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容量气枪震源陆地反射地震探测--以长江中下游铜陵地区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酆少英
刘保金
+5 位作者
秦晶晶
姬计法
王宏伟
魏学强
李稳
谭雅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为了实验大容量气枪震源陆地水体流动激发反射地震探测效果,在长江中下游安徽省铜陵段,采用气枪船长江航道流动激发、沿江岸布设反射地震仪器接收的非纵弯线工作方式,得到了反映测线经过地区地壳深部结构和构造特征的反射地震数据。原...
为了实验大容量气枪震源陆地水体流动激发反射地震探测效果,在长江中下游安徽省铜陵段,采用气枪船长江航道流动激发、沿江岸布设反射地震仪器接收的非纵弯线工作方式,得到了反映测线经过地区地壳深部结构和构造特征的反射地震数据。原始资料信噪比较低,但部分资料不同部位仍可辨认出来自地壳及莫霍面反射波组。就传播距离而言,地震波传播的水平距离最大可达21km,垂直深度可达30km以上。在数据处理中,根据原始资料特点,针对性采用了非纵弯线面元定义、三维层析静校正、叠前多域去噪及组合反褶积技术,最终得到的叠加时间剖面上具有丰富的壳内反射波组。结果显示,测线经过地区的地壳结构为双层结构,总厚度为30.0~36.0km。上地壳呈现隆坳相间的反射特征,下地壳存在多组叠层状弧型反射波组,莫霍面反射特征清晰,由2~3个反射同相轴组成,呈现SW端向NE段抬升的形态。剖面经过地区存在一个切穿下地壳和莫霍面的深部断裂,应该是长江深断裂的反映。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大容量气枪震源可应用于陆地流动水体地壳精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枪震源
深地震反射探测
共中心面元
地壳精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沈阳市活断层深地震反射勘探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舒程
白云
《震灾防御技术》
2009年第4期417-427,共11页
本文通过深地震反射探测,获得了沈阳市区北部Moho面以上的地壳深部结构和剖面,上地壳复杂的断裂组合关系和下地壳高角度的深断裂共同构成了该区的深、浅构造关系,其结果为沈阳市活断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活断层
深地震反射探测
沈阳市区北部
深
部结构
深
、浅构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天山地区巴楚-伽师地震(M_S6.8)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被引量:
30
3
作者
徐锡伟
张先康
+7 位作者
冉勇康
崔效锋
马文涛
沈军
杨晓平
韩竹军
宋方敏
张兰凤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78,共18页
新生代期间强烈而持久的再生造山作用,在天山地区形成了大量近EW向逆断裂-褶皱带,引起地壳强烈缩短,穿插有NW向“类转换断层”,显示出天山地区近NS向不均匀的构造挤压作用;区域上地震构造主要为近EW向逆断裂-褶皱带或盲逆断层,其次为NW...
新生代期间强烈而持久的再生造山作用,在天山地区形成了大量近EW向逆断裂-褶皱带,引起地壳强烈缩短,穿插有NW向“类转换断层”,显示出天山地区近NS向不均匀的构造挤压作用;区域上地震构造主要为近EW向逆断裂-褶皱带或盲逆断层,其次为NW向“类转换断层”。巴楚-伽师地震区位于南天山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系以南,NE向跨越极震区、长约50km的深地震反射探测表明,1997年伽师强震群的发震构造推测为NW向隐伏“类转换断层”,2003年巴楚-伽师地震(MS6·8)的发震构造为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系南缘尚未出露地表的近EW向盲逆断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伽师
地震
深地震反射探测
发震构造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容量气枪震源陆地反射地震探测--以长江中下游铜陵地区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酆少英
刘保金
秦晶晶
姬计法
王宏伟
魏学强
李稳
谭雅丽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出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414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200)共同资助。
文摘
为了实验大容量气枪震源陆地水体流动激发反射地震探测效果,在长江中下游安徽省铜陵段,采用气枪船长江航道流动激发、沿江岸布设反射地震仪器接收的非纵弯线工作方式,得到了反映测线经过地区地壳深部结构和构造特征的反射地震数据。原始资料信噪比较低,但部分资料不同部位仍可辨认出来自地壳及莫霍面反射波组。就传播距离而言,地震波传播的水平距离最大可达21km,垂直深度可达30km以上。在数据处理中,根据原始资料特点,针对性采用了非纵弯线面元定义、三维层析静校正、叠前多域去噪及组合反褶积技术,最终得到的叠加时间剖面上具有丰富的壳内反射波组。结果显示,测线经过地区的地壳结构为双层结构,总厚度为30.0~36.0km。上地壳呈现隆坳相间的反射特征,下地壳存在多组叠层状弧型反射波组,莫霍面反射特征清晰,由2~3个反射同相轴组成,呈现SW端向NE段抬升的形态。剖面经过地区存在一个切穿下地壳和莫霍面的深部断裂,应该是长江深断裂的反映。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大容量气枪震源可应用于陆地流动水体地壳精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探测。
关键词
气枪震源
深地震反射探测
共中心面元
地壳精细结构
Keywords
Air-gun source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detection
Common central bin
Crustal fine structur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沈阳市活断层深地震反射勘探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舒程
白云
机构
辽宁省地震研究所
出处
《震灾防御技术》
2009年第4期417-427,共11页
基金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
沈阳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分项目
文摘
本文通过深地震反射探测,获得了沈阳市区北部Moho面以上的地壳深部结构和剖面,上地壳复杂的断裂组合关系和下地壳高角度的深断裂共同构成了该区的深、浅构造关系,其结果为沈阳市活断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活断层
深地震反射探测
沈阳市区北部
深
部结构
深
、浅构造关系
Keywords
Active fault
Deep reflection exploration
North area of Shenyang
Crustal deep structure
Therelation between the deep and shallow structure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天山地区巴楚-伽师地震(M_S6.8)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被引量:
30
3
作者
徐锡伟
张先康
冉勇康
崔效锋
马文涛
沈军
杨晓平
韩竹军
宋方敏
张兰凤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78,共18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应急工作专项计划"项目资助。
文摘
新生代期间强烈而持久的再生造山作用,在天山地区形成了大量近EW向逆断裂-褶皱带,引起地壳强烈缩短,穿插有NW向“类转换断层”,显示出天山地区近NS向不均匀的构造挤压作用;区域上地震构造主要为近EW向逆断裂-褶皱带或盲逆断层,其次为NW向“类转换断层”。巴楚-伽师地震区位于南天山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系以南,NE向跨越极震区、长约50km的深地震反射探测表明,1997年伽师强震群的发震构造推测为NW向隐伏“类转换断层”,2003年巴楚-伽师地震(MS6·8)的发震构造为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系南缘尚未出露地表的近EW向盲逆断层系。
关键词
巴楚-伽师
地震
深地震反射探测
发震构造
天山
Keywords
Bachu-Jiashi earthquake,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ing, seismogenic structure, TianShan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容量气枪震源陆地反射地震探测--以长江中下游铜陵地区为例
酆少英
刘保金
秦晶晶
姬计法
王宏伟
魏学强
李稳
谭雅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沈阳市活断层深地震反射勘探研究
杨舒程
白云
《震灾防御技术》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天山地区巴楚-伽师地震(M_S6.8)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徐锡伟
张先康
冉勇康
崔效锋
马文涛
沈军
杨晓平
韩竹军
宋方敏
张兰凤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