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在罗非鱼淡水白鲳和鲤鱼体内的蓄积 被引量:57
1
作者 阮晓 郑春霞 +2 位作者 王强 周疆明 邹岩 《农业环境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7-359,共3页
分别测定了新疆红雁热电养鱼场罗非鱼、淡水白鲳及鲤鱼的鳃、肝、肾、肌肉等部位中铁、铜、锌、铅、镉、铬、镍、砷等重金属蓄积量。结果表明,藻类沉积的重金属是鱼体重金属蓄积的主要来源;重金属主要蓄积于三种鱼的鳃、肝、肾等器官组... 分别测定了新疆红雁热电养鱼场罗非鱼、淡水白鲳及鲤鱼的鳃、肝、肾、肌肉等部位中铁、铜、锌、铅、镉、铬、镍、砷等重金属蓄积量。结果表明,藻类沉积的重金属是鱼体重金属蓄积的主要来源;重金属主要蓄积于三种鱼的鳃、肝、肾等器官组织,肌肉重金属蓄积量明显低于鳃、肝、肾部位的蓄积量;热带鱼种与鲤鱼重金属解毒机制差异明显,冬季鲤鱼内源性重金属解毒能力明显劣于热带鱼种罗非鱼和淡水白鲳,重金属向肌肉转运加快,是鲤鱼肌肉重金属蓄积量有所增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罗非鱼 淡水白鲳 鲤鱼 体内蓄积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白鲳幼鱼盐碱耐受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章征忠 张兆琪 董双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393-398,共6页
通过淡水白鲳(ColossomabrachypomumCuvier)幼鱼(L=2.9cm±0.05cm)对氯化钠浓度(pH=8.21±0.07)及碱度(pH=8.85±0.18)的急性毒性试验。用概率单位... 通过淡水白鲳(ColossomabrachypomumCuvier)幼鱼(L=2.9cm±0.05cm)对氯化钠浓度(pH=8.21±0.07)及碱度(pH=8.85±0.18)的急性毒性试验。用概率单位法求得其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氯化钠浓度分别为12.0、11.4、10.4g·L-1;碱度分别为83.25、56.99、45.70mmol·L-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盐碱混合正交试验,经统计分析得出碱度致死作用显著。在此条件下24hLC50值时碱度与氯化钠浓度的关系为:Alk(mmol·L-1)=256.24-24.69Sal(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氯化钠 碱度 耐受性 幼于 鲳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复合物——糖萜素对淡水白鲳生长和肉质指标作用的初级报告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艳秋 詹勇 黄磊 《饲料工业》 2005年第4期57-59,共3页
试验以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报道不同浓度糖萜素对鱼类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本试验分为5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组为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浓度糖萜素,分别为125mg/kg;250mg/kg;500mg/kg;1000... 试验以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报道不同浓度糖萜素对鱼类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本试验分为5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组为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浓度糖萜素,分别为125mg/kg;250mg/kg;500mg/kg;1000mg/kg糖萜素试验组。试验鱼体初重为(63.5±2.5)g,试验时间为30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50mg/kg糖萜素增重率提高了57.14%(P<0.05);肌肉中胆固醇含量降低了46.05%(P>0.05);125mg/kg糖萜素和250mg/kg糖萜素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1.00%(P>0.05)、11.00%(P>0.05),因此125mg/kg、250mg/kg糖萜素可以提高鱼类生长性能,降低血清和肌肉中胆固醇含量,从而糖萜素可以改善鱼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萜素 淡水白鲳 生长性能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适宜动植物蛋白比对淡水白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向枭 陈运生 +1 位作者 聂科 唐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饲料 淡水白鲳 生长 动物蛋白 植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肉碱和碘化酪蛋白对淡水白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向枭 蒋扬玲 +1 位作者 何敏 姜丛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6-459,共4页
以初始体重为13.67±2.38 g的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按照U6(66)均匀试验设计,在淡水白鲳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200,250 mg/kg L-肉碱和0.50,100,150,200.250 mg/kg的碘化酪蛋白。经过5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0 mg/k... 以初始体重为13.67±2.38 g的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按照U6(66)均匀试验设计,在淡水白鲳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200,250 mg/kg L-肉碱和0.50,100,150,200.250 mg/kg的碘化酪蛋白。经过5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0 mg/kg的L-肉碱+100 mg/kg的碘化酪蛋白时,试验组中淡水白鲳的特定生长率最大,为2.44%/d,蛋白效率最高,为2.39%,其肥满度最大,为3.98%,鱼体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30%。肝体指数最低,为1.05%。综合各方面考虑,试验中L-肉碱和碘化酪蛋白的适宜添加水平为:L-肉碱:200 mg/kg碘化酪蛋白:1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酪蛋白 肉碱 淡水白鲳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来鱼类单殖吸虫研究:淡水白鲳鳃上锚首虫科一新纪录属种的描述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海燕 姚卫建 许航喻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92-194,共3页
