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纳米抗体的筛选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文蕊鑫 陈玥雯 +3 位作者 杨紫薇 闫凤英 李卿 武卫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4-1031,共8页
目的建立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免疫噬菌体纳米抗体文库,获得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LAG-3纳米抗体,并鉴定其功能活性。方法采用人LAG-3蛋白免疫羊驼,获取外周血cDNA;通过巢式PCR获得纳米抗体基因,构建至pComb3XSS质粒,电转至大肠杆菌X... 目的建立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免疫噬菌体纳米抗体文库,获得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LAG-3纳米抗体,并鉴定其功能活性。方法采用人LAG-3蛋白免疫羊驼,获取外周血cDNA;通过巢式PCR获得纳米抗体基因,构建至pComb3XSS质粒,电转至大肠杆菌XL1-Blue中构建纳米抗体噬菌体免疫文库,并对文库进行质量分析。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抗LAG-3特异性纳米抗体,通过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获得纳米抗体的基因序列。将目的序列构建到大肠杆菌BL21(DE3)周质表达载体pET-22b(+)中进行抗体表达,Prism A柱进行纯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HPLC-MS)、ELISA、Western blot法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进行抗体性质和功能分析。结果构建的纳米抗体噬菌体免疫文库的库容为7.20×10^(8)菌落形成单位(CFU),序列分析文库多样性良好,经过4轮淘筛后获得3条具有不同氨基酸序列的抗LAG-3纳米抗体,分别为重链抗体重链可变区结构域-L1-3(VHH-L1-3)、VHH-L3-2和VHH-L13-2,纳米抗体表达纯化后纯度在95%以上,三种抗体均可以与重组人LAG-3蛋白进行特异性结合;其中VHH-L13-2抗体的亲和力指数KD值为3.971×10^(-9)mol/L,且对于LAG-3和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GL-1)的结合具有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15.58 nmol/L。结论成功构建了LAG-3纳米抗体噬菌体免疫文库,筛选获得了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的LAG-3纳米抗体,且对于LAG-3与其配体的结合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体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 噬菌体展示技术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全人源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秀秀 于晓杰 +3 位作者 刘剑飞 吴成林 钦可为 周丽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1-456,共6页
目的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从大容量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LAG-3的单链抗体(scFv),将其转化为完整的全人源抗体。方法从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LAG-3全人源噬菌体scFv,ELISA鉴定噬... 目的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从大容量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LAG-3的单链抗体(scFv),将其转化为完整的全人源抗体。方法从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LAG-3全人源噬菌体scFv,ELISA鉴定噬菌体scFv的特异性,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测定其亲和力,再通过真核表达系统获得抗LAG-3全人源完整抗体。结果通过3轮筛选富集,获得了4个具有特异结合活性的scFv。亲和力测定最高的达到3.48×10-10。再通过构建完整的抗LAG-3全人源抗体表达载体,经真核细胞表达、纯化后,获得了3株特异性抗LAG-3全人源抗体。结论利用大容量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成功筛选并表达出3种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抗LAG-3全人源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 人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全人源LAG-3单克隆抗体LBL-007联合PD-1抗体通过NF-κB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
3
作者 周慧男 刘剑飞 +2 位作者 吴成林 钦可为 周丽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8-405,共8页
目的探究新型全人源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单克隆抗体LBL-007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对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活化的人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与肿瘤细胞系A549、MGC803细胞共培养,并加入同型对照抗体人源... 目的探究新型全人源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单克隆抗体LBL-007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对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活化的人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与肿瘤细胞系A549、MGC803细胞共培养,并加入同型对照抗体人源IgG、LBL-007、抗PD-1抗体BE0188以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动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干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TM)实验检测共培养后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肿瘤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κB抑制因子激酶α(IKKα)、磷酸化的IKKα(p-IKKα)、核因子κB亚基(p65)、磷酸化的核因子κB亚基(p-p65)、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的IκBα(p-IκB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IgG同型对照组相比,LBL-007和BE0188显著降低共培养体系中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以及p-IKKα、p-p65、p-IKBα蛋白磷酸化水平和MMP9、MMP2表达水平,联合使用能增强抑制效果。NF-κB信号通路激动剂TNF-α处理可逆转LBL-007和BE0188对肿瘤细胞NF-κB信号通路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LBL-007和抗PD-1抗体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联合抑制A549和MGC803肿瘤细胞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 核因子κB(NF-κB) 侵袭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窦癌组织中LAG-3 FGL1 MHC-Ⅱ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戚颖 黄子祺 +2 位作者 别鸿宇 颜次慧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tric antral cancer,GAC)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GAC的67例患者病理标本,分别进行石蜡切片制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G-3、FGL1、MHC-Ⅱ三个指标的表达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LAG-3、FGL1、MHC-Ⅱ的表达水平与GA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GAC患者中,肿瘤大小<4 cm的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LAG-3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女性患者MHC-Ⅱ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好(P<0.05);肿瘤细胞中MHC-Ⅱ高表达的患者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较差(P<0.05);而FGL1在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OS、DFS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AC患者LAG-3、MHC-Ⅱ在不同区域的表达量存在差异,GAC患者LAG-3及其配体在免疫细胞的表达对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提示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可以作为GAC患者预后标志物,为临床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 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免疫检查点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坤 吴锦 +1 位作者 方梦莹 刘文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0-1054,共5页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免疫检查点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已在肿瘤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成果。此外,一些新型检查点,如腺苷酸A2A受体(A2AR),B7同源物3(B7-H3)...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免疫检查点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已在肿瘤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成果。此外,一些新型检查点,如腺苷酸A2A受体(A2AR),B7同源物3(B7-H3),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TIM-3)/CD366和T细胞活化的Ig可变区结构域抑制物(VISTA)等正处于研究中。其中,LAG-3、TIM-3和VISTA这三个检查点的抗瘤研究较多,阻断它们也可以取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免疫细胞活化和提高生存率等效果。另外,这三个检查点阻滞剂可以和PD-1阻滞剂等联合使用,并且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取得较好疗效。我们主要总结了各新型免疫检查点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TIM-3)/HAVCR2/CD366 T细胞活化的Ig可变区结构域抑制物(VISTA) 免疫检查点阻滞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