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藻类在监测水质和净化污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晓江 施心路 +3 位作者 齐桂兰 刘桂杰 赵元莙 吴姝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6-78,86,共4页
淡水藻类作为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在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水质监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藻类生长与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要的概述,探讨了pH值和氮磷对淡水藻类的生长的影响,以及淡... 淡水藻类作为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在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水质监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藻类生长与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要的概述,探讨了pH值和氮磷对淡水藻类的生长的影响,以及淡水藻类的生长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藻类不但应用于水质监测,而且还能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其它有机物,对自然水域中的污水有良好的净化作用。重点论述淡水藻类在水质监测和污水净化中的作用以及利用淡水藻类来处理污水的方法。并提出了保护水资源的相关建议,为综合监测和治理水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藻类 水质监测 污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淡水藻类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根海 大谷修司 +4 位作者 扈传昱 何剑锋 金矛 于培松 潘建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0-404,共5页
1982~2008年对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地区主要湖泊、溪流、雪地等淡水藻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淡水藻类优势种类为:双尖菱板藻(Hantzschiaa mphioxys),端泥生藻(Luticola mutica),拟钝泥生藻(Lutiola muticopsis),细小隐球藻(Aph... 1982~2008年对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地区主要湖泊、溪流、雪地等淡水藻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淡水藻类优势种类为:双尖菱板藻(Hantzschiaa mphioxys),端泥生藻(Luticola mutica),拟钝泥生藻(Lutiola muticopsis),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hista),极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imus),寒冷席藻(Phormidium frigidum),赖氏鞘氏藻(Lyngbya lagerheimii),拉氏黏球藻(Gloecapsa ralfsiana),易脆席藻(Phormidium fragile),雪衣藻(Chlamydomo nasnivalis),南极侧果藻(Pleurococcus antarcticus),南极螺翼藻(Scotiella antarctica)和细长聚球藻(Synechococcus elongates).回归分析显示了微、小型藻类细胞丰度与水温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磷酸盐和硝酸盐呈显著负相关.南极气候尤其是水温的变化,引起湖泊藻类丰度与种群结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拉斯曼丘陵 菲尔德半岛 全球气候变化 淡水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稀土对淡水藻类种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勤海 胡晓明 +1 位作者 陈林茜 汤曙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5-317,共3页
通过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外源性稀土元素Nd及混合稀土对淡水藻类种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浓度(1mg·L-1和5mg·L-1)下Nd及混合稀土对藻类种类数及个体总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总体呈一定的抑制作用,低浓度(1mg&#... 通过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外源性稀土元素Nd及混合稀土对淡水藻类种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浓度(1mg·L-1和5mg·L-1)下Nd及混合稀土对藻类种类数及个体总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总体呈一定的抑制作用,低浓度(1mg·L-1)的稀土在试验初期对藻类生长略有刺激作用;相对而言,单一稀土元素Nd的毒性要比混合稀土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稀土 淡水藻类种群 生物多样性 种群结构 试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花不同部位浸出液对3种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孟繁丽 何连生 +3 位作者 席北斗 李定龙 张进保 舒俭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20,共5页
文章探讨了荷花不同部位(茎和叶)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及四尾栅藻生长的影响,为利用荷花化感物质减少湖泊富营养化提供基础。结果表明荷花不同部位的浸出液对3种藻类均有抑制作用,荷花叶浸出液抑制效果好于荷花茎浸出液。... 文章探讨了荷花不同部位(茎和叶)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及四尾栅藻生长的影响,为利用荷花化感物质减少湖泊富营养化提供基础。结果表明荷花不同部位的浸出液对3种藻类均有抑制作用,荷花叶浸出液抑制效果好于荷花茎浸出液。荷花不同部位浸出液对藻类的半浓度效应(EC5)0各不相同,荷花叶浸出液对四尾栅藻的EC50为4.21 g/L,抑制效果最好;铜绿微囊藻及蛋白核小球藻的EC50值分别为5.35 g/L、9.92 g/L;荷花茎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及四尾栅藻的EC50值分别为9.52 g/L、7.28 g/L、6.9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 淡水藻类 浸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藻类产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欣伊 阚振荣 王梅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淡水藻类的许多种属都可产生毒素,如微囊藻属(Microcystis)、节球藻属(Nodularia)、鱼腥藻属(Anabaena)等。