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淬火态45号钢在等通道角挤压过程中晶粒演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建敏 陆晋 +2 位作者 姜银方 周孔亢 许晓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5-189,共5页
将马氏体相变与强塑性变形工艺相耦合,开发了基于等通道角挤压快速制备亚微米级中碳钢工艺。试验采用45号钢,就淬火态在不同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条件下进行挤压。试验结果表明,由马氏体相变得到的过饱和铁素体为动态再结晶和应变诱导碳... 将马氏体相变与强塑性变形工艺相耦合,开发了基于等通道角挤压快速制备亚微米级中碳钢工艺。试验采用45号钢,就淬火态在不同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条件下进行挤压。试验结果表明,由马氏体相变得到的过饱和铁素体为动态再结晶和应变诱导碳化物析出作了能量和组织准备,并在一定的回火温度下进行等通道角挤压使位错密度快速增加,实现了动态再结晶,形成了细小晶粒,同时应变诱导碳化物从过饱和的铁素体中以弥散形式析出,使亚微米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细小碳化物。这种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550℃退火30min后,晶粒尺寸仍保持在1μ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号钢 等通道角挤压 超细晶 淬火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态42CrMo钢本构方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强 阮孝林 崔凤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124,共7页
为了建立适用于冷塑性加工力学性能研究的材料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微观变形机制分析的本构模型建立及其验证方法。以高脆硬性的淬火态42CrMo钢为例,首先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硬度,运用数值计算方法获取冷塑性变形流动应力数据,... 为了建立适用于冷塑性加工力学性能研究的材料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微观变形机制分析的本构模型建立及其验证方法。以高脆硬性的淬火态42CrMo钢为例,首先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硬度,运用数值计算方法获取冷塑性变形流动应力数据,然后通过分析流动应力数据特点建立了Z-A (Zerilli-Armstron)修正本构方程,最后结合硬度压痕实验结果和有限元仿真对本构方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后的Z-A本构模型拟合效果好,相关度较高;硬度压痕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整体误差较小,所建立的本构方程能够准确描述材料的力学行为,可以用于淬火态42CrMo钢冷塑性加工的力学特性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方程 淬火态42CrMo 数值模拟 压痕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态TC4合金热循环硬化行为及断口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耿洪滨 何世禹 雷廷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9-103,共5页
在77~623K对淬火态TC4合金进行了热循环试验,测定了合金热循环后的硬度,并与623K时效合金的硬度进行了对比;还观察了拉伸试样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热应力能加速亚稳相的分解,使合金中的位错密度升高,层错和形变孪晶... 在77~623K对淬火态TC4合金进行了热循环试验,测定了合金热循环后的硬度,并与623K时效合金的硬度进行了对比;还观察了拉伸试样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热应力能加速亚稳相的分解,使合金中的位错密度升高,层错和形变孪晶的数量增多;循环温度场作用下淬火态合金拉伸试样断口由韧窝型断裂向韧窝和撕裂棱混合型断裂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热循环 淬火态 热循环硬化 航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稀土渗硼对淬火态Cr12MoV钢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朱春晖 王宏宇 +2 位作者 陈炜 赵玉凤 陈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3-225,共3页
采用自制稀土粉末渗硼剂在680℃下对淬火态Cr12MoV钢进行9 h稀土硼共渗,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渗硼前后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及其与Al2O3陶瓷球对磨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经低温稀土渗硼后,淬火态Cr12MoV钢耐磨性得到大幅提高,磨损量仅... 采用自制稀土粉末渗硼剂在680℃下对淬火态Cr12MoV钢进行9 h稀土硼共渗,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渗硼前后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及其与Al2O3陶瓷球对磨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经低温稀土渗硼后,淬火态Cr12MoV钢耐磨性得到大幅提高,磨损量仅为渗硼前的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2MOV钢 低温稀土渗硼 耐磨性 淬火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预拉伸对新淬火态2024薄铝板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瑞超 吴建军 +1 位作者 张深 李浩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7,共8页
采用局部浅拉深成形实验模拟双向预拉伸,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双向预拉伸模型,分析应力比、主拉伸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得到仿真模拟双向预拉伸的相对优化的参数。通过平面应变实验,确定了实验拉伸消除淬火残余应力的参数;通过ARAMI... 采用局部浅拉深成形实验模拟双向预拉伸,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双向预拉伸模型,分析应力比、主拉伸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得到仿真模拟双向预拉伸的相对优化的参数。通过平面应变实验,确定了实验拉伸消除淬火残余应力的参数;通过ARAMIS测量应变,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残余应力,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主预拉伸量为2.0%,应力比为0.45时,对淬火后残余应力的消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预拉伸 有限元 淬火态 薄铝板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温度对新淬火态2219铝合金板材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下陆 张杰刚 +3 位作者 朱亚蓉 杜百红 王斌 初冠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35-137,140,共4页
在25~300℃温度范围内,对新淬火态2219铝合金板材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新淬火态条件下,2219铝合金的强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将新淬火态板材加热至一定温度再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时效热处理后的材料强... 在25~300℃温度范围内,对新淬火态2219铝合金板材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新淬火态条件下,2219铝合金的强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将新淬火态板材加热至一定温度再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时效热处理后的材料强度基本不发生变化,而伸长率随温度的增加有所降低,微观组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淬火态 加热温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淬火状态铝合金2A12薄板V型弯曲回弹及硬度研究
7
作者 张毫 王永军 +1 位作者 刘瑞 吴建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2-76,80,共6页
