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箭叶淫羊藿叶片不同发育时期黄酮类成分形成与元素含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省委 陈璐 +3 位作者 董宁 乔璐 钟华 杨林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179,I0028,I0029,I0030,I0031,I0032,共12页
目的探究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叶片不同发育时期黄酮类成分变化与元素积累的规律,揭示其黄酮类成分的形成机制。方法以箭叶淫羊藿叶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发育时期分为t1~t6共6个时期,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探究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叶片不同发育时期黄酮类成分变化与元素积累的规律,揭示其黄酮类成分的形成机制。方法以箭叶淫羊藿叶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发育时期分为t1~t6共6个时期,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醇苷含量;实时荧光定量法(RT-qPCR)测定17个与黄酮类成分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25种元素含量;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黄酮类成分与元素的关系。结果淫羊藿苷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显著降低,但是5种黄酮类成分总量却显著升高,在t4和t5时期大量积累。大部分黄酮类成分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在t4和t5时期显著上调,在t2时期显著下调,不同基因的表达量随叶片发育而变化;叶片中元素Mg、Ca、Ti、Mn、Fe、Sr和Ba元素含量显著升高,元素K和Co含量显著降低;元素P、K、V、Cu的含量与箭叶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箭叶淫羊藿叶片中黄酮类成分形成过程受到叶片发育程度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黄酮类成分在叶片发育后期大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成分 基因相对表达量 元素 组间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叶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2个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5
2
作者 曹菁 王淑敏 +1 位作者 宋凤瑞 皮子凤 《特产研究》 2020年第2期47-55,共9页
建立15批次淫羊藿叶HPLC指纹图谱,测定淫羊藿叶中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I的含量。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淫羊藿叶指纹图谱并测定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I的含量,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YMC-Pack ODS-A(4.6 mm 250 mm,5 m);流速:1.0mL/min;柱... 建立15批次淫羊藿叶HPLC指纹图谱,测定淫羊藿叶中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I的含量。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淫羊藿叶指纹图谱并测定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I的含量,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YMC-Pack ODS-A(4.6 mm 250 mm,5 m);流速:1.0mL/min;柱温:25℃;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和IBM SPSS Statistics软件(20.0版)分别进行15批次淫羊藿叶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淫羊藿叶样品中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I的含量分别为0.0135%~0.0249%和0.0024%~0.0034%;所创立的淫羊藿叶指纹图谱共有8个色谱峰;15批次淫羊藿叶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大于0.9,具有良好的相似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5批次淫羊藿叶共分为4类。所建立的淫羊藿叶指纹图谱较好地反映了淫羊藿叶多组分的特征,所选淫羊藿药材在产地和批次上具有代表性,为后续淫羊藿药材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叶 HPLC指纹图谱 相似度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叶淫羊藿叶片光合作用对光强的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菊莲 叶飞英 +2 位作者 季国华 胡有金 章剑玉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1,共5页
设置弱光(1/10全光照)和强光(1/4全光照)两个光照梯度,探讨了箭叶淫羊藿(Epimetium sagittatum)叶片光合作用对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两光强下箭叶淫羊藿叶片的光饱和点均小于1 000μmol·m-2·s-1,而光补偿点分别只有13.825和17... 设置弱光(1/10全光照)和强光(1/4全光照)两个光照梯度,探讨了箭叶淫羊藿(Epimetium sagittatum)叶片光合作用对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两光强下箭叶淫羊藿叶片的光饱和点均小于1 000μmol·m-2·s-1,而光补偿点分别只有13.825和17.168μmol·m-2·s-1,说明该物种属于典型的阴生植物;与强光处理相比,弱光下箭叶淫羊藿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量子效率(α)、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电子传递速率(ETR)均较高,而孔限制值(Ls)则较低,说明较弱光强更适合箭叶淫羊藿的生长。综合光合速率和ETR对光强的响应,建议对箭叶淫羊藿进行人工栽培或野生抚育时,其最大光强不高于400μmol·m-2·s-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强 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处理对淫羊藿药材黔藿1号质量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雷荣 刘红昌 +2 位作者 汪永平 龙海成 丁邦勇 《农技服务》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优化淫羊藿药材黔藿1号产地干燥加工方式,为其产地加工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以黔藿1号为材料,比较不同干燥处理(阴干、晒干、55℃烘干、85℃烘干、105℃烘干)药材的质量指标和矿质元素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下黔藿1号药材的水分、总灰... 