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1
作者 潘文胜 曹敏 海老原善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探讨微小转移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阐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发生、发展机理。方法:以11例有微小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微小转移组,以46例有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探讨微小转移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阐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发生、发展机理。方法:以11例有微小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微小转移组,以46例有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sDNA、bcl-2、p53、c-myc、E-cadherin、Ki-67和CD34。将各组的肿瘤灶亚分类为表层部、浸润部和淋巴结部,对各病例的各部位、各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小转移组中表层部的ssD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浸润部和淋巴结部,bcl-2的阳性率高于浸润部和淋巴结部,c-my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其淋巴结部的E-cadherin阳性率和微血管面积比低于对照组;其表层部和淋巴结部的Ki-67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微小转移组中淋巴结等于或小于4mm者占27.3%。结论:ssDNA、E-cadherin和Ki-67低表达的早期胃癌癌细胞恶性程度较高,黏附力较低,但增殖能力较弱,部分处于静止状态;而微血管增加是转移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淋巴结/病理学 淋巴转移/病理学 肿瘤浸润 钙粘着糖蛋白类/代谢 DN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实践指南更新及展望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美琪 陈海龙 +2 位作者 胡跃 邓甬川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1-387,共7页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见和最先转移的部位,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对局部治疗的选择、全身综合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项腋窝淋巴结准确分期的微创...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见和最先转移的部位,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对局部治疗的选择、全身综合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项腋窝淋巴结准确分期的微创活检技术。循证医学Ⅰ级证据证实,对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SLNB可安全而有效地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从而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SLNB的开展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是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多灶性或多中心病灶、有既往乳腺活检手术史、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临床医师应该遵循指南并结合临床实践综合考虑。通常认为如果SLNB阳性则应该进一步行ALND。随着临床实践的积累和最新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乳腺癌腋窝治疗正从单一的手术治疗走向个体化的多学科干预。充分而准确的术前腋窝淋巴结分期将越来越多原来需行SLNB的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通过更微创的穿刺活检提前筛选出来,因此SLNB的阳性率将大幅度降低,提示今后部分早期乳癌腋窝处理可能将步入一个免除SLNB的无创时代。本文就SLNB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及展望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乳腺肿瘤/病理学 乳腺肿瘤/外科学 腋/外科学 淋巴结切除术 淋巴结/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系膜淋巴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程羽青 鲍永仪 +1 位作者 关乃富 顾文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0-903,共4页
滤泡树突状细胞是淋巴结滤泡的重要组成部份,主要分布于初级和次级淋巴滤泡内,其主要功能是将抗原提呈给B细胞并参与生发中心反应的调节。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是罕见的起源于滤泡树突状细... 滤泡树突状细胞是淋巴结滤泡的重要组成部份,主要分布于初级和次级淋巴滤泡内,其主要功能是将抗原提呈给B细胞并参与生发中心反应的调节。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是罕见的起源于滤泡树突状细胞的恶性肿瘤,1986年由Monda等首先报道,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仅100余例,发生于小肠系膜淋巴结的病例国内仅报道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肿瘤/病理学 肉瘤/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