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转化及抑制试验预测肾病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性的研究
1
作者 张育 郭王 王质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39-41,共3页
对完成口服泼尼松 8周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 1 7例 ,在治疗前取血进行淋巴细胞转化抑制试验 ,观察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结果 :1 0例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 ,另 7例对激素抵抗 ;而这 2组患者体外淋巴细胞培养对激素的反应有显著性差... 对完成口服泼尼松 8周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 1 7例 ,在治疗前取血进行淋巴细胞转化抑制试验 ,观察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结果 :1 0例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 ,另 7例对激素抵抗 ;而这 2组患者体外淋巴细胞培养对激素的反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甲泼尼龙抑制PHA引发的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强者 ,对激素治疗敏感 ;而甲泼尼龙对淋巴细胞转化抑制作用弱者对激素抵抗。结果表明 :体外淋巴细胞转化抑制试验可以作为预测激素治疗效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转化及抑制试验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最佳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郭松林 谌南辉 易道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6-129,共4页
通过对培养温度、小牛血清及刀豆蛋白A(ConA)的浓度以及培养时间 4个参数的研究 ,确定了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MTT法 )的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采用 3 9.0℃、含 1 0 %小牛血清和 5μg/mLConA的RPMI1 64 0培养 66h可获得最大的OD570n... 通过对培养温度、小牛血清及刀豆蛋白A(ConA)的浓度以及培养时间 4个参数的研究 ,确定了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MTT法 )的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采用 3 9.0℃、含 1 0 %小牛血清和 5μg/mLConA的RPMI1 64 0培养 66h可获得最大的OD570nm光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MTT法 CONA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小牛血清浓度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血法和分离淋巴细胞法对犬淋巴细胞转化对比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金扩世 金宁一 夏志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2期70-71,共2页
通过犬全血法和分离淋巴细胞法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对比试验 ,试验以培养 96h,Con A浓度为 2 0 μg/m L,L PS浓度为 2 5 μg/m L ,在培养结束前 18h加入 1.0μci的 3 H-胸腺嘧啶核苷测定淋转率。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差异不显著 ,但全血... 通过犬全血法和分离淋巴细胞法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对比试验 ,试验以培养 96h,Con A浓度为 2 0 μg/m L,L PS浓度为 2 5 μg/m L ,在培养结束前 18h加入 1.0μci的 3 H-胸腺嘧啶核苷测定淋转率。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差异不显著 ,但全血法更优于分离淋巴细胞法 ,且操作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全血法 分离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试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鳗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松林 关瑞章 冯建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6-420,共5页
探讨鳗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最优条件,为鳗鲡的细胞免疫研究提供方法。通过对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小牛血清和刀豆蛋白A(ConA)浓度4个参数的测定,初步确定了鳗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四甲基偶氮唑(MTT)法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探讨鳗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最优条件,为鳗鲡的细胞免疫研究提供方法。通过对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小牛血清和刀豆蛋白A(ConA)浓度4个参数的测定,初步确定了鳗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四甲基偶氮唑(MTT)法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培养时间60 h和68 h,培养温度为18.0℃、24.0℃、30.0℃,RPMI细胞培养液中小牛血清浓度为5%、10%和15%,ConA浓度为0μg/mL、2.5μg/mL、5μg/mL和10μg/mL的范围内,淋巴细胞于18.0℃、含10μg/mL ConA和15%小牛血清的营养液中培养68 h后可获得相对最好的淋巴细胞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鲡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MTT法 小牛血清 CONA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最佳条件的测定 被引量:16
5
作者 程晓霞 陈少莺 +3 位作者 胡奇林 陈仕龙 林锋强 朱小雨 《福建畜牧兽医》 2003年第4期7-7,共1页
关键词 小鼠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T细胞 免疫功能 转化条件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MDVgB重组病毒诱导的细胞免疫
6
作者 杨霞 卢中华 +3 位作者 毛春生 叶中德 陈丽颖 张红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4期20-21,共2页
用MDVgB重组痘苗病毒RVV - gB、HVT冻干苗、痘苗病毒WR株经腹腔分别免疫 3组 1日龄SPF鸡 ,1 5日龄攻GA株强毒 ,且每组在攻毒前 1天 ,攻毒后 2 ,4,5天各采脾脏 1只 ,并以PHA为有丝分裂原检测其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 ,攻毒前RVV - gB... 用MDVgB重组痘苗病毒RVV - gB、HVT冻干苗、痘苗病毒WR株经腹腔分别免疫 3组 1日龄SPF鸡 ,1 5日龄攻GA株强毒 ,且每组在攻毒前 1天 ,攻毒后 2 ,4,5天各采脾脏 1只 ,并以PHA为有丝分裂原检测其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 ,攻毒前RVV - gB组差异不显著 ,但从攻毒后第 2天起 ,RVV -gB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HVT冻干苗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细胞免疫 MDVgB重组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7
