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淬冷法研究NbCl_5-NaCl和NbCl_5-KCl二元系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军丽 杨冬梅 +1 位作者 曾繁武 王之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20-1124,共5页
用高温平衡-淬冷方法,研究了NaCl-NbCl5和KCl—NbCl5二元系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580~680K和0.06~0.12MPa范围内,NaNbCl6(g)和KNbCl6(g)分别是惟一产物,且NaNbCl6(g)比KNbCl6(g)稳定。反应NbCls(g)+NaCl(s)=Na... 用高温平衡-淬冷方法,研究了NaCl-NbCl5和KCl—NbCl5二元系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580~680K和0.06~0.12MPa范围内,NaNbCl6(g)和KNbCl6(g)分别是惟一产物,且NaNbCl6(g)比KNbCl6(g)稳定。反应NbCls(g)+NaCl(s)=NaNbCl6(g)的热力学函数是△Hm^θ=(-28.3±1.5)kJ/mol和△Sm^θ=(-73.0±2.0)J/(mol·K);反应NbCl5(g)+KCl(s)=KNbCl6(g)的热力学函数是△Hm^θ(-37.6±1.5)kJ/mol和△Sm^θ(-93.7±2.0)J/(mo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bCl6 KNbCl6 NbCl5 NACL KCL 气态配合物 淬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冷法制备LiNi0.5Co0.5O2正极材料及其性能表征
2
作者 林和成 王琼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0-1112,共3页
采用1 000℃煅烧并在液氮中淬冷的方法制备LiNi(0.5)Co(0.5)O2正极材料,在2.50~4.50 V范围内,以0.1 C (28m A/g)放电,其初始比容量可达到255.0 m Ah/g,为理论值的93%,并且具有高放电容量循环性能;在大倍率条件下,仍有175.6 m Ah/g (5 C)... 采用1 000℃煅烧并在液氮中淬冷的方法制备LiNi(0.5)Co(0.5)O2正极材料,在2.50~4.50 V范围内,以0.1 C (28m A/g)放电,其初始比容量可达到255.0 m Ah/g,为理论值的93%,并且具有高放电容量循环性能;在大倍率条件下,仍有175.6 m Ah/g (5 C)和145.4 m Ah/g (10 C)的初始放电比容量。采用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谱(EIS)、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技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高温淬冷处理方法有利于提高LiNi(0.5)Co(0.5)O2正极材料的晶胞体积与晶体的层间距,降低材料接触与迁移电阻,改善其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冷法 LiNi0.5Co0.5O2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3SiO5降温过程分解及对制备Sr3SiO5∶Eu^2+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春 张希艳 +1 位作者 张烨明 马良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70-1574,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Sr3SiO5∶Eu2+时,往往有Sr2SiO4∶Eu2+共存,从而影响Sr3SiO5∶Eu2+的发光性能。本文采用DSC/TG、淬冷法结合XRD,研究了Sr3SiO5∶Eu2+在降温过程中的分解反应。结果表明,Sr3SiO5是在1 250℃以上稳定存在的化合物,...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Sr3SiO5∶Eu2+时,往往有Sr2SiO4∶Eu2+共存,从而影响Sr3SiO5∶Eu2+的发光性能。本文采用DSC/TG、淬冷法结合XRD,研究了Sr3SiO5∶Eu2+在降温过程中的分解反应。结果表明,Sr3SiO5是在1 250℃以上稳定存在的化合物,在降温过程中Sr3SiO5在1 250℃分解为Sr2SiO4和SrO。采用快速降温的方法可以抑制Sr3SiO5的分解。当降温速率小于10℃.min-1时,Sr3SiO5全部分解为Sr2SiO4和SrO;当降温速率为15℃.min-1时,样品主要物相为Sr3SiO5,但有少部分Sr3SiO5发生分解,当降温速率增大到20℃.min-1时,Sr3SiO5分解的量更少,即随着降温速率增大,Sr3SiO5分解的量减小,从而获得几近纯相的Sr3SiO5∶Eu2+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3SiO5∶Eu2+ 降温分解 淬冷法 降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子模式与电子-声子结合强度对Dy^(3+)掺杂硒化物玻璃荧光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应祥岳 聂秋华 +2 位作者 戴世勋 徐铁峰 金珍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5-1130,共6页
