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 1
-
-
作者
曾莹婷
宁清灵
方斌
钟俭平
钟俊远
-
机构
赣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
出处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228,共6页
-
基金
赣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GZ2024ZSF046)。
-
文摘
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技术,通过探测组织中内源性蛋白质或多肽的酰胺质子-水质子交换速率,反映蛋白浓度以及微环境的变化。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逐渐年轻化。目前APT成像在EC鉴别诊断、病理特征评估、免疫组化指标及分子病理表达预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但相关研究大多样本量有限,加上APT成像技术及数据处理的局限性,影响结果预测准确性。今后,多中心大样本、结合分子亚型、肿瘤基因组及多模态影像技术系统分析,持续改进图像质量、规范数据处理,将推动精准诊疗的发展。本文就APT技术原理及其在EC中的研究进行综述,期望能帮助影像医师更全面了解EC的APT成像表现及应用前景,为临床个性化诊疗提供客观的影像信息。
-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脉管间隙侵犯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组织学分级
免疫组化
-
Keywords
endometrial carcinoma
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mide proton transfer imaging
histological grad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