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淮海经济区景观生态风险多情景模拟 |
李保杰
杜欣颖
褚帅
|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2
|
省际交界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预测——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
罗敏
舒帮荣
曲艺
张如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淮海经济区城市信息网络结构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
玉佳灵
梅大伟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基于自然-经济综合视角的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多情景模拟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
袁建勋
方斌
阚红云
何莎莎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
5
|
基于“企业—行业—开发区”的淮海经济区产业空间集聚特征 |
唐梦琳
仇方道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6
|
省际边界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
陈然
仇方道
姜海霞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7
|
淮海经济区工业碳排放效率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李梦倩
仇方道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8
|
省际毗邻区域工业绿色转型绩效时空异质性及类型诊断——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
仇方道
张新林
丁聪
|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9
|
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 |
仇方道
朱传耿
佟连军
杨如树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5
|
|
|
10
|
基于产业联动的区域经济合作潜力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
车冰清
朱传耿
杜艳
沈正平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9
|
|
|
11
|
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空间特征分析 |
周婷
仇方道
朱传耿
张敬
蔡爱军
孙东琪
方雪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
12
|
淮海经济区城市竞争力定量评析 |
翟仁祥
沈正平
马晓冬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
2004 |
45
|
|
|
13
|
基于熵值法的淮海经济区城市中心性评价 |
薛丽芳
欧向军
谭海樵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9
|
|
|
14
|
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与整合发展研究 |
沈山
陆宁
郭黎霞
|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
2007 |
24
|
|
|
15
|
都市圈与经济区整合及协调发展研究——以边缘性的徐州都市圈与淮海经济区为例 |
沈正平
安宇
顾晓波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0
|
|
|
16
|
基于交通流强度的淮海经济区城市等级体系划分研究 |
黄园园
闫庆武
冯志鹏
吴琼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
17
|
淮海经济区人口城市化区划研究 |
朱传耿
陈潇潇
顾朝林
李志江
|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
18
|
淮海经济区生态足迹时空差异与城市可持续性评价 |
宋亚洲
韩宝平
马晓冬
沈正平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
19
|
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绿地土壤的理化性状研究 |
于法展
李保杰
|
《西部林业科学》
CAS
|
2007 |
7
|
|
|
20
|
淮海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布局研究 |
张松奎
王满意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