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淋洗与植物作用耦合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唐让云
曹靖
董放
董利苹
孔晓乐
-
机构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686-5694,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866)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6RJZA066)
-
文摘
以甘肃秦王川引大灌区盐渍化土壤为背景,以当地5种耐盐植物为材料,采用根袋法盆栽试验动态研究了淋洗结合植物种植对盐渍化土壤改良的效应。结果表明:与种前相比,单纯的淋洗作用对土壤pH值影响不大,而淋洗结合植物种植明显降低了土壤pH值,且根际土壤pH值小于非根际土壤的,5种耐盐植物中霸王根际土壤pH值降低幅度最大,达0.6个单位。K+、Ca2+、Na+、Mg2+、Cl-和SO2-4在5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富集程度因物种的不同而不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呈波动状态。5种供试植物和对照组土壤中的6种主要的可溶性盐分离子随淋洗次数和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在培养120d后,单纯淋洗的土壤中K+、Ca2+、Na+、Mg2+、Cl-和SO2-4的含量相比种前平均分别降低了33.3%、26.1%、35.6%、32.5%、35.5%和36.3%,植物吸收带走的上述各离子的含量平均分别占种前的46.2%、8.1%、30.2%、7.2%和21.6%,其中霸王吸收带走的盐分离子最多,而淋洗结合种植植物的土壤中上述各离子的含量与种前相比平均分别降低了67.25%、63.73%、83.8%、67.5%、81.55%和78.46%,由此可见,淋洗结合植物种植的脱盐效果优于单纯淋洗,且土壤中主要的盐分离子Na+、Cl-和SO2-4的含量降低幅度最大,通过计算得出,在Cl-、SO2-4和Na+减少的总量中还有37.73%的Na+、38.22%的Cl-和35.14%的SO2-4的减少量是由植物根系的物理化学作用机制引起的。
-
关键词
淋洗与植物作用
盐渍化土壤
耐盐植物
根际土壤
-
Keywords
leaching and plant cultivation
sah-affected soil
salt-tolerant plant
rhizosphere soil
-
分类号
S156.4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