记录采自天津和广东的淡水白鲳(Piaractus brachypomum)鳃上的1种单殖吸虫——航海柄囊虫Mymarotheciumviatorum Boeger W A,Piasecki W&Sobecda E 2002。所获标本与Boeger等2002年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但在量度上存在差异。柄囊虫属... 记录采自天津和广东的淡水白鲳(Piaractus brachypomum)鳃上的1种单殖吸虫——航海柄囊虫Mymarotheciumviatorum Boeger W A,Piasecki W&Sobecda E 2002。所获标本与Boeger等2002年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但在量度上存在差异。柄囊虫属Mymarothecium和航海柄囊虫均为我国首次报道的单殖吸虫属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单殖吸虫 航海柄囊虫 中国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白鲳鱼苗的池塘培育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永安 张建东 +3 位作者 王兰明 付佩胜 郑玉珍 张延华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47,共2页
利用5口面积均为533m2的池塘,采用清水下塘豆浆喂养法,进行了淡水白鲳苗种池塘培育试验。经20d培育,试验组的平均成活率为84 0%,对照组的平均成活率为62 5%,表明淡水白鲳鱼苗培育采用清水下塘为宜。
关键词 淡水白鲳 池塘培育 下塘 成活率 鱼苗 清水 试验 鲳鱼 豆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微生物、pH值、温度对淡水白鲳主要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章宝 郑曙明 +2 位作者 丁健康 万顺东 周晓扬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B09期106-111,共6页
经测定,淡水白鲳淀粉酶、蛋白酶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50℃和450℃;最适pH值分别为6.4和2.6。在最适温度、pH值条件下,不同组织淀粉酶活力大小顺序为:肝胰脏>肠>胃,蛋白酶活力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分别用酵母菌、光合细菌... 经测定,淡水白鲳淀粉酶、蛋白酶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50℃和450℃;最适pH值分别为6.4和2.6。在最适温度、pH值条件下,不同组织淀粉酶活力大小顺序为:肝胰脏>肠>胃,蛋白酶活力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分别用酵母菌、光合细菌作饲料添加剂拌喂淡水白鲳,结果表明:酵母菌、光合细菌对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胃、肠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及提高肝胰脏淀粉酶的活性,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消化酶 活性 活性微生物 温度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诱导淡水白鲳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俞宏 朱敏杰 +1 位作者 严文静 张铭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1-216,共6页
为探讨10℃低温导致淡水白鲳尾鳍细胞系CBT死亡的原因及其可能机制.采用CCK-8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染料H2DCFDA染色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亚二倍体峰和Tunel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片段分析,Hoechst33258... 为探讨10℃低温导致淡水白鲳尾鳍细胞系CBT死亡的原因及其可能机制.采用CCK-8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染料H2DCFDA染色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亚二倍体峰和Tunel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片段分析,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表明随CBT细胞受10℃低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细胞内ROS含量和LDH释放率显著增加(P<0.01).低温处理3 d的CBT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亚二倍体峰,凋亡率为13%.再经32℃复温12 h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DNA凋亡梯带;Tunel检测,低温处理3、4和5 d的CBT细胞分别有23.49%,27.72%和35.10%发生凋亡.低温处理5 d的CBT细胞核分裂成多个小核,呈现出典型的凋亡小体.因此10℃低温能诱导CBT细胞凋亡.ROS参与了10℃低温致CBT细胞损伤及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淡水白鲳 细胞凋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白鲳饲料中适宜动植物蛋白比例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建 向枭 +2 位作者 周兴华 段彪 王永才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6,共5页
