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于不得人心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3-65,共3页
在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丧失人心。前秦内部,汉族降臣有归晋之心,其他少数民族豪酋有复国之心,部分氐族贵族有怨恨之心,朝廷上下有惮敌之心,指挥者有轻敌之心,士兵有厌战之心。它们汇聚在一起,使得前秦人心涣散,斗志尽失,...
在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丧失人心。前秦内部,汉族降臣有归晋之心,其他少数民族豪酋有复国之心,部分氐族贵族有怨恨之心,朝廷上下有惮敌之心,指挥者有轻敌之心,士兵有厌战之心。它们汇聚在一起,使得前秦人心涣散,斗志尽失,不战自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淝水之战
前秦
人心
丧失
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淝水之战东晋获胜的经济原因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4-62,共9页
在淝水之战以前,东晋首多次执行以土断、检籍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政策,这些政策加强了东晋的军事力量和经济收入。谢安以流民、奴客创建了北府兵,改度田税米为按口税米,在三吴推行检籍等,这些政策都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
在淝水之战以前,东晋首多次执行以土断、检籍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政策,这些政策加强了东晋的军事力量和经济收入。谢安以流民、奴客创建了北府兵,改度田税米为按口税米,在三吴推行检籍等,这些政策都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对保证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取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在淝水之战时负责长江中、上游防务的桓冲军团,是经过庾亮、庾冰、庾翼、桓温多次经济改革而形成的军事力量,这个军团在淝水之战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淝水之战
《晋书》
土断
侨州郡县
苏峻之乱
北府兵
户籍
魏晋南北朝史
桓温
军事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淝水之战的性质
被引量:
2
3
作者
邢友德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5期90-100,共11页
关于淝水之战性质的论争,近年来为学术界瞩目。本文作者认为这次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北方的前秦封建王朝对南方的东晋封建王朝进行的一次兼并统一战争,而不是氐族对汉族进行的“民族征服战争”或“民族侵略战争”。作者不以东晋为“正朔”...
关于淝水之战性质的论争,近年来为学术界瞩目。本文作者认为这次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北方的前秦封建王朝对南方的东晋封建王朝进行的一次兼并统一战争,而不是氐族对汉族进行的“民族征服战争”或“民族侵略战争”。作者不以东晋为“正朔”之所在,也不以前秦为“僭伪”、“异族”和“外国”。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作者给苻坚以肯定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作者认为把中国古代历史范围内前秦对东晋的兼并统一战争和近代世界史上帝国主义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兼并战争相提并论是不正确的。对于淝水之战的讨论,究其实质是如何正确处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但讨论的意义却超出了它本身的范围。因此,学术界对之予以重视就不是偶然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淝水之战
民族关系
少数民族政权
征服
战
争
资治通鉴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
民族矛盾
封建王朝
汉族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淝水之战时与谢安围棋者“玄”为张玄而非谢玄
4
作者
崔新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6-126,共1页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为了安定军心,司徒、征讨大都督谢安通过与“玄”围棋来显示他的超群镇定。《晋书·谢安传》:“(苻)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为了安定军心,司徒、征讨大都督谢安通过与“玄”围棋来显示他的超群镇定。《晋书·谢安传》:“(苻)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资治通鉴》也有类似的记载,但均未说明与谢安围棋的“玄”是谢玄还是张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
围棋
谢安
谢玄
战
时
《资治通鉴》
淝水之战
大都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淝水之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景有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57-60,共4页
发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是当时统一了北方的前秦政权同南方东晋政权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大战,历来受到史家的重视。近年来有论者对传统看法提出异议,并引起史学界展开了关于淝水之战的性质、规模和双方胜负原因等的...