优化淫羊藿药材黔藿1号产地干燥加工方式,为其产地加工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以黔藿1号为材料,比较不同干燥处理(阴干、晒干、55℃烘干、85℃烘干、105℃烘干)药材的质量指标和矿质元素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下黔藿1号药材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含量均符合2022版《中国药典》规定,其中55℃烘干的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8.10%);阴干处理的N(20.85 g/kg)、P(2.86 g/kg)、K(9.55 g/kg)、Ca(12.06 g/kg)、Mg(3.45 g/kg)含量较高,85℃烘干的Cu(4.59 mg/kg)、Mn(668.18 mg/kg)、Zn(26.75 mg/kg)、B(16.35 mg/kg)较低。通过产地阴干或低温(55℃)烘干方式对黔藿1号进行干燥处理,可获得淫羊藿高品质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号 干燥处理 质量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箭叶淫羊藿有害元素吸收及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陈春丽 王斌 +4 位作者 王恩 余海琼 王佳楠 董静洲 张燕君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0-805,共6页
以亚硒酸钠为外源硒,采用叶面和土壤施肥两种方式进行富硒栽培,研究硒对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吸收铅(Pb)、镉(Cd)、汞(Hg)、砷(As)等有害元素的影响,以及对其总黄酮、淫羊藿苷和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 以亚硒酸钠为外源硒,采用叶面和土壤施肥两种方式进行富硒栽培,研究硒对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吸收铅(Pb)、镉(Cd)、汞(Hg)、砷(As)等有害元素的影响,以及对其总黄酮、淫羊藿苷和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壤施硒时,除As外,10 mg/kg处理组可抑制箭叶淫羊藿对有害元素的吸收,更高浓度的硒则促进有害元素的吸收;叶面施硒时,4种元素的吸收均受到抑制,且具有剂量效应。(2)箭叶淫羊藿富硒效果显著,叶片中的硒含量随硒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叶面施硒肥可促进箭叶淫羊藿叶片的生长。(3)硒处理可促进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且呈浓度依赖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施硒能减少有害元素的积累,有利于药材质量的提升,未来可作为箭叶淫羊藿药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有害元素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对箭叶淫羊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伍辰皓 曹基武 +4 位作者 彭翠英 杨欣霖 戴龙东 吴跃飞 王旭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以盆栽箭叶淫羊藿为材料,设置70%、85%和90%3个遮阴率梯度,分析了箭叶淫羊藿对遮阴处理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1)遮阴对箭叶淫羊藿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值均有显著影响,且箭叶淫羊藿叶片的叶绿... 以盆栽箭叶淫羊藿为材料,设置70%、85%和90%3个遮阴率梯度,分析了箭叶淫羊藿对遮阴处理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1)遮阴对箭叶淫羊藿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值均有显著影响,且箭叶淫羊藿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在各指标测定时间的总平均值随着遮阴率的提高而提高,但85%遮阴处理时的叶绿素a/b值却最低。(2)在遮阴处理的后期,85%遮阴处理下箭叶淫羊藿的叶片POD和SOD活性相对较低,且MDA含量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 生理生化特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Maxim)种子后熟作用的形态解剖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田向荣 张明月 +2 位作者 龙华 刘祝祥 石进校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38,共3页
目的:了解箭叶淫羊藿种子后熟休眠的形态结构基础,探索其种子的萌发条件。方法:在对箭叶淫羊藿种子进行常规发芽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直接测量和石蜡制片技术等方法对其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箭叶淫羊藿种子存在明显的休眠现... 目的:了解箭叶淫羊藿种子后熟休眠的形态结构基础,探索其种子的萌发条件。方法:在对箭叶淫羊藿种子进行常规发芽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直接测量和石蜡制片技术等方法对其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箭叶淫羊藿种子存在明显的休眠现象,其外部形态无异常,但其胚结构未分化,停留在球型胚阶段。后熟过程中,其胚结构逐步发育完全,形成子叶胚。结论:箭叶淫羊藿种子存在明显的休眠现象,其休眠类型为形态生理休眠(MPD)。其萌发需要一定时间的层积以完成其胚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熟作用 休眠 种子 形态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叶淫羊藿居群形态及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梁琼 张燕君 +2 位作者 徐艳琴 黄宏文 王瑛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2-427,共6页
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是淫羊藿属中分布最广、形态变异最大、分类学最难处理的一个物种,不同箭叶淫羊藿居群其形态、活性成分等差异较大,质量极其不稳定。本实验选择湖北罗田等12个不同的箭叶淫羊藿地理居群,在武汉植物园... 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是淫羊藿属中分布最广、形态变异最大、分类学最难处理的一个物种,不同箭叶淫羊藿居群其形态、活性成分等差异较大,质量极其不稳定。本实验选择湖北罗田等12个不同的箭叶淫羊藿地理居群,在武汉植物园进行同园栽培,分析其主要形态数量性状及遗传多样性。结果发现箭叶淫羊藿不同居群在形态上表现出各自明显的差异。基于AFLP数据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各居群聚类关系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柳州居群(LZ)、西南居群(CL、HH、ZY)、华东华中居群(YT、WN、NF、HS、QZ、SG、LY、LT)依次分出。而形态分层聚类分析显示各居群形态变异复杂,只有部分与遗传多样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对箭叶淫羊藿分类研究及资源筛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居群 形态变异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叶淫羊藿炮制前后对小鼠副性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身艳 秦明珠 +2 位作者 李飞 高艳坤 马晓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观察箭叶淫羊藿炮制前后补益作用的强弱。