以常规饲料为原料,用豆粕等植物蛋白分别替代16%、28%、40%、52%、64%、76%、88%和10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8组等蛋白水平(粗蛋白质为30%左右)、等能(总能为39 kJ/g)的饲料,对体长为(5.66±0.09)cm、体重(3.16±0.16)g的淡水白鲳C... 以常规饲料为原料,用豆粕等植物蛋白分别替代16%、28%、40%、52%、64%、76%、88%和10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8组等蛋白水平(粗蛋白质为30%左右)、等能(总能为39 kJ/g)的饲料,对体长为(5.66±0.09)cm、体重(3.16±0.16)g的淡水白鲳Colussoma brachypomum进行45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为28%、40%、52%、64%时,淡水白鲳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73、2.79、2.65、2.67%/d,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各处理组之间的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的差异与特定生长率相似;淡水白鲳饲料中适宜的动植物蛋白比为1∶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蛋白比 生长性能 营养需要 淡水白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淡水白鲳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向枭 刘长忠 《饲料研究》 CAS 2002年第4期5-7,共3页
通过在饵料中分别添加25、50、75、100 mg/kg的大蒜素投喂淡水白鲳。经过40  d的试验,各试验组的增重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7.49、91.25、101.26和87.74 %,成活率分别提高8.13、2.0... 通过在饵料中分别添加25、50、75、100 mg/kg的大蒜素投喂淡水白鲳。经过40  d的试验,各试验组的增重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7.49、91.25、101.26和87.74 %,成活率分别提高8.13、2.09、7.5和14.59 %;饵料系数分别降低8.79、12.13、9.62和1.67 %。且试验组鱼体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82、6.00、16.67和 18.38 %;粗脂肪含量则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5.74、3.95、2.63和1.24 %。根据对淡水白鲳生长性能的综合影响,大蒜素在淡水白鲳饵料中适宜添加量应为51.86~73.14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淡水白鲳 生长性能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淡水白鲳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向枭 刘长忠 周兴华 《水产科技情报》 2002年第5期222-225,共4页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 2 5、5 0、75、10 0mg/kg的大蒜素进行淡水白鲳饲养试验。 40d后 ,与对照组相比 ,各试验组的增重率分别提高 5 7.49%、91.2 5 %、10 1.2 6%和 87.74% ,成活率分别提高 8.13 %、2 .0 9%、7.5 %、14 .5 9% ,饲料系数分...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 2 5、5 0、75、10 0mg/kg的大蒜素进行淡水白鲳饲养试验。 40d后 ,与对照组相比 ,各试验组的增重率分别提高 5 7.49%、91.2 5 %、10 1.2 6%和 87.74% ,成活率分别提高 8.13 %、2 .0 9%、7.5 %、14 .5 9% ,饲料系数分别降低 8.79%、12 .13 %、9.62 %和 1.67% ,试验组鱼体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 3 .82 %、6.0 0 %、17.69%、18.3 8% ,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 5 .74%、3 .95 %、2 .75和 1.2 4%。综合考虑大蒜素对淡水白鲳生长性能的影响 ,认为大蒜素在淡水白鲳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应为 5 1.86~ 74.1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淡水白鲳 生长性能 饲料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高效养殖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鲍传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3-24,共2页
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高效养殖模式研究鲍传和(安徽农业大学水产系,合肥230036)在池塘养殖时主养品种(吃食性鱼)占80%,配养鱼类(滤食性鱼)占20%,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在养殖中保持良好水质,简称80∶20模... 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高效养殖模式研究鲍传和(安徽农业大学水产系,合肥230036)在池塘养殖时主养品种(吃食性鱼)占80%,配养鱼类(滤食性鱼)占20%,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在养殖中保持良好水质,简称80∶20模式。这一健康养殖模式打破传统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成鱼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淡水白鲳苗种越冬成活率的措施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志清 樊海平 +2 位作者 蔡葆青 阙炳根 陈三木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2,共2页