对采用新淬火自然时效1h、2h、4h、8h12h、24h的铝合金2A12板料分别进行单向拉伸试验测出不同时效时间的材料属性;采用V型弯曲试验测量不同时效时间的回弹;采用钢球坠落试验测量其不同时效时间的硬度变化。针对不同的V型弯曲试验状态进... 对采用新淬火自然时效1h、2h、4h、8h12h、24h的铝合金2A12板料分别进行单向拉伸试验测出不同时效时间的材料属性;采用V型弯曲试验测量不同时效时间的回弹;采用钢球坠落试验测量其不同时效时间的硬度变化。针对不同的V型弯曲试验状态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态 自然时效 硬度变化 V型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工艺对生态建筑用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丰燕 谭泽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1-215,共5页
研究了脉冲电流回和传统回火对脉冲淬火态和传统淬火态建筑用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脉冲电流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时间脉冲电流回火时间后建筑用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都相较于脉冲淬火态和传统淬火态有所降低,而断后伸长率有所升... 研究了脉冲电流回和传统回火对脉冲淬火态和传统淬火态建筑用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脉冲电流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时间脉冲电流回火时间后建筑用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都相较于脉冲淬火态和传统淬火态有所降低,而断后伸长率有所升高;随着脉冲电流回火时间的延长,脉冲淬火态和传统淬火态试样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而断后伸长率逐渐升高。脉冲电流回火可以在不降低硬度和强度的前提下提高试样的断后伸长率,而传统回火是以降低硬度和强度来实现断后伸长率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脉冲电流回火在消除残余应力的同时,淬火马氏体分解较少且析出的细小碳化物可以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而传统回火态试样的淬火马氏体分解更为充分且碳化物有所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态 脉冲电流回火 传统回火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橡皮成形侧压块参数优化及验证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凌云 周帅 +1 位作者 孟伟琪 范作鹏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6,共8页
橡皮成形是飞机钣金零件制造的一种重要的成形工艺,为提高典型零件橡皮成形的效率,针对橡皮成形过程中产生的起皱问题,基于响应面法对侧压块参数进行优化.首先对新淬火状态下的铝合金板料进行材料试验,分析了其成形性能指标参数,为有限... 橡皮成形是飞机钣金零件制造的一种重要的成形工艺,为提高典型零件橡皮成形的效率,针对橡皮成形过程中产生的起皱问题,基于响应面法对侧压块参数进行优化.首先对新淬火状态下的铝合金板料进行材料试验,分析了其成形性能指标参数,为有限元模拟提供材料本构关系与模型;然后以起皱量化为优化目标,将凸弯边的最大增厚率作为侧压块优化的目标函数,为得到典型零件橡皮成形侧压块精确的几何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带侧压块成形过程进行正交模拟试验,得出侧压块几何参数对起皱指标影响程度的主次关系,并得到最优的参数水平组合.基于响应面建模方法建立了侧压块最优几何参数和起皱指标之间的多项式关系,并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利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有限元模拟,阐述了侧压块防皱原理;最后通过实际成形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可行性和优化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态 橡皮成形 侧压块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变形量对10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寇明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2-94,共3页
采用SEM、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等,研究不同冷轧变形量对淬火态10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态10钢组织为取向随机的板条马氏体。在10%~76%范围内,随着变形量的增加,10钢组织中马氏体逐渐趋于轧制方向排列,且沿着轧... 采用SEM、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等,研究不同冷轧变形量对淬火态10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态10钢组织为取向随机的板条马氏体。在10%~76%范围内,随着变形量的增加,10钢组织中马氏体逐渐趋于轧制方向排列,且沿着轧制方向不断被拉长,晶粒逐渐细化10钢硬度、强度逐渐提高,伸长率、冲击韧性逐渐下降。冷轧变形是10钢一种合适的强化方法,变形量52%的10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分别达到479HV、1734 MPa、158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钢 冷轧变形量 淬火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7A09 aluminum alloy milling under double liquid quenching 被引量:2
11
作者 LUO Heng WANG You-qiang ZHANG 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72-380,共9页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ouble liquid quenching on the cutting performance of the 7A09 aluminum alloy,quasi-static compression and dynamic impac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7A09 aluminum alloy after double liqu...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ouble liquid quenching on the cutting performance of the 7A09 aluminum alloy,quasi-static compression and dynamic impac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7A09 aluminum alloy after double liquid quenching using an MTS810.23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and split-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fitted to obtain the Johnson–Cook constitutive model parameters of the alloy.Simulations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the Deform-3D finite element softwa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heological stres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strain rate and the decrease in temperature.The increase in the cutting speed and feed caused the cutting temperature to rise sharply,whereas the influence of the cutting amount on the cutting temperature was weak.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chip nodules,there was extremum in the cutting force vs cutting speed curves.The increase in the feed and cutting depth increased the cutting area Ac,so the cutting force also increas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experiments.The simulation prediction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est values,and the cutting force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s with the cutting parameters were the same.Thus,the correctness of the 7A09 aluminum alloy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09 aluminum alloy double liquid quenching dynamic impact performance CUTT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