藻类毒素可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引起人类或动物的健康问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试就国内外近年来对藻类毒素的毒理、性... 淡水藻类的许多种属都可产生毒素,如微囊藻属(Microcystis)、节球藻属(Nodularia)、鱼腥藻属(Anabaena)等。藻类毒素可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引起人类或动物的健康问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试就国内外近年来对藻类毒素的毒理、性质、结构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藻类 毒素 检测方法 神经毒素 肝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藻类生长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以铜绿微囊藻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敏 林莉 黄茁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1-47,共7页
淡水藻类的快速生长易导致水体"水华"。藻类生长受其自身生理特征和外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选取"水华"爆发常见的藻种——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实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分析环境因子包括氮、磷营... 淡水藻类的快速生长易导致水体"水华"。藻类生长受其自身生理特征和外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选取"水华"爆发常见的藻种——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实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分析环境因子包括氮、磷营养盐(浓度、形态及氮磷比)、光照(强度和周期)、温度、pH、盐度及水力扰动对其生长的影响。基于上述讨论分析总结藻类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提出抑制藻类"水华"的必要控制措施和相关技术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淡水藻类 铜绿微囊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胺对四种淡水藻类的毒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孙茜 唐红枫 +3 位作者 陶征宇 程时劲 赵永芳 曹军卫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18-2120,共3页
试验研究了苯胺对无菌衣藻、裸藻、聚球藻和硅藻4种淡水藻类的96 h半抑制浓度EC50。结果表明,半抑制浓度EC50衣藻为70.0 mg·L-1、裸藻为45.0 mg·L-1、硅藻为6.3 mg·L-1、聚球藻为1.0 mg·L-1,耐受性大小为衣藻>裸... 试验研究了苯胺对无菌衣藻、裸藻、聚球藻和硅藻4种淡水藻类的96 h半抑制浓度EC50。结果表明,半抑制浓度EC50衣藻为70.0 mg·L-1、裸藻为45.0 mg·L-1、硅藻为6.3 mg·L-1、聚球藻为1.0 mg·L-1,耐受性大小为衣藻>裸藻>硅藻>聚球藻;同时通过肉眼和显微观察,发现这4种藻在颜色和形态上均受到苯胺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结果对探明苯胺对藻类的生态毒理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淡水藻类 半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中淡水藻类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玉兰 张敏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40,共5页
通过对我国黄海、东海、南海陆架晚更新世沉积物中盘星藻、双星藻、环纹藻等淡水藻类化石的研究,推测了当时海面变化、海岸线变迁,追溯陆架地区沧海桑田的历史,并分析沉积时期湖泊的水域变化,说明对海洋沉积物中盘星藻、双星藻、环纹藻... 通过对我国黄海、东海、南海陆架晚更新世沉积物中盘星藻、双星藻、环纹藻等淡水藻类化石的研究,推测了当时海面变化、海岸线变迁,追溯陆架地区沧海桑田的历史,并分析沉积时期湖泊的水域变化,说明对海洋沉积物中盘星藻、双星藻、环纹藻等淡水藻类的研究有深远的古环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淡水藻类 盘星藻 双星藻 环纹藻 古环境 海面变化 藻类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附近水域微小型藻类的研究 Ⅴ.长城站周围不同生境淡水藻类的分布 被引量:7
9
作者 朱根海 王敏 《南极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67-74,共8页
本文报道了长城站周围西湖水、西湖泥沙、陆地雪(西湖雪、企鹅粪便和藓类沼泽地)等不同生境淡水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及分布、生态类群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差异显著。陆地雪(4、5站)的藻类密度大于... 本文报道了长城站周围西湖水、西湖泥沙、陆地雪(西湖雪、企鹅粪便和藓类沼泽地)等不同生境淡水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及分布、生态类群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差异显著。陆地雪(4、5站)的藻类密度大于西湖中的水、雪、泥沙。在已鉴定3个门类50种淡水藻类中,划分为两大生态类群:根据其生存环境,划分为水生藻类和雪生藻类;或根据生活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浮游藻类和底生(着生)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站 雪生藻 泥沙 淡水藻类 藻类 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藻类与渔业的关系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房英春 杨丽欣 胡文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淡水藻类 水产动物 天然饵料 渔业 优势种群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藻类毒素的种类、生物学习性及其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5期821-822,共2页
概述了国内外淡水藻类毒素及其检测方法的部分研究状况 ,认为加强淡水藻类毒素动态监测和检测方法研究 ,对于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监控体系 ,保护水资源 ,规避食品进出口风险 ,突破国外技术贸易壁垒 。