发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是当时统一了北方的前秦政权同南方东晋政权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大战,历来受到史家的重视。近年来有论者对传统看法提出异议,并引起史学界展开了关于淝水之战的性质、规模和双方胜负原因等的热烈讨论。笔者不揣谫陋,仅就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略抒管见,并祈请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淝水之战
慕容垂
北府兵
少数民族
孝武帝
军队
史学界
政权
汉族人
江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淝水之战前夕北方的形势及淝水之战的性质
被引量:
1
6
作者
蒋福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60-67,共8页
淝水之战性质如何?目前在史学界有所争论。本文企图从战前北方形势的分析入手,说明这是苻坚发动的一场民族征服战争。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教正。 一、问题的关键 黄烈同志在《关于前秦政权的民族性质及其对东晋战争的性质问题》
关键词
淝水之战
征服
战
争
问题的关键
史学界
形势
民族矛盾
苻坚
秦政
《晋书》
封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淝水之战双方兵力问题综释——兼评邱久荣同志的新说
被引量:
1
7
作者
舒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36-43,共8页
公元三八三年爆发的秦晋淝水之战,到今年已经是一千六百周年了。长期以来,它都被当作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之~,在我国古代战争史册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最近几年,随着史学领域学术空气的活跃,关于这场战争的双方兵力对比,也有发前人之所...
公元三八三年爆发的秦晋淝水之战,到今年已经是一千六百周年了。长期以来,它都被当作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之~,在我国古代战争史册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最近几年,随着史学领域学术空气的活跃,关于这场战争的双方兵力对比,也有发前人之所未发的新说出现。考虑到淝水之战的双方兵力问题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中经常要遇到,而目前则无论是传统之说还是新说,都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因此就这一问题谈些初步的意见,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淝水之战
中国古代史
六百周年
教学与研究
兵力
战
争史
兼评
我国古代
重要的地位
《晋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民心向背看淝水之战的性质
8
作者
杨国宜
《江淮论坛》
1982年第1期96-101,共6页
关于淝水之战,过去已为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所接受的看法是:前秦方面是侵略的、掠夺的、不义的;东晋方面是反侵略的、自卫的、正义的。可是前些时候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见解,认为前秦方面是统一中国的正义战争,东晋方面则是保卫士族地主腐朽...
关于淝水之战,过去已为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所接受的看法是:前秦方面是侵略的、掠夺的、不义的;东晋方面是反侵略的、自卫的、正义的。可是前些时候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见解,认为前秦方面是统一中国的正义战争,东晋方面则是保卫士族地主腐朽统治的不义战争。我将两种论点比较后认为,新论点不一定对,旧论点不一定不对。错的不能因其新而不加纠正,对的不可为其旧而不去恢复,凡事应以正确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淝水之战
正义
战
争
史学
民族矛盾
少数民族
反侵略
地主
阶级矛盾
统治者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晋的镇之以静政策和淝水之战的胜利
9
作者
万绳楠
《江淮论坛》
1980年第4期97-103,共7页
西晋是在民族矛盾激化中灭亡的。自此直至淝水之战结束,建立在南方的东晋政权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一直是民族矛盾。 但是,在东晋内部,又存在着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一般地主和士族地主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民族矛盾
淝水之战
地主阶级
主要矛盾
农民阶级
少数民族政权
王导
《晋书》
桓温
谢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淝水之战的不同看法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涵
《江汉论坛》
1962年第3期49-49,共1页
武汉史学界最近开会討論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和疆域問題。討論中涉及到了对淝水之战的看法。有的同志提出,这次战爭,正义在苻秦一方,不在东晋一方。理由是:苻坚的民族政策及其他政治措施是很不錯的,他对待汉族文化的态度尤其出色;假如苻...
武汉史学界最近开会討論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和疆域問題。討論中涉及到了对淝水之战的看法。有的同志提出,这次战爭,正义在苻秦一方,不在东晋一方。理由是:苻坚的民族政策及其他政治措施是很不錯的,他对待汉族文化的态度尤其出色;假如苻秦战胜了东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淝水之战
民族政策
中国历史
正义
东晋
汉族文化
看法
史学界
民族融合
民族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淝水之战为什么南胜北败与苻秦败亡后的北方局势
11
作者
王仲荦
《文史哲》
1955年第12期42-47,共6页
淝水之战,在魏晋南北朝史上是关系重大的一次战争。自永嘉以后,到北方统一於苻秦,至此,北方又再度大分裂,终后开出南北对峙之局,皆以这一次战争为关键,故有试论之必要。由於本人史料以及方法观点各方面水平低下,因此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
淝水之战,在魏晋南北朝史上是关系重大的一次战争。自永嘉以后,到北方统一於苻秦,至此,北方又再度大分裂,终后开出南北对峙之局,皆以这一次战争为关键,故有试论之必要。由於本人史料以及方法观点各方面水平低下,因此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深盼同志们多多指正。氐人的兴起前案是属於氐族人建立的国家。氐人自称是盤瓠之后(三国志魏志四夷傅注引魏书西戎傅),可能与崇拜狗图腾的南蛮族是血亲近属。不过由於这一族已后向西北发展,和冉駹夷、白马羌混合以后,他们的嫁娶风俗,有似於羌,因此,后来统治阶级的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淝水之战
魏晋南北朝史
氏族部落
南北对峙
三国志
陕西
贵族
统治阶级
慕容垂
战
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晋时期陈郡谢氏琐谈
被引量:
9
12
作者
曹文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4-91,共8页
陈郡谢氏是东晋一门久盛不衰的高等士族。在谢氏发迹史中,谢尚得任豫州刺史,是它从东晋众多大族中脱颖而出的转折点。谢尚刺豫成功并非易事,其间经历过诸多的艰苦争夺。至于,名士谢安屡召不仕的背景,则极为复杂。除借助清谈以提高...
