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珊瑚岛礁地下油库泄漏迁移规律及其对淡水透镜体的影响
1
作者 杨钢 郭秀军 +1 位作者 卢洁 蔡永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7,共13页
在陆地资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下,海洋环境的巨大资源潜力使人类开发海洋的进程不断加快。作为经略海洋的远涉枢纽,在岛礁建设地下储油设施将成为开展各项工程的能源基础,然而伴随而来的潜在泄漏风险是不可忽视的,岛礁发生石油泄漏不仅会污... 在陆地资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下,海洋环境的巨大资源潜力使人类开发海洋的进程不断加快。作为经略海洋的远涉枢纽,在岛礁建设地下储油设施将成为开展各项工程的能源基础,然而伴随而来的潜在泄漏风险是不可忽视的,岛礁发生石油泄漏不仅会污染淡水透镜体,甚至会进一步扩散至海洋,对岛礁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为探究地下油库泄漏后的污染物迁移规律及其对淡水透镜体的入侵机制,首先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确定了污染物迁移特征与主要驱动力,之后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相同尺度的数值模型,进一步明确了不同降水强度和油品性质对污染物迁移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1)珊瑚岛礁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石油污染物迁移主要受两种驱动力的影响,一是重力势驱动的垂向迁移,二是岛礁动态地下水流场驱动的向海排泄;(2)岛礁降水补给强度越大,地下水流场驱动污染物向海排泄作用越强,淡水透镜体所受影响越小;(3)重质非水相类油品污染物呈现出不同于轻质非水相类油品的迁移规律,但其对淡水透镜体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珊瑚岛礁开发进程中的油库选址、污染防护以及淡水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岛礁 淡水透镜体 COMSOL Multiphysics 室内模拟试验 多相流 地下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淡水透镜体演变规律的室内模拟实验 被引量:13
2
作者 甄黎 周从直 +2 位作者 束龙仓 曹英杰 耿海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5,共5页
淡水透镜体作为海岛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淡水资源,对其在天然和开采条件下的演变规律研究是海岛淡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首要任务。采用自制的室内物理模型,对海岛淡水透镜体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模拟了降雨补给条件下淡水透镜体的形... 淡水透镜体作为海岛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淡水资源,对其在天然和开采条件下的演变规律研究是海岛淡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首要任务。采用自制的室内物理模型,对海岛淡水透镜体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模拟了降雨补给条件下淡水透镜体的形成过程;在无补给条件下,开采淡水时倒锥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当开采量达到3.73×10-5m3/s时,倒锥进入抽水井,淡水透镜体被击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透镜体 室内模拟实验 过渡带 倒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诸岛灰沙岛淡水透镜体研究述评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焕庭 王丽荣 宋朝景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1-610,共10页
南海诸岛部分珊瑚礁上发育有灰沙岛,这些灰沙岛的面积多较小,其中一些灰沙岛地下形成淡水透镜体。以西沙群岛永兴岛为例,介绍了已有的永兴岛地下淡水透镜体的研究成果,包括灰沙岛淡水透镜体的形成和发育,其与地质、地形、气候和植被等... 南海诸岛部分珊瑚礁上发育有灰沙岛,这些灰沙岛的面积多较小,其中一些灰沙岛地下形成淡水透镜体。以西沙群岛永兴岛为例,介绍了已有的永兴岛地下淡水透镜体的研究成果,包括灰沙岛淡水透镜体的形成和发育,其与地质、地形、气候和植被等因素的关系,以及淡水透镜体开发利用等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和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透镜体 灰沙岛 南海诸岛 永兴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的生物修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从直 赵素丽 谯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73,共6页
运用半模理论,研制了高1.2m、直径1.5m的半圆柱体实验平台,对受到有机污染的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进行原位曝气生物修复研究。研究了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在地下水中的分布规律及脱色和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cn demand,... 运用半模理论,研制了高1.2m、直径1.5m的半圆柱体实验平台,对受到有机污染的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进行原位曝气生物修复研究。研究了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在地下水中的分布规律及脱色和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cn demand,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径向上,在主流区半径R为0.2~0.5m的范围内,DO的质量浓度随R的增大而增大。