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解放后50年间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胡巍巍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
-
出处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288,共6页
-
基金
韩山师范学院博士启动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3301)
-
文摘
采用景观格局转移概率矩阵模型,对基于一级分类的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上世纪50年代至1980年,淮河中游土地覆被变化明显,但1980―2000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基本格局变化却很小;淮河流域中游各景观类型之间的转换变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同一景观类型在转出和转入及其转换量上表现都不同;50年间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是大量的湿地转变成水田和非湿地,大量的天然湿地演变成人工湿地和非湿地,同时该区域出现了裸岩地,表明局部生态环境的恶化。认为主要原因是解放以后淮河流域人口增长迅速,为解决吃饭问题,增加了大量耕地;围湖造田、占用河滩地使湿地面积减少。1980年以后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很小,主要原因可能是到了1980年人口增长趋缓,淮河中游大农业的格局基本确立下来,农业土地利用不再有大的变化。
-
关键词
淮河流域中游
湿地
景观格局
转换过程
-
Keywords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transformation course
-
分类号
P343.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胡巍巍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463-15466,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资助"湿地系统水生态过程与格局耦合机理"(2006CB403301)
韩山师范学院博士启动项目"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
文摘
利用淮河流域中游20世纪50年代的地形图和1980、2000年的遥感影像图分别提取、解译得到各时期的土地利用图和基于湿地二级分类的各湿地类型分布图,运用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对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生态变化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950~1980年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大,1980~2000年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很小。这些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总体上说明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格局由多样化、复杂性转为单一化、破碎性,湿地系统组分急剧减少、过渡带大量消失,湿地景观的连通性、异质性大大减弱,湿地系统的完整性、均衡性不复存在,从而导致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或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
关键词
淮河流域中游
湿地
景观格局指数
-
Keywords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he Valley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
分类号
P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