陈郡谢氏是东晋一门久盛不衰的高等士族。在谢氏发迹史中,谢尚得任豫州刺史,是它从东晋众多大族中脱颖而出的转折点。谢尚刺豫成功并非易事,其间经历过诸多的艰苦争夺。至于,名士谢安屡召不仕的背景,则极为复杂。除借助清谈以提高门户声誉、开拓东土以巩固家族生存基础外,士林给予他的舆论压力也不可轻觑。谢氏家族在抗御前秦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确实功不可没。但是如果没有地处上游的桓氏家族积极开辟西部战场,牵制敌人精锐的战略配合,淝水之战的迅速解决是绝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谢尚刺豫
谢安拒召不仕
桓冲谢安联手
淝水之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魏皇室文学述论
被引量:
2
13
作者
周建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3-38,共6页
当北魏趁前秦帝国因淝水之战失败而分崩离析之际,于公元386年立国时,与其前后相继诞生的诸侯国还有:后秦(384)、后燕(384)、西燕(384)、西秦(385)、后凉(386),加上北魏共有六个诸侯国,基本上瓜分了前秦的版图。但是,版图的瓜分是不均衡...
当北魏趁前秦帝国因淝水之战失败而分崩离析之际,于公元386年立国时,与其前后相继诞生的诸侯国还有:后秦(384)、后燕(384)、西燕(384)、西秦(385)、后凉(386),加上北魏共有六个诸侯国,基本上瓜分了前秦的版图。但是,版图的瓜分是不均衡的,拓跋氏所分得的土地只是早年的“代”地遗产,局限于北方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鲜卑
北魏前期
汉文化圈
孝文帝
拓跋氏
诸侯国
述论
淝水之战
秦帝国
汉族士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桓温以鼓吏误鸣进鼓获胜而灭蜀
14
作者
甘孺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1期114-114,共1页
公元三四七年(晋穆帝永和三年)晋桓温伐蜀,军成都之十里陌。李势悉众出战,温前锋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温马首,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遂大破之。温乘胜至成都,势势蹙遂降而蜀亡。此与秦晋淝水之战,秦军以误退却...
公元三四七年(晋穆帝永和三年)晋桓温伐蜀,军成都之十里陌。李势悉众出战,温前锋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温马首,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遂大破之。温乘胜至成都,势势蹙遂降而蜀亡。此与秦晋淝水之战,秦军以误退却而溃败适相反,然其为徼伟获胜则一也。证明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无比正确。说明战争胜负之变化,每每决定于临阵之俄顷。彼赵括、马谡辈讵知此哉! 南朝刘劭御武陵王骏,势垂克,劭将鲁秀误击退鼓,众遽止。柳元景开垒鼓噪以乘之,劭众大溃。又与温事进胜退败,相映成趣。《梦溪笔谈》(十二)记狄青在泾原破侬智高,预戒军中尽舍弓弩,执短兵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桓温
淝水之战
侬智高
梦溪笔谈
永和
秦晋
战
争
刘劭
兵器
公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入情入理的意外
15
作者
杨汝絅
《当代文坛》
1984年第6期49-51,共3页
世上的事,无奇不有。这些“奇”,正是客观现实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多样性的反映。有些现象,乍一接触会使人觉得太离奇、太意外、太不可究诘,仔细推敲,又会发现原来往深里看它们正在情理之中。这种发现,因为扩大或加深了对现实的认识,会带...