R〉0.5m,DO的质量浓度随R的增大而降低。垂向上,DO的质量浓度随高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大。(2)地下水色度和COD均随曝气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色度为40度、COD为96mg/L的原水,曝气18d后,色度均不超过15度,曝气30d后,色度不超过10度,COD为21~36mg/L。以色度不超过15度作为修复的标准,修复区半径R达0.7m,修复区高度H为0.9m。(3)修复1m^3的上述原水和1.3m^3土壤所需的空气量约为211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岛礁 淡水透镜体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焕庭 王丽荣 《热带地理》 2015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淡水透镜体是珊瑚礁岛屿上重要的地下淡水资源,对于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维护珊瑚礁岛屿的生态系统非常关键。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它的理论和特征,综述了其发育和演化与岛屿的水文地质、气候、... 淡水透镜体是珊瑚礁岛屿上重要的地下淡水资源,对于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维护珊瑚礁岛屿的生态系统非常关键。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它的理论和特征,综述了其发育和演化与岛屿的水文地质、气候、潮汐、地形和植被等的关系。另外,自然压力,诸如干旱、海水入侵、海平面升高和岛的机械侵蚀等,以及人为压力,如过多抽取淡水、污染、地形改变和海岸工程等,都对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稳定造成了威胁,对这类干扰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文章还介绍了常用的淡水透镜体研究模型,包括物理模型、解析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其在淡水透镜体中的研究应用作了概述。对中国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研究现状也作了介绍,研究涉及西沙群岛永兴岛珊瑚礁淡水透镜体的厚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倒锥现象和生物修复等方面。最后,文章对南海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研究作出展望,提出开展对南海其他珊瑚礁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研究工作,以及如何使抽取的地下水除污并可供饮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透镜体 珊瑚礁 岛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区包气带中淡水透镜体维持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林 莫惠婷 郑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5-201,共7页
大气降水是滨海盐碱地区浅层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滨海地区浅层地下水多为咸水且埋藏较浅,在不同包气带岩性渗透性差异下,在大气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一定时间内潜水面以上一定范围内存在淡水分布,即淡水透镜体,它能局部隔离地下咸水... 大气降水是滨海盐碱地区浅层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滨海地区浅层地下水多为咸水且埋藏较浅,在不同包气带岩性渗透性差异下,在大气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一定时间内潜水面以上一定范围内存在淡水分布,即淡水透镜体,它能局部隔离地下咸水对上层土壤和植物的危害,并在一定程度上供给植物吸收利用。采用自制的室内物理模拟装置,通过控制土层结构,模拟了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条件下包气带中淡水透镜体的形成与消退过程,探讨了不同土壤类型中淡水透镜体的维持情况;并利用吸水管模拟客土上所种植物根系吸水,研究了不同吸水量条件下土壤中淡水透镜体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层中砂、底层粉砂质黏土的双层土体结构中,淡水透镜体的维持性最好,在降水入渗补给条件下,透镜体形成时间在1 500min左右可达最大厚度(约15cm),若补给源消失,透镜体完全消退需7 500min,能较长时间地阻隔地下咸水;双层土中模拟形成的稳定淡水透镜体在无补给条件下,能够隔离地下咸水的同时亦能为上层植物提供243.5mL淡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区 浅层地下水 包气带 淡水透镜体 室内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砂水理性质及对岛礁淡水透镜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盛冲 许鹤华 +2 位作者 张云帆 张文涛 任自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7-1138,共12页