淡水白鲳生长适宜水温为21-32℃,在我国很多地区适宜生长时间较短。因此,放养大规格越冬苗种是淡水白鲳养殖推广并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 淡水白鲳 越冬苗种 越冬成活率 生长时间 水温 放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白鲳与鱼种套养效益高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晓明 王松刚 周丽斌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1-81,共1页
近年来,老百姓的餐桌上又多了一道以往不常见的鱼。这种鱼肉厚刺少,肉质细嫩,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保健价值。它的学名叫短盖巨脂鲤,俗称淡水白鲳、淡水鲳、银鲳。
关键词 鱼种套养 淡水白鲳 效益 营养保健价值 短盖巨脂鲤 食用价值 淡水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白鲳越冬苗种长途运输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葆青 黄廷河 +2 位作者 阙炳根 尤颖哲 游章西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淡水白鲳 越冬苗种 长途运输技术 苗种规格 运输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头鲂、淡水白鲳、黄颡鱼的淀粉和蛋白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善军 陈章宝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4-37,共4页
同种鱼不同组织 ,蛋白酶和淀粉酶最适温度相同 ,且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 5℃、35℃、2 5℃和 4 5℃、5 0℃、5 0℃。淡水白鲳和团头鲂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 6 .4。黄颡鱼肝胰脏、肠、胃最适pH值分... 同种鱼不同组织 ,蛋白酶和淀粉酶最适温度相同 ,且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 5℃、35℃、2 5℃和 4 5℃、5 0℃、5 0℃。淡水白鲳和团头鲂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 6 .4。黄颡鱼肝胰脏、肠、胃最适pH值分别为 6 .8、6 .8、6 .4。淡水白鲳和黄颡鱼蛋白酶最适pH值依胃、肠、肝胰脏分别为 2 .6、8.0、10 .0和 4 .2、8.0、10 .0。团头鲂蛋白酶最适pH值依肠、肝胰脏分别为 8.0、9.4。同种鱼不同组织淀粉酶均以肝胰脏活性最高 ,且 3种鱼顺序为 :团头鲂 >淡水白鲳 >黄颡鱼 ;同种鱼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顺序为 :胃 >肠 >肝胰脏 ,3种鱼蛋白酶活性顺序为 :淡水白鲳 >黄颡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黄颡鱼 团头鲂 肝胰脏 种鱼 蛋白酶活性 淀粉酶 同种 组织蛋白酶 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白鲳苗当年养成商品鱼网箱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廷尖 曹富康 +1 位作者 周志明 王彩方 《水利渔业》 1992年第4期40-41,共2页
1991年进行了淡水白鲳早繁苗当年养成商品鱼的网箱试验。试验箱数、面积、时间分别为4箱、6m^2、94d.平均出箱规格为142.03g/尾,平均饲料系数为2.63,单产为24.01kg/m^2,成活率87.4%,投入产出比为1:1.59.
关键词 淡水 白鲳 早繁苗 网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与淡水白鲳池塘套养高效养殖技术与效果
19
作者 陆阳 王红庆 +3 位作者 文焕玲 徐固华 赵亚玉 张兆铭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2,共2页
在河南省郑州市姚桥乡特种水产养殖场进行了罗非鱼和淡水白鲳套养试验,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从2005年5月16日放养8~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12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11.52万尾,成活率96%,平均体重756g/尾,最大体重... 在河南省郑州市姚桥乡特种水产养殖场进行了罗非鱼和淡水白鲳套养试验,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从2005年5月16日放养8~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12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11.52万尾,成活率96%,平均体重756g/尾,最大体重821g/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尼罗罗非鱼 套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碱对淡水白鲳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和荣 马江耀 《水产科技情报》 2001年第2期71-72,共2页
采用静水实验法 ,对淡水白鲳鱼种进行 50 %烟碱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烟碱对淡水白鲳鱼种有神经毒性作用 ,其 2 4 h的 LC5 0 为 4 .971 mg/L,4 8h的 LC5 0 为 4 .2 88mg/L,96h的 LC5 0 为 3.567mg/L,SC为 0 .36mg/L。防治淡水白鲳... 采用静水实验法 ,对淡水白鲳鱼种进行 50 %烟碱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烟碱对淡水白鲳鱼种有神经毒性作用 ,其 2 4 h的 LC5 0 为 4 .971 mg/L,4 8h的 LC5 0 为 4 .2 88mg/L,96h的 LC5 0 为 3.567mg/L,SC为 0 .36mg/L。防治淡水白鲳的疾病 ,纯烟碱的最高使用浓度应为 0 .1 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鱼种 烟碱 急性毒性试验 天然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