作者 刘辉 刘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S007-S008,共2页
目的 寻找一种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新方法。方法 将人抗凝全血与PHA共育24h,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用血细胞计数仪(Coulter-JT型)计数淋巴细胞。结果 PHA组淋巴细胞与生理盐水对照相比较明显减少(P〈0.0... 目的 寻找一种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新方法。方法 将人抗凝全血与PHA共育24h,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用血细胞计数仪(Coulter-JT型)计数淋巴细胞。结果 PHA组淋巴细胞与生理盐水对照相比较明显减少(P〈0.01)。白细胞分类图可民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HA组淋巴细胞的峰呈右侧足部抬高之偏峰,中间细胞峰抬高,形态学检查也证实,淋巴细胞已出现可检出的转化。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氖激光体外照射正常人体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初步观察
8
作者 谢学鸥 张渝 黄应珍 《四川激光》 1981年第A02期48-48,共1页
通过小功率He-Ne激光直接照射试管内正常人体淋巴细胞,观察其转化情况,以了解激光照射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无影响。
关键词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正常人 外照射 氦-氖激光 HE-NE激光 细胞免疫功能 激光照射 小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IFN-α-IL-18体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及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惠 李银聚 +4 位作者 刘一尘 程相朝 杨丹芳 韩海锋 金修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0-1044,1048,共6页
目的:探讨鸡IFN-α-IL-18融合蛋白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 PICZ-IFN-α、p PICZ-IL-18和p PICZ-IFN-α-IL-18,电转化酵母菌X-33后以1%甲醇诱导,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I... 目的:探讨鸡IFN-α-IL-18融合蛋白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 PICZ-IFN-α、p PICZ-IL-18和p PICZ-IFN-α-IL-18,电转化酵母菌X-33后以1%甲醇诱导,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IFN-α、IL-18及IFN-α-IL-18蛋白,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初步检测表达产物生物学活性,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不同时段淋巴细胞中总NF-κB和细胞核中NF-κB的含量。结果:酵母培养上清液中存在分子量分别为22、23和43 k D的目的蛋白;表达的IFN-α-IL-18和IL-18均能明显促进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P<0.05),IFN-α对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但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经IFN-α-IL-18和IL-18作用的鸡淋巴细胞中总NF-κB含量明显增加(P<0.05),细胞核中NF-κB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IFN-α作用的淋巴细胞中总NF-κB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细胞核中NF-κB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IFN-α-IL-18及IL-18能够明显促进淋巴细胞转化,IFN-α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活性较弱,这种促淋转机制与NF-κB的表达、活化及核质转运有关,为进一步研究IFN-α-IL-18融合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α-IL-18 酵母表达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检测犬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常建军 孔庆波 +2 位作者 李佳 丛丽媛 陈德坤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7年第4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 MTT法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形态学方法 检测 T淋巴细胞 DNA合成 分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犬淋巴细胞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生中 许发芝 +3 位作者 周建强 王涛 谭菊 徐婷婷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11期58-60,共3页
将犬平均分成3组,第Ⅰ组:口服给药,1ml/kg,1次/d,仅用1d;第Ⅱ组:口服给药,1ml/kg,1次/d,连用5d。第Ⅲ组:口服给药,1ml/kg,1次/d,连用10d。在用药后第5d、10d、20d进行3次检测。通过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经形态学检查,检测200个淋巴细胞中... 将犬平均分成3组,第Ⅰ组:口服给药,1ml/kg,1次/d,仅用1d;第Ⅱ组:口服给药,1ml/kg,1次/d,连用5d。第Ⅲ组:口服给药,1ml/kg,1次/d,连用10d。在用药后第5d、10d、20d进行3次检测。通过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经形态学检查,检测200个淋巴细胞中的转化比率,结果表明试验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比对照组的显著提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给药 淋巴细胞转化 黄芪多糖 实验研究 对照组 形态学检查 用药后 试验 体外培养 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复方对土杂鸡生长性能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代飞燕 段纲 +3 位作者 杨斌 项勋 肖啸 杨林富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11期21-23,共3页
