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海戏应是江苏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
1
作者 海人 《剧影月报》 2006年第3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地方 江苏 淮海 淮海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引入中职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初探——以准海剧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郝忆 《北方音乐》 2018年第18期211-211,共1页
西方音乐在我国音乐文化市场以及学校音乐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传统文化在中职音乐课堂的严重缺失令人堪忧。作为凝聚着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以及劳动智慧的传统音乐文化如何走进中职音乐课堂,本文以淮海剧为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职音乐 淮海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淮海戏语言念白的统一性及淮海戏未来发展的影响和忧思 被引量:2
3
作者 徐魏 《戏剧之家》 2013年第9期12-12,共1页
全国的许多剧种、剧团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淮海戏的代表团——江苏省淮海剧团,则有着非同寻常、令我们后人感到非常骄傲与自豪的革命故事。淮海戏从"打门头词"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不可否认的是"念白... 全国的许多剧种、剧团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淮海戏的代表团——江苏省淮海剧团,则有着非同寻常、令我们后人感到非常骄傲与自豪的革命故事。淮海戏从"打门头词"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不可否认的是"念白"在剧中所处的重要性为剧种的推广与普及、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淮海戏的流行地区,位于祖国的南北交汇之处,其语言"念白"既有南方的柔美、软绵,同时又具有北方的豪爽与粗犷等特点。这种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独特语言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 语言魅力 重要性 传承与发展 流行地区 江苏省 淮海剧 革命故事 身份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的魅力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居国 《戏剧之家》 2013年第11期104-104,共1页
戏曲艺术魅力无穷:唱腔、表演、服装、灯光都有它们的魅力之处,但通过这次《柳树湾》的排练,我又有种新的艺术感觉,那就是艺术的重复也是很有魅力的。《柳树湾》是我们江苏省淮海剧团新排的一出大型现代戏,我在剧中饰演柳思宝一角。剧... 戏曲艺术魅力无穷:唱腔、表演、服装、灯光都有它们的魅力之处,但通过这次《柳树湾》的排练,我又有种新的艺术感觉,那就是艺术的重复也是很有魅力的。《柳树湾》是我们江苏省淮海剧团新排的一出大型现代戏,我在剧中饰演柳思宝一角。剧中的柳思宝是一个命运坎坷的人,一辈子与心爱的女人天各一方,可发生在敬老院中的一切,又让他重获家庭、重获亲人、重获幸福。陈翠花是柳思宝的初恋,后因陈翠花父亲反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带着身孕嫁到城里,四十多年没见,重新回到柳树湾敬老院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柳树 重复 敬老院 艺术感觉 淮海剧 现代戏 重获 江苏省 不知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先生及其《三星落》
5
作者 汤草元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91-94,共4页
桐先生及其《三星落》汤草元1982年,江苏省党史工作委员会收到黄克诚同志办公室的一封信函,信函中说:黄克诚同志指示:“要把《三星落》这个剧本搜集上来,实现了则是一大贡献”。我读了这段话,不禁心中感到无比的激动,一位老... 桐先生及其《三星落》汤草元1982年,江苏省党史工作委员会收到黄克诚同志办公室的一封信函,信函中说:黄克诚同志指示:“要把《三星落》这个剧本搜集上来,实现了则是一大贡献”。我读了这段话,不禁心中感到无比的激动,一位老将军在百忙中,竟然还想着五十年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 淮海剧 淮海地区 黄克诚 典型形象 灌南县 江苏省 冲突 苏北抗日根据地 木兰从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滴感受——我演三叔公的体会
6
作者 张居国 《戏剧之家》 2013年第5期52-52,共1页
《鸡窝风波》是我们江苏省淮海剧团2012年排演的一出小戏,我在剧中扮演三叔公一角。小戏讲述的是现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一些旧的农民意识向现代市民生活习惯的转变过程。小戏围绕着藏鸡、找鸡、逐渐展开,整台小戏风趣、幽默... 《鸡窝风波》是我们江苏省淮海剧团2012年排演的一出小戏,我在剧中扮演三叔公一角。小戏讲述的是现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一些旧的农民意识向现代市民生活习惯的转变过程。小戏围绕着藏鸡、找鸡、逐渐展开,整台小戏风趣、幽默充满乡风野趣。原先在拿到剧本的时候,我就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首先就感觉到他很适合我们淮海戏,而且也很适合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转变过程 淮海 淮海剧 农民意识 生活习惯 卫生间 江苏省 藏鸡 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圈记
7
作者 徐省生 谷广发 《剧影月报》 2000年第4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淮海剧 文学 农村题材 当代
全文增补中
思变求新的舞美设计
8
作者 马长山 《剧影月报》 2003年第4期48-49,共2页
连云港市淮海剧团新创剧目《明月芦花》在省第三届淮海戏艺术节受到了好评,作为该剧舞美设计,回顾这个戏长达八个月的打磨过程,编剧数易其稿,排练场导演不时地改戏,剧情与场景多次变动,舞美不断修改,正因为剧组具有求新思变的创... 连云港市淮海剧团新创剧目《明月芦花》在省第三届淮海戏艺术节受到了好评,作为该剧舞美设计,回顾这个戏长达八个月的打磨过程,编剧数易其稿,排练场导演不时地改戏,剧情与场景多次变动,舞美不断修改,正因为剧组具有求新思变的创作精神和呼唤精品的文化意识,演出才获得成功。《明月芦花》描写的是芦花湾村在脱贫致富之后,由于忽视了思想教育工作,村里发生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世风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美术设计 淮海剧 《明月芦花》 导演艺术 艺术风格 创作手法 艺术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乡间路 唱农字歌
9
作者 叶志林 崔冬 《上海艺术家》 1995年第3期60-62,共3页
灌南县淮海剧团从1990年实行文艺体制改革以来,在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逐步走出低谷,平均每年深入城乡演出220多场,收入十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1年被淮阴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单位,1992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 灌南县淮海剧团从1990年实行文艺体制改革以来,在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逐步走出低谷,平均每年深入城乡演出220多场,收入十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1年被淮阴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单位,1992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1993年被省文化厅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文化报》、《新华日报》、《淮阴日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剧 思想政治工作 灌南县 文艺体制改革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华日报》 中国文化 社会主义理论 经济大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