钙质砂的水理性质对岛礁地下淡水透镜体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从透水性、容水性和给水性3个方面对南海钙质砂的水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数值模拟手段,探讨了上述相关性质对岛礁淡水透镜体形成的影响。... 钙质砂的水理性质对岛礁地下淡水透镜体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从透水性、容水性和给水性3个方面对南海钙质砂的水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数值模拟手段,探讨了上述相关性质对岛礁淡水透镜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海钙质砂多具有级配不良且不均匀的特征;其渗透系数通常在0.023~110m/d之间,区域间差异较大,而孔隙度和给水度则主要集中在0.40~0.55和0.012~0.310之间,与同粒径范围的陆源砂相比,呈现出容水性好但给水性偏低的特征。钙质砂的水理性质对岛礁地下淡水透镜体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流速、厚度、资源储量以及形成时间等方面,其中钙质砂的透水性越好,地下水中的流速越快,咸淡水间的混合作用越强,导致淡水透镜体的厚度越薄,储量越少;给水性则主要影响钙质砂中淡水透镜体的资源储量,对淡水透镜体的厚度及形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钙质砂 水理性质 淡水透镜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兴岛淡水透镜体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黎大宁 许洁馨 +3 位作者 赵辉 陈举 盛冲 陈法锦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67-74,共8页
【目的】分析永兴岛淡水透镜体的温度、盐度及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永兴岛中部的钻井孔用LTC三参数仪测得透镜体淡水的温度、水压和电导率的实测数据,分析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潮汐... 【目的】分析永兴岛淡水透镜体的温度、盐度及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永兴岛中部的钻井孔用LTC三参数仪测得透镜体淡水的温度、水压和电导率的实测数据,分析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潮汐,气温、气压、降雨量等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淡水透镜体在夏季呈低温高盐特点,冬季表现为高温低盐,全年水位变化不大。气温、湿度、气压、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对淡水透镜体特征影响较小。平均海平面高度与淡水透镜体的盐度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表明淡水透镜体季节变化主要与平均海平面高度变化相关。此外,淡水透镜体表现出明显的日周期变化,表现为温度降低、盐度增大、水位周期性震荡。相关性分析表明,淡水透镜体的日周期变化主要由潮汐引起。在夏末秋初,淡水透镜体出现明显盐度变小的过程,主要与当地降雨强度的突然增大有关。【结论】淡水透镜体对不同类型的降水过程响应并不相同,间歇式降水过程更有利于维持透镜体对淡水的潜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透镜体 影响因素 海平面高度 降雨 永兴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貌变化对永兴岛淡水透镜体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9
作者 盛冲 许鹤华 张文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4,共8页
淡水透镜体是岛上重要的地下淡水资源,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和维护岛礁生态系统等方面都起了关键作用。目前永兴岛的沙丘面积增加了约50%,为了研究地貌变化对岛礁淡水透镜体的影响,利用GMS软件中的SEAWAT模块构建了西沙永兴岛淡水透镜体... 淡水透镜体是岛上重要的地下淡水资源,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和维护岛礁生态系统等方面都起了关键作用。目前永兴岛的沙丘面积增加了约50%,为了研究地貌变化对岛礁淡水透镜体的影响,利用GMS软件中的SEAWAT模块构建了西沙永兴岛淡水透镜体的三维数学模型,并对与淡水透镜体形成有关的部分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对淡水透镜体厚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渗透系数和给水度;在保持现有地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永兴岛的淡水透镜体大约在25年后再次达到稳定状态,此时淡水透镜体的最大厚度由之前的14 m增加到了17. 5 m,计算所得的淡水资源储量增加了近一倍,约为328×104m3。建立了地貌变化对岛礁淡水透镜体影响的数值模型。这对永兴岛及其他相似岛屿淡水资源的开采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兴岛 地形地貌 GMS 淡水透镜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透水面影响下海岛淡水透镜体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凌子涵 束龙仓 王然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2,共6页
以某海岛的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并使用Visual MODFLOW软件构建了该海岛淡水透镜体的二维模型,通过改变不透水面的覆盖范围,模拟透镜体形态及储水量的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初始状态下岛屿淡水透镜体的... 以某海岛的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并使用Visual MODFLOW软件构建了该海岛淡水透镜体的二维模型,通过改变不透水面的覆盖范围,模拟透镜体形态及储水量的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初始状态下岛屿淡水透镜体的最大厚度约为15.6 m;在设置不透水面后,淡水透镜体大约在15a之后再次达到稳定状态,设置不透水面一侧的淡水透镜体下界面轮廓向内凹陷,淡水透镜体的最大厚度减小至14.6 m,岛屿地下淡水储量减少了20.23%。对影响淡水透镜体的4种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给水度对岛屿地下淡水储量影响最大,其后依次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渗透系数和不透水面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淡水透镜体 不透水面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的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素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7-78,共2页
