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评价
1
作者 暴建萍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分别在院内实施常规超声检查和二维高频超声检查,比较临床诊断情况。结果:二维高频超声在诊断... 目的:探讨二维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分别在院内实施常规超声检查和二维高频超声检查,比较临床诊断情况。结果:二维高频超声在诊断效能指标、对2~3cm以及3~3.5cm病灶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值均<0.05)。结论:二维高频超声临床诊断效能良好,可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高频超声 颈部淋巴结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例复发性颈部淋巴结结核多次手术原因及外科治疗对策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常青 唐弘杰 +3 位作者 卞傲傲 韩洲 王力维 刘斌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9-70,共2页
随着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和流动人口的增加,近年来,颈淋巴结结核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对颈淋巴结结核的治疗,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采用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手术后复发仍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科收... 随着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和流动人口的增加,近年来,颈淋巴结结核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对颈淋巴结结核的治疗,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采用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手术后复发仍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科收治复发性颈部淋巴结核再手术2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治疗 颈部淋巴结结核 复发性 手术原因 淋巴结结核 耐多药结核 颈部淋巴结 手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内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国礼 李春平 唐显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48-48,共1页
腹内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董国礼李春平唐显映腹内淋巴结结核较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4例膜内淋巴结结核的分布及CT表现,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1材料和方法14例中男6例,女8例,年龄21~58... 腹内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董国礼李春平唐显映腹内淋巴结结核较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4例膜内淋巴结结核的分布及CT表现,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1材料和方法14例中男6例,女8例,年龄21~58岁,平均34岁。淋巴结结核累及腹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结核 CT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咽喉部及颈部淋巴结结核34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慕娟 张昆 程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60-1360,1368,共2页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 诊断 治疗 口腔咽喉部淋巴结结核 症状 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结核伴脓肿形成9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宗华 秦杰 +1 位作者 李红春 朱立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伴脓肿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2年2月-2014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伴脓肿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疗过程。结果 95例患者平均年龄(27.8±8.2)岁,中位发病...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伴脓肿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2年2月-2014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伴脓肿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疗过程。结果 95例患者平均年龄(27.8±8.2)岁,中位发病时间4.0个月,以颈部Ⅳ区病变高发;其中34例患者合并肺结核,26例有颈部淋巴结结核手术史。65例患者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和伤口换药处理,22例行脓肿清除、病灶清扫和伤口一期缝合术,8例行溃疡、窦道清除和病灶清扫术。脓肿切开引流术和伤口换药处理平均伤口愈合时间(2.11±1.76)个月,其中18例患者伤口愈合后又再次破溃形成溃疡;另两种外科处理方式中除2例患者术后创面较大,于第1次手术后1个月再次手术行皮瓣转移后愈合,其余患者伤口术后均一期愈合。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伴脓肿形成有其特殊的诊疗特点,外科治疗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多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结核 手术 脓肿形成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对颈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绍刚 潘熊熊 +3 位作者 季娟 于淑侠 钮晓红 钱燕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47-949,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对颈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颈丛镇痛),B组...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对颈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颈丛镇痛),B组〔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C组(静脉全麻+PCIA)。测定麻醉前30min(T0)、术后4h(T1)、24h(T2)、2d(T3)、3d(T4)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观察T0~T3时VT、肺活量(Vc)、RR、SpO2、MAP和HR;记录T1~T3时疼痛、镇静评分。结果 T1、T2时三组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A组T4时各免疫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和C组T1时RR较T0时明显增快(P<0.05),而T2时SpO2、Vc均较T0时明显下降(P<0.05),A组T1时RR低于B、C组(P<0.05),而VT高于B、C组(P<0.05),A组T1、T2时Vc、SpO2均高于B、C组(P<0.05);A组术后T1~T3时MAP、HR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可减轻颈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抑制,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丛神经阻滞 静脉全麻 术后镇痛 淋巴结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例颈淋巴结结核疗效分析及治疗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33
7
作者 黄汉平 张丽 +2 位作者 吴红兵 肖长生 吴美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结核治疗模式。方法  98例颈淋巴结结核分为实验组 ( 43例 )和对照组( 55例 )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为 95.4 % ,对照组治愈率为 65.5%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按实验组设计的治疗模...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结核治疗模式。方法  98例颈淋巴结结核分为实验组 ( 43例 )和对照组( 55例 )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为 95.4 % ,对照组治愈率为 65.5%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按实验组设计的治疗模式治疗颈淋巴结结核 ,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结核 治疗模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治疗淋巴结结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6