关键词 淡水藻类 毒素 种类 生物学习性 技术贸易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丹、毒死蜱对淡水藻类毒性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邓惜汝 鲜啟鸣 孙成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2-476,共5页
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两大类农药,以有机氯农药林丹以及有机磷农药毒死蜱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它们对长江中下游常见的3种淡水藻类包括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梅尼小环藻(C... 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两大类农药,以有机氯农药林丹以及有机磷农药毒死蜱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它们对长江中下游常见的3种淡水藻类包括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的毒性效应。通过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了林丹和毒死蜱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林丹和毒死蜱对3种藻的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强,其中低质量浓度的毒死蜱对铜绿微囊藻和普通小球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实验还获得了两种农药对3种不同藻类的急慢性毒性数据,以96 h生物量计,林丹对铜绿微囊藻的EC50=442μg·L-1,LOEC=120μg·L-1,NOEC=60μg·L-1,MATC=85μg·L-1;对普通小球藻的EC50=524μg·L-1,LOEC=128μg·L-1,NOEC=61μg·L-1,MATC=88μg·L-1;对梅尼小环藻的EC50=11 849μg·L-1,LOEC=1 295μg·L-1,NOEC=406μg·L-1,MATC=725μg·L-1。毒死蜱对铜绿微囊藻的EC50=2 720μg·L-1,LOEC=1 026μg·L-1,NOEC=615μg·L-1,MATC=794μg·L-1;对普通小球藻的EC50=5 374μg·L-1,LOEC=1 978μg·L-1,NOEC=1 172μg·L-1,MATC=1 522μg·L-1;对梅尼小环藻的EC50=11 109μg·L-1,LOEC=2 792μg·L-1,NOEC=1 355μg·L-1,MATC=1 945μg·L-1。结果表明,林丹和毒死蜱对3种藻的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毒性数据显示相比于梅尼小环藻,铜绿微囊藻和普通小球藻对两种农药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丹 毒死蜱 淡水藻类 抑制作用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淡水常见浮游藻类营养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曹吉祥 李德尚 王金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2-27,共6页
报导了淡水中绿藻(蛋白核小球藻、小球衣藻、斜生栅藻)、蓝藻(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变异鱼腥藻)、隐藻(卵形隐藻)、裸藻(中型裸藻、血红裸藻)及硅藻(变异直链藻)等门的10种常见浮游种类的C,N,H元素组成,脂肪、糖... 报导了淡水中绿藻(蛋白核小球藻、小球衣藻、斜生栅藻)、蓝藻(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变异鱼腥藻)、隐藻(卵形隐藻)、裸藻(中型裸藻、血红裸藻)及硅藻(变异直链藻)等门的10种常见浮游种类的C,N,H元素组成,脂肪、糖、灰分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不同藻类之间营养组成差异很大.微囊藻、隐藻蛋白质含量最高,其次为裸藻、绿藻,硅藻最低;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主要氨基酸种类,不同藻类之间有差异,但EAA比例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藻类 浮游藻类 营养组成 绿藻 蓝藻 隐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浮游藻类与鱼体异味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殷守仁 徐立蒲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57,共2页
通过对在北京市通州区、昌平区和海淀区几家渔场采集的浮游藻类进行定量,并结合对相应池塘养殖鱼类口感的品尝,初步筛选出以下10个属的种类与养殖鱼体异味有关:蓝球藻Chroococcusspp.、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spp.、颤藻Oscillatorias... 通过对在北京市通州区、昌平区和海淀区几家渔场采集的浮游藻类进行定量,并结合对相应池塘养殖鱼类口感的品尝,初步筛选出以下10个属的种类与养殖鱼体异味有关:蓝球藻Chroococcusspp.、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spp.、颤藻Oscillatoriaspp.、鱼腥藻Anabaenaspp.、席藻Phormidiumspp.、颗粒直链藻Melosiragranulata、针杆藻Synedraspp.、舟形藻Naviculaspp.、菱形藻Nitzschiaspp.和栅藻Scenedesmuss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浮游藻类 鱼体异味 关系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太湖藻类初探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兆安 高怡 +1 位作者 吴东浩 张会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3,共5页
流式细胞仪在海水微型浮游生物监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在淡水藻类定量研究以及生物监测中应用仍较少。探讨了应用便携式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CytoSense监测太湖藻类的可行性和时效性。结果表明,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流式细胞仪的应... 流式细胞仪在海水微型浮游生物监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在淡水藻类定量研究以及生物监测中应用仍较少。探讨了应用便携式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CytoSense监测太湖藻类的可行性和时效性。结果表明,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流式细胞仪的应用过程中最好是现场采样、现场分析。流式细胞仪对藻细胞密度的检测下限为100万个/L,大于100万个/L时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相吻合;在悬浮物含量小于108 mg/L的水体中,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另外,流式细胞仪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便携性好、无污染,在太湖藻类监测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淡水藻类 监测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藻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坦 李凤华 +1 位作者 何林 张仁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155,共5页