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岛水)是海岛上宝贵的可再生地下淡水资源,但是由于受地面腐殖质等有机物污染,透镜体淡水色度高、有异味,不能直接饮用。本文通过试验说明了曝气技术治理西沙永兴岛岛水的可行性。
关键词 曝气 淡水透镜体 色度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礁岛地下水的形成和发展
12
作者 伊芹 赵志伟 李莉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5-162,共8页
珊瑚礁岛地下水对维持岛礁生态系统和岛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珊瑚礁岛地下水是悬浮于海水中的独立系统,其形成、发育、演化和水质特征既受控于岛礁水文地质条件和降雨补给,又对气候、海洋因素/事件和人为活动具有高敏感响应,是高度动态... 珊瑚礁岛地下水对维持岛礁生态系统和岛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珊瑚礁岛地下水是悬浮于海水中的独立系统,其形成、发育、演化和水质特征既受控于岛礁水文地质条件和降雨补给,又对气候、海洋因素/事件和人为活动具有高敏感响应,是高度动态变化的脆弱系统。该文阐述了关于珊瑚礁岛地下水形成和发展研究的主要进展;分别从长时间尺度和短期效应,分析了珊瑚礁岛地质特性、地理特性、气候环境、海洋事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人类活动主导的短期影响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各因素对岛礁地下水的影响机制研究是现阶段亟须完善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岛 淡水透镜体 形成 演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防渗增加灰沙岛地下淡水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英豪 韩冬梅 +2 位作者 曹天正 宋献方 蔡砥柱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2,共10页
地下淡水是支撑海岛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和生态岛屿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目前海岛淡水资源十分匮乏,鉴于我国灰沙岛的现实复杂性,亟需实施低成本、易操作且对岛礁稳定性及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增加地下淡水的措施。本研究提出了采用在海陆边... 地下淡水是支撑海岛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和生态岛屿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目前海岛淡水资源十分匮乏,鉴于我国灰沙岛的现实复杂性,亟需实施低成本、易操作且对岛礁稳定性及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增加地下淡水的措施。本研究提出了采用在海陆边坡处铺设防渗材料人为干预地下淡水体形成、增加淡水储量的措施,并通过砂箱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验室尺度下分析了边坡防渗对灰沙岛淡水透镜体形成的影响,评估了不同因素在边坡防渗条件下增加地下淡水储量的效果,并以永兴岛为例定量评估了边坡防渗对地下淡水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边坡防渗通过改变地下水流场、增加淡水水头的方式增加了淡水储量。淡水体所需的稳定时间随之增加。在长、宽、高分别为50,5,35 cm的砂箱中,在35°的边坡处铺设14 cm长的隔水材料,淡水透镜体达到稳定后最大厚度由原有的13.7 cm增加至24.9 cm,淡水储量由561.8 cm^(3)增加至1 592.3 cm^(3),所需稳定时间由120 min增加至150 min。增加的淡水储量随降雨强度增加、砂体渗透系数减小、边坡防渗深度增加、防渗材料渗透系数减小而增加。若在永兴岛海陆边坡铺设2 m深的隔水材料,在未来30 a,淡水储量将由天然状态的3.4×10^(6) m^(3)增加至4.4×10^(6) m^(3),增加原有储量的1/4。研究可为我国岛屿地下淡水科学管理、水资源安全保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防渗 灰沙岛 淡水透镜体 数值模拟 砂箱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增加海岛地下淡水资源储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婧 鲁春辉 +1 位作者 吴吉春 罗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淡水透镜体作为海岛上珍贵的地下淡水资源,对于满足居民生活用水与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增加海岛地下淡水资源储量可有效缓解海岛地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本研究提出通过在海岛外部区域采用低渗透性介质材料增加海岛地下淡... 淡水透镜体作为海岛上珍贵的地下淡水资源,对于满足居民生活用水与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增加海岛地下淡水资源储量可有效缓解海岛地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本研究提出通过在海岛外部区域采用低渗透性介质材料增加海岛地下淡水资源储量的方法,采用室内物理模型实验与基于变密度地下水流溶质运移模型的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通过野外尺度的数学模型分析工程实施可能性。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较吻合,表明该方法具有抵御海水入侵、增加海岛地下淡水资源储量的巨大潜力。通过基于野外尺度的数值模拟分析工程实施的可能性,发现对于降雨入渗补给强度为0.0057 m/d、长度为200 m,孔隙度为0.3的狭长形均质海岛,地下淡水储量为66.5 m^3/m,在海岛外部区域采用渗透系数为1 m/d、厚度为5 m的低渗透性介质材料后,淡水透镜体经过约8 a时间可再次达到稳态,地下淡水储量为343.8 m^3/m,增加约4倍,工程实施具备一定可能性。本研究为缓解海岛地区缺水问题、实现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淡水透镜体 渗透系数 室内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砂含水介质水理性质的实验室测定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束龙仓 周从直 +1 位作者 甄黎 曹英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0-332,共3页