8
作者 黄素群 简华刚 +2 位作者 宗建春 梅英 谭德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局部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方案治疗脓肿型、溃疡型淋巴结结核疗效同时,运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注重治疗过程的重要护理环节,确保医疗效果。方法:收集门诊治疗的脓肿型、溃疡型淋巴结结核83例;建立淋巴结结核门诊病人治疗档案及依从... 目的:探讨在局部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方案治疗脓肿型、溃疡型淋巴结结核疗效同时,运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注重治疗过程的重要护理环节,确保医疗效果。方法:收集门诊治疗的脓肿型、溃疡型淋巴结结核83例;建立淋巴结结核门诊病人治疗档案及依从性调查表、健康教育执行登记表,并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全身化疗方案:2HRZ/7HR;局部治疗方案:清创+换药+药物封闭+缝合;观察治疗时间与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治愈36例(43.37%),2个月治愈61例(73.49%),3个月治愈83例(100%)。结论:应用局部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脓肿型、溃疡型淋巴结结核能缩短治疗时间;建立淋巴结结核门诊病人档案及依从性调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医嘱依从性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治疗联合全身化疗 淋巴结结核 疗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文芳 邱金旭 +1 位作者 卢丽敏 杨冬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5-897,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影像学特征,阐明其超声诊断要点,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鉴别。方法:收集1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资料,其中6例同时并发淋巴结...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影像学特征,阐明其超声诊断要点,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鉴别。方法:收集1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资料,其中6例同时并发淋巴结转移,分析肿大淋巴结超声表现,比较结核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包括发生的部位、钙化特征、液化情况及血流分布特征等。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淋巴结结核多分布于颈部Ⅲ区、Ⅳ区及Ⅴ区,以Ⅴ区显著,淋巴结回声紊乱,结内钙化呈片状不均匀分布,液化部分透声极差,可见絮状弱回声,血流信号表现为周边或内部散在点状分布,淋巴结周围软组织回声增强、紊乱。结论:超声检查可疑甲状腺癌并发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时,应结合病史、分析其超声特征并观察淋巴结周围软组织病变后进行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颈部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结核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胸内淋巴结结核误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安德 曲亚伟 +1 位作者 张培元 晏华琪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成人 胸内淋巴结结核 误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入并敷贴加味内消糊治疗未溃型体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有利 张丹 +3 位作者 杨春睿 高金辉 钮晓红 王雪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154-315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内消糊外敷并超声药物电导入治疗体表未溃型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为其规范治疗探索新方法及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淋巴结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内消糊外敷并超声药物电导入治疗体表未溃型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为其规范治疗探索新方法及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淋巴结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进行抗结核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采用加味内消糊外敷并超声药物电导入,对照组外敷加味内消糊,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15、30、60 d后观察组淋巴结缩小率分别为43. 33%、70%、96. 66%,对照组缩小率分别为16. 66%、40. 00%、63. 33%,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ALT、AST、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内消糊是一种治疗淋巴结结核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并超声药物导入治疗增加其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药物电导入 敷贴 体表淋巴结结核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 被引量:7
12
作者 劳群 王朝明 +1 位作者 沙水泉 姚素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提高对颈淋巴结结核的认识和CT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经CT检查的颈淋巴结结核33例,与同期颈肿块(除颈器官肿瘤外)49例作CT对照研究,均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结果:(1)结核发病中位年龄29.2岁,明显年轻于恶性肿瘤组(556岁)。... 提高对颈淋巴结结核的认识和CT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经CT检查的颈淋巴结结核33例,与同期颈肿块(除颈器官肿瘤外)49例作CT对照研究,均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结果:(1)结核发病中位年龄29.2岁,明显年轻于恶性肿瘤组(556岁)。(2)结核淋巴结坏死率和包膜高度强化率均高达81.82%,结内坏死面积(≥1/2)者达7576%。(3)本文依颈淋巴结结核的CT形态分布提出分型:单纯型(Ⅰ-Ⅳ)、混合型:单纯型又可分为Ⅰ型(单个淋巴结,直径<20mm)、Ⅱ型(串珠型)、Ⅲ型(多房型)、Ⅳ型(融合呈大单房或单个直径≥20mm)。其中Ⅱ型具诊断特异性。结论:CT对颈淋巴结结核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诊断 淋巴结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瘤与淋巴结结核CT平扫图像影像组学鉴别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新 唐晨虎 +4 位作者 姜加学 王辉 吴雪 杨小庆 邹月芬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对于颈部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的鉴别研究鲜有报道。文章探讨基于CT平扫厚层图像影像组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40例颈部淋巴瘤患者和5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CT平扫厚层图像。采用IT... 目的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对于颈部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的鉴别研究鲜有报道。文章探讨基于CT平扫厚层图像影像组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40例颈部淋巴瘤患者和5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CT平扫厚层图像。采用ITK-SNAP软件分别勾画62枚淋巴瘤淋巴结和70枚结核淋巴结,通过python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统计学检验,联合应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筛选和降维组学特征,最后通过逻辑回归建立分类器。进行5折交叉验证,使用ROC曲线及灵敏度、特异度等评价分类器性能,并与高低年资医生分类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从CT平扫厚层图像中共提取838个影像组学特征,LASSO筛选出28项组学特征,PCA降维后得到24项特征。