对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藻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共有藻类植物96种,分别隶属于6门8纲15目18科32属。在种类组成上以绿藻和硅藻为主,为保护区内的优势种群。绿藻门藻类共计40种,占比41.7%;其次为... 对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藻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共有藻类植物96种,分别隶属于6门8纲15目18科32属。在种类组成上以绿藻和硅藻为主,为保护区内的优势种群。绿藻门藻类共计40种,占比41.7%;其次为硅藻门,有39种,占比40.6%。通过与贵州其他6个自然保护区或区域相比较,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藻类植物区系丰富性相对比较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藻类 植物分类 物种多样性 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藻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伟才 熊源新 +2 位作者 邓佳佳 郎玉卓 梁阿喜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4期305-315,共11页
对贵州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藻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并比较枯水季节、丰水季节藻类的种类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内有6个藻类门的33科、154种淡水藻类,在种类组成上以绿藻和硅藻为主,为保护区内的优势种群。绿藻门... 对贵州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藻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并比较枯水季节、丰水季节藻类的种类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内有6个藻类门的33科、154种淡水藻类,在种类组成上以绿藻和硅藻为主,为保护区内的优势种群。绿藻门藻类共计60种,所占比例最大为38.96%,其次为硅藻58种,所占比例为37.66%。在物种多样性方面,硅藻、绿藻和蓝藻在物种组成上较为丰富,其中硅藻门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为绿藻门。从枯水季节、丰水季节藻类数量来看,绿藻和蓝藻的种类数量变化较大,硅藻种类数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藻类 植物分类 优势种群 物种多样性 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供给比例对实验微藻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伟 何淑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7-772,共6页
生态理论预测,生境筛选和物种竞争可能会联合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然而,通过实验手段检测两者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作用,特别是两者的作用效果是否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研究构建了实验微藻群落系统,通过改变微藻生长发育... 生态理论预测,生境筛选和物种竞争可能会联合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然而,通过实验手段检测两者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作用,特别是两者的作用效果是否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研究构建了实验微藻群落系统,通过改变微藻生长发育所必须的2种限制性因子氮素和磷素的供给比例,对微藻的结构特征及各微藻组分的种群动态变化进行持续跟踪,并通过对各微藻进行单一培养的方式来获取相关的性状指数,用以反映各微藻的耐低氮或耐低磷能力,进而检验生境筛选和物种竞争对微藻群落的影响作用,以及两者作用效果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改变.结果表明,生境筛选和物种竞争对微藻群落结构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实验初期生境筛选和物种竞争的影响作用均较弱;实验中期生境筛选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水体中氮素和磷素的供给比例直接影响了具有不同耐低氮或耐低磷能力的微藻种群数量分布;而实验末期物种竞争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其中纤细角星鼓藻成为绝对优势种,而部分微藻因为竞争排斥作用而从系统中消失.未来的研究应全面考虑不同的时序变化和空间结构下生境筛选和物种竞争对群落结构的综合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生境筛选 物种竞争 时间变化 淡水藻类 氮、磷供给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黄河水系池塘小球藻增殖盐类配方筛选
19
作者 张彦明 王建福 +3 位作者 张吉祥 李向超 秦世伟 白富勇 《中国水产》 CAS 2022年第4期88-90,共3页
为了筛选适合西北地区黄河水系养殖池塘增殖小球藻的盐类配方,以淡水藻类培养常用的水生四号和BG-11为基础,分别利用黄河水和去离子水为溶剂,开展小球藻增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水生四号+黄河水组小球藻生长速度最快,培养3d即可达到峰值... 为了筛选适合西北地区黄河水系养殖池塘增殖小球藻的盐类配方,以淡水藻类培养常用的水生四号和BG-11为基础,分别利用黄河水和去离子水为溶剂,开展小球藻增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水生四号+黄河水组小球藻生长速度最快,培养3d即可达到峰值,并能在整个试验期内维持较高的浓度,对提高养殖水生动物健康水平及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淡水藻类 黄河水系 水体生态系统 水生动物 促进作用 增殖培养 健康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