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值测量在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7
1
作者 刘妍 夏黎明 +1 位作者 邹明丽 王承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使用GE 1.5T磁共振扫描仪及颈部相控阵线圈对30例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常规SE序列扫描,其中16例为恶性肿瘤,14例为良...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使用GE 1.5T磁共振扫描仪及颈部相控阵线圈对30例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常规SE序列扫描,其中16例为恶性肿瘤,14例为良性病变,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全部病例使用体线圈行SE-EPI DWI序列扫描,采用全方位扩散梯度及6个b值扫描.DWI扫描时间40~52 s.分析30例病例的DWI与ADC值特点.结果在DWI序列扫描中,良性和恶性淋巴结均呈高信号,恶性淋巴结组的平均ADC值为(0.849±0.197)×10^-3 mm^2/s,良性淋巴结组为(1.598±0.218)×10^-3 mm^2/s,恶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明显小于良性淋巴结组(P<0.05),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DWI对于鉴别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是一种快速可行的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淋巴结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同轴穿刺活检在腹膜后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蔚 陈克敏 +3 位作者 吴志远 吴达明 杜联军 柴维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92-794,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同轴穿刺活检在腹膜后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瑞金医院放射科2006-2009年67例CT引导腹膜后淋巴结同轴穿刺活检病例。结果腹膜后淋巴结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5.5%,其中淋巴瘤患者能够获得组织学分型... 目的探讨CT引导同轴穿刺活检在腹膜后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瑞金医院放射科2006-2009年67例CT引导腹膜后淋巴结同轴穿刺活检病例。结果腹膜后淋巴结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5.5%,其中淋巴瘤患者能够获得组织学分型的比率为89.4%,1例患者穿刺后出现腹膜后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1/67)。结论 CT引导腹膜后淋巴结同轴穿刺活检是种安全,有效的腹膜后淋巴结病变的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活检 腹膜后淋巴结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生晶 田建明 +3 位作者 毕永明 张火俊 王敏杰 萧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6-858,共3页
目的 测量和评价淋巴结转移瘤和淋巴瘤之间及其与肌肉MSCT灌注值的差异和相关性,并进行淋巴结转移瘤治疗前后比较。方法 采用SIEMENS SOMATON PLUS 4四层螺旋CT体部灌注技术(1 s/周),分别测量淋巴结转移瘤患者40例、淋巴瘤22例,正常... 目的 测量和评价淋巴结转移瘤和淋巴瘤之间及其与肌肉MSCT灌注值的差异和相关性,并进行淋巴结转移瘤治疗前后比较。方法 采用SIEMENS SOMATON PLUS 4四层螺旋CT体部灌注技术(1 s/周),分别测量淋巴结转移瘤患者40例、淋巴瘤22例,正常对照组50例,测定淋巴结病变和相应层面肌肉的血流量(BF)。淋巴结转移瘤组中20 例病人于治疗后复查CT灌注值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0 例转移淋巴结BF平均值为(49.55±16.45) ml/(min·100ml),22例淋巴瘤BF值为(70.97±17.56) ml/(min·100 ml),肌肉BF值为(19.98±7.52) ml/(min·100ml),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瘤BF值为(15.58±4.57) ml/(min·100ml)。转移淋巴结、淋巴瘤血流量均显著高于肌肉(P<0.001);淋巴瘤血流量高于转移性淋巴结(P<0.05);淋巴结转移瘤治疗前血流量明显高于治疗后血流量(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法对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及评价转移性淋巴结治疗效果和判断复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液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及其进展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鹏 蔡胜 姜玉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09-1412,共4页
许多疾病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需要有效的方法鉴别淋巴结的良、恶性。应用高频超声能够观察淋巴结的结构和血流分布,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近年来出现的超声造影能够进一步观察淋巴结的血流灌注情况,恶性淋巴结呈现特征性的血流灌... 许多疾病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需要有效的方法鉴别淋巴结的良、恶性。应用高频超声能够观察淋巴结的结构和血流分布,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近年来出现的超声造影能够进一步观察淋巴结的血流灌注情况,恶性淋巴结呈现特征性的血流灌注特征,以此鉴别淋巴结性质准确性高。超声应作为鉴别浅表淋巴结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超声对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浅表淋巴结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2例淋巴结病变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的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书云 何松 +1 位作者 曹松 朱新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83,I0001,共4页
目的:比较原位杂交技术(Insuithybridization,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chemical,IHC)检测B细胞性淋巴瘤(B-celllymphoma)和反应性增生病变(Reactivehyperplasia,RH)中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的灵敏度和精确度。方法:收集112例淋... 目的:比较原位杂交技术(Insuithybridization,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chemical,IHC)检测B细胞性淋巴瘤(B-celllymphoma)和反应性增生病变(Reactivehyperplasia,RH)中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的灵敏度和精确度。方法:收集112例淋巴结病变[B-celllymphom(an=62)和RH(n=50)],用ISH和IHC法检测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的限制性。结果:ISH法,62例B细胞性淋巴瘤轻链有限制性45例(72.58%),5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没有限制性表达。IHC法,62例淋巴瘤有轻链限制性29例(46.77%),50例反应性增生病例6例有限制性表达(12%)。