇砂岩含水层厚度较薄、富水性较弱的特征一致;门克庆和母杜柴登矿井首采工作面最大涌水量分别为1372.0 m^(3)/h和938.0 m^(3)/h,且七里镇砂岩含水层整体富水性较强、富水性较均一,涌水量的增加呈平稳增加态势,波动性较小,与该区域顶板七里镇砂岩含水层厚度较大、富水性较强的特征一致。
-
关键词
深埋煤田区
七里镇砂岩
首采工作面
涌水量
相邻矿井
-
Keywords
deep coal seam area
Qilizhen sandstone
the first mining face
water inflow
adjacent mine
-
分类号
TD745.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深埋煤层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19
- 2
-
-
作者
杨建
王皓
梁向阳
黄浩
-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5-19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214)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面上项目(2018XAYMS03)。
-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纪深埋区中生代地层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呈分阶段的多旋回演化特点,导致煤层顶板含隔水层交替分布;由于地表大部分为毛乌素沙漠,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大,第四系松散层储水能力强,充足的补给水源造成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其中最主要的充水含水层为七里镇砂岩,以七里镇砂岩为关键层,将煤层至七里镇砂岩概化为一个直接充水含水层。承压水井大降深抽水时,当井中水位低于含水层顶板,井附近的含水层会出现无压水流区,形成承压-无压水井,采用分段法计算流向井的流量,包括无压水区和承压水区。实际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井中水位已降低至煤层底板;传统的承压-无压水井公式假设条件为井径较小(≤m级),而实际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随着覆岩导水裂隙带对七里镇砂岩关键充水含水层的破坏,导致整个煤层顶板形成巨大的采空区疏水井(10^(2)~10^(3) m级),且该采空区疏水井半径逐渐增大,传统公式适用性不高。基于《地下水动力学》中的承压-无压水井公式,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深埋煤炭开采过程中采空区疏水井演化过程,建立适合于深埋区开采扰动下的采空区疏水井承压-无压水公式;以葫芦素煤矿首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质勘探和井下揭露获得的相关水文地质参数,计算葫芦素煤矿首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涌水量。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初期,由于导水裂隙带未充分发育,尚未沟通七里镇砂岩,此阶段实际涌水量偏小;中后期导水裂隙带发育至七里镇砂岩,涌水量计算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证明深埋煤层工作面涌水量计算公式可较准确地预测研究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涌水量。本次建立的深埋工作面涌水量计算公式,广泛适用于我国西部侏罗纪煤田区,可为深埋煤田区煤炭资源安全开采提供科学的水害防治依据。
-
关键词
深埋工作面涌水量计算公式
巨型疏水井
砂泥岩互层结构
影响半径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
Keywords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water inflow in deep buried working face
giant drainage well
interbed structure of sandstone and mudstone
radius of influence
northern Ordos Basin
-
分类号
TD742.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蒙陕接壤区深埋煤层开发过程中矿井涌水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27
- 3
-
-
作者
杨建
梁向阳
丁湘
-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214
41402220)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104)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5XAYMS18)~~
-
文摘
蒙陕接壤区侏罗系深埋煤层开采过程中,掌握不同阶段矿井涌水量变化规律,是保障煤矿安全的关键。从含水层发育特征、巷道掘进进尺、采空区半径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蒙陕接壤区煤层顶板导水裂缝带范围内的3层复合含水层,富水性差异较大,分别对巷道掘进阶段和工作面回采阶段涌水量影响较大。煤矿建井阶段,矿井涌水量随着巷道掘进进尺增加而增加,但单位进尺涌水量变化不大,平均涌水量为0.008 32 m^3/(h·m)。工作面回采前将钻孔水量降至5.0m^3/h以下,水压降至1.0 MPa左右,实现了顶板含水层静储量充分疏放目标。首采面和接续面回采阶段,矿井涌水量呈"阶梯式"平稳增加,矿井涌水量与采空区半径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通过对侏罗系深埋煤层开采过程中矿井涌水量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为其他矿井建设和工作面回采提供安全保障和科学依据。
-
关键词
矿井涌水量
蒙陕接壤区
深埋煤层
巷道掘进进尺
工作面回采
-
Keywords
mine water inflow
Shaanxi and Inner Mongolia contiguous area
deep buried coal seam
roadway tunneling footage
working face mining
-
分类号
P64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D74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