从西沙群岛采集了29 kg珊瑚砂样,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珊瑚砂的孔隙度、渗透系数、给水度以及弥散系数.对渗透系数进行了多组测定试验,并对每组砂样渗透系数值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在进行弥散系数的测定试验中,通过观测不同位置处的弥散系数... 从西沙群岛采集了29 kg珊瑚砂样,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珊瑚砂的孔隙度、渗透系数、给水度以及弥散系数.对渗透系数进行了多组测定试验,并对每组砂样渗透系数值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在进行弥散系数的测定试验中,通过观测不同位置处的弥散系数分析了弥散系数的尺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珊瑚砂含水介质具有颗粒大小不均、结构疏松、透水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水理性质 弥散系数 淡水透镜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台地高频层序控制的早期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嘉庆 李忠 +1 位作者 韩银学 彭守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29-3640,共12页
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重要的油气储层。在碳酸盐岩岩石学、微相和测井曲线分析基础上,将塔中良里塔格组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15个五级层序,建立了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显著的选择性溶蚀,悬垂型、新月型等大气水... 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重要的油气储层。在碳酸盐岩岩石学、微相和测井曲线分析基础上,将塔中良里塔格组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15个五级层序,建立了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显著的选择性溶蚀,悬垂型、新月型等大气水胶结物的发育,溶蚀孔壁较弱的阴极发光特征,粒内与粒间胶结物较低的Fe、Mn含量,亮晶颗粒灰岩的δ13C、δ18O与泥晶灰岩接近等特征表明,塔中地区Ⅰ号断裂带附近准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以及早期海水胶结作用普遍发育。对比分析显示大气淡水透镜体均发育于高频层序向上变浅旋回的顶部,即高频层序格架制约了早期成岩作用的形成分布。现在保存的早期成岩溶蚀孔面孔率可达到4%~5%,因此早期溶蚀孔的发育为晚期溶蚀改造提供了流体活动空间和条件,对碳酸盐岩有效储层的产出具有重要控制。综合分析提出,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TZ54-TZ826和TZ72-TZ62-TZ24井区等高陡型台缘是同生-准同生溶蚀孔发育的有利储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沉积层序 淡水透镜体 早期成岩作用 碳酸盐岩 塔中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洲岛海水入侵模拟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国敏 陈崇希 +1 位作者 沈照理 蒋同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5,共5页
通过岸边地下水动态分析,弥散度尺度效应的分形特征讨论及局部海水入侵模型校正,获取涠洲岛含水层的有关参数。结合全岛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了海水入侵的动态过程,对制订涠岛地下淡水透镜体的开采规划和控制海水入侵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海水入侵 有限模型 过渡带 淡水透镜体 海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凝聚法去除珊瑚礁岛地下水有机物的效果研究
18
作者 范启雄 张金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2,共4页
为去除珊瑚礁岛淡水透镜体(俗称岛水)里的腐殖质等有机物,降低色度,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凝聚器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珊瑚礁岛地下水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参数.结果表明,电凝聚法对珊瑚礁岛淡水透镜体中有机物有较好... 为去除珊瑚礁岛淡水透镜体(俗称岛水)里的腐殖质等有机物,降低色度,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凝聚器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珊瑚礁岛地下水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参数.结果表明,电凝聚法对珊瑚礁岛淡水透镜体中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影响去除效果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停留时间(T)>电流密度(IF)>电极板间距(d).各因素的最佳值:电极板间距(d)为5 mm,电流密度(IF)为30 A/m2,停留时间(T)为90 s.在最优条件下,原水经电凝聚处理后,上清液的浊度为0.4 NTU,色度为5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岛 淡水透镜体 电凝聚 最佳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