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无稀土掺杂与Dy^(3+)(0.04mol%)掺杂Ge_(30)Ga_5Se_(65)和0.9Ge_(30)Ga_5Se_(65)+0.1CsBr玻璃样品.采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0.9Ge_(30)Ga_5Se_(65)+0.1CsBr玻璃样品中Dy^(3+)跃迁的强度系数、自发辐射几率与荧光分... 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无稀土掺杂与Dy^(3+)(0.04mol%)掺杂Ge_(30)Ga_5Se_(65)和0.9Ge_(30)Ga_5Se_(65)+0.1CsBr玻璃样品.采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0.9Ge_(30)Ga_5Se_(65)+0.1CsBr玻璃样品中Dy^(3+)跃迁的强度系数、自发辐射几率与荧光分支比.为了研究多声子弛豫(MPR)随温度的变化,测试了Dy^(3+)的~6H_(11/2)能级在20~300K温度范围内的荧光寿命,分析了Ge_(30)Ga_5Se_(65)玻璃中声子模式与电子-声子结合强度对Dy^(3+)1.72μm处荧光强度和效率的影响.在硒化物玻璃中引入CsBr使玻璃中形成了Ga-Br键,有效声子能量降低到268cm^(-1).通过计算得到Ge_(30)Ga_5Se_(65)与0.9Ge_(30)Ga_5Se_(65)+0.1CsBr样品的电子-声子结合强度分别为0.456与0.048.CsBr的引入降低了电子-声子结合强度.声子模式与电子-声子结合强度的改变决定了MPR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淬冷法 荧光分支比 电子-声子结合强度 硒化物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l_5-NaCl二元系气态配合物生成热力学
5
作者 李军丽 杨冬梅 +1 位作者 张琴 王之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7-1520,共4页
以密闭的Pyrex玻璃瓶为反应器,利用化学气相传输反应原理,通过高温相平衡淬冷实验方法,在588~663K和0.06~0.12MPa范围内,反应6h的条件下,对气态配合物NauTavCl(u+5v)的生成热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TaCl5-NaCl二元系的l... 以密闭的Pyrex玻璃瓶为反应器,利用化学气相传输反应原理,通过高温相平衡淬冷实验方法,在588~663K和0.06~0.12MPa范围内,反应6h的条件下,对气态配合物NauTavCl(u+5v)的生成热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TaCl5-NaCl二元系的ln(pNaTaCl6/P)-ln(pTaCl5/p)和lnKp-1/T都呈线性关系,五氯化钽和氯化钠生成的气态配合物NaTaCl6是惟一反应产物.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由实验结果计算.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由不同温度的稳定常数经最小二乘法求得,分别是△Hm=(-25.2±1.5)kJ·mol^-1和△Sm=(-58.4±2.0)J·mol^-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l6 TaCl5 NACL 气态配合物 相平衡淬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氧化二钒薄膜/电解液界面电化学研究
6
作者 张勇 刘玉文 +1 位作者 程玉山 胡信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94-598,共5页
以晶态V2O5(c-V2O5)为原料,采用熔融淬冷法成功制取了V2O5薄膜电极,研究了该电极电化学阻抗谱(EIS)的基本形状及其随电位的变化,并用等效电路拟合了不同电位下的EIS,同时系统地测试分析了与电极材料性质和电极荷电状态相联系的一些参数... 以晶态V2O5(c-V2O5)为原料,采用熔融淬冷法成功制取了V2O5薄膜电极,研究了该电极电化学阻抗谱(EIS)的基本形状及其随电位的变化,并用等效电路拟合了不同电位下的EIS,同时系统地测试分析了与电极材料性质和电极荷电状态相联系的一些参数。对引起这些界面参数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干凝胶薄膜电极 电化学阻抗谱 等效电路 熔融淬冷法 可充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无水碘化铝合成方法
7
作者 于秀兰 阚洪敏 +1 位作者 曾繁武 王之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204,共3页
