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教融合: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与创新 被引量:105
1
作者 杨桦 刘志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契机。论文在分析传统的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以融合发展观引领理念创新,“一体化”设计推动体制创新,“一体化”运行...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契机。论文在分析传统的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以融合发展观引领理念创新,“一体化”设计推动体制创新,“一体化”运行促进机制创新,整体协同实现模式创新,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打通资源供给堵点,破除体教制度藩篱,提出了院校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三大路径下队校、双高、校企、校场、校协、校地、校家七种体教融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模式,并指出体教融合竞技体育培养模式是对体教结合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体教融合 中国特色 竞技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权增能视域下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的学理阐释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尚剑 李帅帅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9,共11页
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是新发展阶段深化体教融合的关键举措,是加强学校体育专业力量、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促进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有力保障。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与实地调研等方法,通过引入赋权增能理论,深入剖析了... 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是新发展阶段深化体教融合的关键举措,是加强学校体育专业力量、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促进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有力保障。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与实地调研等方法,通过引入赋权增能理论,深入剖析了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的现实困境与实践理路。研究认为,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蕴含有制度、管理与环境赋权和内外增能的“三权两能”作用机理。当前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仍存在政策法规仍不健全,“落地型”政策普及度较低;管理机制不够灵活,转型过程仍有阻力;社会主体性环境不强,职业地位有待提高;内在增能意愿受阻,职业身份转型困难;外在增能效率不高,岗位胜任力偏低等现实困境。未来应从建立健全专项政策法规、构筑多元协同管理机制、营造主体性社会环境、激活运动员内在增能意愿和强化运动员外在增能效率等方面推进,不断提高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的制度力、保障力、支持力、适应力及胜任力,推动运动员成功转型学校教练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体教融合 运动员就业保障 赋权增能理论 退役运动员 学校练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