统计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显示表达有显著性差异(χ2=8.9338,P<0.05)两种方法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诊断与鉴别诊断B细胞性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病变中,用ISH法检测轻链κ、λmRNA的基因序列,比用IHC法检测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κ、λ限制性更灵敏和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B细胞性淋巴 反应性增生 免疫球蛋白轻链k λ限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病变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欧阳林 周水添 +1 位作者 陈妙红 蔡宏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分析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TDC)形态变异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纵隔、腹盆腔淋巴结病变患者行双源螺旋CT灌注检查。所有病例均取得手术或穿刺病理诊断结果,包括良性淋巴结病变11例,恶性淋巴结病变49例。... 目的分析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TDC)形态变异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纵隔、腹盆腔淋巴结病变患者行双源螺旋CT灌注检查。所有病例均取得手术或穿刺病理诊断结果,包括良性淋巴结病变11例,恶性淋巴结病变49例。观察CT灌注TDC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曲线形态变异情况及临床相关性。结果淋巴结病变CT灌注TDC在不同阶段有多种变异形态,良、恶性淋巴结病变TDC在上升速度、上升方式、有无平台期、下降速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开始增强时程、灌注峰值、下降方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淋巴结病变行CT灌注诊断时,分析TDC各个阶段的变异特征,有利于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MRI检查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妍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5期533-535,共3页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病变 临床意义 MRI检查 淋巴结增大 淋巴结引流 常见病症 病理性质 判断预后 治疗计划 肿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表淋巴结病变超声检查临床应用 被引量:46
8
作者 张武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3期165-166,共2页
浅表淋巴结病变超声检查临床应用张武许多疾病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SLNP)。全身性和局部感染,结核病、淋巴瘤和转移癌的乳腺、甲状腺、鼻咽及胸腹腔内恶性肿瘤等,SLNP可以作为一种重要表现。临床触诊检出SLNP的敏感性... 浅表淋巴结病变超声检查临床应用张武许多疾病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SLNP)。全身性和局部感染,结核病、淋巴瘤和转移癌的乳腺、甲状腺、鼻咽及胸腹腔内恶性肿瘤等,SLNP可以作为一种重要表现。临床触诊检出SLNP的敏感性仅45~78%。常规X线摄影、淋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病变 超声波诊断 临床应用 SI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屠宰检疫中常见淋巴结病变及其诊断意义
9
作者 刘仁凯 王宣国 +3 位作者 曲永生 虞赛明 张滨丽 杨丽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2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屠宰 检疫 淋巴结病变 诊断意义 肉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及彩超在表浅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迟建华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3期206-207,共2页
二维及彩超在表浅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评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超声诊断科(100730)迟建华综述张缙熙审校触诊常常是颈部、腋窝、腹股沟区淋巴结诊断的主要手段。浅表的大淋巴结很容易确定,然而对于小的... 二维及彩超在表浅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评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超声诊断科(100730)迟建华综述张缙熙审校触诊常常是颈部、腋窝、腹股沟区淋巴结诊断的主要手段。浅表的大淋巴结很容易确定,然而对于小的淋巴结,即使是有经验的肿瘤学家也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病变 超声波诊断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屠宰检疫中常见淋巴结病变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章晔 《中国猪业》 2009年第11期60-61,共2页
动物机体的淋巴结具有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的造血机能,并与其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淋巴结的变化不仅反映所支配区域的病灶性变化,而且反映了全身的感染状况。因此,淋巴结的检验在宰后检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整个生猪屠宰过程中,
关键词 淋巴结病变 生猪屠宰检疫 诊断意义 宰后检验 淋巴细胞 动物机体 造血机能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CT横轴面和冠状面成像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12
作者 Schreyer AG Scheibl K +2 位作者 Zorger N 杨岷(译) 夏黎明(校)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3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病变 MSCT扫描 诊断准确性 冠状面 检出率 SCT增强扫描 重组图像 成像 空间分辨力 容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引起多处淋巴结病变1例
13
作者 黄可仁 但昭容 钟永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6-226,共1页
关键词 卡介苗 淋巴结病变 治疗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宰后必检淋巴结病变因素探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涛 刘茜 李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4期26-27,共2页