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碘与铝在封闭的真空玻璃管中直接反应,产生碘化铝蒸气。采用淬冷方法可以得到纯净的无水碘化铝白色结晶。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I)∶n(A l)=2.13∶1,反应温度为500℃,反应4.0... 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碘与铝在封闭的真空玻璃管中直接反应,产生碘化铝蒸气。采用淬冷方法可以得到纯净的无水碘化铝白色结晶。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I)∶n(A l)=2.13∶1,反应温度为500℃,反应4.0 h,A lI3收率可达91%。产物用化学分析法、X射线衍射光谱和红外波谱法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碘化铝 淬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容剂对PP/PET原位微纤化共混物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易新 王玉领 +2 位作者 钟淦基 李忠明 吉旭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25,共5页
通过"熔融挤出—热拉伸—淬冷"的方法制备了原位微纤化共混物。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增容剂PP-g-GMA含量对共混物微观形态、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容剂可显著提高两相相容... 通过"熔融挤出—热拉伸—淬冷"的方法制备了原位微纤化共混物。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增容剂PP-g-GMA含量对共混物微观形态、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容剂可显著提高两相相容性,改善界面效果,明显降低拉伸前初始粒子的尺寸,但会造成拉伸过程中形成的微纤长径比降低。增容剂可以明显改善微纤化共混物力学性能,当其含量为2%(质量分数,下同)时拉伸强度比未增容试样提高了11.0%,弯曲强度均提高了11.3%;当其含量为6%时冲击强度也比未增容共混物提高了34.5%。此外,PET微纤对PP有很好的异相成核作用,使其结晶温度提高了16.3℃,结晶时间为纯PP的32%左右,而增容剂的加入使共混物中PP的结晶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原位微纤化共混物 熔融挤出-热拉伸-淬冷法 聚丙烯接枝甲基丙 烯酸缩水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O-Al_(2)O_(3)-SiO_(2)-P_(2)O_(5)玻璃的结构和析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明忠 刘红刚 +3 位作者 钟波 许银生 李继忠 陆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5-301,共7页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不同(Al_(2)O_(3)+P_(2)O_(5))含量的碱铝硅酸盐玻璃,通过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镜研究了其结构特征和析晶性能。发现随着(Al_(2)O_(3)+P_(2)O_(5))含量减少,玻璃中Na_(2)O含量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从68...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不同(Al_(2)O_(3)+P_(2)O_(5))含量的碱铝硅酸盐玻璃,通过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镜研究了其结构特征和析晶性能。发现随着(Al_(2)O_(3)+P_(2)O_(5))含量减少,玻璃中Na_(2)O含量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从685℃降低到622℃,当减少至摩尔分数为22%时,出现析晶峰且起始析晶温度降低。拉曼光谱表明Q_(P)^(4)对应的拉曼峰强度变低且逐渐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说明Na_(2)O作为网络修饰体使硅酸盐玻璃结构逐步解聚,玻璃的析晶能力逐渐增强。结果表明:当(Al_(2)O_(3)+P_(2)O_(5))摩尔分数为22%时热处理后的样品存在晶型转变,700℃热处理时以NaAlSiO_(4)霞石晶体为主,900℃时转变为以Na_(6.8)Al_(6.3)Si_(9.7)O_(32)霞石晶体为主。当(Al_(2)O_(3)+P_(2)O_(5))的摩尔分数为21%和20%时,热处理后的样品能稳定析出Na_(3)PO_(4)和Na_(6.8)Al_(6.3)Si_(9.7)O_(32)晶体。热处理后的样品析出了耐酸侵蚀性较差的富磷相和Na_(3)PO_(4)晶体,导致化学稳定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O-Al_(2)O_(3)-SiO_(2)-P_(2)O_(5)玻璃 微晶玻璃 铝硅酸盐玻璃 盖板玻璃 析晶 熔融-淬冷法 霞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