世上的事,无奇不有。这些“奇”,正是客观现实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多样性的反映。有些现象,乍一接触会使人觉得太离奇、太意外、太不可究诘,仔细推敲,又会发现原来往深里看它们正在情理之中。这种发现,因为扩大或加深了对现实的认识,会带给人以特殊的愉悦与满足。古往今来,许多中外文学作品就把这方面的艺术表现作为步入读者之心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情
刘邦
项羽
谢安
太傅
艺术表现
淝水之战
客观现实
短剧
“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人灭一国”背后的领导影响力分析
16
作者
张鹏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31,共2页
以少胜多的战争案例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多但也不罕见,这些大都成为军事史上的经典,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但“一人灭一同”就骇人听闻了。
关键词
影响力分析
领导
中国历史
官渡
之战
赤壁
之战
淝水之战
军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于不得人心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程
机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3-65,共3页
文摘
在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丧失人心。前秦内部,汉族降臣有归晋之心,其他少数民族豪酋有复国之心,部分氐族贵族有怨恨之心,朝廷上下有惮敌之心,指挥者有轻敌之心,士兵有厌战之心。它们汇聚在一起,使得前秦人心涣散,斗志尽失,不战自败。
关键词
淝水之战
前秦
人心
丧失
失败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淝水之战东晋获胜的经济原因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欣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系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4-62,共9页
文摘
在淝水之战以前,东晋首多次执行以土断、检籍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政策,这些政策加强了东晋的军事力量和经济收入。谢安以流民、奴客创建了北府兵,改度田税米为按口税米,在三吴推行检籍等,这些政策都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对保证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取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在淝水之战时负责长江中、上游防务的桓冲军团,是经过庾亮、庾冰、庾翼、桓温多次经济改革而形成的军事力量,这个军团在淝水之战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
淝水之战
《晋书》
土断
侨州郡县
苏峻之乱
北府兵
户籍
魏晋南北朝史
桓温
军事力量
分类号
K237.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淝水之战的性质
被引量:
2
3
作者
邢友德
机构
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5期90-100,共11页
文摘
关于淝水之战性质的论争,近年来为学术界瞩目。本文作者认为这次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北方的前秦封建王朝对南方的东晋封建王朝进行的一次兼并统一战争,而不是氐族对汉族进行的“民族征服战争”或“民族侵略战争”。作者不以东晋为“正朔”之所在,也不以前秦为“僭伪”、“异族”和“外国”。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作者给苻坚以肯定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作者认为把中国古代历史范围内前秦对东晋的兼并统一战争和近代世界史上帝国主义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兼并战争相提并论是不正确的。对于淝水之战的讨论,究其实质是如何正确处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但讨论的意义却超出了它本身的范围。因此,学术界对之予以重视就不是偶然的了。
关键词
淝水之战
民族关系
少数民族政权
征服
战
争
资治通鉴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
民族矛盾
封建王朝
汉族政权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淝水之战时与谢安围棋者“玄”为张玄而非谢玄
4
作者
崔新民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历史教研室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6-126,共1页
文摘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为了安定军心,司徒、征讨大都督谢安通过与“玄”围棋来显示他的超群镇定。《晋书·谢安传》:“(苻)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资治通鉴》也有类似的记载,但均未说明与谢安围棋的“玄”是谢玄还是张玄。
关键词
“玄”
围棋
谢安
谢玄
战
时
《资治通鉴》
淝水之战
大都督
分类号
K237.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淝水之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景有泉
机构
东北师大历史系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57-60,共4页
文摘