按中兽医组方原则配制加工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Ⅰ和Ⅱ,分别按0.5%、1%、2%三个浓度添加,并设抗生素和空白对照,对28日龄土杂鸡随机分组进行饲养试验,70日龄测定生长性能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显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Ⅰ在添加1%时,料重比... 按中兽医组方原则配制加工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Ⅰ和Ⅱ,分别按0.5%、1%、2%三个浓度添加,并设抗生素和空白对照,对28日龄土杂鸡随机分组进行饲养试验,70日龄测定生长性能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显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Ⅰ在添加1%时,料重比为2.92,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下降了4.89%和13.35%,日增重为32.58g,比空白对照组提高30.79%,差异显著(P<0.05)。且在中草药添加剂Ⅰ中不同添加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添加量在1%时比0.5%和2%分别下降了3.9%和4.9%;中草药饲料添加剂Ⅰ在添加1%时淋巴细胞转化率达87.00%,与抗生素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提高8.30%和24.29%,差异显著(P<0.05),且与其它试验组比较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杂鸡 生长性能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日龄 淋巴细胞转化 饲养试验 添加量 空白对照 抗生素 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红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佩君 白丽丽 +1 位作者 乔琦 陈德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54,59,共5页
无菌采取犬血、肝素抗凝、分离出红细胞,制备不同浓度的红细胞悬液,接种24孔板中进行培养,在培养不同时间分别收集红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试验,检测其单独及协同不同丝裂原(PHA-P、ConA和LPS)对犬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的影响... 无菌采取犬血、肝素抗凝、分离出红细胞,制备不同浓度的红细胞悬液,接种24孔板中进行培养,在培养不同时间分别收集红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试验,检测其单独及协同不同丝裂原(PHA-P、ConA和LPS)对犬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的影响,淋转结果用MTT法测定。结果显示,无论单独或是协同不同丝裂原(PHA- P、ConA和LPS),红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的促增殖转化作用(P<0.05);单独及协同丝裂原PHA-P、ConA和LPS刺激淋巴细胞时,红细胞浓度分别为1×108,1×109,5.0×107和1×108mL1,培养时间分别为56,72, 56和72 h的红细胞培养上清效果最佳。表明,犬红细胞培养上清液对犬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上清液 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进 王楠 +1 位作者 巴利民 齐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29,共3页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是体外检测T淋巴细胞功能的一种方法。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与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共同培养,使淋巴细胞的代谢和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可以使较小的淋巴细胞转化为体积较大、代谢旺盛,且能进行有...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是体外检测T淋巴细胞功能的一种方法。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与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共同培养,使淋巴细胞的代谢和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可以使较小的淋巴细胞转化为体积较大、代谢旺盛,且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淋巴母细胞。转化的淋巴细胞不仅能呈现出成熟的母细胞形态及蛋白质和核酸的增加,还能合成和释放细胞因子。因此可以使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增殖试验 体外培养条件 淋巴细胞转化 有丝分裂原 优化 特异性抗原 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电针刺激调节创伤大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程晓东 吴根诚 +3 位作者 姜建伟 杜莅娜 曹小定 何球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8-70,共3页
动态观察了持续电针刺激对创伤大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创伤后第1、3、5、7天大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对ConA的增殖反应明显降低,第3天达最低水平,第10天恢复正常;创伤后不同天数的大鼠血清对正常... 动态观察了持续电针刺激对创伤大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创伤后第1、3、5、7天大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对ConA的增殖反应明显降低,第3天达最低水平,第10天恢复正常;创伤后不同天数的大鼠血清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具有相应的抑制作用;持续电针刺激“足三里”等穴位不仅能防止创伤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率的下降,而且可有效地消除血清的抑制作用。提示:持续电针刺激可以改善创伤大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应激 淋巴细胞转化 免疫抑制因子 电针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132诱导HL-60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及其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英文)
16
作者 余美霞 刘迅 +6 位作者 周咏明 程艳香 程静 邱宇珍 邢晓磊 姚春红 白如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1255,共5页
