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源区中更新世黄土堆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奇 宋传中 +4 位作者 崔王 王化可 张妍 王荻 曹宗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56-361,共6页
利用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方法,对淮河源区中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含有的化学元素及多种化学元素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区内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主要以湿热气候为主,淋溶及氧化作用较强;表现在气温上HT-1~HT-3的气温较低,... 利用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方法,对淮河源区中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含有的化学元素及多种化学元素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区内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主要以湿热气候为主,淋溶及氧化作用较强;表现在气温上HT-1~HT-3的气温较低,H-4~HT-7的气温高,HT-8的气温又相对较低,其变化趋势表现为中更新世经历了从早期寒冷转湿热转温干,中期凉干转暖湿到晚期温湿转暖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源区 中更新世 元素地球化学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源区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方冬冬 顾钱洪 +3 位作者 周传江 孟晓林 李学军 聂国兴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5-673,共9页
鲌亚科鱼类在我国分布广泛,但有关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淮河源区广布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基因RAG2和线粒体基因Cytb,探讨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RAG2和Cytb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与核... 鲌亚科鱼类在我国分布广泛,但有关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淮河源区广布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基因RAG2和线粒体基因Cytb,探讨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RAG2和Cytb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40±0.011、0.00246±0.00057和0.915±0.011、0.00461±0.00060。分析认为河南省淮河源区群体呈现出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低的核苷酸多样性,结合星型分布的单倍型网络图,Tajima′s D、Fu′s Fs中性检测和核苷酸错配分析,淮河源区群体在晚更新世可能经历过种群快速扩张。结合AMOVA与MIGRATE-N群体基因流分析进一步证实,由于近期群体扩张和频繁的基因交流,导致群体间未形成明显的遗传结构和谱系格局。较低的群体遗传多样性预示该区域应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源区 遗传多样性 基因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