发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是当时统一了北方的前秦政权同南方东晋政权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大战,历来受到史家的重视。近年来有论者对传统看法提出异议,并引起史学界展开了关于淝水之战的性质、规模和双方胜负原因等的热烈讨论。笔者不揣谫陋,仅就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略抒管见,并祈请教正。
关键词
淝水之战
慕容垂
北府兵
少数民族
孝武帝
军队
史学界
政权
汉族人
江南地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淝水之战前夕北方的形势及淝水之战的性质
被引量:
1
6
作者
蒋福亚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60-67,共8页
文摘
淝水之战性质如何?目前在史学界有所争论。本文企图从战前北方形势的分析入手,说明这是苻坚发动的一场民族征服战争。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教正。 一、问题的关键 黄烈同志在《关于前秦政权的民族性质及其对东晋战争的性质问题》
关键词
淝水之战
征服
战
争
问题的关键
史学界
形势
民族矛盾
苻坚
秦政
《晋书》
封建化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淝水之战双方兵力问题综释——兼评邱久荣同志的新说
被引量:
1
7
作者
舒朋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36-43,共8页
文摘
公元三八三年爆发的秦晋淝水之战,到今年已经是一千六百周年了。长期以来,它都被当作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之~,在我国古代战争史册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最近几年,随着史学领域学术空气的活跃,关于这场战争的双方兵力对比,也有发前人之所未发的新说出现。考虑到淝水之战的双方兵力问题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中经常要遇到,而目前则无论是传统之说还是新说,都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因此就这一问题谈些初步的意见,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关键词
淝水之战
中国古代史
六百周年
教学与研究
兵力
战
争史
兼评
我国古代
重要的地位
《晋书》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民心向背看淝水之战的性质
8
作者
杨国宜
出处
《江淮论坛》
1982年第1期96-101,共6页
文摘
关于淝水之战,过去已为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所接受的看法是:前秦方面是侵略的、掠夺的、不义的;东晋方面是反侵略的、自卫的、正义的。可是前些时候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见解,认为前秦方面是统一中国的正义战争,东晋方面则是保卫士族地主腐朽统治的不义战争。我将两种论点比较后认为,新论点不一定对,旧论点不一定不对。错的不能因其新而不加纠正,对的不可为其旧而不去恢复,凡事应以正确为准。
关键词
淝水之战
正义
战
争
史学
民族矛盾
少数民族
反侵略
地主
阶级矛盾
统治者
汉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晋的镇之以静政策和淝水之战的胜利
9
作者
万绳楠
出处
《江淮论坛》
1980年第4期97-103,共7页
文摘
西晋是在民族矛盾激化中灭亡的。自此直至淝水之战结束,建立在南方的东晋政权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一直是民族矛盾。 但是,在东晋内部,又存在着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一般地主和士族地主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民族矛盾
淝水之战
地主阶级
主要矛盾
农民阶级
少数民族政权
王导
《晋书》
桓温
谢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淝水之战的不同看法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涵
出处
《江汉论坛》
1962年第3期49-49,共1页
文摘
武汉史学界最近开会討論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和疆域問題。討論中涉及到了对淝水之战的看法。有的同志提出,这次战爭,正义在苻秦一方,不在东晋一方。理由是:苻坚的民族政策及其他政治措施是很不錯的,他对待汉族文化的态度尤其出色;假如苻秦战胜了东晋。
关键词
淝水之战
民族政策
中国历史
正义
东晋
汉族文化
看法
史学界
民族融合
民族压迫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淝水之战为什么南胜北败与苻秦败亡后的北方局势
11
作者
王仲荦
出处
《文史哲》
1955年第12期42-47,共6页
文摘
淝水之战,在魏晋南北朝史上是关系重大的一次战争。自永嘉以后,到北方统一於苻秦,至此,北方又再度大分裂,终后开出南北对峙之局,皆以这一次战争为关键,故有试论之必要。由於本人史料以及方法观点各方面水平低下,因此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深盼同志们多多指正。氐人的兴起前案是属於氐族人建立的国家。氐人自称是盤瓠之后(三国志魏志四夷傅注引魏书西戎傅),可能与崇拜狗图腾的南蛮族是血亲近属。不过由於这一族已后向西北发展,和冉駹夷、白马羌混合以后,他们的嫁娶风俗,有似於羌,因此,后来统治阶级的史学家。
关键词
淝水之战
魏晋南北朝史
氏族部落
南北对峙
三国志
陕西
贵族
统治阶级
慕容垂
战
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晋时期陈郡谢氏琐谈
被引量:
9
12
作者
曹文柱
机构
北京师大历史系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4-91,共8页
文摘