本研究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HL-60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其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G132诱导HL-60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细胞活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CD80和CD86 mRNA表达情况;... 本研究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HL-60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其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G132诱导HL-60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细胞活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CD80和CD86 mRNA表达情况;MG132诱导HL-60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后,用75 Gy Co-60照射HL-60细胞,杀死HL-60细胞,保留抗原性作为刺激细胞,用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反应细胞,用不同浓度HL-60细胞刺激健康人单个核细胞,HL-60细胞对健康人单个核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表明:MG132上调HL-60细胞表达CD86,MG132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率呈浓度依耐性和时间依耐性。结论:高浓度的MG132对HL-60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低浓度MG132诱导HL-60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对健康人单个核细胞有增殖作用。MG132诱导HL-60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能促进健康人单个核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 共刺激分子 抗原 CD86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葡菌肠毒素促鸡淋巴细胞增殖及增强疫苗效价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永宁 张惠文 +2 位作者 徐明恺 徐威 张成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5-168,共4页
为了探讨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rSEC2)作为家禽免疫增强剂的可行性,利用MTT比色法,研究了rSEC2对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影响;利用微量凝集抑制试验(HI),研究了连续口服rSEC2对家禽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低... 为了探讨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rSEC2)作为家禽免疫增强剂的可行性,利用MTT比色法,研究了rSEC2对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影响;利用微量凝集抑制试验(HI),研究了连续口服rSEC2对家禽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低浓度为1 ng/mL的rSEC2即可在无ConA情况下显著提高淋巴细胞活性,浓度梯度组间差异显著,存在剂量依赖性;对点眼免疫新城疫(ND)减毒疫苗的鸡群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延长了抗体持续时间。证明了rSEC2可有效激活家禽免疫系统,并有可能作为免疫增强剂而应用于家禽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 淋巴细胞增殖 血凝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充质干细胞Stro-1^+和Stro-1^-亚群免疫抑制作用差异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翼鷟 达万明 +1 位作者 赵丹丹 唐菊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探讨人Stro-1+和Stro-1-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免疫抑制作用的差异。方法从骨髓细胞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接种于75cm2的培养瓶中,培养体系为Dexter培养液。当细胞在瓶底贴壁生长达50%融合时消化,并与Stro-1抗体共孵育。再将所获Stro-1+... 目的探讨人Stro-1+和Stro-1-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免疫抑制作用的差异。方法从骨髓细胞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接种于75cm2的培养瓶中,培养体系为Dexter培养液。当细胞在瓶底贴壁生长达50%融合时消化,并与Stro-1抗体共孵育。再将所获Stro-1+和Stro-1-MSCs扩增15天(中位数)后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设立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于96孔板中加入反应淋巴细胞及刺激淋巴细胞各1×105/孔)及非特异性丝裂原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体系(于96孔板中加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1×105/孔、植物血凝素10μg/ml及白介素-2500U/ml)。在两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1×103~3×104个经照射的Stro-1+或Stro-1-MSCs,检测其对淋巴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原代贴壁细胞中含中位数为9%(5%~26%)的Stro-1+MSCs,该细胞亚群表达更高的MSCs表型;在MLR和非特异性丝裂原刺激的淋巴增殖体系中,Stro-1+和Stro-1-MSCs均可引起数量依赖性的增殖抑制效应(单向MLR中,当Stro-1-MSCs的数量为1×103时,该抑制效应消失);各个剂量组中,Stro-1+MSCs的抑制效应均显著高于相同剂量的Stro-1-MSCs(P<0.05)。结论人MSCs中的Stro-1+亚群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推断该细胞亚群为更原始、均一性更佳的骨髓基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免疫抑制 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混合 植物血凝素 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的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5 被引量:1
19
作者 柳爱华 宝福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4-285,共2页
关键词 细胞介素 抑制细胞因子 IL-12基因 IL-12P40 人IL-2 B淋巴细胞 EB病毒转化 异二聚体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总甙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18
20
作者 秦凤华 谢蜀生 龙振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33-436,共4页
从细胞水平对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雷公藤可明显降低小鼠脾脏中对SRBC特异的抗体生成细胞数,对其抑制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发现,雷公藤既可直接抑制B细胞对细菌脂多糖(LPS)的增殖反应,又抑制T_H细胞产生IL-2,还通过激... 从细胞水平对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雷公藤可明显降低小鼠脾脏中对SRBC特异的抗体生成细胞数,对其抑制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发现,雷公藤既可直接抑制B细胞对细菌脂多糖(LPS)的增殖反应,又抑制T_H细胞产生IL-2,还通过激活Ts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抗体生成细胞 淋巴细胞转化 细胞介素-2 抑制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