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粳稻新品种淮稻1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健 袁彩勇 孔宪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28,共1页
淮稻13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本研究介绍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中粳 淮稻13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及氮肥运筹对淮稻13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彩勇 王健 +2 位作者 孔宪旺 李刚 高平中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369-373,共5页
为了给淮稻13号大面积推广提供高产栽培技术支撑,2010~2011年进行了淮稻13号不同播种期、不同播量、不同施氮量(240、270、300、330、360kg·hm-2)与前后期施氮比例(7∶3、6∶4、5∶5、4∶6)对产量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淮... 为了给淮稻13号大面积推广提供高产栽培技术支撑,2010~2011年进行了淮稻13号不同播种期、不同播量、不同施氮量(240、270、300、330、360kg·hm-2)与前后期施氮比例(7∶3、6∶4、5∶5、4∶6)对产量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淮稻13号在5月10日、5月15日播种的水稻成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均较高,播种期过早或推迟均会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产生不利影响;秧田播量宜控制在450kg·hm-2内,秧苗各项指标均达壮秧标准;施纯氮在330kg·hm-2以内时,随单位面积施氮量增加,高峰苗、有效穗数、成穗率、每穗颖花数、总颖花量增加;施纯氮超过330kg·hm-2,品种发生倒伏,结实率大幅度下降,产量降低。在相同施氮肥水平下,高峰苗、有效穗数随前后期施氮比例增加而增加,成穗率、每穗颖花数随前后期施氮比例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产量以基蘖肥∶穗肥为6∶4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稻13号 高产 播期 播量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稻13号(淮9862)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袁彩勇 王健 孔宪旺 《中国稻米》 2010年第5期67-68,共2页
淮稻13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淮222变异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经多年试验试种,表现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 淮稻13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淮222变异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经多年试验试种,表现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稻13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粳稻淮稻13号的育种实践与推广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孔宪旺 袁彩勇 +1 位作者 王健 高平中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2期72-72,136,共2页
通过对中粳稻淮稻13号的育种与推广分析与总结,结合淮稻13号近几年在区试和大面积生产的表现,探讨了今后粳稻优质高产育种与推广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中粳 淮稻13号 育种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稻1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练波 鞠军华 练红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5期82-82,共1页
阐述了淮稻13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在大中农场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淮稻13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稻1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王健 袁彩勇 +1 位作者 孔宪旺 王国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44-44,共1页
介绍了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淮稻13号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从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淮稻13号的主要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淮稻13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粳稻淮稻13号选育分析
7
作者 王健 袁彩勇 孔宪旺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67-67,71,共2页
介绍中粳稻淮稻13号的选育结果和育成技术,分析了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粳稻新品种的措施,为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粳 淮稻13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