陈郡谢氏是东晋一门久盛不衰的高等士族。在谢氏发迹史中,谢尚得任豫州刺史,是它从东晋众多大族中脱颖而出的转折点。谢尚刺豫成功并非易事,其间经历过诸多的艰苦争夺。至于,名士谢安屡召不仕的背景,则极为复杂。除借助清谈以提高门户声誉、开拓东土以巩固家族生存基础外,士林给予他的舆论压力也不可轻觑。谢氏家族在抗御前秦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确实功不可没。但是如果没有地处上游的桓氏家族积极开辟西部战场,牵制敌人精锐的战略配合,淝水之战的迅速解决是绝不可能的。
关键词
东晋
谢尚刺豫
谢安拒召不仕
桓冲谢安联手
淝水之战
分类号
K237.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魏皇室文学述论
被引量:
2
13
作者
周建江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3-38,共6页
文摘
当北魏趁前秦帝国因淝水之战失败而分崩离析之际,于公元386年立国时,与其前后相继诞生的诸侯国还有:后秦(384)、后燕(384)、西燕(384)、西秦(385)、后凉(386),加上北魏共有六个诸侯国,基本上瓜分了前秦的版图。但是,版图的瓜分是不均衡的,拓跋氏所分得的土地只是早年的“代”地遗产,局限于北方一隅。
关键词
拓跋鲜卑
北魏前期
汉文化圈
孝文帝
拓跋氏
诸侯国
述论
淝水之战
秦帝国
汉族士人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桓温以鼓吏误鸣进鼓获胜而灭蜀
14
作者
甘孺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1期114-114,共1页
文摘
公元三四七年(晋穆帝永和三年)晋桓温伐蜀,军成都之十里陌。李势悉众出战,温前锋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温马首,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遂大破之。温乘胜至成都,势势蹙遂降而蜀亡。此与秦晋淝水之战,秦军以误退却而溃败适相反,然其为徼伟获胜则一也。证明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无比正确。说明战争胜负之变化,每每决定于临阵之俄顷。彼赵括、马谡辈讵知此哉! 南朝刘劭御武陵王骏,势垂克,劭将鲁秀误击退鼓,众遽止。柳元景开垒鼓噪以乘之,劭众大溃。又与温事进胜退败,相映成趣。《梦溪笔谈》(十二)记狄青在泾原破侬智高,预戒军中尽舍弓弩,执短兵器。
关键词
桓温
淝水之战
侬智高
梦溪笔谈
永和
秦晋
战
争
刘劭
兵器
公元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入情入理的意外
15
作者
杨汝絅
出处
《当代文坛》
1984年第6期49-51,共3页
文摘
世上的事,无奇不有。这些“奇”,正是客观现实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多样性的反映。有些现象,乍一接触会使人觉得太离奇、太意外、太不可究诘,仔细推敲,又会发现原来往深里看它们正在情理之中。这种发现,因为扩大或加深了对现实的认识,会带给人以特殊的愉悦与满足。古往今来,许多中外文学作品就把这方面的艺术表现作为步入读者之心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入情
刘邦
项羽
谢安
太傅
艺术表现
淝水之战
客观现实
短剧
“奇”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人灭一国”背后的领导影响力分析
16
作者
张鹏程
机构
黑龙江省饶河县信访局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31,共2页
文摘
以少胜多的战争案例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多但也不罕见,这些大都成为军事史上的经典,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但“一人灭一同”就骇人听闻了。
关键词
影响力分析
领导
中国历史
官渡
之战
赤壁
之战
淝水之战
军事史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于不得人心
李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淝水之战东晋获胜的经济原因
郑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淝水之战的性质
邢友德
《社会科学辑刊》
198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淝水之战时与谢安围棋者“玄”为张玄而非谢玄
崔新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淝水之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景有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淝水之战前夕北方的形势及淝水之战的性质
蒋福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淝水之战双方兵力问题综释——兼评邱久荣同志的新说
舒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民心向背看淝水之战的性质
杨国宜
《江淮论坛》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东晋的镇之以静政策和淝水之战的胜利
万绳楠
《江淮论坛》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对淝水之战的不同看法
李涵
《江汉论坛》
196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试论淝水之战为什么南胜北败与苻秦败亡后的北方局势
王仲荦
《文史哲》
195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东晋时期陈郡谢氏琐谈
曹文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北魏皇室文学述论
周建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桓温以鼓吏误鸣进鼓获胜而灭蜀
甘孺
《社会科学辑刊》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入情入理的意外
杨汝絅
《当代文坛》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一人灭一国”背后的领导影响力分析
张鹏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