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淮河以北地区(古北界)发现饰纹姬蛙 被引量:1
1
作者 耿传宁 黄华 +1 位作者 刘志文 赵海鹏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4-816,共3页
2016年8月和2018年2月于河南省淮阳县采获姬蛙属 Microhyla 标本各1号,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鉴定为饰纹姬蛙 M.fissipes ,系河南省淮河以北地区(古北界)首次发现,又一次体现了河南两栖动物存在的东洋界、古北界成分过渡的特点。... 2016年8月和2018年2月于河南省淮阳县采获姬蛙属 Microhyla 标本各1号,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鉴定为饰纹姬蛙 M.fissipes ,系河南省淮河以北地区(古北界)首次发现,又一次体现了河南两栖动物存在的东洋界、古北界成分过渡的特点。标本现保存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饰纹姬蛙 淮河以北地区 古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环境对淮北地区历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郝红暖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165,共5页
文章尝试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考察地理环境对淮河以北地区历史发展的影响。作者选取了地理环境构成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作为分析的主要方面,指出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和倾斜平原为主的地貌条件,使该区域处在国家经济的过渡带、南北... 文章尝试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考察地理环境对淮河以北地区历史发展的影响。作者选取了地理环境构成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作为分析的主要方面,指出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和倾斜平原为主的地貌条件,使该区域处在国家经济的过渡带、南北征战的最前沿,并成为国家政策的非重点关注区域和黄泛区。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和平原地貌还对该区域交通网络和城镇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便利的交通有助于交通型城镇的发育,交通网络的多变性又影响了城镇发展的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淮河以北地区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棉新品种邯棉6101
3
作者 李翠芳 刘淑 杨保新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2期35-35,共1页
邯棉6101于2020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以及山西南部、陕西关中、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北地区春播种植. 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15天.植株塔形,株型较松散,出苗好.果枝较长、平展.茎秆粗壮,茸毛中等... 邯棉6101于2020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以及山西南部、陕西关中、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北地区春播种植. 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15天.植株塔形,株型较松散,出苗好.果枝较长、平展.茎秆粗壮,茸毛中等.叶片大小中等,叶色中等,不早衰.铃圆卵形,吐絮畅而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大小 株型较松散 陕西关中 淮河以北地区 山西南部 早衰 春播 叶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欧阳佰柱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4期19-20,共2页
介绍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冬小麦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整地、选种、播种、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控等方面内容,以为冬小麦的栽培管理提供指导。
关键词 冬小麦 栽培技术 淮河以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小麦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作者 井素丽 《农家科技》 2020年第3期39-39,共1页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为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30%,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冬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全省,河南除信阳地区以外区域,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通常麦田面积为粮食...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为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30%,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冬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全省,河南除信阳地区以外区域,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通常麦田面积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施肥 冬小麦种植 耕地总面积 粮食作物种植 山东全省 河北中南部 淮河以北地区 主要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