宰后检验是兽医卫生检验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肉品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在宁夏石嘴山市的4个屠宰场进行必检淋巴结的抽检,分析其外观和病理变化,结果显示,有44.2%的淋巴结有病变。分析认为导致病变的主要原因是应激因素和疫病因素。... 宰后检验是兽医卫生检验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肉品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在宁夏石嘴山市的4个屠宰场进行必检淋巴结的抽检,分析其外观和病理变化,结果显示,有44.2%的淋巴结有病变。分析认为导致病变的主要原因是应激因素和疫病因素。建议加强屠宰管理和各阶段的检疫,以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刺激,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 宰后检验 淋巴结病变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成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杰 唐作华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病因很多,明确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及判断病变种类对临床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波谱成像通过分析不同病变内代谢物质结构、含量来描述病变的特征,在分子水平对病变进行评估,实现了影像学由形态描述向功能型描述转变。近年来...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病因很多,明确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及判断病变种类对临床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波谱成像通过分析不同病变内代谢物质结构、含量来描述病变的特征,在分子水平对病变进行评估,实现了影像学由形态描述向功能型描述转变。近年来,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 H-MRS)在颅内、乳房、前列腺等的应用日趋成熟,为颈部淋巴结病变的1 H-MRS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对1 H-MRS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现状、技术限制与改进及前景展望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病变 磁共振波谱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淋巴结病变的检验
16
作者 胡春莲 朱萍 《养殖技术顾问》 2007年第8期60-60,共1页
淋巴结是猪宰后检疫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机体外周的免疫器官和防御结构,具有吞噬异物和各种微生物的功能,并产生免疫应答。当机体某组织或器官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时,很快被局部淋巴结阻截,并发生相应的变化,使淋巴结体积增大或缩... 淋巴结是猪宰后检疫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机体外周的免疫器官和防御结构,具有吞噬异物和各种微生物的功能,并产生免疫应答。当机体某组织或器官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时,很快被局部淋巴结阻截,并发生相应的变化,使淋巴结体积增大或缩小,色泽呈现出红、黑、青等。因此淋巴结的病变反映出局部或全身器官的健康状况,这对于我们判定猪生前患病,尤其是传染病和评价肉品卫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病变 病原微生物 检验 免疫器官 宰后检疫 防御结构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病变对猪疫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岑焕鹏 李治芳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1期102-102,共1页
淋巴结系统具有免疫机能,当病原微生物侵入畜体后很快就在该部位淋巴结反应出来,观察淋巴结的大小、色泽、硬度和组织变化等,可作为诊断猪疫病的重要依据。临床应用中,通常检验颌下淋巴结、颈浅背侧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骼内淋... 淋巴结系统具有免疫机能,当病原微生物侵入畜体后很快就在该部位淋巴结反应出来,观察淋巴结的大小、色泽、硬度和组织变化等,可作为诊断猪疫病的重要依据。临床应用中,通常检验颌下淋巴结、颈浅背侧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骼内淋巴结等。检疫内脏主要选择支气管淋巴结、肝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病变 诊断意义 猪疫病 肠系膜淋巴结 病原微生物 颌下淋巴结 免疫机能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屠宰检疫中常见淋巴结病变现象及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伟洵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12期77-78,共2页
淋巴结的病变情况反映了支配区域病灶演变情况及动物机体的整体健康情况。生猪屠宰检疫是一个十分系统、专业的工作,在检疫检验过程中需要对淋巴结的病变情况进行有效的诊断和分析,针对不同区域淋巴结的病变特征给予不同的疾病诊断,然... 淋巴结的病变情况反映了支配区域病灶演变情况及动物机体的整体健康情况。生猪屠宰检疫是一个十分系统、专业的工作,在检疫检验过程中需要对淋巴结的病变情况进行有效的诊断和分析,针对不同区域淋巴结的病变特征给予不同的疾病诊断,然后采取实验室诊断方法及时明确病情,对该批次生猪进行妥善有效的处理,避免疫情在屠宰场中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屠宰检疫 淋巴结病变 诊断意义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屠宰检疫中常见的淋巴结病变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秋艳 焦丽艳 +1 位作者 董万红 郑寒冰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0年第10期34-34,共1页
淋巴结具有免疫和防御机能.能反映病变因子侵害的途径、程度及性质.常表现出相应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因此.在屠宰检疫中可通过剖检淋巴结,根据其相应的病理变化来了解疫病性质、病变程度,为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提供客观依据。但在屠... 淋巴结具有免疫和防御机能.能反映病变因子侵害的途径、程度及性质.常表现出相应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因此.在屠宰检疫中可通过剖检淋巴结,根据其相应的病理变化来了解疫病性质、病变程度,为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提供客观依据。但在屠宰过程中.各种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动物机体,如机械性损伤、长途运输、电麻刺激,也可使相关淋巴结或组织器官出血。因此.宰后检验判断肉尸是否染疫要排除上述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判定,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病变 屠宰检疫 诊断 病理变化 形态学变化 机械性损伤 防御机能 动物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屠宰检疫中常见淋巴结病变现象及诊断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思宇 《养殖与饲料》 2021年第2期47-48,共2页
近年来,笔者在从事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检测到猪淋巴结病变现象不断增多,而且某一种病变基本都有导致其病变的病原所致,只有找准病原才能科学判定屠宰生猪的产品能否食用,保障安全肉食品上市,因此积极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至关重要。本... 近年来,笔者在从事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检测到猪淋巴结病变现象不断增多,而且某一种病变基本都有导致其病变的病原所致,只有找准病原才能科学判定屠宰生猪的产品能否食用,保障安全肉食品上市,因此积极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生猪屠宰检疫中常见淋巴结病变类型、生猪淋巴结病变诊断方法以及生猪屠宰检疫中淋巴结病变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 屠宰检疫 淋巴结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