方法:观察箭叶淫羊藿炮制前后不同提取液对去势雄性小鼠副 性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生品和炮制品箭叶淫羊藿的水提取液和醇提液对去势小鼠副性器官的萎缩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且生品和炮制品... 目的:观察箭叶淫羊藿炮制前后补益作用的强弱。方法:观察箭叶淫羊藿炮制前后不同提取液对去势雄性小鼠副 性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生品和炮制品箭叶淫羊藿的水提取液和醇提液对去势小鼠副性器官的萎缩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且生品和炮制品的作用强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品和炮制品箭叶淫羊藿均具有补益作用,且作用强度无明显差 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品和炮制品 补益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制约作用对箭叶淫羊藿有性繁殖时期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权秋梅 黎云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9,97,共6页
运用回归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了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在有性繁殖的3个时期克隆片段密度对其各个形态特征的影响,以揭示其资源和繁殖投资情况。结果表明:箭叶淫羊藿在3个有性繁殖期间克隆片段密度对其各个形态特征的... 运用回归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了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在有性繁殖的3个时期克隆片段密度对其各个形态特征的影响,以揭示其资源和繁殖投资情况。结果表明:箭叶淫羊藿在3个有性繁殖期间克隆片段密度对其各个形态特征的影响显著。从回归分析的R2指数来看,其克隆片段密度增大对3个生长时期的制约作用是由弱到强,同时在有性繁殖期间随克隆片段密度的增加其资源投资趋向于有性繁殖;从非参数检验结果来看,有性繁殖期间箭叶淫羊藿明显增加其叶数、叶宽等来获取更多的资源用于提高其繁殖能力,以取得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制约 有性繁殖 形态特征 克隆片段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叶淫羊藿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时萱 朱洪平 +1 位作者 陈海生 迟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8-268,共1页
心叶淫羊藿化学成分的研究廖时萱,朱洪平,陈海生,迟强心叶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umMaxim),又称小叶淫羊藿,是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的功效。淫羊藿属植物种类繁... 心叶淫羊藿化学成分的研究廖时萱,朱洪平,陈海生,迟强心叶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umMaxim),又称小叶淫羊藿,是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的功效。淫羊藿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目前在我国已发现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叶淫羊藿不同年龄茎上叶总黄酮含量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武庭 黎云祥 +3 位作者 陈蕉 蔡凌云 赵欢 聂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47-2548,2566,共3页
[目的]测定箭叶淫羊藿不同年龄茎上叶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法从箭叶淫羊藿一、二和三龄茎上叶中提取总黄酮,以淫羊藿苷为标准品配置标准溶液并绘制标准曲线,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总黄酮含量。[... [目的]测定箭叶淫羊藿不同年龄茎上叶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法从箭叶淫羊藿一、二和三龄茎上叶中提取总黄酮,以淫羊藿苷为标准品配置标准溶液并绘制标准曲线,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试验表明,仪器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供试品溶液在60 m in内较稳定。箭叶淫羊藿一龄茎上叶总黄酮含量较低,二、三龄茎上叶总黄酮含量较高且差异不大,三龄茎上叶总黄酮含量最高。其一、二和三龄茎上叶的总黄酮平均含量分别为61.240、66.194和66.912 mg/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9%、98.33%和99.22%,RSD分别为0.59%、0.41%和0.33%。[结论]该研究为箭叶淫羊藿的开发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叶淫羊藿EsUF3G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应丽 黄文俊 王瑛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2-611,共10页
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flavonoid 3-O-glucosyltransferase,UF3GT)可以把不稳定的花色素催化成花色素苷。本研究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技术获得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 and Zucc.) Maxim. UF3GT基因cDNA开放阅读框(Open R... 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flavonoid 3-O-glucosyltransferase,UF3GT)可以把不稳定的花色素催化成花色素苷。本研究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技术获得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 and Zucc.) Maxim. UF3GT基因cDNA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命名为EsUF3GT(GenBank注册号为KJ648620)。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ORF全长为1356 bp,编码451个氨基酸,与其它植物中UF3GT蛋白序列的相似性为40%~50%。进化树分析发现,EsUF3GT同催化类黄酮3-O糖基化的糖基转移酶聚为一枝。qRT-PCR分析结果显示,EsUF3GT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约为叶片、花蕾中表达水平的2.3倍,果实及根中表达水平的19倍。花青素含量检测表明,花蕾中的含量最高(130.4 mg/100 g),分别是叶片、花、果实及根中含量的3.5、5.2、72、87倍。我们推测EsUF3GT参与了箭叶淫羊藿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此结果为深入开展EsUF3GT的生化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素苷 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UF3G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箭叶淫羊藿EsMIXTA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明 孙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1-546,共6页