Logistic regression建立的分类器在训练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5,敏感度为0.920,特异度为0.893,在测试组的ROC曲线AUC为0.874,敏感度为0.786,特异度为0.846。结论以CT平扫图像和logistic为基础建立的分类器在鉴别颈部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方面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淋巴结结核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贺伟 谢汝明 周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2-214,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病理确诊的 4 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 ,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并与 13例淋巴结转移癌比较。结果 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变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下、中组及颈后三角组。按颈淋巴结核的CT...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病理确诊的 4 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 ,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并与 13例淋巴结转移癌比较。结果 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变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下、中组及颈后三角组。按颈淋巴结核的CT扫描的形态 ,密度及周围脂肪间隙的情况分为五型 ,以Ⅲ型 (分房样强化或周边强化 ,周围脂肪层闭塞 ,5 3.4 % )及Ⅳ型 (大于 2cm的大单房 ,4 4.5 % )最多见 ,其中单纯型 2 8例 ,混合型 17例。增强CT可反映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理改变。结论 CT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不仅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特征及周围情况 ,尚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结核 诊断 CT表现 增强扫描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淋巴结结核针吸细胞学特点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曾红 夏星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 总结淋巴结结核细针吸取细胞学特点 ,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观察 2 4 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细胞学改变 ,并记录涂片中主要细胞成分出现的情况 ,根据所见细胞不同进行归类。记录抗酸染色情况 ,计算阳性率。结果 颈部淋巴结结... 目的 总结淋巴结结核细针吸取细胞学特点 ,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观察 2 4 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细胞学改变 ,并记录涂片中主要细胞成分出现的情况 ,根据所见细胞不同进行归类。记录抗酸染色情况 ,计算阳性率。结果 颈部淋巴结结核根据细胞学所见大致分 6种情况 ,以大量干酪样坏死物、退化变性中性粒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同时出现最多见 ,其次是大量干酪样坏死物和退化变性淋巴细胞同时出现 ,干酪样坏死物、上皮样细胞及朗汉斯巨细胞同时出现少见。结论 干酪样坏死物、上皮样细胞及朗汉斯巨细胞三者中出现一种应考虑为淋巴结结核 ,涂片中见大量退化变性中性粒细胞 ,尤其有干酪样坏死物者 ,也应考虑为淋巴结结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结核 诊断 针吸活组织检查 细胞学特点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结核患者外周血细胞表面抗原的测定及其亚群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慧芬 苏娜 +4 位作者 王晓林 孙蓓 张悦 沈关心 洪淑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4-175,共2页
本文借助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淋巴结结核患者外周血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借助分析淋巴结结核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探讨其变化规律。
关键词 淋巴结结核 外周血细胞 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表淋巴结结核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俞群 叶新华 +1 位作者 赵兰陵 韩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浅表淋巴结结核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为临床疗效判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资料。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5例淋巴结结核患者治疗前后浅表肿大淋巴结进行检查,观测最大切面上的长径(L)/短径(S)... 目的:探讨浅表淋巴结结核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为临床疗效判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资料。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5例淋巴结结核患者治疗前后浅表肿大淋巴结进行检查,观测最大切面上的长径(L)/短径(S)比、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PDI)等超声表现。结果:浅表淋巴结结核声像图特征较特异,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前后声像图改变明显。治疗前病变淋巴结内部回声以不均质极低或无回声及混合性回声为主,而治疗后表现以内部有皮髓质回声及较均质的低回声为主,治疗前后病变淋巴结的L/S值、内部回声及血供类型等方面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判断浅表淋巴结结核中西医结合疗效的重要手段,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结核 彩色多普勒超声 疗效监测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结核致皮肤-淋巴结-咽瘘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磊 李蕾蕾 +3 位作者 李洪伟 陈辉 王军 宋言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755-757,共3页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占淋巴结结核的80%~90%[1]。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多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若诊治及时,大部分患者经正规抗结核药品治疗均可治愈[2],但仍有10.1%~31.6%的患者病情进展,形成局部脓肿、皮肤破...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占淋巴结结核的80%~90%[1]。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多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若诊治及时,大部分患者经正规抗结核药品治疗均可治愈[2],但仍有10.1%~31.6%的患者病情进展,形成局部脓肿、皮肤破溃、瘘道形成,或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致淋巴结-支气管瘘,需要较长时间引流方能愈合[3]。而颈部淋巴结结核导致皮肤淋巴结咽瘘鲜见报道。笔者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例因颈部淋巴结结核导致皮肤-淋巴结-咽瘘患者进行报道,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结核 无痛性肿块 皮肤破溃 临床中心 支气管瘘 肺外结核 咽瘘 瘘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淋巴结结核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敏 刘亚东 俞洁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周围淋巴结结核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锁骨上淋巴结炎与淋巴结结核误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培安 孙怡芬 仝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锁骨上淋巴结 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 误诊分析 淋巴结肿大 活检病理 误诊为 非特异性 临床表现 误诊误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