植物的表皮毛是植物与外界环境接触的主要部位,同时它是分泌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主要场所,因此了解表皮毛的分子发育机制,对于进一步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在表皮毛中的合成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箭叶淫羊藿为例,... 植物的表皮毛是植物与外界环境接触的主要部位,同时它是分泌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主要场所,因此了解表皮毛的分子发育机制,对于进一步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在表皮毛中的合成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箭叶淫羊藿为例,通过基因同源克隆的方法结合快速扩增cDNA末端片段技术(RACE)从箭叶淫羊藿cDNA中克隆到了一个MYB基因家族R2R3-MYB基因并命名为EsMIXTA。通过系统发育重建、蛋白质结构域分析发现EsMIXTA蛋白并具有典型的R2、R3结构域及MIXTA结构域,结果显示该基因属于MYB基因家族的第九亚组(subgroup 9)。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EsMIXTA基因在箭叶淫羊藿根、叶和花器官中都普遍表达,但在根中表达量要明显高于其他组织,结合根毛发育的形态学特点,我们认为EsMIXTA基因的高表达很可能和表皮发育及根毛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很可能和根部具有更多表皮毛有极大的相关性,进一步的功能验证有待继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毛 MIXTA基因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野生箭叶淫羊藿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岚 陈仕学 +1 位作者 田腊梅 黄芙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968-1971,共4页
对梵净山珍稀药用植物野生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Maxim)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g∶m L)、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梵净山箭叶淫羊藿总黄酮提取... 对梵净山珍稀药用植物野生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Maxim)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g∶m L)、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梵净山箭叶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5(g∶m L),40%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60℃,提取40 min。该工艺稳定性好,成本较低,易于操作,可为铜仁梵净山箭叶淫羊藿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Epimedium sagittatum Maxim) 总黄酮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箭叶淫羊藿生长与种实形态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玉荣 王旭军 +2 位作者 曹展硕 李琪 谢慧敏 《湖南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以5个不同产地的箭叶淫羊藿为材料,探讨了不同产地箭叶淫羊藿的生长和种实形态等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箭叶淫羊藿的株高、地径在不同产地间变异均较大,其中沅陵和城步产地的箭叶淫羊藿均为湖南的优良种质资源。箭叶淫羊藿株高... 以5个不同产地的箭叶淫羊藿为材料,探讨了不同产地箭叶淫羊藿的生长和种实形态等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箭叶淫羊藿的株高、地径在不同产地间变异均较大,其中沅陵和城步产地的箭叶淫羊藿均为湖南的优良种质资源。箭叶淫羊藿株高、地径和叶面积相互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可以考虑以测定相对比较直观的株高作为间接指标来选择箭叶淫羊藿优良种质资源或优异产地。箭叶淫羊藿株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及种子长、宽、千粒重等性状受环境的影响均很大,都不能稳定地遗传,但株高、地径和叶宽均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遗传控制,都能够比较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 生长 种子 形态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叶淫羊藿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旭军 张玉荣 +1 位作者 曹展硕 向玉龙 《湖南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22-27,共6页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郁闭林分下箭叶淫羊藿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特性及CO_2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箭叶淫羊藿光合作用日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其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左右,且影响其日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叶...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郁闭林分下箭叶淫羊藿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特性及CO_2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箭叶淫羊藿光合作用日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其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左右,且影响其日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叶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CO_2浓度等;(2)箭叶淫羊藿的光补偿点为3.6μmol·m^(-2)·s^(-1),光饱和点为433.6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38μmol·m^(-2)·s^(-1),验证了箭叶淫羊藿为典型的阴生植物,且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3)箭叶淫羊藿CO_2补偿点为80.3μmol·mol^(-1),CO_2饱和点为1 656μmol·mol^(-1),羧化速率为0.008μmo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日变化 光响应曲线 CO2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 etzucc)Maxim花药开裂的结构机理(续)
18
作者 周善滋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77-79,85,共4页
箭叶淫羊藿花药中弹簧的类型和马尾松小孢子囊中弹簧的类型相同.
关键词 花药 组织结构 开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叶淫羊藿中具有HDAC抑制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阳亮 黎欢 +4 位作者 姬贵梅 沈小玲 魏孝义 符林春 胡英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681-1690,共10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异常活化和肿瘤发生、组织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已有选择性HDAC抑制剂(HDACi)应用于临床。本实验采用HDACi筛选试剂盒进行活性追踪,从健骨中药箭叶淫羊藿70%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波...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异常活化和肿瘤发生、组织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已有选择性HDAC抑制剂(HDACi)应用于临床。本实验采用HDACi筛选试剂盒进行活性追踪,从健骨中药箭叶淫羊藿70%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化合物鉴定为槲皮素(1)、牡荆苷(2)、山奈酚-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3)、山奈酚-3-O-β-D-木吡喃糖苷(4)、山奈酚-3-O-β-D-葡萄吡喃糖苷(5)、山奈酚-3-O-(6″-O-乙酰)-β-D-葡萄吡喃糖苷(6)、山奈酚-3-O-(6″-O-(E)-对-香豆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7)、山奈酚-3-O-(2″,4″-双-O-(E)-对-香豆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8)、异鼠李素-3-O-β-D-葡萄吡喃糖苷(9)、异鼠李素-3-O-β-D-木吡喃糖苷(10)和schizandriside(11)。化合物2~11系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10都显示了强于淫羊藿苷的HDAC抑制活性;化合物3、4和5显示了强于山奈酚的HDAC抑制活性。采用蛋白印迹法进一步观察了非毒性浓度的3、4和5对宫颈癌HeLa细胞内HDAC1~11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三个化合物都能明显抑制HDAC6(抑制成骨)的表达,4同时还明显下调HDAC4/7(抑制成骨)的表达。本实验首次从箭叶淫羊藿鉴定了具有HDAC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无异戊烯取代的黄酮苷,特别是山奈酚-3-O-单糖苷(3~5);化合物3~5对HDAC6或HDAC4/7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为将其识别为淫羊藿药材中潜在的具有山奈酚-3-O-单糖苷结构特征的抗骨质疏松症有效成分,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抑制剂 宫颈癌细胞 蛋白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叶淫羊藿与近缘种天平山淫羊藿花粉形态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华 赖华清 +4 位作者 蒋勇 李仁清 李风琴 刘勇 徐艳琴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00-1314,共15页
该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对箭叶淫羊藿13个居群(含箭叶淫羊藿光叶变种1个居群)、天平山淫羊藿7个居群进行花粉形态和外壁纹饰的观察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类群的花粉均为近球形,具三孔沟,大小... 该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对箭叶淫羊藿13个居群(含箭叶淫羊藿光叶变种1个居群)、天平山淫羊藿7个居群进行花粉形态和外壁纹饰的观察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类群的花粉均为近球形,具三孔沟,大小相近。箭叶淫羊藿的花粉大小为(18.21~21.66)μm×(19.55~23.63)μm,天平山淫羊藿的花粉大小为(18.32~21.43)μm×(19.73~23.48)μm。外壁纹饰是花粉形态的重要性状。不同居群间花粉外壁纹饰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分为网纹纹饰、条网纹纹饰和颗粒状纹饰三大类,继而根据网脊类型和网眼密度分为六亚类。其中,箭叶淫羊藿的花粉形态包含了全部的三大类六亚类,天平山淫羊藿包含其中的三大类四亚类。天平山淫羊藿花粉特征为箭叶淫羊藿花粉形态变异的子集。整体而言,外壁纹饰类型随纬度和海拔增加呈现出由网状纹饰向条网状纹饰过渡的趋势。花粉主要形态性状特征均与海拔存在密切相关性。在花粉形态及外壁纹饰特征上,天平山淫羊藿在箭叶淫羊藿变异范围之内,与其他宏观形态性状变异一致。花粉形态性状无法将两类群有效区分,未能提供天平山淫羊藿作为独立种的有力支撑。这暗示花粉形态证据在厘清近缘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意义相对有限,但能否对该属系统发育树大支的界定提供有力证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群 天平山 花粉形态 形态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